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那就让他们去猜好了
作者:木瓜骑士      更新:2022-06-01 17:02      字数:2476
  数日之后。

  卫仙洲风尘仆仆赶回京城,此番出征的战报已经先他一步被加急送回京城。

  一到长安城,卫仙洲就直奔皇宫而去。

  同时,苏弘接到卫仙洲请见的消息,顺便召见政事堂一众大臣。

  凉州、甘州的战事结束了,也就该关注一下北境战事了。

  半个时辰之后。

  景阳殿内群臣聚集,此时众人都已经了解过了甘州城外大战的大致经过。

  “卫公此去歼敌数千,可谓是当世名将啊!”

  陆文荣笑了一声说道。

  卫仙洲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当着皇帝陛下的面不好说什么,毕竟当初也是他卫仙洲在这景阳殿中说出,当今大周能够奔袭甘州成功地屈指可数。

  卫仙洲的自夸距今不过十几天罢了。

  苏弘听到陆文荣的话皱了皱眉,没说话。

  一旁乔玉山笑道:“卫公此战打灭了西凉士气,西凉数月之内犯我凉州是不可能的了吧?”

  乔玉山没揪着此次出征之事说什么,直接谈结果。

  卫仙洲点点头:“西凉短时间内没能力东进的,凉州城如今正在修补,几近完工,西凉没有三五万大军,是破不了凉州城的。”

  方师古悠然说道:“如此甚好啊!”

  “那卫爱卿以为……陇右战事算是了结了吧?”苏弘开口问道。

  “战事已定。”

  陆文荣接着开口说道:“那宁王殿下统领的一众禁军也就该撤回京城了!”

  卫仙洲没有开口说话。

  战事已经结束,但实际上陇右百废待兴,小骚乱还是有的。

  宁王坐镇总是稳重些。

  但涉及皇子出镇得慎言。

  陆文荣见卫仙洲没说话,随即看向乔玉山:“乔相以为呢?”

  陆文荣的意思,乔玉山是明白的。

  这些年几大世家还是颇为忌惮宁王的,尽管这位三皇子一向不问政事。

  但此次宁王督军,还是引起了各家注意。

  十几年前的冉氏之乱仿若就在昨天,宁王与冉氏关系匪浅,若是这位皇子掌军主政,多少也算是个隐患。

  乔玉山斟酌一下,对着皇帝开口说道:“臣以为陆相所言也有道理,禁军出镇在外毕竟耗费钱粮不少……当然具体什么时候撤回京城,不妨听听卫公意见。”

  乔玉山内心是纠结的。

  他父亲乔奕然告诉他,可以适当押注宁王,毕竟乔家这些年可是相当安分的,向来不和皇家作对,也没有对宁王表示什么敌意。

  通常也只是作壁上观,不偏不倚罢了。

  此时陇右战事结束,宁王是撤回来,还是继续督军镇守陇右一段时日,得看陛下的意思。

  宁王在陇右待得越久,毫无疑问和陇右诸将越发亲近。

  听到乔玉山的话,陆文荣皱了皱眉,这老滑头!

  天子苏弘静静地看着眼前诸人。

  卫仙洲愣了一下,我已经说战事结束了,具体怎么办你们政事堂决定好了,还问我?

  卫仙洲是此地诸臣中唯一一个不是政事堂大臣的人。

  不等卫仙洲开口,一旁郑廷尧开口了。

  “乔相,我说一句。”

  乔玉山等人纷纷看向他。

  郑廷尧,在政事堂中资历最浅,向来在景阳殿中发言不多。

  他是天子一手扶植到吏部尚书的,此时他开口说话,显然不能视为他个人的意见了。

  陆文荣眉头轻皱,再也舒展不开。

  “近来陇右战事刚刚结束,陇右军中将领也好,州郡官也好伤亡不小,除了兵部需要为陇右军核实军功,封赏定爵外,吏部也得忙活一段时日……”

  郑廷尧顿声说道:“这一切都还没安顿妥当,还不算结束吧?”

  这话说的……这不是强词夺理吗,禁军撤回长安怎么就不能叙功了?

  借口找得蹩脚,显然没走心啊。

  一旁乔玉山随即反应过来,郑廷尧说的话就是一个态度。

  不用计较什么借口,他就什么借口都不编,也是那个意思。

  陛下不想宁王现在就撤回京城?

  乔玉山也不多想,直接开口说道:“臣以为郑尚书所言有理!”

  方师古眨眨眼,紧随其后:“臣以为陇右尚需一段时日安定,宁王不宜此时回京!”

  “臣附议!”

  郑廷尧身旁同样低调的左梦桥说道。

  你们这些人……陆文荣一时气结,只能开口说道:“郑尚书此言听来,甚是有理,臣附议!”

  有理没理都是有理!

  天子的意思!

  指鹿为马都得认!

  关键是乔玉山、方师古这两个家伙都认了,左梦桥紧随其后,陆文荣自己也不好再蹦跶了。

  见诸人都没有意见,苏弘笑道:“那就按诸位爱卿说的办!”

  陆文荣憋着难受,还不是按你的意思办的。

  可是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打算扶持宁王为储君吗?

  那肃王、康王算怎么回事?

  一时间陆文荣捉摸不透,时而觉得自己猜测得对,时而觉得自己是脑补过度。

  不多时,诸位重臣先后退出景阳殿去。

  苏弘开口说道:“文珍啊,你说朕让老三在陇右待着,他们心里怎么想?”

  能不问朝堂政事为难老奴吗?

  田文珍心里委屈,犹豫着说道:“老奴不知。”

  苏弘看他一眼说道:“让你说你就说!”

  “陛下是打算扶一把宁王殿下?”

  “你觉得呢?”

  田文珍斟酌着说道:“老奴不知……老奴看来,有可能,但……”

  苏弘笑了。

  那就让他们去猜好了!

  “那韦家二郎近来有什么动静吗?”

  苏弘突然想起这个凭借制盐法和印刷术搅动长安风云的奇男子。

  “韦昭近来在虎翼营严整军纪,还招募了两百名禁军。”

  严整军纪?苏弘愣了一下:“他做得怎么样?”

  “据回报说,虎翼营被他赶走了近百人……他又亲自招募了两百人,如今虎翼营军容齐整,虽说也是花架子,但比起寻常禁军强多了。”

  苏弘沉思。

  良久,苏弘笑道:“是把好刀!”

  一旁田文珍愣了愣,刀?

  田文珍常年在天子身侧,对于天子想法多少也知道一二。

  天子前段时日就想整顿禁军来着,如今难不成说得是这个意思?

  可是那韦昭年纪轻轻,能管制得了虎翼营四五百人,他管得了更多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