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牺牲
作者:李恕恕      更新:2022-05-30 18:47      字数:4622
  赵学尔心中疑虑,面上便更加严肃,她质问孟夫人道:“是余力让你和孟廷帮他说情的?”

  孟夫人本能地否认道:“不是不是,我们是为皇......”

  “说实话!”

  赵学尔懒得听她弯弯绕绕,声音不由得严厉起来。

  孟夫人本来就惧怕赵学尔的威仪,此时又被严厉呵斥,抬头看见赵学尔的脸色,更加不敢隐瞒:“是,是,是余力托将军替他在皇后面前求情的。”

  赵学尔道:“你们为什么会帮他?以前有交情?”

  “不是,不是!”

  孟夫人见赵学尔不喜,此时哪里还敢再和余力扯上关系?

  她赶忙道:“前几天休沐日,余力非要将军去他家喝酒,而且还花大价钱送了将军一个江南的美人儿。将军本不想要,却因为害怕得罪余力,更害怕得罪余力身后的郑婕妤,不得不收下严小娘,把她放在家里好好儿地供着。”

  孟夫人为了和余力撇清关系,极力为孟廷开脱,说他是不得已才接纳了严小娘。

  但实际上,余力对严小娘中意得不得了。

  除了第一日担心孟夫人发飙才收敛着些,这些日子他都是歇在严小娘的屋中。

  孟夫人原本因为孟廷宠爱严小娘而恨得牙痒痒,但又担心她若是当真处置了严小娘,会得罪余力和郑妙音,让孟廷丢了官职,这才隐忍不发,甚至还帮余力到赵学尔面前来求情。

  不仅如此,此时在赵学尔面前,她还得想方设法地维护孟廷,唯恐孟廷被赵学尔发落。

  因为她如今所有的尊荣都是靠孟廷得来的,一旦孟廷受了黜落,她不但得不到半点好处,还会跟着受牵累。

  所以孟夫人此时可谓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有口难言。

  只是无论孟夫人如何掩饰,她对孟廷宠爱严小娘的不满还是在言语中不经意透露了出来,并且被赵学尔抓住了把柄。

  “大价钱?孟廷收了余力的贿赂?”

  其实不管是花大价钱还是花小价钱买来的小妾,只要是送人的,应该都算是贿赂。

  只不过送小妾不比送金银财帛,往往会被人用两情相悦、成人之美之类的借口给混过去,难以抓到实行贿赂的证据。

  但此时孟夫人脱口而出说余力是“花大价钱”买来的小妾送给余力,可谓是撞在了枪杆上,被赵学尔抓了个正着。

  孟夫人立马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赶忙否认道:“不是贿赂!不是贿赂!是......是......”

  孟廷究竟是不是受了余力的贿赂,答案实在显而易见。

  孟夫人“是”了半天,终究也想不出什么借口来掩饰。

  她觑着赵学的脸色,用帕子擦了擦脸上并不存在的泪水,假假哭道:“男人要纳小妾,我就算再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就像余力送进宫的那位贵人,只要皇上喜欢,就是皇后再不愿意,还不是得忍着?”

  孟夫人故意卖惨,一方面是想勾起赵学尔同为正室夫人的同情心,激发她对男人纳妾的憎恶感,从而把这件事情归为孟廷纳妾,而不是孟廷受贿。

  另外一方面,她是在提醒赵学尔,余力不光给孟廷送了小妾,还给李复书也送了小妾。

  李复书的那个小妾甚至连连晋升位分,如今已经成为了三品婕妤,是宫中为数不多的高位妃嫔。

  赵学尔既然没有以收受贿赂罪来论李复书,也没有以贿赂罪来论处余力,自然也不应该以此为由来定孟廷的罪。

  孟夫人原本是为了替孟廷开脱才说的这番话,说着说着竟然真的伤感起来。

  想着孟廷在家中搂着小妾快活,她却在这里遭受赵学尔的质问,并且还要替孟廷和他的小妾做掩护,便不由得悲从心来,当真落下泪来。

  孟夫人的悲伤,赵学尔丝毫无法体会。

  只不过孟夫人有一点说对了,余力给李复书和孟廷都送了美人,她没有因此去与李复书理论,却怪罪孟廷,未免有些以权压人,确实理亏。

  所以,她也便不再纠结孟廷是不是收受了贿赂,转而问道:“你家新来的小妾,那个叫......叫什么来着?”

  “严小娘。”孟夫人赶紧答道。

  “哦,对了,就是那个严小娘,是多少银子买来的?”

  赵学尔倒不是对孟廷小妾的身价感兴趣,而是对与郑妙音有关的事情感兴趣。

  既然她对郑妙音起了疑心,自然要好好儿调查她一番才行。

  郑妙音和严小娘都是余力送的,虽然送给孟廷的美人儿肯定比不上送给李复书的美人儿,但多少还是有些参考价值的,至少能让她心里有个数。

  “这......这我哪里知道?”孟夫人讷讷地道。

  余力买严小娘的时候又不会跟她说,她怎么会知道严小娘的身价呢?

  赵学尔道:“那你怎么知道她是花大价钱买来的?”

  孟夫人正愁赵学尔会降罪于她和孟廷,此时听得赵学尔似乎对严小娘的身价感兴趣,想着这是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便忙把她知道的事情都和盘托出。

  “几日前我与藏夫人在街上碰到一对父女,他们是从江南来的,原先也只不过是务农的平民百姓。那个老汉要把他定了亲的女儿卖去大户人家做小妾,那女儿死活不愿意,被那老汉当街打得遍体鳞伤。我与藏夫人可怜那个女孩子,便想出些银钱把她买下来,好让她回去与心上人成亲。谁知那老汉竟然不同意,说没有二百两银子,不要想买他的女儿。”

  “二百两?”

  赵学尔如今身为皇后,二百两银子在她眼里自然不算什么。

  但她在承州之时常常走访民间,自然知道二百两银子在民间的购买力。

  一个普通的妾室,与一个大丫鬟的价格并无二致,二百都可以买那老汉十个闺女了。

  赵学尔十分敏锐地察觉到这其中的不对劲。

  孟夫人继续道:“我听藏夫人说,如今京都的官人们都喜欢纳江南的女子做妾,有那样貌出众,又会吴语唱歌的女孩子,成千上万两银子也有的是人买。如今买个标致的大丫鬟也只不过二十两银子,而那老汉的女儿不过是个普通的农家女,模样并不十分出众,只因她是江南来的,又会用吴语唱歌,那老汉就叫价二百两银子。”

  “严小娘非但模样比这农家女出众,唱歌也十分好听,想必是不止二百两银子。不过一个妾室,动辄几百成千上万两银子,这还不是花了大价钱是什么?”

  听孟夫人这么一说,赵学尔不由得好奇:“为什么只要是江南来的,又会吴语唱歌的女孩子,身价便是寻常丫鬟的数十上百倍?”

  “这......”

  孟夫人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她和藏夫人在一处的时候,私下里议论李复书,说些直白话倒也无所谓,毕竟谁也不会把女人家的私房话捅到明面儿上来。

  但此时她身在宫中,又是在赵学尔的面前,让她议论李复书,难保不会被治个大不敬之罪。

  “嗯?”

  孟夫人犹犹豫豫了半天不说话,赵学尔不由得有些不耐烦。

  孟夫人纵然不敢随意议论李复书,但到底惧怕赵学尔的威仪,她左右看了看,见附近没有旁人,才往前俯了俯身,低声道:“还不是因为皇上宠爱郑婕妤?”

  “这跟皇上宠爱郑婕妤又什么关系?”

  赵学尔十分不解。

  孟夫人却是低着头,怎么也不肯回话了。

  她如今可是身在皇宫,又是在赵学尔面前,怎么敢公然在李复书的地盘上,和李复书的正宫皇后面前,堂而皇之地说李复书的坏话呢?

  赵学尔却被孟夫人说了一半儿的话给弄得云里雾里,她正要再问,这时如鱼走到她身旁轻声道:“郑婕妤出身江南,而且擅长吴语唱歌。方才皇后听见的那些怪调,便是吴语的腔调。”

  如鱼不用明说,赵学尔已然明白了。

  李复书宠爱郑妙音,不但使得宫中的妃嫔们纷纷效仿郑妙音弹琵琶、唱歌,而且还使得宫外的达官贵人们流行起纳江南会吴语唱歌的美人做妾室,进而使得江南的美人供不应求,身价百倍。

  甚至由于江南美人儿的价格太高,竟然出现父母为了钱财,强卖定了亲的女儿的丑事来。

  赵学尔原本还想着,留郑妙音在宫中,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终究没有多大危害。

  却不想竟然引得朝野风气败坏,实在危害甚大。

  赵学尔此时心中有事,没心情再听孟夫人多说,摆了摆手道:“我还有事,你告退吧。”

  孟夫人跪在地上已经有些时候了,膝盖早就麻木了。只是赵学尔一直没叫她起,她便动也不敢动一下。

  她正自在心中哀嚎,今天这一趟实在不该来。此时听得赵学尔让她告退,知道赵学尔是不追究她与孟廷的罪责了,顿时两眼冒光,磕头下去:“谢皇后不罪之恩,臣妇告退。”

  孟夫人躬着身子,准备退下。

  忽然听得赵学尔道:“慢着。”

  孟夫人身子一僵,缓慢地转过身来,诚惶诚恐地道:“皇后还有什么吩咐?”

  赵学尔沉吟半晌,想要说什么,又似乎难以开口。

  孟夫人心中更加焦急,唯恐赵学尔改了主意,要问她与孟廷的罪。

  幸而她并没有等多长时间,便听见赵学尔道:“今日之事不要外传,还有皇上和郑婕妤的事情......”

  赵学尔本来想对孟夫人说,今日之事不要外传,也不要把李复书宠爱郑妙音,导致朝野风气败坏的事情到处宣扬。

  因着李复书宠爱郑妙音,先是把朝中要职当作礼物一般送给余力。

  如今京都的达官贵人们又学他纳江南的女子为妾,以至于江南女子的身价上升百倍。

  更有甚者,一些唯利是图的父母竟然把定了亲的女儿绑到几百里之外的京都来卖,挑战了人伦亲情的底线,败坏了社会风气,实在影响恶劣。

  这件事情,赵学尔必定是要管的。

  只是她若想处置好这件事情,须得先了解了解郑妙音这个人。

  赵学尔对郑妙音的了解,仅限于她是余力送给李复书的美人儿,其他的一无所知,还须派人详查。

  未免打草惊蛇,今日孟夫人与她说的话还是不要传出去的好。

  而李复书身为皇帝,因为他无度宠爱妃嫔而导致朝野风气败坏,若是宣扬出去,未免有损他的威仪。

  只是连孟夫人和藏夫人这样的内院妇人们都知道了,想必外面应该也已经传遍了。

  赵学尔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道:“算了,你去吧。”

  此时再替李复书掩盖,恐怕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孟夫人正等得心焦,听得赵学尔的命令,赶紧应道:“是!”

  她先时还不疾不徐地往后退,不过走了几步路,便用比来时快数倍的速度疾步退了下去,唯恐赵学尔反悔,要治她与孟廷的罪。

  孟夫人走后,赵学尔仍然脸色难看。

  赵学尔向来冷冷清清,纵然遇到什么事情,也镇定自若,泰然处之,鲜少有这样的表情。

  如鱼看了看她的脸色,终究什么都没说,只顺从地立在她的身后,无声地陪伴着她。

  不为却不会看颜色,以为赵学尔是在生郑妙音的气,气愤的道:“都是郑婕妤的错,若不是她,那些江南的女孩子们也不必受这份罪。”

  在不为看来,没有人买,就不会有人卖。

  而如今京都的达官显贵们流行纳江南女子为妾的风气,都始于郑妙音进宫做了妃嫔。

  所以若要论这件事情是谁的错,当属郑妙音无疑。

  谁知赵学尔却摇了摇头道:“郑婕妤只是一个女子,且进了宫之后从无不当言行,这件事情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郑妙音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可怜的女子,要不然她也不会被余力当做礼物一般送给李复书了。

  尤其郑妙音是歌姬出身,虽然如今是正三品的婕妤,已然是高位妃嫔,而且备受李复书宠爱,以至于宫中的其他妃嫔们争相学她弹琵琶、唱歌。

  但赵学尔心中却明白,这些妃嫔们恐怕没有几个人真正看得起郑妙音。要不然朱倩也不会第一次见面,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羞辱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