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
作者:风之简      更新:2022-05-31 20:21      字数:4598
  朝政繁忙,宁昭好几天没见到儿子,对着一众妃嫔,说这些似是而非的挑拨话语,很是不耐烦。

  逼着御医提前松口,落了个自在。

  有人再身边环绕着倒是没想心思多想,可一旦清净后,脑子也正常运转。

  她病了这么久,胤礽不可能不出现,除非是他没办法出现。

  当即招来宫人询问,小姑娘没什么定力,根本掩饰不住,很快就开了口。

  “前院御医待命,圣上也时常去,听说太上皇他......”宁昭一个不稳,脚软差点摔倒。

  青染刚进来就听到了这句,面对小宫女的恳求眼神,让她先退下。

  将太后扶到塌上,轻声的解释着,总算是宽慰了她的心。

  宁昭来到小厨房,做些了软和好消化的糕点,前往前院,伺候宫人太监极力阻拦,不敢违抗圣旨。

  越是这样宁昭越要进去,谁也不敢动手,闯进去是必然之举。

  面对跪地恳求的众人,毫不动摇。

  等弘祜收到消息的时候,宁昭已经站在床前,满屋子的药味,消瘦的面孔,一连串泪水,从宁昭痛楚的脸上,无声地流下来。

  蹲下身,紧紧地握住那只手,回想过往的一点一滴,诸多的包容理解。

  于她而言胤礽不是最优秀的,也不是她理想中的伴侣,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会在她生气的时候哄她,寂寞的时候陪伴她,动手去做那些平凡的琐碎事,包容她的坏脾气,接纳她言行异常。

  本性骄纵霸道的性子,却为她改变,下地干活,洗手作羹汤,还有太多太多。

  过去了很久,宁昭的下半身麻木,外面有了动静。

  “皇额娘~”弘祜一进门就看到宁昭哀伤的模样,赶紧上前,将人扶起来。

  “走吧,别打搅你阿玛休息。”

  也许是她本就无心,这么短的时间,便接受了这件事。

  人固有一死,不过早晚而已。

  可弘祜看宁昭这个样子,觉得很不对劲儿。

  但想想还是听从了吩咐,至少不能两个人都倒下。

  回到后院,宁昭疲惫的先睡了一觉。

  经此一事,圣上下旨处置了很多的人,整个毓庆宫无人敢来打搅。

  而那些妃嫔,也被迁出宫外,或者被之女奉养在府中。

  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再无新进宫人太监。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养病生涯,宁昭跟个没事人一样,坦然的面对,比哭哭戚戚的悲伤更适合她。

  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走,那么就在仅剩的每一天过好,做有意义的事情。

  “躺在床上腰酸背痛吧,下来走走。”也不管他答不答应,就招来服侍的太监伺候,带着他出去逛逛。

  宫人们当然不赞同,但宁昭会听吗?

  “看看那边,是我这段时间研制出来的新品种的水果,用的是......”

  这些是他之前很感兴趣的事情,虽然没有亲自去做,但也很欣喜。

  宁昭边说边搀扶这他上前,看看跟以往的有什么区别。

  听说太后胡闹,不听劝阻,赶来的弘祜就看到了这一幕,阻止通传的人,上前一些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还想从前一样,并没有把胤礽当成病人,也没有特地去照顾,强调其身子不好,限制这那的,闲着就容易多想,更何况是在这个关头。

  不管从前发生了什么,那都是过去的事,无法改变,未来也无可预测,还不如就过在当下。

  人开心了,身上的很多的病痛自然就忽略了。

  “看样子,太上皇的气色好了许多。”作为弘祜身边的贴身太监,有些话自然能说出来。

  弘祜点点头,严肃的表情早就变得柔和。

  “回去吧!”还有许多的政务等着他处理,不能耽搁了。

  这几日宁昭会带着他到处去玩,有时候身体也会不适,慢慢的调整,总不能因为这些就真的躺在床上,过一天算一天吧。

  半个月会,天气非常不错,宁昭提出了要带胤礽去一个地方养病的意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最后僵持不下,还是要当事人下决定,胤礽同意了。

  早在多年前,宁昭就有这个预想,那时她拿出了很多的银子,救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孤儿乞丐,却从未露面。

  也从未要求他们做什么,直到十年后,那里步入了正轨,不需要她帮助才停下来。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那片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她想去看看,歇歇脚。

  这一回,宁昭没有带上任何随从,将景澜院的事情交代完,就消失了。

  三日后,太上皇和太后身边的暗卫全部返回,让弘祜担心不已。

  这些人的存在,宁昭早就知道,却从未放在心上,可康熙的布局少了这些人的作用,让她甚是厌恶。

  想要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断去一切的联系,保护也好,监视也罢,都不要给那片世外乐园带去危险。

  就这样,所有人都没了两人的消息,打探的人也失败而归。

  接着大皇子直亲王病逝,那些老一辈的都来送送,过往的那些烟云,也随之消散。

  八皇子廉亲王的身子也不大好,被圈禁那么些年,终究是伤了根本,谁也没想到四皇子雍亲王会走在他前面。

  这一两年,发生的了太多的丧事,也有新生儿的降生。

  后宫中,千防万防,皇后终于产下一子,在两位格格后的嫡长子。

  天下同喜,风向彻底发生了转变,而辰妃接连产下两位格格,无论在哪方面都被压一头,自然是极为气愤。

  于是两人的斗争开始朝明面上发展,手段也更加狠辣,弘祜再怎么瞎也不无法视而不见。

  大选过后,接连冷落了两位妻妾,刚进宫的妃嫔也快有了身孕,转移了注意力。

  而这个时候,宁昭带着胤礽赶了回来。

  弥留之际,与这个儿子进行了最后的话别。

  “是我这个当阿玛的最后嘱咐,希望你能牢记,至于你额娘。”胤礽停顿了一会儿才说道:“众人都知道皇太子胤礽一身高傲,从不低头,却不知他的嫡妻才是有着一身傲骨,是他一辈子都没能匹之的存在,甚至从来没有问过,来之何处,心之所向。”

  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就撒手离世,哀嚎声一片。

  宁昭刚进来就听到了最后这句话,木讷的楞在那里,周围的跪哭声她全然听不到,或者是忽略。

  喃喃自语的说道:“来之何处,心之所向?”

  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答案,又怎么能为他人解惑?

  苦笑一声,上前为其整理仪容,这是她最后能做的事了。

  “下辈子,不要再碰到我了,好好当一个普通人,去追求想要的生活。”没有人会嫌弃的你的平庸,碌碌无为。

  史书上若是记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概该是当了几十年的太子,成就极少,无法与其父康熙相提并论。

  但在漫长的人生中,总会给一些人留下深刻的印记,值得人怀念。

  这些也足够了。

  原以为生命的尽头,他会问出,你爱我这类的话,没成想他都知道。

  太上皇驾崩,国丧一年,宁昭搬离了毓庆宫,找了一个小院子,远离过去的种种,再也不曾提及。

  因此,一子三女都觉得她过于冷漠,来往甚少。

  为了不让自己多想,弄出了很多折腾的东西,事事亲为,减少了诸多不必要的外交。

  她从来不会自称哀家,像个没规矩的人,一直我我的,生气的时候就称本宫,但大多时候都比较平静。

  三年过去,嫡长子夭折,后宫中再无皇子,到是格格,已经有五位了。

  因为这些琐事,经常有人来烦宁昭,被她怼的再也不来为止。

  都这个年纪,不需要再看任何人的脸色,也不会被道德绑架,不需要掩饰,随心走。

  每个孙辈出身,她都会准备一份礼物,差人送去,便不再干涉。

  性子越来越淡,与现在的她而言,什么都不重要,哪怕是生命。

  弘祜这个皇帝,也当了好些年,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到当爹娘的不易之处,那些不解怨恨,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去。

  会默默地关注着额娘一举一动,即使送去帮助。

  随着后宫的争斗越发激烈,妃嫔中总有人倒下,而孩子就成了难题。

  他自小体会过其中的艰辛,所以当生母位份低,不足以养育皇子便送到了阿哥所,由他统一安排。

  其实也只有那么一位,没多久便夭折,他也不知上辈子做了什么孽,一直无继承人。

  女儿到是有好几个,都养在生母跟前,也没有出大问题,这里面的猫腻,不是没有查过,但涉及到了辰妃,他便犹豫了。

  这个姑娘对他而言,是最特殊的存在,即使过去了许多年,人也变化了很多,但在他心里终究有一个位置。

  “太后。”青染出言提醒。

  宁昭抬头就看了不远处的弘祜,笑着脱手套,擦拭额头的汗珠,便走了过去。

  “你不忙?”弘祜跟在后面,一同来到石桌前。

  宫人立即上茶,瓜果糕点排放整齐,看着就很有食欲。

  宁昭从不忌口,加上她干了活,肚子也确实饿了,就没客气。

  见额娘吃的香甜,弘祜也有了食欲,温馨的氛围萦绕在母子之间,极为难得。

  等宁昭吃好,他才开口:“当孩子的时候真好,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没有这么多的责任。”

  对于这一番感叹,宁昭心知肚明,可每个人都有这么个阶段,避不开。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江山过重,你没有选择,唯有努力,才能不负重托。”其实这么些年,他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功大于过,能维持盛世就已经很不容易,想要达到他皇爷爷康熙的功绩,太难。

  “都懂,但还是会累,忍不住抱怨。”很少见到胤礽这般放松的状态,宁昭略有感触。

  “累了就歇歇,休息好了再继续。”

  后宫中诸位妃嫔的胆子越来愈大,窥探帝踪已是常态,立马就收到了消息。

  原本被宁昭打击的连连落败的几人,厚着脸皮,邀约去拜访太后,以尽孝心。

  见弘祜趴在桌上睡着,宁昭给他盖上毯子,吩咐人不许打搅。

  又接着去干地里的活儿,功绩那里是那么好得到的,百姓所求不过是能吃饱穿暖,全在地里。

  除了太上皇留下的一些成果,宁昭也研制出了一些东西,若是拿出去,确实能改变很多的现状,但还不到时候。

  纷纷赶来的妃嫔直接被拦在门外,不死心的与之纠缠,宁昭直接下懿旨,全给禁足了。

  还真以为她修身养性,就不知道后宫的事了。

  只是懒得插手,或者说想等弘祜看清楚。

  情爱之事,在皇宫中,变数太大,皆求名利。

  至于皇后这个儿媳加侄女,她很失望,聪明的人做了便做了,是不会让自己暴露出来的,可她太蠢了。

  嫡长子都已三岁了,还能被人给折腾没了,她这个当额娘的太贪心,才会护不住,怨不得他人。

  朝廷需要继承者,可她不需要,人短短一生,过了也就完了,没那精力去管下下一代,好坏都是很多方面造成,而根本原因在弘祜身上。

  就看他何时能看清楚吗,下定决心。

  皇家的掌权人都有明显的弱点,康熙在政绩上没的说,可对待诸多儿子,非常不公平,到了晚年造成兄弟相残的局面。

  但最后也醒悟了,一盘大棋的最后落脚点在那些儿子身上,尽可能的去保全每一个,前期将爱全部放在太子身上,最后又为了其他儿子去伤太子的心,两两相抵消了吧。

  而胤礽的心却全放在这个阿玛身上,父子之情重过所有,后来还是宁昭的存在才分夺了一些,而弘祜跟他阿玛很像,只是比重不一。

  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他骨子里终究是少了果断狠毒的一面,在小时候被她丢去历练的那段经历中就可以看出,仁善之心在盛世也是百姓之福。

  没有哪一个是十全十美,爱新觉罗的男人从来不会把女人当成最重要的存在,宁昭也恪守了底线,从未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