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长安乱象
作者:开先洞人      更新:2022-06-02 12:42      字数:4553
  吕布霸道的温柔,令含香无法反驳。

  反正就是一句话——我,吕布,看上含香了。

  这件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含香想要反对,然而反对无效。

  含香想要说什么,可是吕布不听。

  吕布想要含香,谁反对都不行。

  吕布弯下了腰,对含香说:“上来吧!”

  含香问:“这是做什么呢?”

  吕布解释,这是做给并州铁骑看的。

  代表着吕布对含香的态度。

  毕竟凤仪亭住的,可是董卓的女人。

  如今董卓死了,很多人都对神秘的女主人感起了兴趣。

  吕布背着含香出去,就是要认定含香的身份——吕布的女人。

  就这样,含香跟了吕布,再也没有故事传出。

  ……

  董卓生前,在朝堂之上变着法子杀人。

  然而又留下了许多朝臣遗孤。

  在董卓活着的时候,他们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董卓已死,全都跳出来作威作福了。

  王允假装顺应民意,把董卓的无头尸身,交给了那些复仇者。

  那些人变着法子折腾,就是想出一口恶气。

  先是脐插灯草,点起了天灯,以董卓的尸身为灯油,经久不熄。

  又重金贿赂过往百姓,凡是憎恨董卓的人,都可以领粟米一升。

  就这样,过往百姓,都用石头掷砸董卓的尸体。

  一时之间,血肉飞溅。

  场面一顿混乱。

  恰逢皇甫嵩车驾经过,见有人公然在粮店前打出旗号——凡是打砸董卓尸身的人,进店购粮,赠米一升。

  百姓凭号购粮,排成了一支近万人的长队,场面极其热闹。

  更有商家为了招徕顾客,趁机降价促销,长安城中乱象迭起。

  一片虚假的繁荣,令文武百官歌颂太平盛世,即将到来。

  皇甫嵩心想,历来党争,都有规矩。

  董卓杀人,尚且不辱没政敌的尸身。

  如今奉诏诛杀董卓,却是杀人辱尸。

  长此以往,朝堂规矩尽废,都由专擅者凭借着喜好办事。

  今日董卓一党虽败,却有二十万西凉铁骑未灭。

  要是激怒董卓余党,这长安又得乱了吧?

  皇甫嵩一时感慨,命令随行军士,驱逐吃瓜群众,抱着董卓的残尸恸哭。

  一时之间,老泪纵横。

  哭完之后,又命军士收敛董卓,让他入土为安。

  ……

  温德殿中,王允高踞首位,以献帝的辅政大臣自居。

  温侯吕布,依旧以执金吾统领大军。

  至于王允本人,一不加官,二不进爵,以示臣节。

  王允专擅朝政,事事以献帝的想法为先决条件。

  然而献帝年幼,当然没有什么见识,全凭王允一番连哄带骗,献帝开心得点头应允。

  朝堂诸事都由王允一言而决。

  王允摆宴庆功,文武百官,弹冠相庆。

  正在高潮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

  大臣皇甫嵩,闹市哭董卓。

  随后又强行替董卓收尸,进行安葬。

  王允闻言大怒,让吕布派人,捉拿皇甫嵩,前来温德殿中议罪。

  吕布派骁将成廉,带领一百金瓜武士,出了皇宫之后,直奔皇甫嵩府邸而去。

  才走出不远,迎面碰上了皇甫嵩的车驾。

  成廉持诏宣读。

  皇甫嵩以为,董卓已死,朝堂清明,于是就束手就擒。

  然而他低估了豪强们内斗的野心,也低估了文武百官们落井下石的本事。

  此时的皇甫嵩,在卢植和朱隽相继离开了朝堂之后,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汉室军中第一人了。

  成廉带着皇甫嵩,进温德殿复命。

  王允喝问:“好你个皇甫嵩,董卓横尸,吏民称快。你为什么要伏尸恸哭,难道是想要替国贼翻案吗?”

  皇甫嵩回答说:“杀人辱尸,千古奇闻。”

  纵是作恶多端的十常侍,杀死大将军何进之后,也不曾毁辱尸身。

  后来任县侯袁绍,尽诛十常侍,也没有毁尸恶例。

  如今王司徒执天下之牛耳,却要靠着毁尸泄愤。

  难道就不怕遗臭万年吗?

  王允大怒说:“皇甫嵩匹夫,同情董卓老贼,藐视国家法度,诽谤功勋大臣,必须要按罪下狱。”

  王允说完,又向献帝请旨,收监皇甫嵩。

  献帝虽然不恨董卓,但是他怕呀。

  如今王允和蔼可亲,他当然愿意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就这样,皇甫嵩下狱待罪,庆功宴无疾而终。

  下了朝之后,王允邀请吕布,司徒府议事。

  吕布问:“岳父大人,皇甫嵩拥有四海人望,咱们怎么处置他呢?”

  王允说:“奉先,皇甫嵩必须要死啊!”

  如今的汉室朝堂,皇甫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重臣。

  如今他又与司徒王允政见不合。

  庆功宴上的闹剧,令王允作贼心虚了呀。

  吕布问:“来日大朝会,文武百官们铁定会替皇甫嵩求情,怎么杀呀?”

  王允回答说:“那就让他活不到大朝会之期。”

  王允更是指出——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国贼董卓,可是至交好友。

  仅凭这一点,杀了皇甫嵩全族也不为过。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王允带着鸩酒,亲自进了诏狱。

  皇甫嵩大惊失色,问王允:“王司徒好大的威风,居然敢不经朝议定罪,就要枉杀朝廷重臣吗?”

  王允说:“你太危险了,我不得不出此下策。”

  王允命令随行军士,强行灌皇甫嵩鸩酒。

  皇甫嵩带兵多年,勇力不凡。

  军士近不得身,吕布只得亲自出马,一招制服了皇甫嵩。

  狱吏之中有一人,是皇甫嵩的心腹,见王允逞凶,不敢相救。

  又怕祸及皇甫嵩的家人,于是就悄悄的离开了诏狱,到皇甫嵩府邸通风报信。

  王允见吕布搞定了皇甫嵩,亲自端着鸩酒,灌入了皇甫嵩的肚子里。

  皇甫嵩无力挣扎,含恨辞世。

  ……

  皇甫坚寿家中独坐,正在心有余悸之间,得了密报。

  当即就要召集家兵军士,替父报仇。

  狱吏劝说:“公子,大人遭难,无力回天。”

  司徒王允,有执金吾吕布,作为爪牙,杀之不得,这一去恐怕会是羊入虎口。

  皇甫坚寿问:“难道我皇甫家,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狱吏回答说:“太师董卓虽然死了,但是他的二十万西凉铁骑,可是丝毫未损。”

  将来的长安,谁说了算还不一定呢?

  皇甫坚寿听了之后,连夜带着人出了长安城,去陈仓投奔牛辅去了。

  ……

  再说司徒王允,毒死了皇甫嵩之后,又让吕布带着人,去诛杀皇甫嵩的家人。

  吕布赶到的时候,皇甫家已经人去楼空了。

  吕布只得赶回司徒府,与王允商议对策。

  吕布说:“岳父大人,皇甫坚寿这一逃,长安城的虚实,可就暴露了。”

  董卓死了,可是他的爪牙还在呢?

  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牛辅。

  五人统领二十万西凉铁骑,就在长安周边,不得不防呀。

  王允问:“奉先以为,该拿谁开刀呢?”

  吕布说:“虎贲将军李肃,一向反复无常,不如命他统领五万董卓军蓝田大营的旧部前往陈仓,讨伐牛辅,杀鸡儆猴。”

  王允点了点头,毕竟李肃与吕布齐名,对王允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董卓军的旧部之中,对王允怀恨在心的,也不在少数。

  王允可没有吕布的本事,还是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妙。

  吕布只是想着——天下第一,只有一个。

  有了方天画戟之后,就不再需要画戟李肃了,这是规矩,只能活一个。

  虎贲将军李肃,正在军中与李恬议事。

  李恬问:“将军,咱们真的要追随执金吾大人吗?”

  李肃说:“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了。”

  并州铁骑与西凉铁骑,已经彻彻底底的决裂了。

  李肃命人打出虎贲军的旗号,大张旗鼓的讨伐牛辅。

  五万虎贲军,在李肃的带领之下,朝着陈仓进军。

  ……

  陈仓城中,西凉铁骑大营。

  李儒接纳了皇甫坚寿一行人。

  当李儒问起董卓的后事的时候,皇甫坚寿忙把王允杀人辱尸,又鸩杀重臣皇甫嵩的事情,说了出来。

  牛辅问:“军师,王允倒行逆施,做出了杀人辱尸的恶行,西凉铁骑还要袖手旁观吗?”

  李儒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正在这个时候,心腹李文来报说:“军师,牛将军,长安刺候快马急报!”

  李儒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虎贲将军李肃,率领五万虎贲军,准备攻打陈仓。

  经查:虎贲军的前身,就是西凉铁骑在长安蓝田大营的守城部队。

  李儒把信给了牛辅,随后就说:“就是这个李肃,几次三番坏了我的计策,害了太师董卓的性命。”

  吕布替父报仇,王允开启政争,都无可厚非。

  唯独李肃,只因太师未曾给他加官进爵,便怀恨在心,恩将仇报。

  如今李肃大军来犯。

  必须要迎头痛击,替董太师报仇雪恨。

  牛辅得知李儒五救董卓,只可惜李肃奸诈。

  太师董卓,也是利欲熏心,这才遭致了祸事。

  如今罪魁祸首李肃,居然敢兵犯陈仓。

  那就斗上一回。

  牛辅说:“军师,仗该怎么打,我全听你的。”

  李儒命令:

  快马向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报讯,令四人合兵一处,从武关出发,进驻蓝田大营,分兵攻打长安城四门。

  再命令西凉铁骑牛辅部,东进岐山,迎头痛击虎贲军和李肃。

  在军师李儒的主持下,牛辅迅速的准备好了一切,西凉铁骑大军向岐山一带运动。

  ……

  弘农城中,兴汉军大营。

  郭嘉似乎有意考校杨修,于是就问他:“德祖,董卓死了,天下就太平了吗?”

  杨修说:“奉孝,你这坑也挖得太明显了吧!”

  从来都没有杀一人而天下太平的先例。

  董卓倒下了,二十万西凉铁骑,那就是二十万头饿狼。

  吕布这只猛虎,不知道能不能顶住一波呢?

  刘正说:“我怎么觉得董卓是故意的。”

  李儒五救董卓,董卓又不傻,怎么可能任由李肃糊弄。

  车失轮,马断辔。

  这不正是西凉铁骑就要翻车了,大家都要各奔东西了吗?

  董卓作为军人,难道会不知道拉车的马,究竟是什么意思吗?

  郭嘉问:“侯爷,董卓为什么要找死呢?”

  刘正说:“两个理由。”

  第一是董卓想要赌一把,万一受禅是真的,西凉铁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东征西讨了。

  第二是董卓对西凉铁骑祸乱天下的能力,很有信心。

  他打算用董家全族的性命,勾动天下局势。

  凡是暗害董卓的人,全部都没有好下场。

  杨修说:“董卓无后,这才是他绝望的真正理由。”

  后继无人的董卓,才是疯狂献祭的开始。

  李儒全身而退,就是最好的证据。

  董卓居然任由李儒离开长安城,肯定是想好了以身试法。

  受禅是真的,李儒可以在外掌握西凉铁骑。

  受禅是假的,长安城中的一切,就得给董卓陪葬。

  是生存还是玉石俱焚,这是董卓给王允等人的选择题。

  一群跳梁小丑而已,真以为靠着一个女人,就能翻天了吗?

  正在这个时候,赵云来报说:“侯爷,潼关城门大开。”

  雁门铁狮张辽,带着徐荣,押运着大量粮草辎重。

  一行人朝着弘农城方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