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替
作者:风之简      更新:2022-05-31 20:21      字数:4591
  由于胤礽身子不是太好的缘故,宁昭外出游玩的计划停歇,不可避免的又卷入后宫的事物中。

  接连一年,只有有孕的妃嫔,都会无端流产,查不出原因。

  朝堂之上颇有微词,将矛头指向辰妃,祸国妖妃的传言不胫而走。

  宁昭本来怀疑窦芋儿,可眼下看来,另有他人。

  早晨,当前夜小雨之余,路上微尘不起,两旁的树叶还未落尽的洋槐榆树的枝头,青翠欲滴,大有首夏清和的意思。

  “主子,出宫的马车准备好了。”憋了几天,总算放晴,出去透透气,放松一下。

  “不要带太多人,容易引人怀疑。”宁昭叮嘱了一句。

  上回出宫,前后的人手不少,引来了不少探子,想打听身份,毕竟是当朝太后,传出去不太好听。

  在百姓的眼中,太后的形象绝对不是宁昭这样,还是不要去打破他们的幻想。

  到处逛了一圈,就来到她喜欢的茶楼,不仅有说书的先生,唱曲儿的父女,还能听到不少的消息。

  对那些感兴趣的奇葩事,还是很有欲望深究的,有一官宦人家的姑娘,自幼有些隐疾,家里为了顺利将其嫁出去,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找一群外地来的学子,举办一场诗会,拔得头筹着就能迎娶这位姑娘。

  还是一个白身的学子,能迎娶官家小姐,那是某足了劲儿争取,偏偏那姑娘长得也不差,就定了下来,一来二去,两人情投意合,水到渠成。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最后还是被爆出来,男方接受不了,想要休妻。

  可那里是那么容易的,最后被陪嫁的护卫打了一顿,关在家里勒!

  不等不说满族的姑奶奶还是很彪悍的,柔情似水多是汉人姑娘,各有各的好。

  至于隐疾的说法有很多,有人猜是天生石女,入洞房的时候是找身边丫鬟替代的,反正将烛火一灭,又哪里分得清楚。

  也有人说是身体上有畸形部位,甚是恐怖,吓得男方不敢靠近,更有甚者说身体上没问题,就是喜欢虐待男人,日子久了,便暴露出来,男方忍受不了。

  众说纷纭,对那名男子深表同情,所以说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

  这让宁昭想到了那位金小姐,只要肯动脑筋,无论怎么样,都能嫁的出去,关键是成亲后能不能压得住。

  像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朝代,这样的盲婚哑嫁数不胜数,有好处也有弊端。

  换一个角度,当感情不是那么重要的时候,少男少女的选择也更理智,更看重的成家后的主观因素。

  “你们两就没有点想法,天天跟在我身边,不无聊吗?”月牙在一次出行的途中,遇到了一名中男子,两人情投意合,求了个儿恩典,就走了。

  时常还会传封书信,日子过得很不错。

  青杳是最早成亲的,嫁给了一个小官儿,耕读世家,爹娘身体不好,先后去世,她嫁过去上无公婆,留在京城过自己的日子就行。

  也没什么麻烦事,生下了三个儿子,都长大一些后,就送去了书院,一个月才会来一次,求了宁昭,回来当个管事嬷嬷。

  可身边的月灵,青染一直是兢兢业业,半点为自己打算的意思都没有,让她着急。

  “主子,我们过得很好。”这并不是假话,自从宁昭成为太后,身边的伺候宫女非常多,让她们动手的地方很少。

  为了巴结,都有不少小宫女赶着来伺候她们。

  加上宁昭待人和善,从不乱发脾气,打骂惩罚,除了份例,发生了喜事,逢年过节都有赏赐,比起一些嫔妃的生活都要太好。

  还真没什么不满足的地方,至于情爱在宁昭的耳濡目染下,也看的分外透彻,早就不抱有希望,自己一个人过不香吗?

  跟一群女人争风吃醋,还要管理家务,生孩子照顾长大,还有娶妻生子,都是不容易的事。

  有这个闲工夫,多存点银子,日后买上一间宅子,加上几个下人,过得不想要快活吗?

  这些话宁昭没个一两年都要问一次,刚开始的还会解释,说出自己的想法,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

  不是她们无不无聊,而是宁昭这个主子又想折腾了。

  果不其然,“听说今晚有灯会,我们就不回去了。”

  说完,就钻进了人群中,后面的人赶忙跟上,暗卫立即传信回宫。

  可怜的胤礽,还想等着宁昭回来用晚膳,就收到了弘祜那边的传信,住在恒亲王府上了。

  玩玩闹闹的非常开心,还促进了两对有情人的发展,成就感满满。

  可一见到他塔喇氏,没几句话就扯到了弘祜的后宫,至今没有皇子,终是一个躲不开的大问题,为此十分挂心。

  “原先还不喜欢辰妃,行事作风小家子气,可如今看来,至少她还生下了一个格格,其余的妃嫔,一点用处都没有。”自顾自的说的很起劲儿,宁昭非常尴尬。

  生孩子的事还真不是靠催能成的,说再多没有那个缘分都是白搭。

  她倒是对弘祜什么时候有皇子的事不急,现在弘祜年轻力盛,在位好几十年都正常,要是立个太子,没准儿跟胤礽一样倒霉。

  但救大局而言有皇子,确实能安天下的心,以防万一。

  听她说了很多,脑子里也不由得想起这个,不是怀不上,而是生不下来,有机会查查看。

  次日就有人来接宁昭回宫,耐心的哄了胤礽很久,才回恢复正常,还答应了几个无礼的要求,黏糊的宫人们都不敢看,尽力避开。

  等他休息了,才退出去,年上的笑意顿时撤去。

  “让御医前来见本宫。”青杳领命,赶紧去安排。

  经常在一起倒是没发觉,可现在看来,面色不太对,她担心胤礽联合御医隐瞒了她病情。

  觉得焦躁难耐,心里忽而像火烧着,忽而像水淹着,忽而又像石头压着,竟没有一刻舒服展。

  “主子~”青染担忧的喊道。

  宁昭挥挥手,让众人退下,她想安静的待会儿。

  过了去一会儿,有端起微凉的茶水,猛地灌了下去,才冷静了一些。

  “太后,十四郡王妃求见。”小太监通传。

  宁昭直接拒了,这个时候她没有心思去管,打发了便是。

  本来很焦急的十四福晋,突然恢复了几分神智,转身又去了皇后宫中,这些宁昭并不知道。

  胤礽没有睡一会儿,就被痛醒了,吃下一颗药丸,面色才恢复了些。

  “主子爷,恐怕瞒不住了,太后派人去请御医,有所怀疑。”而御医根本顶不住宁昭的盘问。

  被发现是不可避免的事,这个时候应该早做安排。

  “知道了,伺候我起来,小厨房的食材准备好了吗?”贴身太监一边回话,一遍动手。

  每日都准备着,已经是太上皇之尊,按理说不做这些,随着身子不好,也确实很少动手,可这回不是要哄人吗?

  另一边,御医也说出了太上皇的病情,陈年顽疾,亏损太多,需要静养调理。

  宁昭听完后,没有为难御医。

  白皙的脸上,愁眉双锁,仿佛乌云密布。

  康熙当年就是如此,没有根治的方法,生离死别的哀感涌上心头,她再不敢让自己再想下去,眼泪早在眼角边偷偷想跑出来。

  “主子,不会有事的,别太伤心了。”青染出声安慰。

  宁昭扑在她的怀里,大声痛哭,心里很难受。

  坤宁宫

  “十四婶儿前来,可是有何难处?”郡王镇守在外,于情于理她都该好好地照顾。

  常年不曾踏入后宫的郡王妃求见,定然是出了事儿。

  态度先摆在那儿,听听看,能不能解决再商议。

  “这种事本不欲......”情到深处,说着说着,眼泪无声流出来,凄凄惨惨,哀婉忧伤,见者怜惜。

  中途茶水还好几次续杯,那股子陈年俗事,按理说确实不应该在一个小辈面前诉苦,可她一提起有实在憋不住,全然忘记了自己目的。

  皇后时不时附和一下,也非常同情,感慨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婆婆。

  “本宫都知道,可这毕竟是长辈的事,还是请太太贵妃走一趟,最为合适,你看如何?”

  她也没有异议,聊了几句,皇后这边有事忙,就先回去了。

  借着这个理由,当晚皇后成功的截胡辰妃,顺带着事情也办了。

  宁昭到天黑,才醒过来,想到答应了胤礽每日要陪他用膳,就赶忙收拾自己。

  “主子爷,饭菜都凉了~”

  “拿下去加热。”心想昭昭肯定是生气了,这回该怎么做才能哄好。

  然而,宁昭虽然晚到,但还是来了,跟个没事人一样,说起宫外好玩的事,笑的非常开心。

  一时间猜不出她的想法,忐忑的配合着。

  本来生病了夫妻是不应该同睡,可宁昭还是打算赖在这儿,人在眼皮子底下更安心。

  拗不过的众人也没再阻拦,守夜的宫人又加了一名。

  次日宁昭没有起来,胤礽一查看,浑身发红,显然是生病了。

  于是急忙召唤御医,用温水浸湿帕子,擦拭手脸。

  御医还没有叩拜就被拉到床边,也不需要顾忌男女之防,开始诊脉。

  胤礽紧张的站在一旁,见他熟练收拾用具,就赶紧询问。

  “太后的身体怎么样?”

  “并无大碍,待臣开方子,退温即可。”胤礽顿时松了一口气,眼前一黑,当场晕了过去。

  等弘祜收到消息,已是早朝过后,放下手里的奏折,立即赶来。

  照惯例先询问了太医,太后的身子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可太上皇......

  命令太医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医治。

  他从没想过一向强壮的皇阿玛会倒下,来到床边,才发现他的苍老疲惫,弘祜一动也不动,睁大了双眼,泪花像水晶般凝结着。

  从前是多么渴望得到认可,有朝一日超过皇阿玛,可现在回想,错过了太多太多。

  后宫的妃嫔也接到了消息,于是皇后安排了众人侍疾,除了上朝和处理政务外,其余的时间弘祜都会在床前守候。

  宁昭没多久便醒了,有弘祜下旨隐瞒此事,她还不知道,谨遵御医的嘱咐,安心休养。

  而十四郡王府上,一些老太妃齐聚,受了皇后之托,来解决此事。

  德妃原先还要面子,可人老就糊涂了,也不愿意继续伪装,全部暴露后的她不过是一个普通不讲理的老太太。

  任众人说破了嘴皮,她也丝毫不动,那副嘴脸让熟悉的姐妹大跌眼镜。

  最后只能失败而归,一猜就知道这些人是谁找来的,转头有端起了那副婆婆的做派,让人去将王妃请来,好一顿磋磨。

  偷鸡不成蚀把米,德妃起了扶持好听话棋子的想法。

  连带着对嫡孙都不太喜欢,经常拒绝往来,王妃想见见自己的儿子都难。

  说破了天,孝道都能将小辈压下,劝解无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个时候四福晋笑的可开心了,弘历也快长大了,世子之位已如囊中之物,后院之中没有人能压过她,日子过得很舒坦。

  “这十四弟就是傻,将那个老太婆接回府里奉养,等他回来,恐怕要后悔莫及。”这些她是不会插手。

  但依照她对这个婆婆的了解,这些还只是开胃小菜,心肠毒的很,掌控欲也强,就看十四弟妹能撑到什么时候。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最讨厌的人,宁昭算一个,四福晋也不遑多让。

  事情的发展,远不是眼前这点程度,连皇后都预料不到,眼下还在为争宠费劲儿。

  紧接着直亲王也倒下了,自此推出了朝堂,世子得到重用。

  有了这个讯号,接连三位亲王纷纷请辞,也该给后辈腾地方。

  加上陈年旧疾复发,确实要卸下来好好养着,如今的朝堂之上人才济济,不需要这群老家伙操劳了。

  因为太上皇的病情,弘祜没有强行挽留,赏赐很多东西对四位叔叔表示感谢。

  这么多年,确实尽心尽力,居功甚伟。

  自此新一代人才辈出,在朝堂上展露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