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春风得意(求推荐)
作者:木瓜骑士      更新:2022-06-01 17:00      字数:2413
  国子监外。

  韦昭交卷之后,起身走出国子监馆舍,在外等候。

  外面已经有不少人交卷出来了,或是才思敏捷之辈,或是破罐子破摔之人。

  不多时,吕琦、贺若云等人也前后脚出来了。

  贺若云一脸畅意,颇为自得,仿佛胜券在握。

  吕琦则是一副抑郁寡欢的模样。

  两人来到韦昭身边,开始了颇为刺激的考后对题环节。

  三人先是互相试探了彼此的作答角度,又是相互开起玩笑来。

  “子明,你作答地挺快的嘛。”

  韦昭准备好表情,腼腆地笑笑:“没有啦,主要是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总不能在那里干坐着……”

  这时候要么就真诚地谦虚一下,要么就放浪地自恋一番,韦昭选择了前者。

  吕琦白了韦昭一眼:“我就干坐了这么久。”

  “看子龙的模样,这番考核是胜券在握了吧?”韦昭转移焦点到贺若云身上。

  贺若云意得志满地笑道:“非也!我只是觉得方才场上我做的那首诗,还算不错。”

  也是,在贺若云眼中,写好一首诗比考核啥的有意义多了。

  “考核结果,重点又不是诗!”吕琦吐槽一句。

  “那我也乐意!”贺若云昂然晃晃脑袋:“人生在世,兴致所至挥毫泼墨,何其难得也?”

  吕琦冷哼一声:“你这么喜欢作诗,你怎么不去太学、国子学修读啊!”

  贺若云轻皱眉头,叹了一口气:“还不是我爹!说什么男儿就应从军……说我去太学中没出息,日后做文官玩不过那群心脏的……”

  听着贺若云的解释,韦昭笑笑,贺若侍郎对朝堂理解角度挺别致的。

  “子明你呢?你觉得你自己作答如何?可能否留任禁军之中?”吕琦颇为忐忑地问道。

  韦昭摇摇头,又点点头道:“大概能吧。”

  考核结果如何,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而任职禁军和相应职位高低,也不是单凭考核结果划定的。

  之前韦昭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想得有些过于天真了。

  任凭是哪个时代也没有如此公平的事情,何况还是在世家子弟遍地走的国子监武经学院。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韦昭也了解了不少。

  考核结束后会依据最终判定,每一届都会有十来个人能留在长安任职禁军将领;

  而其它的人则被派发到州郡和边镇军中。

  官阶上区别不大,主要是禁军轻松享福一些,边镇劳苦却有机会立功,寻常州郡则是又无聊又没什么机会立功……

  考核成绩上等,必定可以优先留任长安禁军,下等则大概率会被分配到州郡之中。

  但任职长安禁军的不一定考核成绩很好——比如贺若云就有一个身为兵部侍郎的父亲,就算他考核成绩是下下等,也不难操作。

  当然也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能走上关系,毕竟当周围人都是同样出身的时候,大部分人总是没有门路可走的。

  比如韦昭,比如吕琦……尽管两人和贺若云都是好友,而且吕琦还是卫国公府出身。

  但出身好不代表能在兵部分配中说上话,尤其是吕家在长安城里几乎没什么势力可言……

  吕琦自然也是知道贺若云的父亲是兵部侍郎,所以现在只好独自叹口气。

  “哎,日后若是被分配到州郡之中,或者边镇军中,我倒希望能分到陇右镇……那样也能早日建立军功……”吕琦自顾自安慰着嘀咕道。

  一旁的韦昭和贺若云不禁笑出声来:“就你?”

  国子监刚结业的新人一个,凭什么建立军功,连独自率军的机会都不可能!

  感觉到受了极大嘲讽的吕琦一时间有些脸红:“莫要小觑人!”

  三个人在院中稍作停留就准备从国子监离开,找个地方畅快地宴饮一番。

  考核成绩一两天之内是出不来的,颓废懊悔也没什么用。

  三人刚准备离开这里,就听到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子明兄今日考核如何?”韦昭转身看去,陆温正向他走过来。

  韦昭笑笑:“只求能留在长安就好了。”

  言下之意是说,我没盼着成绩能多出众,能任职禁军就够了。

  “哦?是吗?”陆温笑道:“方才韦兄交卷出去之后,我在里面有留意到,邓博士拿着你的答卷一直在看……直到我交卷出来还在看呢。”

  邓风林现场阅卷是正常操作,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科举制度完善之后,从举子入场到出场,从誊抄答卷、糊名封录那么多细节。

  不等韦昭回应,陆温接着说道:“不过子明啊,你要知道光靠考核成绩,不见得一定能留在京城。”

  说完陆温哈哈大笑,信步走了出去。

  兵部尚书是卫仙洲,兵部的左右侍郎,分别是贺若云、陆文冲。

  陆温自然是有底气这么嚣张,就算他考核成绩烂的一塌糊涂,他叔父也有手段将他安置好。

  韦昭三人默默走了出去,国子监院中已经没留下几个人了。

  三人背影消失在国子监门外,邓风林站在檐下,静静地沉思。

  国子监考核结束后,韦昭、吕琦、贺若云三人去酒楼畅快了一番。

  响当当的‘玉楼春’酒楼!

  三人盘了一间独间,将酒楼之中应有的特等服务叫了一个遍。

  舞女在琴师在奏乐声中翩然起舞,韦昭三人享受着酒气熏染。

  先前三人虽来过酒楼,但不曾这般羞耻过,更不曾去过什么勾栏青楼之处。

  主要是国子监监生的身份限制着。

  在苟且之处快乐一番不难,但被朝中人士或者高门世家之流认出来,就容易毁名声。

  一旦结业就不同了,就像是大周科举放榜之时,监生中举之人都会大肆饮宴,畅所欲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武烈帝的这两句诗就是为了他所创立的科举制放榜之日所写的。

  像韦昭这般的国子监武经学院考核,虽然比不上科举那般残酷严格,但也算是一场仪式。

  自此以后,他们这群人将会各奔东西,在不同的军中任职,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

  所以在考核完之后的几天里,武经学的监生们向来也是‘春风得意’之时。

  不论考得好坏,都从国子监结业了,日后都不再是监生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