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董卓之死
作者:开先洞人      更新:2022-06-02 12:42      字数:4672
  长安城,尚书令府。

  李儒正在聆听心腹李文的密报。

  李文说:“大人,王允密谋,暗害太师,吕布和李肃,都是同谋。”

  李儒说:“太师的雄心壮志,已经消失殆尽了。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死了就死了吧!”

  李儒还想再尽一回力,命令李文派人,暗中弄坏董卓的车驾。

  董卓若是能番然醒悟,西凉铁骑还有救。

  建安四年五月二十日。

  虎贲将军李肃,带着献帝的诏书,到郿坞宣诏董卓,入长安皇宫受禅。

  董卓受了诏书,心花怒放。

  戌时,董卓向老娘请安。

  董母问:“仲颖我儿,我这几天心惊肉跳的,你是不是又杀人害命了呀?”

  董卓说:“娘,哪能呢?”

  这是献帝自觉无能,想要把汉室江山,托付给咱们老董家呢?

  董母说:“儿啊!左眼跳灾,右眼跳财。”

  如今这两只眼睛一起跳,恐怕是要大祸临头了呀。

  董母的一颗心,七上八下的,母子连心,这样的心灵感应也太神奇了吧!

  董卓笑着说:“娘,我登基做了皇帝,您就是太后了。”

  这人往高处走,有一点心灵感应也是正常的。

  儿大不由娘,董母也无法再劝。

  回到凤仪亭貂蝉的院子里。

  董卓把母亲的话对貂蝉讲了一遍。

  貂蝉闻言大惊,难道是天意在挽救董卓的性命吗?

  貂蝉在心中默念:

  苍天在上——董卓专权,诸侯添乱。

  汉室百姓,民不聊生。

  司徒王允,将军吕布。

  谋诛国贼,恢复太平。

  貂蝉不才,愿尽绵力。

  貂蝉笃定逆天而行,劝太师董卓,入长安赴死。

  若是苍天不佑,就让董卓识破,我愿意拿命祭天。

  董卓见貂蝉沉默不语,忙呼唤了一番。

  貂蝉回过神,大礼参拜董卓,又曲意逢迎,口称:“臣妾!”

  董卓大喜,留宿凤仪亭中。

  建安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董卓整理衣衫,起身离开。

  临行前,董卓对貂蝉说:“江山万里不如你。我做了皇帝,你就是皇后。同我一起笑看这大好河山。”

  貂蝉再三拜谢。

  当董卓的背影消失之后,貂蝉低声哭泣,自言自语的说:“对不起!”

  董卓站在凤仪亭的门口,也听见了貂蝉的哭声。

  他本能的就想退回院子里,去安慰貂蝉。

  什么宏图霸业,不如芙蓉帐暖。

  李肃忙上前催促说:“太师,受禅仪式繁杂,沐浴斋戒事多。”

  董卓看着双眼炙热的飞熊军战士,点了点头,对李肃说:“那就走吧!”

  董卓上了车驾,向长安城进发。

  才走了十里,车轮脱离了车驾。

  董卓心中奇怪,于是就问李肃:“虎贲将军,这车轮坏了,恐怕是恶兆,还是回转郿坞去吧?”

  李肃心想,车轮不可能会无缘无故的坏掉了。

  肯定是李儒在暗中捣鬼,想要搭救董卓的一条性命。

  至于董卓是生是死,就得看他对皇位的热衷程度了。

  就让我来破李儒的计谋吧!

  李肃回答说:“太师即将受禅,就得改乘天子大驾。”

  这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正是辞旧迎新的好兆头。

  恭喜太师,贺喜太师。

  李肃振臂高呼,三军齐声喝彩。

  董卓不疑有他,命随行将作监大匠,换上备用车轮,继续赶路。

  又走了二十里,驾车的马居然挣脱了辔头,扬蹄而去。

  董卓问:“虎贲将军,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李肃心想,李儒还真是贼心不死呢?

  不过董卓已经利欲熏心了,折轮纵马,也救不了他。

  李肃大笑着说:“驽马倒也识趣。”

  它知道自己配不上天子大驾,于是就归隐山林。

  这不正是退位让贤吗?

  董卓良心稍安,李肃忙命令骑士驾马拉车。

  李肃心想——李儒,看你还有什么办法呢?

  车驾顺利前进,途经一座小山村。

  村民姓董,叫做董家村。

  七、八个小孩正在官道旁边的空地上玩耍,还相互之间追逐嬉闹,大唱一首童谣。

  其内容如下: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董卓听了,很是奇怪,于是就请李肃解说。

  李肃只好东拉西扯,说了一大通:

  千里草。合起来就是一个“董”字。

  何青青。何代表着大将军何进,意思是姓董的人,取代了大将军何进的地位之后,就会万古长青。

  十日卜。合起来就是一个“卓”字。

  不得生。意思是步入圣人之列,永垂不朽。

  整首童谣的意思是说:

  大将军何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个叫董卓的人,更胜一筹,头顶上没有人了,唯有苍天。

  好一个李肃,这一番雄辩之辞,倒也能够自圆其说。

  关键是董卓爱听呀!

  董卓大喜,命令厚赏村民。

  随后,车驾继续起行。

  李儒的又一番布置,让李肃给巧妙的利用了。

  ……

  长安城,尚书令府。

  李文说:“大人,太师的车驾,距离长安城不足三十里了。”

  李儒问:“怎么可能呢?”

  难道是飞熊军发生了变故,不再效忠太师董卓了吗?

  李文忙解释:

  有人向董母进言,是第一番劝谏。

  董卓夜宿凤仪亭,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事情呢?

  董卓居然起了个大早,朝长安城赶来。

  先是车轮脱离了车驾,被李肃巧言令色,以“辞旧迎新”的说辞,给糊弄住了。

  再是:马断辔头,逃亡深山!

  李肃又是巧舌如簧,以驽马知趣的谎话,哄得太师团团转。

  童谣一事,李肃居然把死的,都说成了活的。

  李文问:“大人,您四救太师,可惜事与愿违,咱们应该怎么办呢?”

  李儒说:“直接下猛药,提醒太师,小心吕布。”

  李文忙出去安排了。

  ……

  当董卓的车驾快要抵达长安城的时候,王允和吕布带着文武百官,郊迎董卓的车驾。

  李文安排的人,化妆成道士,用一个丈余的旗幡,上下两端各写一个“口”字。

  两个口合起来,就是一个吕字。

  李文想用这样的方式提醒董卓,吕布有变,万事小心。

  董卓遥指旗幡,问王允说:“王司徒,此幡又有什么说辞吗?”

  王允回答说:“太师,两口为吕,顶天立地,应该是吕布将为董氏朝堂的支柱。”

  董卓闻言大喜,忙对吕布说:“奉先勿忧,待我登上皇帝位,你便是总督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吕布当众拜谢,迎董卓入太庙驿庭安置。

  为什么不进太师府呢?

  太师府的规格,虽然位极人臣,但是终究是臣。

  太庙驿庭,接待的是储君。

  王允这么做,就是想隔离董卓和李儒。

  李肃已经书信说明了,一路之上的变故。

  王允怕节外生枝,就不给董卓回太师府的机会。

  ……

  长安城,尚书令府。

  李文说:“大人,天意灭董,人力已经无可挽回了。”

  李儒说:“让侍中董璜,带领八百飞熊军,随行保护太师。”

  李文忙命信使向董璜传令。

  李儒把尚书令的印符装入匣子中,放在了书案之上,又封存了一应文件。

  这才带着李文,离开了尚书令府,前往陈仓牛辅军中避难。

  ……

  建安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长安太庙,受禅台前。

  董卓盛装出行,董璜带着八百飞熊军亦步亦趋。

  吕布侍奉在侧。

  董卓刚要迈步登上台阶。

  司徒王允,手捧献帝诏书,大声宣读。

  诏书:

  贼臣董卓,妄争天命,金瓜武士,奉诏讨逆。

  钦此!

  董卓大怒说:“奉先,诛杀王允,封你为王。”

  吕布置之不理,面向受禅台,扬起方天画戟,大声喝喊:“奉诏讨贼!”

  高顺何在?

  陷阵营何在?

  速速诛杀董卓余孽,不可放过一个。

  八百陷阵营,对阵八百飞熊军。

  董璜仗剑高呼:“飞熊军的弟兄们,吕布谋逆,想要伤害太师,大家奋力杀贼哪?”

  董卓退入飞熊军阵中,静待厮杀。

  飞熊军虽然没有马,飞不起来,但是熊字还在,力量还在。

  步战,依旧是一支劲旅。

  高顺举刀,开始了陷阵营的复仇之旅。

  董璜仗剑,誓死捍卫飞熊军的名声。

  激战一刻钟,陷阵营落入下风。

  吕布终于忍不住了,加入了战团。

  赤兔马纵横突破,方天画戟上下翻飞。

  步战的飞熊军,血肉横飞。

  董璜螳臂当车,被方天画戟捣成了肉泥。

  飞熊军无路可退,血战不休。

  张辽等八健将,加入战团,各逞威风。

  一个时辰之后,陷阵营终于剿灭飞熊军,自身伤亡三百余。

  幸存的陷阵营战士,上前围攻董卓。

  董卓虽然颓废已久,但是他的老底还在,于是就拔剑拼命。

  董卓身上的盔甲,是汉室将作监最新成果。

  陷阵营的攻击,完全无效。

  董卓发狠之后,暴斩百余人。

  陷阵营,只剩下三百余人了。

  吕布再也看不下去了,赤兔马扬蹄,方天画戟探刺。

  太师董卓,战死!

  王允对吕布说:“温侯,董卓倒行逆施,李儒难辞其咎,得抓,该杀!”

  吕布点了点头,随后派郝萌和侯成,去尚书令府抓李儒。

  除恶务尽,吕布决定偷袭郿坞。

  留下宋宪和高顺,协助司徒王允,清理长安城中的董卓余孽。

  吕布带着四万并州铁骑,前往郿坞。

  董旻没有防备,被吕布偷袭斩杀。

  鉴于西凉铁骑的军纪败坏,吕布没有招降,一律斩杀。

  拿下郿坞之后,吕布忙把董卓族人之中的男丁全部斩杀,至于秀女,一律释放。

  董母得悉变故之后,不肯苟活,自尽身亡。

  吕布感佩之余,收敛之后,择地安葬,并没有给她立碑。

  处理完董家的事情之后,吕布令张辽整顿郿坞储存的钱粮,运到弘农城中,交给兴汉侯刘正。

  张辽问:“温侯,咱们并州铁骑,盘踞郿坞,有钱有粮有地盘,还有人,为什么要便宜了兴汉军呢?”

  吕布说:“我们与兴汉侯相识十余年,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郿坞的好处太大了,很快就会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

  并州铁骑,猛虎架不住群狼,还是早做打算。

  潼关的徐荣,可以用大义收服。

  至于李傕,郭汜和樊稠,不要理会。

  张辽想不通,不过他还是认真的执行了,吕布的命令。

  李肃走进了凤仪亭中,见貂蝉正要悬梁自尽。

  吕布大惊失色,忙问:“含香,你这是要做什么呢?”

  貂蝉是用了迷惑董卓的。

  如今董卓已死,貂蝉这个名字,就得消失。

  因此吕布才以含香称呼。

  含香说:“司徒王允,最重脸面。”

  我既然已经跟了董卓,又有了夫妻之实,就得追随他到九泉之下。

  然而我没有勇气自尽,就拖到了现在。

  如今董卓覆灭,我也就无家可归了。

  司徒王允,是不可能承认我的存在。

  含香请求吕布,助她一死。

  吕布说:“跟我走吧!”

  我吕布虽然不才,但是给你一个家,还是可以的。

  含香问:“为什么要帮我呢?”

  吕布说:“你的壮举感动了我,你的美丽让我动心了。”

  含香说:“我不信!”

  吕布不再解释,只是反问含香——重要吗?

  含香无语,她还有反对的权利吗?

  含香究竟会不会跟吕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