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世界哗然
作者:我是天界人      更新:2022-06-06 11:29      字数:4425
  当然,考虑到敏感性的原因,大部分的计划自然是只能作罢。这些东西只能够在摄像机照不到的地方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当世人看到它们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战争可能已经不远了,或者说它们到了退役的时候,没办法在继续保卫祖国的海疆。

  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大家可以见个面了。

  不过那还太遥远,而且不是全部的好东西都不能和大家见面的,最起码这个风电项目,还有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机,还有乏燃料处理装置,这些都是可以和大家见个面的。

  毕竟这些都是造福人类的东西,只是靠这些东西,王教授就无愧于环保卫士的称号,当然那些西方的环保主义组织是不会把这些称号发给一个外国人的就是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王教授的伟大。

  而且虽然只有三个设备,但是水一水,还是能够水出来一期节目的。一般来说一期节目是六集,三个项目分六集讲,问题不是很大。

  而且这一类节目一般都是纪录片,以纪录片的形式来播放,这就意味着不需要考虑播放量的问题,就算是播放量很差,也可以在一套节目上进行播放,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还可以多播放几次。

  这玩意儿虽然是给人看的,但是更多的是一个纪念意义,也就是为了后人能够通过这个了解一下我们共和国的科技发展史,还有重工业设备的发展史,仅此而已,它并不是为了争什么流量。

  不过不说别的,单单是王教授偶这个颜值,应该就查不了吧,毕竟是靠着直播起家的男人,第一个靠着粉丝的打赏来做实验的科学家!

  当然,他倒不是第一个众筹做实验的,第一个众筹做实验的应该是居里夫人,这个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大佬。

  令人难以置信,这个靠着研究放射性物质-镭,起家的女人,居然到头来连一克的镭元素都买不起了。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她的名字之所以让全世界闻名,并不是因为她是哪国的首脑政要或是哪国的名门贵族,她只是一名来自波兰的平凡妇女,但是她的人生又是不平凡的,她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个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妇结婚后第二年,即1896年,贝可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这对青年夫妇的极大兴趣,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进一步检验了各种复杂的矿物的放射性,意外地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氧化铀强四倍多。

  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立即意识到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从事的晶体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新元素的寻找工作中,不久之后,他们就发现,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

  1898年7月,居里夫妇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

  说明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比铀强四百倍,类似铋,居里夫人建议以她的祖国波兰的名字构造新元素的名称钋(polonium)。没过多久,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

  这一发现把当时在物理学领域中信奉了几个世纪的整个理论翻了个底朝天。一些保守的科学家表示怀疑“镭在哪里?指给我们看看,我们才能相信!”

  皮埃尔和玛丽决心以事实来回答这一切怀疑。但是,要提炼出纯镭,必须要有大量的矿物和较大的实验室。沥青铀矿是一种最贵的矿物,他们买不起,后来在奥地利的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们花掉了全部的存款,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才买到十几麻袋沥青铀矿渣。居里夫妇就在一间破屋里开始了伟大的科学试验。

  日月如流水,居里夫妇犹如在梦境里一般,忘却了时间,不论严冬或盛夏,不分黑夜和白天,整天紧张地工作着。由于睡眠太少,体力消耗太大,长期在实验室中工作,接触放射性物质,因此他们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皮埃尔全身疼痛,玛丽明显地消瘦了,但是,他们坚持着,整整花了45个月的劳动,经过几万次的提炼,终于成功地获得了10克纯镭。这是皮埃尔·居里和他的妻子玛丽·斯克洛道夫斯卡婚后三年的伟大爱情的结晶。

  就是这十克的纯镭,开启了人类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新篇章,但是这也很快让镭这种元素的身价开始以肉眼可见般的速度开始飞涨。

  等到科学家们需要用它来做研究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居然已经负担不起这种物质了。

  这就是《三克镭》的背景故事,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每克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这位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这项专利技术,居里夫人早就应该富甲一方了。

  事实上,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于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她把一切都贡献给了科学,给了全人类。专利权是国家授予发明创造者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居里夫妇在提炼出第一克镭时,就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放弃了专利。即使是美国公众为她捐献的两克镭,一克用作科学研究,一克用来为祖国创建镭研究院,丝毫也没有为自己。这正是她伟大的人格所在!

  时至今日王峰依然难以理解这一品格,但是并不妨碍他敬佩这个女人,在他的认知里,靠自己的智慧赚钱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尤其是她并没有靠自己的智慧来剪羊毛,而是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了财富,那么这一些财富里面,有一部分回流到他的身上来继续支持他做实验难道不好吗?

  这是一个正循环。

  《三克镭》的故事固然伟大,但是问题是在这里面浪费的时间那是全人类的损失,万一没有这个记着的话,万一美国的民众们并没有关注这个欧洲裔的科学家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没有放射性元素在癌症上的应用了。

  这些东西难道不比所谓的人格方面的坚持更加重要吗?

  这一点王峰有些无法理解。

  所以每当有人拿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出来抨击他的时候,他可不会惯着谁,而是选择直接怼回去,有的时候对于那些机构或者是报纸,他甚至会直接寄律师函。

  既然不愿意讲道理,那么就只能讲法理了!

  当然,你要是想要讲物理也可以,他这边还有一个营的武装可以和你碰一碰,甚至还可以随时调武装直升机中队过来,你要是想讲一讲物力的话,那就来吧?

  ......

  靠近元旦的时候,世界发生了一间大事儿,一个名为《大国重器》的节目在播出的一瞬间不仅仅是火遍了全国,甚至有火遍全世界的趋势。

  难以置信,仅仅是一个纪录片而已,拍摄的人甚至都没有花费什么功夫来剪辑和批图,制作方甚至还想要水一下的,谁知道王教授的粉丝都是不讲理的,周播放量甚至超过了现在最火的小说改编动漫,这你敢信?

  周播放量达到了2.7亿次,某站的播放量超过1亿次,油土鳖上的播放量也超过了5000万次,这是什么神仙播放量?

  制作方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放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出去,赶紧和相关部门的人再一次进行了审核,发现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是什么操作?

  我们只是一个纪录片啊,不是什么流行片,你这个播放量是不是太高看我们了,完全没有任何心里准备啊?

  突然之间就被奉为了神导和神剪辑...但是问题是他们并没有进行多少的指导,完全就是人家让拍什么就拍什么,能拍的就拍,不能拍的就不拍,机器都不开,电子设备全都关闭。

  也就是说这不完全是他们拍摄的,可以说是他们和相关部门还有厂子里的工程师还有科学家共同完成的...难道这就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什么“化学反应”?

  几种不同的物质放到了一起,结果出现了化学反应?

  反正不管怎么说,第一集的《大国重工》火了,而且不是在国内很火,在国外也很火!

  第一集的内容讲地就是王峰的电磁衰变加速装置,也就是视频中所展示的乏燃料处理装置。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装置,高度足足有数层楼高,放在地上比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都要大。

  当然,这不是重点,毕竟大家已经习惯了视觉冲击,就算是再大的大家好他们也都见过,所以这个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

  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个大家好能够在一年内处理超过1000吨的乏燃料,而且是能够处理到几乎无污染的程度,这台机器的强大之处可见一斑。

  要知道现在这才是一台乏燃料处理装置,这要是多准备几台的话,那乏燃料的问题岂不是就能够解决了?

  要知道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高放射性核废料的数量足足有数十万吨,这些核废料就像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随地有可能因为地质灾害和天灾人祸而重见天日。

  到了那个时候,人类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除掉他们的放射性,也就是说到时候人类很有可能面临像是核废土那样的局面。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实发生过的事情。

  时至今日,你到福岛电站的无人区看一下,就知道到底什么是核废土应该有的样子了,空荡荡的街道上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什么像样的动物。

  植物在第一年就开始疯长,微生物由于放射性的危害而大规模死亡,这就导致了枯萎的植物没有分解者来分解,到时候整个受灾区都被枯枝落叶所覆盖,人类生存的痕迹将会被一点点抹去。

  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带有抗性的细菌,但是那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肯定不会仅仅诞生这一种性状的,这意味着生化危机里面的那种特异性的细菌真的有可能出现。

  能够在放射性物质中存活的细菌,他们的变异速度和变异能力比普通的细菌要强得多,到时候人类再有几个作死的分子...天下太平!

  这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处理乏燃料的装置出现之后,大家会如此的兴奋了,因为这东西不仅仅是一个乏燃料的处理器,他是人类打开新能源的钥匙!

  当然,它诞生在中国却是让人有些不爽,但是这么多年眼瞅着对方在他们熟悉的领域不断地赶超,超着超着也就习惯了。

  尤其是对方出现了一个“爱因斯坦”式的人物,他们会落败也就不足为其了。他们比起华人更加推崇天才说,他们相信一个国家和名族会因为一个人的名字或者一个人的姓氏而伟大。

  所以普通人直接选择躺平就不难理解了,这时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