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惊喜不断
作者:我是天界人      更新:2022-06-06 11:29      字数:4464
  当然,他们还能安慰着自己:反正都是全人类都跟着受益的,这种牛人出现在哪个国家并不重要,出现在自己的国家当然是好事,但是出现在别的国家也不是不能接受。

  反正就算是出现在本国,业务费就是便宜点而已,大部分的利润还是会被资本家给赚走,那么既然如此,出现在本国和出现在外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大家便屁颠屁颠地跑到油管上去看热闹,顺便给人家点个赞去了。

  要知道不知道埋在那里的核废物,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样,谁也不知道那一天就会爆炸,这谁都说不准。

  而以他们国家的抗灾动员能力...算了吧我们还是来考虑一下自救的事情吧,反正本国的军人是绝对指望不上的,他们只是保护资本家,同时镇压暴乱的工具而已,他们和本国的民众其实关系不大。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要是出事的话,倒霉的第一个就是他们这些普通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倒霉蛋。

  而那些有钱人,早就坐上飞机跑掉了,故事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吗?

  幸好,谢天谢地,他们现在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了,马上就可以把那些东西都给处理掉啦,这样一来那接近二十万吨的高放射性废料就不会像选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让人每天担惊受怕了。

  要知道,核废料是非常可怕的东西,这一点看看切尔诺贝利事件就知道了。

  核废料为什么那么凶狠?

  因为它是重金属,有猛烈的放射性。放射性是核子力释放的结果,核子力的强度比电磁力大100倍,原子核的核子力崩塌,放出伽马射线,它的强度可以比紫外光高出10万倍。

  这么强的射线照射人体,只需要一个瞬间的时间,就可以打碎你身体的染色体DNA,导致细胞不能复制,造血无法进行,于是得白血病。大家看上面那个畸形的婴儿,就是DNA被打碎,才在屁股上长那么大一个包。

  记得2004年,一位司机违规操作,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去拎钴放射源,仅仅几秒钟的时间,身体就受伤了。后来他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得白血病夭折,第三个孩子也不健康。自己也饱受折磨。

  所以别以为核电是清洁能源,核废料现在是人类面临的天大的难题。美国现在有20万吨高能核废料,如果全部泄露,可以让8个地球像切尔诺贝利一样毁灭。全球100万吨高能核废料,可以让40个地球像切尔诺贝利一样毁灭。

  核废料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最大的世界政治难题。

  有人天真地主张,以后把核废料运到非洲去。因为非洲在我们鄙视链的下端。

  但在美国人看来,他们的鄙视链下端,就是中国。

  所以呢,2010年***停止了在尤卡山的核废料埋藏计划,转而与中国合作,在嘉峪关投资2000亿美元,处理全世界的核废料。后来因为日本发生福岛大地震,这个计划被暂时搁置。

  这个是切实可查的,中核集团和法国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

  那么放弃把核废料运往中国的计划,重新埋到尤卡山?

  一旦遇水发生爆炸,“切尔诺贝利只是小菜一碟”?

  是的,没错,一旦发生爆炸,这玩意儿比十个切尔诺贝利都要让人毛骨悚然,但是他现在就要到中国来了。

  美国人的环保巨著《生存在环境中》,这本书代表美国的国家智慧。那时候***还没有上台,美国科学家还在犹豫,要不要把核废料埋到尤卡山?

  在那个时间段,大家就知道了美国处理核废料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尽管大家当时作壁上观,但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后,大家都瞬间觉悟,明白了核废料到底有多么难处理。

  所以,尽管大家非常痛恨美国,但如果没有美国走在前面,比我们首先遭受核废料的难题,我们也发现不了问题,会翻到阴沟里去。

  核废料是所有地球人的共同困境。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把中国作为世界核废料的埋藏地,在道义上是说不过去的。

  尽管在经济上看似是有利可图的。

  日本决定将超过120万吨有毒的废水排入太平洋,让海水来稀释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这一污染海洋行径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大多数人反对。

  有意思的是,西方几个国家对这种恶行保持了沉默,态度比较暧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日本向海洋强排核废水真的没问题、不会污染环境?当然不是。事实上,太平洋、大西洋甚至北冰洋早就是巨大的核垃圾场了!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从1946年到1993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共向海洋里倾倒了远超20万吨固体核废料,其中单美国一家就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扔了至少19万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质!

  这还不包括美国1946-1958年间在太平洋28次核爆炸造成的严重污染;苏联向北冰洋倾倒了190万立方米核废料,还将报废核潜艇和16艘潜艇的反应堆扔进北冰洋;美国则有至少6艘核潜艇沉入1700~5500米的海底,有的上面甚至还带着核弹头。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核能被归类为一种清洁能源。的确,除了建造核电站、开采、运输和提取铀之外,核电站在发电的过程中极少消耗化石能源,也几乎不排放像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看,核电厂比大多数燃煤燃油电厂要好许多——在不考虑核废料处理的前提下。

  在核聚变技术成熟前,全世界绝大多数核电站使用铀作“燃料”。铀-235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原子核里有143个中子,由于中子数量太多,它会自己发生衰变。在遇到外部中子加入时,铀原子核也会裂开、同时向外释放出中子,新的中子又会轰击其它的铀原子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链式反应。

  铀在衰变和裂变的过程中释放热能,科学家通过控制铀裂变的速度并且将热能收集起来加热水,再利用水蒸气来推动蒸汽轮机,就能产生电能了。

  在某一段时间里,核能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他曾经被美国人认为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是掀起能源革命的东西。

  直到“乏燃料”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他可能并不像他们看到的那么美好。

  核原料里的铀并不会全部“燃烧”干净,当燃料棒里铀-235的浓度降低到一定数值,它释放的热能就不足以拿来烧开水,于是核电厂需要把反应堆里的乏燃料棒抽出来,换上新的燃料棒。

  乏燃料棒里边除了剩有少量铀-235外,还含有铀裂变后随机产生的众多新元素,这些新元素有些没有放射性,另一些比如锶-90、铯-137、锝-99等等依然有很强的放射性。

  这也是乏燃料很难再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你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来清除那些不需要的物质,其中镧系元素会降低燃料的热导率,而这不像从花生堆里筛豆子,想除掉杂质很难。

  所有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有法律严格规范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你不可能随便把它们丢进垃圾堆里,而是需要在处理之后密封在桶里,然后再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或者埋到地下,经过几千万甚至几十亿年之后,它们才变得安全(那时候地球或许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样需要花钱。

  最节省的办法是什么呢?偷偷把它们丢进大海里。1984年日本将大量核废料抛入太平洋,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人去说。

  25年后他们只是做了同样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由于新闻媒体的发达,所以大家知道了而已。

  海洋十分广阔,它的总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除了少数沿岸地带,地球上绝大部分是公海,没人管。于是有些处理核废料的“企业”会将装了放射性物质的铁桶装上船,再偷偷丢到海里去,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装核废料的铁桶并没有经过耐腐蚀处理,在海水长时间浸泡下,铁桶会锈蚀腐烂,里边装的放射性物质长时间暴露在海水中,给海水以及周围的海洋生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核废料中大多数辐射物质都可以被生物体吸收,特别是铯-137、钛-90能通过与钾和钙等营养物质相同的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它们衰变时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导致其复制时出现变异。

  日本声称已经清除了核废水里残余的危险放射性物质,仅剩下氚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清除。氚对生物体的危害不大,因此将废水排入大海进行稀释似乎没什么问题。这里的一个矛盾点就是:

  福岛核电站每天产生150吨污水才导致储水罐不够用,既然现在水处理后是“安全”的,为什么不利用罐子里的水循环冷却核反应堆呢?鉴于东电公司曾经多次隐瞒事实,有撒谎的传统,我们有理由怀疑其排放核污水的安全性。

  但是问题就在于我们并不能干涉对方的做法,而在我们知道这一件事情之后,说明对方早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美欧诸国多年来向海洋中倾倒了大量核废料,这些东西对海洋生物以及间接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已经有目共睹,但现在要想将海底的核废料打捞出来几乎不可能办到,也没有任何公司愿意承担天价费用。

  日本再向太平洋中倾泻的是污水,一旦实施就更没有可能挽回。

  但是眼下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的发生,没有任何的办法。

  不过还好,现在事情都有了转机,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该技术的出口,应该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

  是否是像第三代核电技术那样,沿着丝绸之路进行推广;又或者是先和发达国家合作,优先换取那些我们比较需要的技术,这些是大家需要反复斟酌的。

  不过好消息是,我们现在不需要着急了,着急的是那些核大国,比如说我们的邻居,比如说我们的海峡对面的老对手...

  从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地球ol玩家,那些曾经看不起我们的家伙,现在要想办法拿出我们看得上的筹码来和我们进行交换了。

  核废料的处理可以说是迫在眉睫,没耽误一天都有巨大的风险,就像是你没有办法预料到底是明天和意外那一个先来一样,万一第二天发生一点儿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就万事休矣。

  最先和中国接触的是法国,双方算是在核电的合作项目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了。

  这一次他们带来的是先进的飞机技术,还有工业软件的合作项目,这两个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合作项目,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次骄傲的法国人为什么拿出了压箱底的技术。

  当然,这大概也和法国人受到的北约的约束力最小的因素有关;在曾经的世界霸主全面放弃地球ol竞技场,连核潜艇和核导弹都依赖于国外的时候,骄傲的法国人为欧洲撑起了一片天。

  虽然作用不是特别的大,但是意义却是非凡的。

  德国人虽然不能发展核武器,但是西德在美国人的支持下,他们的常规武器却是一点儿也不差的,甚至有不少地方外国人也要依赖于他们的技术。

  德国制作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这一次他们虽然早已经削减了核电技术的应用规模,但是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他们也需要核废料的处理技术。

  而且衰变能量的使用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到底是一种常规能源还是一种和能源,大家还么有来得及给它下一个定义。

  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可以趁着这个空档,来发展一下该技术呢?

  要知道在潜艇技术上独步天下的德国人,对于能够增强潜艇性能的技术,是没有抵抗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