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逆命(1)
作者:风起陇上      更新:2022-05-21 18:13      字数:2540
  陈泰退走之后,洛阳城附近再无战事,魏军收紧防线,在洛阳周边以魏郡、谯郡和南阳郡为核心重组了防线。

  不过姜维并没有急于进攻,诸将们分析形势,认为此时向东用兵应当慎之再慎,毕竟他们已经脱离可靠的后方很远了,军粮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再过一个多月便是冬季。

  曹宇终于见到了姜维,并“如愿以偿”地再次上演了一番递上降书的仪式。

  此时此刻,整个魏廷都不得不匍匐在这个曾经为他们所瞧不起的陇西叛将面前,颤颤巍巍地等候发落。

  郭太后在此情形下被迫写下了罪己诏书,承认曹氏篡夺汉室正统,随后姜维赦免了曾经意图作乱的曹宇以示宽容,并派遣曹宇携郭太后的诏书去游说周边的魏国守将。

  曹宇及十余名随从被放出洛阳城,姜维没有派汉军跟随,而是与其约定若是敢一去不回,则将曹魏宗室与百官悉数押往蜀地。

  然而曹宇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舍己救人的心思,他在出了洛阳之后派出一名心腹往西赶去长安向司马孚报信,自己则朝着淮南一路狂奔。

  曹宇跑到项县,见到了魏主曹髦,尽言洛阳之事,君臣二人抱头痛哭。

  随后,曹髦决定再把司马昭召来讨论对策,但这一次司马昭却以围攻寿春军务繁忙唯有拒绝了他的召见。

  司马昭那边也已经知道姜维进军洛阳、陈泰退守宛城的消息了,虽然理智告诉他陈泰的做法没有问题,但内心深处的不甘和憎恨还是影响了他的情绪。

  他猜到曹髦召自己过去要说什么,横竖没有什么好的对策,还有面君的必要吗?

  至于洛阳的宗室和百官……郭太后都写出那种自废大魏法统的罪己诏书了,那些人活着还真不如都死了算了。

  司马昭懒得去搭理曹髦,洛阳沦陷之后他心中对曹髦越发鄙夷,觉得这皇帝除了会对自己大吼大叫提一些无理要求之外什么也干不成,实在算不上什么明主。

  何况眼下寿春的战事正在朝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全怿、全端的投降,他们已经掌握了更多城中的情况,也知道了诸葛诞和文钦、淮军与吴军之间的嫌隙与隔阂。

  据全怿和全端所提供的情报,文钦、唐咨二人恐怕是此时寿春城中最为清醒的人,这两人一直在力谏诸葛诞突围投奔江东。

  司马昭和钟会研究了寿春城中敌军可能的突围路线,布下重兵严加防备,决意堵死诸葛诞等人逃往东吴的道路。

  他们征伐淮南已有半年,击破东吴救兵又围困住寿春,眼看功成在即,是绝不容许发生让诸葛诞和文钦等人逃走这种事的,否则他们将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司马昭太需要一场证明自己的胜利了,所以他在考虑眼下东西两面的局势之后,宁愿不要救援洛阳也要坚决消灭寿春的诸葛诞。

  这也是他不想去见曹髦的原因,不用想都能猜到,曹髦一定希望大军撤围寿春回师洛阳,去从蜀军手中拯救被抓的宗室和百官。

  “大将军不去见陛下是对的。”和钟会同为司马昭心腹的中护军贾充说道,“彼此志向不同,互相不能说服,何必去虚耗神气呢?”

  司马昭对贾充的话深以为然,但此时仍要惺惺作态道:“话虽如此,但我身为人臣,违逆主上之意总是不好的,难免会落人口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贾充冠冕堂皇地说道,“叛贼诸葛诞气数已尽,指日可为大将军所擒,陛下年幼不懂军国大事,岂能任他胡来?”

  钟会也说道:“诸葛诞所恃,不过是淮南往年的水涝。如今已是秋末,依旧天旱无雨,此乃上天在相助大将军。正所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大将军切不可虎头蛇尾三心二意。我料姜维不敢东进,待取诸葛诞项上人头之后再回师不迟。”

  “善,士季此言甚合我意。”司马昭点头,“淮南大旱,诸葛诞阴谋成空,可见天命依然在我大魏。”

  “天命在大魏,也在大将军。”贾充谄媚地说道,“除了大将军,还有何人可以力挽狂澜?待平定寿春之后,可使人向陛下进谏,进封大将军为晋公,加九锡。大将军虚怀如谷,此前担心德不配位已经数次辞让,如今有灭诸葛诞之功,足可受此殊荣。”

  钟会也跟着点头,支持司马昭在平定寿春之后更进一步,进爵加九锡。

  司马昭闻言大喜,随后说道:“传令各军严守营寨,谨防诸葛诞突围南遁,寿春城中的一兵一卒都不许放跑!”

  ……

  寿春城内,诸葛诞在独自闭门沉思数日之后,终于想通了。

  他破天荒地主动派人把文钦请来,与之商议突围之事。

  文钦见诸葛诞态度转变,心中虽喜却也不无忧虑——近来他在城上看到魏军阵营频繁调动,南面军势日渐厚重,只怕是已经开始提防他们突围了。

  突围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罪诸葛诞,因为全怿全端的投降完全出乎他和唐咨的预料,东吴内部的纷扰究竟演变到了什么地步他们也不太清楚,也许全氏兄弟二人的投敌只是这场内乱的冰山一角。

  诸葛诞一旦想通事情行动起来就雷厉风行,找来文钦开门见山谈了自己认为不能再坐困寿春干等已经不可能出现的水涝和援军,请文钦提供他当年逃亡东吴的经验。

  文钦也不避讳自己投降东吴的这段旧事,将自己入吴所行的道路向诸葛诞和盘托出以供其参考。

  两人商议半日,决定事不宜迟,立即动员城中的兵马准备突围事宜。

  由于城中的淮南军多半有思乡情绪,对响应诸葛诞突围南下东吴的号召表现得并不积极,文钦和唐咨遂决定以麾下吴军为前锋,东吴将士们对于打回江东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两日之后,诸葛诞于凌晨打开寿春城南门,由文钦和唐咨作为前锋率两万东吴军先行出城攻向南门外的魏军营寨。诸葛诞率领四万精锐作为第二梯队,紧随吴军行动。

  但城外的魏军早有准备,寿春城突围开始时,文钦和唐咨率领的东吴前锋便在魏军营寨受到了极强的阻击,魏军的其余将领也反应迅速,王基、州泰、石苞三路人马从西面杀来,陈骞、钟毓、宋均亦从北面驰援,魏军的兵力很快达到了寿春突围军的两倍之上。

  腹背受敌、多面围攻,加上魏军骑兵犀利,诸葛诞和文钦难以突破魏军阵营,最终大败退回寿春城,败退之时不少淮南军士兵向魏军投降,诸葛诞带出城的四万精锐只有数千人退回城中,甚至比又打头阵又殿后的东吴军损失还大。

  “诸葛诞已经穷途末路了,恭喜大将军。”钟会对司马昭拍马屁道,“臣这就草拟捷报,送去项县给陛下,也好让陛下宽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