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高僧
作者:宿梦姬      更新:2022-05-29 05:43      字数:2275
  式微和纳秋有礼貌地问好后,便依次坐下,肩挨着肩,看起来很亲密。

  钱承毫无教授的刻板,自然地亲手将两杯茶放至纳秋和式微前。接着,首先从最重要的校史画册工作开始,他问道:

  “因为怡瑶突然转学了,可能要麻烦式微多用心了。”钱承现出关怀神色,“大致上的框架是否策划好了呢?”

  式微点了点头。

  “我已经看完了关于崇德历史的书,心中也有了大致的框架。如您所说的,从五百年前,崇德寺庙的兴衰开始,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崇德大学的校史。”

  钱承赞许地点了点头。

  式微沉默了片刻,显得有些悲伤。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其他问题?”钱承关切地询问。

  “……是这样的,”式微娓娓道来,“当初,你跟我与怡瑶讲崇德大学所在地,最早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佛寺,崇德。也告诉我们,寺中高僧精通佛理,行善举,开坛说法,来客不绝,香火缭绕,是当时第一大功德寺。”

  钱承挑挑眉。“是这样的。”

  “但是……在书籍中,我发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只是因为钱承和吴莹都在此,所以她才出言试探,但当回想起那段历史,无尽的酸涩和恨意竟然再次涌上她的心头。

  她不得不停顿下,掩饰将要哽咽的声音。

  “怎么?”钱承端起手中的茶怀,注视着杯中的茶叶。这是顶尖的茶,馨香扑鼻,颜色翠碧。

  于是,式微讲述了其中的一段故事。那是崇德寺在衰落之前,发生的故事。

  五百年前,崇德寺香火鼎盛,又常行功德之举,实为当时名寺。其中,有一僧,经受三归五戒,得大德和尚认可,经仪式得认可,认大德和尚为师后,得授衣钵,法号天琛。

  他勤于学习,每次佛教节日或开坛说法时,常有振聋发聩之语。很快,他就声名鹊起,支持者众,僧俗弟子无数。

  其中,有一弟子法号静流,其出家前已通过经商富甲一方。

  他有一次意外参与崇德寺举办的开坛说法,彼时,高僧天琛讲授佛家经典《金刚经》,鞭辟入里。当讲到经中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这位少年承袭家业,壮年经商将家业发扬光大,今已衣食无忧、享金受玉的商人,忽然大彻大悟,苦经各仪式,捐田离妻,坚决拜在天琛门下。

  天琛见他遇心喜之佛理,痴狂迷醉,希望他能更加持和静顺,故赐号:静流。

  因静流已有一妻,且其妻情根深种。故天琛劝其作在家居士。然而,静流虽于家,心却沉迷于浩瀚佛法,纵原与妻海誓山盟,都如过烟云烟。

  其妻伤心欲绝,便去崇德寺门口静坐,一天一夜,大雨倾盆,直到从长生库回来的天琛遇见了她。

  之后,渐渐地,在城中莲花池畔,每当天琛讲法时之时,静流之妻也成为了聆听佛法的一员。她甚至尊称天琛为上师,恭敬而略有亲切,目光隐有缱绻之意。

  静流醉心佛法,直到其妻与天琛之事愈烧愈烈,他才知道,他的妻子,与最尊敬的上师,有所勾连。

  他虽早就断了情根,却亦被其妻行为所羞辱。但是其妻泣泪交加,对他发出灵魂的拷问:

  你如此待我,谁都审判得我,惟一没有资格!

  那泪中有恨,有怨,前情尽数消弥。曾几何时,他们也是神仙眷侣。过去种种浮于眼前,以为早已绝迹的情爱忽然再度涌出,竟然更加的热烈和鲜明。他曾是如此爱她。

  静流骇然大痛,终默然无语,默许他们暗通款曲。

  然而,不久之后,一日夜晚,月明当空,其妻忽然来到他面前。

  “对不起。”

  她这样诉说着。

  然后次日,便有人在城中天琛经常讲经的莲花池,发现了其妻的尸体。似是自尽而亡。

  静流哀痛至骨,想到那声“对不起”,更是潸然泪下。

  再次日,天琛登门拜访。

  “对不起。”

  高僧这样向自己的徒弟说。原来,他本与静流之妻行明妃修行之法,却渐渐发觉自我的迷失,自感不能更好悟道。由此,将明妃献于自己的上师,辅其修行。

  却不知,她竟深感受辱,留下诀别血字情诗,投池自尽。

  “郎心如铁,锦书无托,错!错!错!

  “破镜毋圆,此辱难消,恨!恨!恨!”

  静流闻之,更是又悔又恨,当即半入疯魔。

  就在这时,明妃的魂魄竟然回来了,她要复仇。

  她首先杀掉了天琛的上师,先使其四肢断裂,复裂解其胸,再断其头颅,血涂满室,群鬼阵哭。

  再至天琛之处,掏其心,咀嚼数下吐在地上,狂笑数声,飘然离去。

  静流听闻寺中丧钟哀鸣,又有小沙弥传话,天琛高僧要见他一面。

  静流至时,天琛胸口无心,却仍在喘息,对他叮嘱道:

  “我死去之后,你要用这锁链将她绞死,魂体压在莲花池下。否则,她即便屠尽这一城人,也不会善罢甘休。”

  语毕,天琛上师逝去,身旁残破血糊的心之碎块,突然化作一道金色锁链。

  之后,传闻静流将明妃用绞死,抛在莲花池深处,自身亦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而崇德寺,也闭寺拒客,慢慢消隐于历史长河之中。

  故事讲完了。这便是《莲泣》,或者是《莲花鸣泣之时》与《崇德寺发展史》相结合,所能展示的一个更加丰富、完整的故事。

  《莲泣》中只有语焉不详的开头与结尾,重点描述了明妃与上师的情爱和愉悦,相处之间的一颦一笑。而情感的开端,或是情感的结局,都一笔而代过。只说郁郁而终。

  而在《崇德寺发展史中》,则详细地介绍了开端和结尾,却并没有其中的爱与纠葛。

  正在煮茶的吴莹将目光从茶水上移开,也被这故事吸引了。

  钱承轻声一叹,神情深受触动,不禁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