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家嫡系
作者:河边的苹果      更新:2022-05-28 23:35      字数:2221
  一人当官自然不如一家都当官了,自此安家在官场算是站稳了脚步。

  福建因有倭寇的存在,一直都富裕不起来,安家为此想了许多办法,甚至还捐了不少战船。

  安家嫡长孙也是个厉害的,在一次倭寇破了水军防线后,他带领着家丁和城里的百姓硬是把倭寇挡在了城外。直到援军前来退敌。

  皇上得知大喜,让人细细的禀告一番,最后让他暂代水军都统一职,等朝廷新委任的官员赴任。就这样经过安家几代人的努力,安家不仅封了侯爵,还彻底的掌管了水军衙门。

  只可惜入仕途的是安家嫡系,而按照老祖宗的规定,每年船厂和海上贸易要分七成给安家嫡系;而掌管安家船厂的三个旁支只能拿剩下的三成。在巨大利益面前,就是一家人那也是要眼红的。

  安氏一族的旁支们开始有人生事了。

  他们想要更大的权利,想要更多的分成,他们甚至想像安家嫡系一样出仕。

  安氏一族嫡系为了平息旁支心中的不满,在数次商议后,他们同意建族学,但凡有本事的,尽可能的帮他们入仕。至于分成上的事,安氏一族的嫡系表示这是老祖宗定下的,不能改,但是他们可以同朝廷争取取消禁海令的事。

  一旦取消了禁海令,那么海上给安氏一族带来的将是更加巨大的利润。

  朝廷经过几个月的争吵,最终同意解封禁海。只是朝廷不可能看着安氏一族做大,朝廷同意取消禁海令的要求就是,扩充福建水师的那部分军需,从此由安家来负责。谁人都知一旦取消禁海令,那么沿海地区的水军必须增加,且是要数倍的增加。

  水军衙门不仅要保护岸上的百姓,还要保护近海的船只安全。

  商船多了,海盗、倭寇也就多了。尤其是他们这一代一直就被倭寇骚扰。

  安氏一族的压力剧增,但是在海上巨大利润的刺激下,他们依旧是同意了。

  安氏一族不仅扩大了水军,还扩大了安氏一族的经营,他们开始学着做岸上的生意。他们开商铺、开银楼,他们有着旁人没有的海外资源。

  一时间,安氏一族的所有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再没有人出来捣乱。随后的几年里,安氏一族嫡系又置办了大量的田产。安氏一族抵达了最鼎盛的时期。

  嫡系子弟们为了安氏一族的长远,他们主动把船厂、海上贸易、岸上生意、田产等全都交给了旁支打理。

  只是每年福建水军的军需都要从这里面出。

  旁支们一致认为,养着福建水师是他们本就该做的,毕竟这是朝廷旨意,更何况他们也需要水军保护。至于剩下的,依旧是嫡系占七成,旁支占三成。

  原本安氏一族就是三七分的,如今又多了田产和商铺,旁支子弟一个个都非常高兴,他们牟着劲的为族里干活。

  毕竟这些可都是嫡系子弟们自己出银子置办的。而安氏一族的嫡系子弟们也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他们要扩充水师,还要监管船厂,这要是再让他们管田产、商铺,他们也是忙不过来的。

  只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安氏一族在福建的势力越做越大,银子也是越赚越多后。旁支们又开始了他们的各种不满,他们忘记了当初,他们只觉得自己这么多年辛苦赚来的银子,全都进了嫡系的口袋。

  安氏一族嫡系的一再退让非但没有让旁支感恩戴德,还养大了他们的胃口。安氏一族的旁支们甚至还打起了分家的念头。

  他们最可恶的是开始拖延水军衙门的军需。

  水军衙门每年的船只、军粮、军饷都要从这些个生意上得。

  将士们可不管安氏一族的内部如何,他们在海上九死一生的,到了日子没有军饷,他们拿什么养家;到了日子没有军粮,他们要吃什么。

  安氏一族的嫡系知道再这样忍气吞声也不是办法,他们开始想解决的办法。

  实在是安氏一族家大业大的,嫡系男子的心思又都放在对抗倭寇上,否则一个弄不好死的就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了。

  而安家剩下的事务就全要由安家女眷打理,她们分身乏术、苦不堪言。最后被逼无奈,有人想到了同皇族联姻。毕竟这里天高皇帝远的,朝廷只知道安氏一族的光鲜外表,并不知道安氏一族内里的事。而且安氏一族的主母,虽然平日里处理的事多,可是哪个大户主母不是如此。

  更何况安家嫡系很少纳妾,除非是进门三年还生不出儿子的,否则她们不会给晚辈纳妾。

  安氏一族的旁支已经够让人心烦的了,她们自然不会再给后世子孙添麻烦。

  在许多人眼中,嫁入安家是女子最好的归宿。至于真正的公主,他们可不敢娶,但是郡主、县主安家还是配得上的。

  安家开始让人打听合适安家的皇亲,这才千挑万选的选了安南县主。

  安南县主的到来的确镇住了安氏一族的旁支子弟们。她是皇族,是宝亲王最宠的孙女,就连她的大婚,都是按照郡主下嫁的待遇置办的。

  安氏族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一时间所有人都消停了。

  安南县主嫁到安家的头三年里,是安氏一族最平静的三年。安南县主除了三年抱俩外,并没有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安家上下恨不得把她当祖宗供着,就连安家的内务都直接交到了她的手上。

  对于府内的这些琐事,安南县主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这些同亲王府、郡王府相比,压根就不算什么。而他们夫妻的感情也是在那三年建立起来的。这是安南县主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随后的五年里,她慢慢的接管了安家以外的各项事务。

  安南县主的嫁妆人员中,就有记账、算账的主簿,他们一个比一个能干,安南县主接手后就开始查安氏一族这些年的所有银钱往来。结果不用想,年轻气盛的安南县主把安氏一族的旁支得罪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