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上海真大
作者:地瓜肚子      更新:2022-05-18 00:55      字数:2838
  在通往上海的绿皮火车上,王雪买了个站票。火车上人挤人,人挨着人,空气非常的浑浊。王雪找到了一个过道处,有些通风,将手里的布袋放下,坐在上面,总算是歇歇脚。

  王雪是今天早上,坐了三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来到了邻省的新蒙县,上的火车。到了火车站,排队买票,终于排上了自己了,却买的是一张站票。

  王雪在家里,做通了李永年的工作,让自己到上海去看看,能不能找来货源,如果能够找到货源,就去那沂蒙城里,做批发生意。

  王雪自己烙了一包煎饼带上,还炒了一罐头瓶子的咸菜,在路上能够吃好几天,也不容易坏。

  最关键的是,王雪将一万块钱,全部兑换成了五十一张的,自己做了个布袋,将钱放进布袋,束在了腰里面。

  王雪在火车上,偶尔打个盹,也不敢睡熟了,一个是生怕坐过了站,还有就是身上的巨款,可是自己的全部家底啊,不能有一丝闪失。

  火车走的很慢,走走停停,几乎是大站小站都会停留几分钟,甚至半小时。车上的人,来来往往,下去一茬,又上来一茬。

  王雪不敢拿出煎饼吃,害怕有味道,影响了周围的人,就这样硬挺着。两天后,火车到了南京,停的时间比较长,王雪才拿出煎饼吃了起来。

  第三天早上,火车终于到上海了。

  据坐车的人说,这是上海闸北火车站。王雪赶紧下车,带好行李,跟着人流,向出站口走去。

  上海的确是很大,比想象中还要大。光是这火车站,就比别的地方的大许多,而且人流如潮,天南地北的人都有。

  出了车站,王雪来到了大街上,有许多的黄包车夫过来了,招揽着刚下车的客人,说着听不懂的南方话。

  “大姐,去哪里呀?”一个说话好像是安徽口音的青年过来了。

  “俺想去上海针织九厂,多少钱啊?”王雪反问道。

  “哎呀,去九厂,那可远了,要十五块钱呢!”青年一看王雪穿的很土气,一看就是北方来的。

  “太贵了,俺不坐!”王雪不打算坐车子,慢慢的走着,一路打听着,就能找到九厂。

  “九厂在黄浦区,距离这儿要二十里路呢!”那青年还不甘心的跟在王雪后面。

  “五块钱俺就坐,多了俺不坐!”王雪铁了心不想坐他的车了。

  “我靠,你个乡巴佬,没钱来什么上海呀,真是倒霉透了!”那青年骂骂咧咧的走了。

  还骂自己是乡巴佬,你们才是乡巴佬,你们全家都是乡巴佬!

  王雪就当做是他在骂他自己了。

  俺大小也是个老板,俺能一个人坐火车,踏上了上海这片土地,俺就比你这个拉车的强!

  王雪一个人慢慢的走着,具体去哪里,自己也没有一个既定目标。走了有五六里路,王雪看到一伙学生,正在路边上写标语。

  这些学生,具体写的什么,王雪也认不全,只知道,是鼓励人们做生意的,搞创业的。

  “这位小同学,俺想打听一下,去上海针织九厂怎么走呀?”王雪来到一个戴眼镜的同学面前问道。

  “哎呀,阿姨你可问对人了,我妈妈就在九厂上班呢,一会儿忙完,您就跟我们走,我骑车子载着您。”那同学热情的道。

  “那真是太好了,太感谢了!”王雪竟然问到了一个明白人。

  “同学,你这是写的啥呀?”王雪见他们在墙上写的字很漂亮。

  “阿姨,这叫做国家鼓励个人创业,申办个体工商户。”学生解释道。

  “什么叫做个体户呀?”王雪真是不懂。

  “就是个人出来做生意,不属于公家人,就叫做个体户。”这个同学很有耐心,将来必定有出息。

  “奥,俺懂了,俺原来也是个体户啊。”王雪恍然大悟。

  “阿姨,您这是第一次来上海吧?”学生问道。

  “是啊,俺想去九厂看看,能不能提一些货,拿到山东去做批发。”王雪实话实说道。

  “肯定行,九厂的货供不应求呢!”学生边写字,也不耽误说话。

  “那就太好了,俺还正犯愁呢!”王雪听到,内心非常高兴。

  “阿姨,您来上海,应当去逛一逛南京路,那里也有好的产品,可以借鉴一下的。”学生建议道。

  “行,等俺提完了货,再去南京路看看。”王雪又知道了一个重要信息。

  约莫半个时辰,几个同学忙完了,都推着自行车离开了。那个同学,载着王雪,走大街,穿小巷,又过了几个小桥,不大一会,竟然真的将王雪,带到了九厂大门口。

  “范大爷,这是来九厂的客户,您招待一下,我回家了。”同学来到传达室,对一个老头说道。那同学故意说的普通话,生怕王雪在一边听不懂。

  “小姜,那好呀,谢谢奴,奴回家去吧。”范大爷也是说了普通话,稍微带点本地话。

  “真是麻烦你了!”王雪一看这同学准备走了,赶紧道谢。

  “没关系的,阿姨再见!”那叫做小姜的同学,骑上车进了九厂宿舍区。

  “这位同志,跟吾来,吾带奴去销售科。”王雪懵懵懂懂的,跟着范大爷,进了工厂内。

  “好的,麻烦你了!”王雪内心是兴奋地,今日竟然这么顺利,真是遇到了好人啊。

  来到了一个三层楼面前,王雪跟着范大爷上了二楼,走到一个办公室前,上面挂着木牌,写着销售科,这几个字,王雪认真记下了。

  “周科长,来了个客户,吾给奴领过来了,奴给谈一谈吧。”说罢,范大爷转身走了。

  “你好,周科长,俺是山东来的,俺想来看看你们九厂的产品,合适俺就购买一部分。”王雪落落大方的道。

  “啊,欢迎欢迎,请坐,先喝茶。”周科长非常客气。

  “多谢周科长了。”王雪总算是内心稳定了下来。

  “你打算要什么产品呢?我们厂生产的针织产品,比较全面。”周科长解释道。

  “俺可不可以看看产品呀?”王雪要求道。

  “好,那我就带你去看看。”周科长领着王雪,来到了一间样品室里。

  “哎呀,产品真是不少呢!”王雪一看产品,眼花缭乱的。

  “我们厂一直都是做的出口生意,现在国家号召做国内生意,所以我们根据国人穿衣习惯,开始做百姓们喜欢的产品了。”周科长说的非常仔细,也很到位。

  “那种秋衣秋裤,价格是多少呢?”王雪指着几件内衣道。

  “这种单件是三块钱一件,一包货可以打五百条,一般都是三个尺码,男女各两个颜色,共四个颜色搭配好的。”周科长耐心的解释道。

  “那就给俺开两包吧,还有这个儿童的童毯,多少钱?”王雪看到一个童毯,图案都很喜庆,肯定适合农村。

  “这个童毯,一个六块钱,三个颜色,一包能打三百条,尺寸是八十工分乘以一米二的规格。”周科长介绍道。

  “这个也给俺来两包吧。”王雪感觉这正规大厂家的货,就是好。

  王雪又挑选了一些裤头,汗衫之类的产品后,才和周科长一起,出了样品室,来到了隔壁财务科。

  “小刘呀,给王同志下账开单子吧!”周科长喊财务小刘道。

  “好嘞!”小刘是个戴眼镜的小美女,文文静静的,挺讨人喜欢的那种。

  王雪在财务室里等着开单子,内心稍微有些激动。自己选的这些产品,不知道在北方,能不能适合,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