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国士无双
作者:明未蕤      更新:2022-05-30 06:50      字数:2283
  未无清不怕。

  “既有四人,便一同答吧。”今上淡淡地说道:“朕且问尔等,读书是为了什么?”

  这题没有标准的答案。

  奚颖答的是:我为天下百姓。

  他出身贫寒,身份微贱,知民间疾苦。

  苏由答的是:济世安民。

  其实他答的与奚颖无二。他出身不算微贱,也算是走遍天下。

  未无浊答的是:传承家学,欲以所学之文于兴国,以所学之武于安邦。

  倒也无愧于他的出身,也彰其气度。

  “永清”是答最后的,许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书生所能答的皆已答尽。总不能说读书做官光耀门楣吧?

  反而未无清很淡定。

  她不急不缓地朗声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为何,她说出此言时,在场之人皆感热血沸腾,在场所有书生也是景仰的。若不是在这大明宫,未无浊都想站起来喊一声:吾辈楷模了。

  未泓心中也有几分自豪。

  今上倒是有几分赞许。

  四人面前都有桌案,上边文房四宝皆齐全。

  未泓读题,四人来写。

  题目方才读完,群臣色变,这样的题,即便让他们来答,也是有极大难度的。这擢才卷倒是由杨阁老、未老爷子以及几位极有才学的老臣立的题。

  奚颖觉着有些难以下笔,如何绞尽脑汁地也想不出太多来。苏由也好不了多少,一度停笔。

  未无浊倒是比二人都好了些许,虽是写写停停,但终归是有个大方向。

  “永清”倒是停了好久都没动笔,未泓都有些为她担心了。当然,战止也为她捏了一把汗,他前世也研究过擢才卷,早知他便将题目告知她了。

  “永清”一直不动手,倒惹得几位老臣窃窃私语了。

  当然,那些个已经确定自己考中的学子们也是纷纷侧目。

  其实未无清只是在考量该如何作答,有些话,她……她不是未以宁那个无脑之人,她须斟酌之后方才下笔。

  她提笔的时候,刚好就是奚颖彻底放下笔了,她写字的速度很快,一看就是写行书。

  本朝虽无规定答卷一定要楷书,可楷书地位还是相当崇高的。当然,前提是你得答对,若是答不对,字再好看也没有多大用处。

  未无清倒是行云流水,没有像其他人那般写写停停,洋洋洒洒几千字,倒是一气呵成。

  许多人看到此处便知方才“永清”只是在思虑如何作答罢了。

  未无浊看着奋笔疾书的未无清,便已知晓,无清已有十足把握了。未无浊虽不能保证自己答得完美无缺,但好歹有几分把握,如今一看未无清便知,拿下“无双国士”名衔,不过如探囊取物一般。

  一炷香时间到,未无清自信满满地放下笔。

  奚颖只答了皮毛,没有答到根源。苏由前两个问倒是完美,第三个问确实不知从何答起。

  未无浊倒是答了三道题,文风没有问题,只是有些法子不大可行。

  听未无浊答完,未泓倒是更期待未无清答得如何了。她方才思虑许久才下笔,答的也是一气呵成。

  只是今上让未无清说出自己的答案时,未无清先是跪下行了个大礼:“圣上,永清才疏学浅,所答,多有不妥之处,望圣上见谅。”

  所有人不不知她为何如此,她方才放笔之时看起来也非不自信,瞧她神情,倒有几分视死如归。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令幼童学有所教。各道、州、郡、县,皆推行各级官学,为大晟之科举培养贤德之人。定时办科举,调整士族与庶族当选比例。惟贤、惟才是用。奖励耕战与军功,轻徭役赋税,储备军需,军亦农耕。重工,制机械,解放生产力。重商,货通四海,以收其赋税,充盈国库。农工商皆本。外儒内法,以仁为表,以法为里,以法惩恶,以法扬善。推行官府赈灾,以抗天灾,补民间之不足。”

  未无清说到这里,咽了一下口水,环顾四周。她知晓,她方才说的农工商皆本,惹起许多人的不满了。这是必然的,这些老顽固,能懂就怪了。

  今上的眼神有些炽烈,似乎是期许她继续说下去。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常言道:兵不厌诈。手段如何不重要,目的才重要。手段不一定要光明磊落。富国强兵,荡平天下,攘除奸凶,一统天下!官不得贪,不得相互,不得徇私枉法。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何苦天下而不平?”

  未无清此言已经得罪了许多人了。但,她父亲是丞相,她不怕。

  今上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未无清才说完,他便站起来鼓掌,笑着称赞:“果然是国士无双!”

  未无浊便知,未无清方才停笔不写是因为思虑这些个话,该如何写。

  今上倒是叫人呈未无清的答卷给他看,他一边细看,一边点头,看完之后将那张纸放入自己衣袖中。他就猜到未无清方才是缩短了来说的。某些话,确实不宜大庭广众来讲,尤其荡平天下那一块。

  “永清听旨,朕钦点你为状元,封你为无双国士,赐御前行走。可管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之事。”今上倒是没有讲具体是何种职务。光“无双国士”之名,便已是一品。

  战止听得也十分高兴的。他的阿清巾帼不让须眉,拔得头筹,又是无双国士。

  “臣谢主隆恩。”未无清恭恭敬敬地行礼。

  “未无浊为武状元、进士科榜眼,同样赐御前行走。苏由为探花,奚颖为二甲第一。”

  “谢圣上。”

  这排名顺序倒是与前世没有太大出入,不过每个人都后移一位罢了。

  至于其他学子,自然也是服这个排名的,方才答擢才卷,也只有未无清出彩。

  今上倒是非常有兴致,还调侃未泓,他笑道:“泓萧啊!最年轻的进士科状元出现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常理。”未泓笑着说道,他哪里介怀?最年轻的状元是自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