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南京路上被拍照
作者:地瓜肚子      更新:2022-05-18 00:55      字数:2700
  “阿姨,您的账单,一共是六千八百元整,这样给你打八个包,您留一下地址,好给你办托运。”小刘的服务真是到位啊,王雪内心感慨着,回家以后,自己也要像大厂家的人一样,对待客户要热情。

  “真是多谢小刘姑娘了,俺的地址,你就写鲁东省郯子县李家庄公社白家庄就可以了。”王雪从腰里,拿出装钱的布袋,点出钱,交给了小刘,收好了单据,起身出了财务科。

  “周科长,俺就不打扰你了,俺去别的地方逛逛。”王雪准备走了。

  “哎呀,王同志,这里是我们厂子的电话,以后你可以打电话要货的,今天吃个饭再走吧。”周科长客气的道。

  “周科长,饭就不吃了,俺要去南京路去逛一逛。”王雪说着就下了楼,来到了大门口。

  传达室的范大爷告诉王雪,这里距离南京路很近了,该怎样走,还给王雪画了一个草图。

  王雪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繁华的城市,内心充满了力量,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了大概有半个小时,王雪终于到了南京东路。看到南京路的繁华和如潮的人流,王雪不免感慨和自卑,自己穿的真土气啊。

  王雪去百货大楼逛了逛,看了许多的成衣,不太适合北方人穿,都太前卫了,而且价格贵的要命。

  在南京路的一个小巷里,有个小市场,专门批发服装和针织产品的,王雪进去逛了逛,看到有一种孩子的饭兜兜挺好,是一两岁孩子用的,上面绣着小动物,价格六毛钱一个。

  “同志,这个饭兜兜还能给便宜点吗?”王雪看到别的客商都讨价,自己也学会了讨价。

  “价格很便宜了,如果你能要一包,给你算五毛八。”老板是个老太太,人也挺和善的。

  “一包打多少呢?”王雪吃不准,不敢多要。

  “一包打三千个。”老太太道。

  “俺要不了那么多,就要一千个先试一试,你也给算便宜价格吧,卖得好,下次再来多拿!”王雪讨价道。

  “好吧好吧,但是不够一包,不给托运,你自己背着走吧。”老太太挺精明的。

  “好,俺背着就是了。”王雪没想那么多,反正自己是要坐火车的,背到火车上,还能省托运费了。

  老太太按照各种颜色和花型,给点好了数量,装了一个大包,王雪背起来,就向南京路上走去。

  此时,已经是下午上黑影的时间了,南京路上灯火通明,各个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购物和闲逛的人,非常的多。。

  王雪背着沉重的袋子,斜挎着一个布包,里面是没有吃完的煎饼和咸菜,走在熙熙攘攘的南京路上。

  王雪本想找个人少的地方,拿出煎饼先吃口饭的,实在是饿急眼了,背袋子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没有空闲的地方。

  她赶紧在一个橱窗前面的台阶上,放下袋子,坐在那里休先息一会。王雪看到这里没人注意,就干脆拿出了煎饼和咸菜,准备吃饭。

  可是,此时却围上来一群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脖子上挂着相机,嘴里咕噜咕噜,皆指手画脚的,好像在议论着自己。

  “快来看呢,这好像是华夏的拾荒人吧!”

  “对了,这一定是华夏的穷人阶级!”

  “这个可怜的女人,一定是个乡巴佬!”

  “约翰,赶紧给这女人拍一张照片留念!”

  王雪听到这些老外们,故意说得让自己能听懂的话,来羞辱自己。不行,俺不能给华夏人丢脸,必须赶快离开这里。

  王雪不知道哪里来的劲头,背起大袋子,飞一般的,跑向了对面黑暗的小巷中了。

  真是好险,差点就在世界上出名了!

  王雪这回拿出来香喷喷的煎饼,开始吃了起来。一连吃了三个山东大煎饼,身上的力气又恢复过来了。

  真应了那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王雪可是好几顿没吃饭了。

  王雪背起袋子,找了一家旅社,费用五块钱,还有开水喝,还能看电视,条件真是不错。

  王雪躺在床上,虽然劳累了一天,但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就像在放电影一般,将一天的情景都过滤了一遍。

  这上海真是个好地方,肯定还有许多的厂家,是自己不知道的。该怎样能够找到更多的厂家呢?

  王雪陷入了沉思当中。不行,明天继续在上海逛一逛,说不定就能找到厂家,或者市场之类的。想好了对策,不一会,王雪就沉沉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王雪吃了俩煎饼,将货物寄存在旅舍内,背着布包,准备继续出去逛。她转头看到旅社院子里,停放着一排崭新的自行车,就去问服务人员。

  “同志,外面的自行车,能不能借一下呀?”王雪问道。

  “那个是出租的,你可以租一辆,交押金两百块,每天两元钱的费用。”服务人员道。

  “那真是太好了,俺租一辆。”王雪付了押金,取了钥匙,推出自行车,骑上就出发了。

  王雪记住了这个地方,叫做淮海路,省的到时候再找不回来了。

  王雪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一个卖烟酒糖茶的大爷,告诉王雪,可以去上海七浦去看看,那里靠着苏州河,有一个小市场,专门批发服装的。

  王雪简直太高兴了,专门还花钱买了大爷一瓶汽水喝了,感谢人家的好心指点。人往往在迷途的时候,忽然有人,能够给你指点一下方向,或许,你的人生就会大有改变。

  王雪骑了半个多时辰的车子,终于来到了七浦。看到在河边,果然有许多人,在那里摆摊卖货,就像是沂蒙城西郊的小树林那样子。

  王雪来到小市场,来回的逛了逛,发现有不少适合北方的产品,价格也都很便宜。王雪没有犹豫,赶快选了几份货,打了两个包,让人家给办托运。

  还有几个产品也看好了,但是兜里已经没钱了。

  唉,要是再有一万块钱该多好啊,还能打不少的产品呢!

  不过,这次来上海,真是来对了,下次来的时候,一定多带钱过来。可是,打了这么多的货回去,能够卖好吗?

  王雪心里有一点担心,但是,大多数都是充满了信心的。

  王雪回到了旅社,将自行车退了,取了大袋子背上,开始向闸北火车站行去。一路上,王雪可以坐一辆黄包车的,一问价格,要十几块钱,干脆还是走过去吧。

  两个多小时后,王雪终于看到了火车站大楼上的钟表。此时,她浑身是汗,两腿发软,但是并没有停下来休息,要赶紧去售票大厅里买票。

  终于买上车票了,依然是一张站票。王雪也不管什么样的票了,反正能把自己带回去就成。

  王雪背着袋子开始上车了,乘务员将她拦了下来,说是货物要补票,没办法,王雪又补了十块钱的货物票。

  正好,王雪找了个空地方,将袋子放下,自己坐在了柔软的袋子上,比那硬邦邦的座位,可是强多了。

  这一安静下来,王雪感到又困又累,上下眼皮打架,慢慢的睡着了。王雪做了一个梦,梦见家里院子里的月季花都开了,开的是那么的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