第26章 规定(1)
作者:王冠波 姬春晖      更新:2022-05-16 06:02      字数:3304
  规定是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某一项工作或开展某种活动做出政策性或规则性要求的法规性公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规定的适用范围做了规定:“规定适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行条例》也对规定的范围做了阐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

  根据规定的不同性质可以将规定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政策性规定。政策性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条文,对某项活动或某项工作制定政策规范。

  第二,管理性规定。管理性规定是用于制定某项活动或某方面工作的管理规则和要求,以达到加强管理、规范行为的目的。

  第三,补充性规定。补充性规定适用于对某些法规性文件做补充。

  第四,实施性规定。实施性规定为了顺利实施有关法规而制定。一般情况下实施性规定与实施原件配套使用。

  特点

  与条例相比,规定的严格性和规范性更强,它必须是由专门机关制定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广泛性

  规定在制定和使用方面具有广泛性,不但各级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可以制发规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可以制发。规定既可以用于规定重大事项,也可以用于规定一般事项。规定篇幅可大可小,时效长短灵活,制发体制灵便,因此适用范围广泛。

  2.集中性

  规定的规范对象具有集中性。规定的内容指向某项工作或活动,对象具体、明确而集中,对工作或者活动之外的人不起作用。

  3.制约性

  规定对行文对象的行为具有制约性,主要表现在它用限定行为规范、制定办事准则及规范界限的方式,对活动开展、事项管理、问题处置做出制约性的规定。具体地说,规定多是为解决“应该怎样”和“不应怎样”的界限问题而设的,特别是一些禁止性、限制性规定,其制约性特点尤为突出。

  行文对象

  规定的行文对象比较有限,主要是参加某一项工作或者活动的所有人员行文对象。

  参加工作或者活动的人员对活动的内容都比较清楚,规定就是要把工作或者活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需要遵守的原则以文本的形式明确地写出来,使参加工作或者活动的人员可以清晰地把握工作或者活动的全貌和细节,不至于在参加工作或者活动的过程中犯不该犯的错误。

  规定的行文对象都是具备工作或者活动的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员,所以在行文中不必事无巨细,把在工作或者活动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明确点明即可。

  格式

  规定的格式有法律明文规定,主要包括标题和正文两个部分。

  1.标题

  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

  (1)由发文机关+适用对象(或者主要内容)+文种三部分构成,比如《国务院关于征收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规定》等。

  (2)由规范范围+适用对象(或者主要内容)+文种三部分构成,比如《广东省开平县碉楼保护管理规定》等。

  (3)标示规定内容的修饰限制语+文种两部分构成,比如 《关于退休工人待遇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引进资金管理的暂行规定》等。

  2.正文

  规定的正文一般包括原因、规范和说明三部分。规定的原因部分,一般说明规定的依据或目的。

  规定的规范部分,要根据规定的类型不同来具体写作。

  (1)政策性规定的规范部分主要是界限划分、明确范围、提出要求和奖惩情况等,解决“应当怎样”和“不应怎样”的问题。

  (2)管理性规定的规范部分主要是规定管理原则、管理职责、质量标准、措施、办法、管理范围及要求等。

  (3)补充性规定的规范部分主要是对原件中某些提法不够明确、不够具体的方面加以明确和具体,对遗漏的问题加以补充完善,以便实施。

  (4)实施性规定的规范部分主要是对实施文件做出有关规定,对原件条款做出解释,提出相应的实施意见。

  规定的说明部分,内容通常包括规定的制作权、解释权和实施日期。

  语体的特点

  规定属于法规性公文,其行文的语体特点主要有得体合法、确切、利落和陈述性四个方面。

  首先,得体合法是指根据行文目的、内容和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做到文实相符。规定是指导工作用的,语言不可过于原则,以免空洞;应该实实在在,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其次,确切是指对原则的要求和对行为的限制、禁止的语言要清楚明白,确切不模糊,使行文对象在执行时不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和困惑。

  再次,利落是指文风果断不拖沓,用词果决,命令性词语、限制性词语和禁止性词语都清楚明白,整齐而又有条理。

  最后,陈述性是因为规定是要求行文对象执行的,不可在文中出现商量口气的语言和请求口气的语言,所以要求陈述性强。

  遣词造句技巧

  规定的语言重在提出要求,在遣词造句方面要做到词语使用准确、贴切,句式选用恰当,修辞使用合理。

  规定是对一项工作中具体事项的原则要求或者行动细节的规定,词语使用力求准确、贴切,比如“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中“纳入”一词使用得就非常形象、贴切。

  在句式的选用上,要选用陈述性句子,多用祈使句,使规定命令性和权威性强烈。多用短句,也可成语单独成句,简洁有力,明快清楚。

  在修辞的使用上,多用排比,气势强大,同时能把需要表达清楚的内容分层地、明晰地表达出来。

  范文解析

  范文解析一:

  ××县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规定

  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招商引资的需求不断加大。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条规定,如下:

  第一条: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降低设立公司的标准。凡来我县投资者,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只要符合我县经济发展情况,符合我县人民利益,我县均以从简从速的原则予以办理。同时我县将降低公司设立的门槛,投资人入注资本金额达到法定注册资本金的30%即可。

  第二条:实行收费减免政策。凡在我县投资矿产、农业加工项目的,在办理工商、税务、土地、建设、规划、房产等有关手续时,除按规定应缴的相关费用外,只收取工本费用。

  第三条:规范各类检查。对于在我县投资设厂的相关企业,除法定的年度验照检查和国家专项治理检查外,县各职能部门对企业的检查均需申请县政府同意后方可进行,严禁以各类检查为名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四条:实行用地优惠政策。对在我县投资设厂需要征用土地的各类企业,我县均予以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包括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免收土地使用管理费等。

  第五条:给予财政支持。对于投资高新技术的企业,县政府认定批准后会在3年内将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50%返还企业,以支持企业扩大发展。

  第六条:落户优惠。对投资我县的外来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要求落户我县的,县公安局予以优先办理,并优先安排、照顾上学或就业等。

  第七条: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针对投资企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县公安局特设专案组,对于不法侵害投资企业的犯罪活动从严从重治理。

  第八条:就高不就低,兑现优惠政策。如本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同上级有关优惠政策有冲突,我县按照优惠政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充分保证投资企业的权益。

  第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过去发布的有关政策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条:本规定由县政府招商办公室负责解释。

  点评

  范文《××县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规定》是一篇政府发布的政策性规定,语言得体,言简意赅,对××县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了全面、精确的说明。文章最后说明了规定的解释权归属部门,明确了规定生效时间,非常符合“规定”的要求。

  范文解析二: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规范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使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专用发票,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开具的发票,是购买方支付增值税额并可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据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