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门当户对
作者:木瓜骑士      更新:2022-06-01 17:06      字数:2443
  傍晚。

  玉苑楼上灯火通明,宾客往来极为热闹。

  二楼一处雅间之中,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菜色和上好的美酒。

  桌边韦昭和朱权谈笑风生,不时说一些军中趣事。

  酒过三巡,韦昭开口说道:“实不相瞒,今晚请朱兄在此,除了一叙同僚之情,韦昭还另有要事想问……”

  来了,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也没有免费的晚餐。

  朱权心里想法一闪而逝,脸上则是笑嘻嘻地说道:“贤弟但说无妨!”

  韦昭闷了口酒笑笑,“朱兄家中是从江南来的,不知当年为何北上到长安啊?”

  朱权一愣,他以为韦昭会谈及左武卫的事情。

  对了,这些高门子弟都滑得很,说话那叫一个隐晦,现在必然是找个由头慢慢绕回去卫府军务……

  “诶……这个说起来就长远了,想必贤弟也听说过,我朱家不是别的朱,正是江南顾陆朱张四大高门之一!”

  “二十年前,奸臣当道,我家这一支得罪了江总那个奸相,被满门抄斩!”

  说到这里,朱权两口酒咽下去,愤懑也不遮掩,“也就是当初家父在荆州领兵,朝廷一时间捉拿不及,家父听闻京都事变,满门被斩,只能带着我从荆州投靠大周,这才到长安落下跟脚……”

  “算算时日,从那时候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

  二十余年前,真是风雨飘摇啊。

  韦昭心中不禁想到,二十余年前正是穆宗皇帝残暴在位,忽然暴毙,当今天子军中起事,登基上位……其后数年更是经历了冉氏之乱。

  那时候的江南江总刚刚得势,屠戮忠良满门好几家啊……

  不知道那时候燕国有没有类似动荡情形,韦昭不禁想到此处,然后忽然一拍脑袋,愚蠢!

  燕国什么时候安宁过?

  动荡一直在,不然的话凭着开国之时的强劲国力,燕国早就一统山河了。

  一旁朱权继续说道:“这些事说起来都是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

  韦昭举杯说道:“当年之事,朱兄可还想着回到宋国……”

  “过去这么些年倒也没那种想法了,不过将来若是有机会,我大周铁骑踏碎江南之时,我朱权必定将那江总掘墓鞭尸!”

  朱权说到这里咬牙切齿,眼圈微红。

  正是当年江总奸相独霸朝堂,屠杀他们这一支满门,他和父亲逃到周国之后,也是多年来才取得大周新任,仕途进取缓慢。

  “朱兄恩怨铭刻于心,男儿气概就当如此,韦昭佩服!”

  韦昭笑笑接着说道:“大周铁骑进入金陵城,还不知何年何月,但眼下有一件事,想让朱兄帮忙……”

  “可是涉及江南?”

  朱权不杀,韦昭绕来绕去,说到这里,肯定是和江南有关了。

  韦昭点点头,笑了笑。

  “朱兄你也看得到,现在长安城中雕版印刷生意可谓是炙手可热,我现在想着将生意做到金陵去,不知道朱兄可否指点一二?”

  韦昭的话说得很明白了。

  印刷作坊到金陵去做生意,看中朱权家底背景和江南的关系了。

  就算二十年没回江南,有着朱家出身这层背景,想和江南高门搭上线也容易得多。

  朱权顿时恍然,今日所谈确实和军务无关。

  倒是自己先前小心思了。

  “不瞒公子说,我朱家和江南分离已久,对江南形势也不甚清楚,当年的挚友亲朋,如今还联系的上的恐怕十无一二……”

  “若是朱兄能帮我韦家作坊在江南顺利扎根,韦昭愿意奉上江南作坊的两成干股作为谢礼!”

  两成!

  平白给钱!长安城中的生意有多红火,朱权是看在眼里的。

  江南读书人更多,文事更盛,可想而知,之后一旦印刷业在江南铺展开,必然是日进斗金。

  韦公子果然大气!

  朱权顿时动心。

  “额……也不是不能想想办法,朱家扎根江南数百年,我家这一支虽然不是主脉,但也混得不差,对金陵人事还是有些了解的,公子不着急的话,且容我回府和家父商量一下……”

  韦昭就是看中朱家这一点,就算朱家二十年不闻江南事,掌权者无非换两个人,但那些处于上层的高门可能二百年都换不了。

  “无妨,韦昭静待佳音便是!”

  朱权笑笑,一口闷掉杯中酒,脸上再没什么苦大仇深的愤恨,眉眼间也轻松了不少。

  ~~~~

  翌日。

  永宁坊韦府。

  吕杨挺一早来到韦家,走进后院,找到韦渊和吕涵君。

  将之前陆文鸿托付的事情一一讲了出来。

  “陆家那边就是这般意思,你们两人觉着呢?”

  吕涵君眼睛眨了眨,笑道:“婉宁我倒也是见过很多次的,端的是大家闺秀,气质不俗,倒也算我家二郎良配……不过这高门联姻,也得慎重考量一番才是。”

  吕杨挺见韦渊微微皱眉,并没开口,不禁心中打鼓。

  “莫不是担心如今陆家被陛下打压之事?”

  吕杨挺悠悠说道:“之前这事我心里也想过,不过如今看来,陛下还是极为看重陆家的,陆家跋扈了些,但还算有分寸,不至于有什么大祸端……”

  韦渊笑道:“三哥说的这是哪里话,我韦家本来就是落寞门第,能和陆家联姻,倒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不过此事,我和涵君还得和家母、二郎商量一番,看看二郎是怎么想的,我如今虽是一家之主,但这种事情也不好作主,还得问过二郎才是。”

  吕杨挺笑笑:“应该的应该的!既然如此,那便如此了,改日我在府上等着你们消息就是。”

  后院一处静谧院落中。

  班墨笙正在家中设立的佛堂中诵读经文。

  外面韦渊请示一句,走了进来,将方才吕杨挺所言一一讲了出来,问询母亲的意思。

  “那大郎你觉得如何处置比较好?”

  韦渊迟疑一下说道:“如今看来,当年父亲兵败身死之事和陆家大约是没什么关系的,二郎和他们联姻也没什么紧要……就算当年陆家牵扯到那件事,现在和陆家联姻,也能更好查明此事。”

  班墨笙放下手中经书,淡淡说道:“当年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好了……既然那陆家小姐也是知书达理的窈窕淑女,那就由二郎的意思去办吧。”

  “是!”

  韦渊恭敬地退出房间,出了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