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唉
作者:我有懒猫      更新:2022-06-05 12:06      字数:2677
  “周平,百姓们安置好了吗?”

  “安置好了。”

  周平用力搓了搓有些冻僵的脸。

  难得的艳阳天没能坚持两日,就被北方而来黑云遮蔽。

  暖暖的东南风在冬季本就少见,倔强地坚持了又坚持,终是坚持不住,敌不过强有力的北风,被赶回了南方。

  一夜间,气温骤降,夹杂着雪花的冰雨成为了天地间的主旋律。

  怕天气突变让百姓们感染风寒,贾义让周平去组织百姓伐木,储备燃料,加固窝棚。

  第一批一万三千人算算时间,已经快到留求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周平再次紧了紧身上的厚披风,又想探手去摸挂在腰间的酒壶。

  前几日的事,虽然别人没说,但是他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眼神,里面充斥着看清,甚至鄙夷。

  雨夹雪被寒风吹得更猛烈些,随时都有演变成大雪的可能。

  贾义今日是特意登上北边的山顶,还不知道最终会不会在此处建立据点,但是也不影响先期的勘探地形。

  北边这连成一线的小山,恰好将北风挡住,朱家咀能够成为避风港有着天然的地理条件。

  说实话,贾义是真心喜欢这里,不想就此放弃。

  贾义准备登上下一个山头,回头发现了周平的小动作,皱了皱眉。

  真不知道这人有什么资格能够加入皇城司这样的组织,微微摇头,便不再管他,继续向前走。

  “统制!”

  山下,几名士兵找了过来,看到贾义一行人,急急跑来。

  几人气喘吁吁的,跑得太急,脑门都渗出细细的汗珠,口中呵出的白气将脸都能给笼罩,随后马上被风吹散。

  “统制。”几人站定,喘了好一阵,才能说出话。

  “有什么要紧的事,这么着急。”

  难道下面出了什么事?贾义掏出望远镜,朝山下看去,看了一圈,也没发现任何异常。

  还是说外海发现了敌人?不对,如果真来了敌人的战船,他这里应该先发现。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快说。”

  这时,士兵也喘匀了气,“回禀统制,昌国来人,说有要事。”

  昌国怎么突然派人来,还是说蒙元人的巡视官员提前到了?不应该啊,不是还有一个月吗?那时也是年前最后一次巡察了。

  待到贾义带人返回,发现来人是之前见过的辛材。

  “原来是你,我还说要去找你们呢,不想你倒是自己来了。”

  辛材也知道是自己这些人办事不周全,没按照人家的要求将事情办好,使得人家非常被动,心里也是过意不去,只能陪着笑。

  “呵呵,小郎君莫恼,我是来告诉你好消息的。”

  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有什么好消息,说是要紧事,只要不是坏消息,就是好事,而这个时候,最好的消息就是没消息。

  “说吧,什么事?”

  本还想卖个关子的辛材见贾义不爽的表情,将还到嘴边准备卖弄一番的话咽了下去。

  “巡查官不会来了。”辛材说道。

  不会来了?

  这个消息算是好消息,贾义忙追问,“可是发生了什么?”

  看这个消息让贾义感兴趣,辛材暗松口气,他们就怕将这些南方人给得罪了,以后讨不得好。

  “今早得的消息,巡查官先去的苏州,走走停停,耽误的行程,便打算从水路赶往秀州,可是天气突变,江上起了大风,失足落水,又下了大雪,将人给冻坏了,大病一场,又有消息南边朝廷频频动作,不知道是不是要在温州用兵,张总管便停了巡视。”

  没想到,只是让张世杰那边动一动,将蒙元水师吸引过去而已,却被“热心”的张世杰直接将张弘范所有的目光都吸引过去。

  如此说来,短时间内这边将会比较安全了,不用再冒险将船装得满满的,将人抢运走。

  “的确是个好消息,你此来可是还有其他事情?”贾义将这个消息消化,感觉辛材亲自来通知他应该还有其他事情。

  辛材还真有事,这件事他们兄弟三人也商议了几日。

  “小郎君明鉴,是有一事。”他又瞟了眼贾义的神色,发现没有什么异样,便继续说道。

  “我们几人商议了几日,想求小郎君将昌国的百姓也一起带走。”

  “哼!你们也知道将昌国百姓拖累了。”

  辛材尴尬一笑,道,“百姓是无辜的,还望小郎君垂怜。”

  “我要派人回去请示,你们等着吧。”贾义也不想辛材他们失望,又说道,“你们也不用担心,想来应该会应允,不过这次可不要再出乱子,不然就将你们直接扔下不管。”

  唉!

  贾义叹息,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能够距离临安这么近,说不定还有机会重归临安城,却因这些家伙搞砸了。

  看来建立据点的事情是彻底没戏了。

  昌国城空了之后,一时半会不会被发现,这里并没有得到张弘范的关注,可等到要上缴税赋的时候,就要露馅。

  昌国久久没有音信,必然引起怀疑,再就是派人来查看,发现不对,必究其因,朱家咀也就藏不住了。

  唉!

  贾义又叹息一声,发现辛材还在,问道,“你还有什么事?”

  辛材的样子落在贾义眼里,一副有话要说的表情,可是又似有难言之隐。

  这只让贾义觉得辛材婆婆妈妈的,有话要说,还要藏着掖着。

  他很不喜这样的人,一点都不爽利。

  辛材市井出身,面对贾义这样的人自然有些紧张,见贾义神情不渝,这才悻悻道,“还有一事,想请小郎君帮忙。”

  “快说快说,啰啰嗦嗦的。”

  “昌国原是小县,人少民寡,所出税赋并没多少,此前有流民分摊,所以上次催缴的时候,我们略微多缴了些,可是现在年关将近,这不马上又要上缴一批,如今我们是无力承担,又不能在百姓身上强征,家中他们的负担,否则容易引起民变。”

  “你们原本需要上缴多少税赋,又多缴了多少?”

  辛材小声说道,“原本只需再缴一百石粮食,但是因上次多缴,年前需再运二百石过去。”

  唉!

  贾义再次叹息,不是这些粮食有多少,仅他现在储备在朱家咀的粮食都有五千石之多,随便抽调一点出来就能将问题解决。

  他叹息的是这三人怎么敢?几千人的小县,耕地还少,一年能打出多少粮食,这样算下来一年要缴纳的税赋也有几百石之多,负担本来就重了,结果这几个人还自己主动加码,难怪临安那边会对他们大加赞赏,只怕是以为他们通过压榨百姓才能送去如此多的粮食。

  “昌国有那么多粮食吗?你都上缴了百姓吃什么?现在他们还有余粮吗?”

  辛材赶紧说道,“有,有,之前只上缴了少量的粮食,其他都是用鱼获冲抵,可是现在已经入冬,打不了多少鱼,我们也不能去收人家的余粮啊,这不是来找小郎君想办法吗?”

  贾义气乐了,指着辛材半晌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