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甚是恐怖
作者:河边的苹果      更新:2022-05-28 23:35      字数:2285
  一众护卫大气不敢喘的目送走了董如意,见她走远,全都一股脑的跑进了柴房。

  随后又一个接一个的全都跑了出来。

  此刻柴房内,满是血腥之气,安比槐低垂的头,满身是血的绑在柱上,血从他身上一直流到裤脚,然后滴答滴答的滴到了地上。

  柴房内的场景甚是恐怖。

  程护卫一动不动地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护卫长担心道:“大人,您没事吧?”

  程护卫摇头道:“没事,让人收拾一下。”他走出柴房,见董如意已经没了踪影,忙道:“董小姐人呢?”

  院中的守卫道:“回大人的话,董小姐带着香菊姑娘已经回正房那边去了。”

  程护卫听到这话松了口气,心道:“只有安夫人一人被吓到了。”

  他哪里知道那一刀会吓到安夫人,因为这个,他还得去同县主请罪。

  他叹了口气,向正房走去。

  瘦猴从院外回来,他看到程护卫,直接小跑道:“大人。”

  程护卫停下脚步,瘦猴上前小声的同程护卫耳语了几句。

  程护卫恨恨道:“这些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你先盯着这里,我去回了县主。”

  瘦猴道:“好,只是这些个尸首要尽快处理了。”

  程护卫听到这话,顿时苦大仇深了起来。“处理什么啊?董小姐刚刚说了,今日他要那些个尸首的口供?”

  瘦猴惊道:“口供?他们的亲笔不是昨个就交上去了吗?”

  程护卫道:“我刚刚也琢磨了好一会,昨个交给董小姐的是他们的亲笔;刚刚董小姐要的不是他们的亲笔,是尸首的口供,懂了?”

  瘦猴随即道:“假口供?”

  程护卫一脸的苦笑,“这人都死了,不是假的,还是真的不成?行了,赶紧让人去写,写了还得全都按手印呢!”

  程护卫留下满脸郁闷的瘦猴一个人去了正房。

  瘦猴想着客房那一百多具尸体,他不由的骂了一句,“卧槽,还要盖手印……”

  董如意进到屋内,直接靠在了一旁的榻上,她看着空空的棚顶,想着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

  香菊看了看天,上前道:“小姐,早饭在哪里用?”她虽然没有看到柴房的一幕,可她却看到了被王妈妈抱抬出来的安夫人;不仅如此,她还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味。她觉得这会不吃东西更好,只是她家小姐不同于旁人,所以她自然是要多问上一句了。

  董如意想都没想,直接道:“让廖妈妈把饭食摆去县主那边,今个早饭我同县主一起用。至于你,也不用过去伺候了,你们抓紧时间收拾,咱们明个下午回安家。”

  香菊一听要回安家,高兴道:“太好了,总算是要回去了,奴婢这就去安排。”她刚走两步,转头道:“小姐,今个的菜式可要换换?”

  董如意道:“不用。”

  香菊应是,转身出了屋子。

  董如意起身拂了拂衣服上的褶皱,径直的走了出去。

  景瑞媳妇站在门口东张西望的,她见董如意过来,赶忙行礼,“董小姐可算是过来了,县主听说四夫人吓晕了,还问了您好几遍呢。”

  董如意道:“劳姨祖母挂心了,我进去看看。”

  景瑞媳妇笑道:“阿弥陀佛,没吓到就好。”

  董如意点头,这才走了进去。

  景瑞媳妇看着一点事都没有的董如意,心道:“董小姐这胆子,真够大的了,竟然连死人都不怕。只是四夫人怎么会是吓晕的呢?”她这会到觉得安夫人晕倒或许还有旁的什么原因。她满心疑惑的去了四夫人那处。

  董如意走进屋里,安南县主穿戴整齐的正靠坐在榻上。

  她见董如意进来,忙道:“快过来歇歇,这两日可把你累坏了!”

  董如意走到近前,行了一礼,“还好,今个处理完善后的事,明个咱们就能启程回去了,回去后如姐好好歇歇便是。”

  安南县主点头道:“说的是,快过来坐。”

  董如意缓缓的走了过去,她坐在事先就摆放好的椅子上。

  安南县主看着董如意,如今是越看越喜欢。就这手腕,这心性,这要是给安平娶回来,那么安平日后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至于心狠,但凡生在世家大户里的,哪个不心狠?当然她不是说所有人都心狠,只是那些个心地善良的,怕是不仅入了土,就连坟头的草都长出来了。

  安南县主想着刚刚程护卫的禀报,安氏一族的那几位又聚在了一处。她心里想着:“怕是不出两日,那几个就会找去安家。”

  董如意此刻已经是安南县主心中的第一孙媳妇人选了。

  安南县主仔细斟酌了一下,这才说道:“原本这事,我是不该同你说的,毕竟船厂这边的事已经累了你这么多日了。可是我着身子实在是不争气,而周氏又……哎!不说她了。”

  董如意微微一笑,“姨祖母但说无妨?”

  安南县主又叹了口气,“安氏一族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和睦……”

  董如意静静地听着。

  安南县主也不避讳,从安家几代人身上开始说起。

  安家的老祖宗原本只是个跑船的,因一次海难,被其他王朝的人救起,这才发现了一条通往海外的路。

  海上的风险虽大,却是暴利。

  安家老祖宗是要银子有银子,要儿子有儿子。只可惜大周朝禁海,他们每次出海都要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就为了能出海,他们不知道往官府里使了多少银子,就这样依旧有人看着安家眼红。

  安家老祖宗觉得这样不是办法,这才想着捐个官。只是他年纪大了,不合适当官。

  就这样,安家的嫡长子做了官,而安家的船厂便交给了其他三个嫡子。

  自从安家有人做了官,安家在海上的生意更加的顺畅了。

  安家老大不仅会做官,还会做人。

  他时不时就以他的名义接济百姓,还时不时的上下打点。几年下来,沿海地区就都知道有这人了。而安家的嫡长孙则是入了水军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