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议事
作者:我有懒猫      更新:2022-06-05 12:06      字数:5905
  随着高山走进议事厅,原本在小声交谈的众人安静下来。

  众人看向将贾似道扶着入座之后站在主位环视众人的高山,眼中的兴奋难掩。

  五万人口,这是他们之前两年的努力才能得来的,现在却突然从天而降般来到众人眼前。

  人口就意味着大发展,河畔城的发展受制于人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如何不让他们兴奋,只有河畔城更加壮大,他们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好了,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今天下午我们一定要商议出如何安置的方案。”

  消息早就随着两千多人的到来传遍了,如今就在隔离区等候安置的人群傻子都能看到。

  “郎君,那些人就在那,跑不了,还是先说下那两千人如何分派吧。”说话的是工事科副主事李大根,老头打铁水平一般,却能够协助苏铭将工事科管理的妥当,而且别看年纪大了,时不时能冒出几个巧妙的想法,对苏铭助益良多,被一步步提拔到副主事。

  人老成精,将主意打到了那两千人身上。

  随着文天祥那边的大量订单,工坊的工匠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任务依旧繁重,在高山的建议下,开始三班倒,工坊那边沉重的打铁声日夜不断。

  工匠们开始的时候教导徒弟还有所保留,后来只嫌弃徒弟笨拙,学东西太慢,但凡能学到个几分本领,都直接被派上去开始试着打造简单的东西,比如最简单的枪头。

  可是即便如此,工坊那边缺人的声音就没停过,如果不是其他地方抽不出人,他们都想去抢人了。

  “就是就是。”众人纷纷附和。

  苏铭主管农事、工事,哪里都缺人,属他最是着急。

  他开口询问,“郎君,依我看还是将人交给我吧,文相公那边要的东西催得急,工匠们都快被任务压得直不起身了,还有东南边还要开荒,正是缺人手,如果不能快点完成,明春就来不及播种,等那五万人来,从明年起,就要开始吃粮仓的库存了。”

  看来会前苏铭就有了盘算,怎么安排他都想好了,继而接着说道,“其中青壮抽调部分给工坊,其他的送去开荒。”

  “不行不行,你们怎么能全部都要,不说别的,昌国那边的人一下子也运不来,人在那边需要管理,这也需要派人去管理,而且必须派兵过去,否则难以统管。”

  贾义当即反对,说出自己的想法,“从河畔城调兵过去,河畔城必然空虚,是不是得征募新兵,新兵从哪来?从民兵里征召。可是那些人被你们派去垦荒多久了,训练早就荒废了吧,心思都在自己的田地里吧,我找你抽人你给吗?那我还不如直接从这些青壮中招募一些先练着。”

  民兵的训练这一年下来的确有所松弛,一是因为正兵的数量上来了,应对周围的情况暂且足够,二是粮食大量运出,只能让民兵放下训练,全力扎根在田地里,为的就是种更多的田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贾义代表的是军队,而另一边的赵大海清了清嗓子,也加入了争抢。

  王顺和周长水他们不再河畔城,只能由他作为代表。

  “郎君,如今踏浪不断下水,水手本就稀缺,还要早早培养,否则后面将无人驾船操帆了,而且,踏浪不比旧船,这软帆好是好,就是需要更多人手。”

  一直没说话的蒲东海也来要人,“郎君,我们海关如今只有小猫三两只,还请郎君拨些人手。”

  这件事之前,河畔城有多少人大家都清楚,想要人完全是由高山拿主意,好不容易有增加人手的机会,就连刚成立的海关也来争抢。

  这些人只是争吵,还算克制,没有出现某国那样的直接大打出手。

  如何安排这两千多人并不是今天的主要议题,见会议内容偏离,高山皱眉想要让大家安静,回到正轨。

  可是众人还是在争吵不休,恨不能现在就将人带走。

  贾似道也不出声,老神在在地只看着高山,想要看看他如何应对。

  高山被无视,也是气极。

  他平时待人就是和善,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可是今天这些人为了一点人竟能这样争抢,未来还会成为什么样?

  “嘭!”

  高山用力拍在桌上,将面前的茶水都震翻,茶水撒得到处都是,流淌着滴到木制地板,“嗒,嗒,嗒。”

  众人收声,多数低着头,不敢看高山,议事厅内陷入安静,只有那水滴声。

  高山是生气了,认知中告诉自己,不要将怒气表现在脸上,也不要像个泼妇一样大骂出口,要控制自己。

  他以尽可能平缓的口吻,平静说道,“那些人我自有安排,我现在要的是大家如何为将那些还在昌国的百姓接来能做什么准备。”

  被高山这一下震到的众人安静地不敢说话,他们从没见过高山对他们发火,才明白是自己不仅仅失态,甚至是十分过分,高山是这里的主人,是他们的郎君,他们竟然为了一点点事情无视在场的高山只顾争吵,现在可不是仁宗时代,高山也不是仁宗,高山可以一点点白手起家,将这里经营起来的人,也是一个曾亲自杀敌的人。

  高山已成一方堪比小国国王般的存在,即便他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即便他还在顶着大宋南洋宣抚司的名头,就连文天祥都变向承认了高山的身份,他们怎么敢。

  在场众人见高山没有生气,都是人精,怎么会不知道他是在压着火气。

  贾义作为高山最亲近之人,企图嬉皮笑脸,“三郎,我们都听你安排。”

  却被高山一眼瞪回。

  高山没有生他的气,只是收回眼神,对他说道,“那许少山你觉得可能主持摩逸岛上的局面。”

  说到正事,贾义也认真下来。

  许少山虽然是高山一路提拔,要说熟悉也是他高山更熟悉,问贾义是因为那里的情况贾义最清楚,如果贾义觉得那边没什么问题,许少山就能够胜任。

  贾义仔细思量一番,说道,“可以。”

  “那好,你去北边,我将小野和深田他们给你,再给你两百人,你将昌国那边给我经营好,之前你提及的在那边建立一个据点的事情我同意了。”

  “这加起来才不到五百人啊,能有什么用?”

  “你去了之后要做到隐秘,不要想着去打蒙元人。”

  贾义有些失望,还以为能大干一场。

  高山见他这个样子,又说道,“现在我们不易将蒙元人招惹到自己身上,你只需要等那些百姓全部接回来之后,在那里潜伏下来,接下来会有大用。”

  不等贾义接话,他又问起吴宗昌,“我有件事要交给你。”

  “郎君请讲。”

  “从之前东瀛那边的情况可以肯定,东瀛那边不久便会内乱起来,等此事了结,你即可北上去东瀛,找到赵之孝,让他用粮食换人,只要青壮,流浪的、失业的、破产的武士也可以招募一些,全部交给八郎。”

  吴宗昌应承,“是,我记下了。”

  高山又继续交代贾义,“那些倭人到时候全部交给小野、深田训练,如何用他们过后我会告诉你,其他你不用管,只要那些倭人听话,如果有不听话的,随你处置,不必回报。”

  贾义听后高兴回道,“好嘞。”

  那些倭人贾义用过一次,与那些昆仑奴不相上下,又忙问:“能有多少人?”

  “要看赵之孝能招到多少人,最多给你两千。”

  “那也很好。”

  “我还没说完,让你潜伏下来不假,但是你去了之后要想办法摸清那些人,叫什么来着?”

  贾义接道,“贺广宁、辛材、封万山。”

  “对,摸清他们的底细,搞清楚他们的为人,是否可信,如若可信,想办法做个局,帮他们坐稳昌国县的位置,成为你的掩护,具体细节你和吴宗昌商议,过后给我一个方案。”

  贾义还说那几个人是三贵的人,却被高山打断道,“三贵是谁我不清楚,他是文相公的人,但是和咱们有什么关系,自己查问清楚才能放心。”

  俩人应诺。

  “传令邓大眼,让他抽调一部分人回来,尼拉城那边没什么时,留一部分人守着就行。”

  说完又问苏铭,“渤泥国人的订单完成了吗?”

  “完成了,只等船运走。”

  “好,接下来说下那些百姓的安排。首先,那两千人交给你,怎么安排由你处置,但是你要安排好五万人的住处,一应被服、器械、锅碗瓢盆等等,你都要事先准备着。”

  “可这会耽误春耕啊。”

  “春耕还有一个多月,不在这一时,先做好准备,后续等人陆续来了慢慢交给他们就是,那些人刚来,一时也用不上,等他们安置好了,明年第二轮播种也能赶得上。”

  苏铭想想也是,是自己急切了。

  安排好苏铭,又想起工匠的事情,只能让李大根再坚持坚持,五万人中怎么说也会有些能工巧匠,到时候不还是全部交给他。

  再就是水手问题,不仅仅是赵大海这边需要补充水手,高山自己这里也在为水手发愁,确切的说是水兵。

  第一艘战舰的图纸已经放在高山的桌面上,只等他最后拍板,他也需要人。

  今天大家的表现让他觉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是作为这方面的小白,认知上还缺乏一些理解。

  今天,他还能用自己的身份压制住,未来呢。

  会议继续,接下来又商讨了各处大致需要多少人力,以及人员的怎么分配,林林总总,讨论了一下午,也在相对缓和的氛围中敲定了大致方向。

  最终,最重要的议题被被摆出来,那就是如何将人接回来,如果无法将人顺利接回来,之前说的全部都是空谈。

  想要将人顺利接回,仅仅将所有船只派过去是不够的,蒙元水师就驻扎在台州。

  虽说他们可以稍微绕点远路,从昌国直接向东航行半日,再径直南下从留求移动返回,或者让船队计算好时间,通过台州海域的时候选择夜间,那时蒙元人也在休息,海面漆黑一片,而船队尽量做到分散,再将风灯熄灭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也不会被发现。

  可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有些事你越不认为它会发生,往往这件事情会发生的几率会趋近最大。

  正如在场所有人心中所想,尤其是以赵大海为首的常年在海上跑又切切实实亲身体验过踏浪的速度的人,这些人不认为这世上还能又哪家的船能够追上自己,觉得不用担心。

  的确,踏浪别的方面不说,仅速度就领先于这个时代,蒙元水师只能望其项背。

  按情报得知,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不到四十天,因此他们需要集中所有的踏浪北上。

  高山感叹,这个时间选得真好。

  他总共有三十五艘踏浪,其中十五艘被王顺带去了占城方向,十艘归周长水去了广州给文天祥送货,除了赵大海的五艘刚刚返回,季海带走一艘去了南边,剩下的正在摩逸、尼拉城、河畔城之间穿梭,维持着几地的人员物资周转。

  想要将这些船集中起来,至少需要两到三天。

  这样进一步压缩了剩余时间。

  经过计算,船队不眠不休,刚刚好能将剩下的五万人全部接过来。

  刚刚好往往和很不好划等号,高山不敢赌,他问众人,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万一被蒙元人撞见怎么办,众人语塞。

  船队遇到意外,可以自行撤离,但昌国的情况将会暴露,本来就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行事,这么大一支船队在昌国周边出现,如果是一艘两艘,对岸的人难以发现,三十多艘大船怎么避免被发现也是个难题,附近可是有游弋的水师战船。

  一旦蒙元人警觉,派人一探就能发现,到时候不但人接不回来,反而会害了整个昌国。

  赵大海说,分散分批次赶到那边就行,还是之前的说法,没有新意。

  会议进程陷入停滞。

  “郎君,我想起件事,或可将蒙元水师调开。”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吴宗昌站出来道。

  “何事?”

  “我们在福州时,张少保有向我们打听踏浪的事情,想采购一些充为水师战船,被我们拒绝了,让他去找文相公,我想,若是以此为利诱,让张少保出兵,将蒙元水师全部吸引南下,如此可为我们的行动做掩护,降低被发现的可能。”

  高山心想,这样倒是个好办法,已经答应了给文天祥造船,一艘也是造,再多些也没什么,反正都是些简化了的,因此同意了这个办法,这也是目前能获得的最好外力助益。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辛苦下,明天一早出发,事成之后也不用返回,直接去昌国等候。”

  时间紧迫,两条线必须同时进行。

  再没有人提出更多的好办法了,高山想想觉得还不够。

  他将地图摊开,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从河畔城到昌国太远了,或许在两地之间建立一个中转站,那就再好不过了。

  本来福州或者泉州是最好的选择,那里设施齐备,能够提供各类支持,距离两地之间,可以快速将两地勾连起来,只是那在别人的地盘,只会受制于人。

  等等,这地图好像少了点什么?

  再仔细一看,发现少了一个大岛,留求。

  现在的大部分地图都没有单独将留求标注清楚,只在大致方位用两个蝇头小字写出,也没有人去探查,是一座人迹罕至的岛屿。

  他们当中也没人真正登上留求。

  见高山手指一直在点着这两个字,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你们可知谁对这座大岛熟悉?”高山问众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岛他们只是知道,是一座比南洋诸岛还要荒蛮的岛屿,三国时期叫夷洲,后来荒废了,可是高山突然问这里做什么,不是在商讨救人的事情吗。

  有聪明的反应快的明白过来,就比如蒲东海和吴宗昌。

  蒲东海抢先问道,“郎君可是要在那里建一个中转站据点?”

  高山点头道,“我正有此意,一来可以在此储备物资补给,二来就说此次行动,一旦来不及,还可以将人暂时先送到这里,快速往返,让百姓先离开昌国那边。”

  “可是听说那里多瘴气,还有野人凶蛮,喜杀人,几百年了,人们都是绕着它走。”

  “那不过是以讹传讹,哪有那么夸张。”

  留求岛上的确条件恶劣,只是建立一个中转站而已,又不需要深入,他也没有余力开发这座岛屿。

  不过的确是因为条件太过恶劣,他才需要找个熟悉的人。

  “郎君,不若问问丁见山?”蒲氏道。

  丁见山?对啊,他之前在泉州水师任职,对面就是留求,可能是这所有人中最熟悉的那一个人了。

  “丁见山呢?怎么没见他来参加会议。”

  丁见山投靠他之前是副将之职,来之后被高山留在身边,作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水战军官,未来他有大用。

  按理说丁见山的级别是足够参加这样的会议的,可是在场没见到他人。

  “今日有一艘船改装完毕,他去试船了。”

  高山这才想起,旧式海船改装的事情,本来他今天应该也要去的,却被这次会议给打断了。

  “好,过后我再找他聊聊。”

  建立中转站的事情暂时放下,会议也进入尾声。

  最后高山还是对此行北上的所有人记功,将会议结束。

  而整个会议过程中,贾似道都没有说任何话。

  待会议结束后,众人又被笑呵呵的贾似道请到自己的小院,参加家宴,欢迎贾信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