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穿越隔离的亲情、爱情与勇气
作者:莞舒馠      更新:2022-06-06 22:47      字数:9116
  这是伊藤临时外卖员生涯的第一天。

  封城以来,许多江城人都承受着分离的苦楚,担心年迈独居的父母买不到菜,惋惜爱人最需要的时刻不能陪在身边,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错过仅有的看望孩子的机会。

  疫情可以隔绝空间,却不能隔离爱。

  如今在江城,有一条链接外界的隐秘通道正在建立起来。

  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共有超过20万个异地订单被送往江城,它们是外地女儿给行动不便老人买的菜,是困守别处的父亲送给儿子的新年礼物。

  这些爱心任务,全都落在街头驱驰的送货骑手身上,在他们眼里,可以看到一个未被隔绝的江城。

  江城外卖的“异地订单”里,有三万笔是给老人的。下单人多是远方的游子,疫情之下的春节里,江城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家,而留在城中的父母,是他们心里最深的牵挂。

  江城的街头空荡荡,伊藤有时一个人骑车走在路上。

  伊藤刚开始会怕,下班回来躺在床上,总是要失眠,到凌晨五六点才睡得着。后来他就想,医生是一线,那送外卖的也算二线了。

  伊藤送的第一单接了个盒马的单子,给一对老年人送水果蔬菜。盒马的店员告诉他,这是客服特殊处理的,下单的人是位四十多的女士,人在上海回不来,武汉家里只有两个老人相依生活。

  因为买不到东西,两个老人已经吃了好几天剩菜,店员说,那个女士在电话里直接哭了,事情紧急,让他抓紧。

  伊藤义不容辞地接了。

  他按照客户标注的地点找了很久,终于来到顾客住的地方。

  他上了楼,开门的果然是个老人,头发花白,身体有些佝偻,隔着口罩连忙说谢,还硬要塞给我两个口罩。后来听说,那位女士还专门打电话感谢客服,都是为人儿女,她的心情伊藤都懂。

  伊藤觉得外卖这个工作,一直都很平淡琐碎,但这种特殊时期,突然又有一些挺有意义的事。

  细心的伊藤发现,很多订单上都会有一些特别的备注。

  近段时间在江城的饿了么、盒马异地订单都会有类似备注。

  像叮嘱戴口罩这种备注,还有些明确的目的,可以看出背后儿女们的着急,希望可以转告老人。

  有的备注,没有什么直接目的,比如说“送给爸妈的!麻烦了”;“辛苦了,爸妈独自在家,我们在外回不来”;“辛苦了,江城封城,无法回来看望爸妈。”

  伊藤一开始的时候想,他们写这些,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又能做什么呢?

  后来他想明白了,他们这是无奈啊,想爸妈了,又不知道哪里去说,只好写给我这个会见到他们爸妈的人看,给自己一点安慰。所以后来每次载着这些东西出去送,总会觉得沉甸甸的,觉得意义不同,它们不只是物体,更是感情。

  疫情隔绝了家人,也隔绝了身处武汉内外的朋友和情侣们。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得不忍受无法见面的困扰。但疫情没有隔绝他们之间的互动,通过异地下单,许多人向江城的朋友和伴侣传递出了各自的关切。

  第二天,伊藤接到一个订单,是去超市拿东西,仔细一看,东西还真多,估计一车拉不完。

  他又扫了一眼备注,当时就有点被感动到,上面写着蛮长一段字:“您好,这是给我朋友点的,她来参加医疗援助,我不知道具体房间号,请务必送至本人手上,谢谢。”

  伊藤很快就找到那家超市,别的门店都关着,长长的街道上,只有这一家还孤零零的开着。订单里的东西大都是吃的,牛奶、饼干、八宝粥之类,装满三个怡宝矿泉水包装箱,因为不需要保温,他把其中一箱放在前面踏板上。

  江城街头从没这么空过,路上一个行人都没看到,只偶尔有辆车经过。目的地并不远,三公里多,以前161医院,现在的中部战区总医院,他要送东西的地方是隔壁酒店,这里现在也隔离起来收治病人。

  东西只能送到门口,给收货人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声音细细的女生,好一阵过后,她才从大楼里走出来,伊藤一看顿时惊了:小巧玲珑的个子,全身军装。

  伊藤看东西重,就隔得远远从口罩里说话,想帮她送一下。

  她说谢谢,说自己可以分批搬,外卖员不能进去。

  看着她小小的背影,伊藤一下明白,远方那个关心她的男生为何那么焦急。

  接着,伊藤又接到了一个订单。有个广州的女生,给江城的男朋友点了一份黄焖鸡米饭,她在备注里写着:“今天男朋友生日,麻烦外卖小哥送到的时候帮我说句生日快乐!异地恋又封城,男朋友一个人吃了很久泡面了。”

  另外一个广州的哥们,也在小四川家常菜的湖大店点了餐:“我人在外地,担心女朋友一个人在武汉没饭吃。”

  还有接触了疑似感染者的隔离家庭,伊藤把东西放在门口的快递柜就行。

  自从伊藤答应给他送菜,他就一直在微信上感谢。他因为隔离久了,不知道超市的行情,一开始说要鲈鱼鲫鱼,我说能有冰冻带鱼就很好了,这个家庭我就尽量给他买全,买到了排骨、五花肉、香菇、千张这些紧俏物资,还有各种水果。

  当时车子跑了一天没电了,我扫了一辆共享单车,车头一大袋菜,左边右边又是一大袋菜,骑了9公里送去,又9公里骑回来,然后把没电的车推回家。

  也有因家里有小孩需照顾,而无法出门的情况。接单之后,客人打电话来,问能不能直接送到门口,电话里就听到这位妈妈身边两三岁小孩的哭闹声。

  超市是封城焦虑的缩影?我发现,2月初开始,超市买菜的人越来越多。

  一方面因为刚封城时囤的物资差不多吃掉了,一个家庭顶多囤上半个月食物;另一方面,大家都不知道封城什么时候会结束,刚开始可能以为7、8天就不会封了,现在看不到尽头。

  所以越来越慌张,买越来越多东西。有太阳的天气出来买菜的人多,真的是要靠抢,阴冷天相对好一点,阴天称重排队50分钟,晴天要一两个小时。

  伊藤总结出来,挂面、鸡蛋最容易没有,要最先去买,要在抢菜的间隙去抢排骨,不能等买完菜再去。

  有时候伊藤排了长队,把菜、排骨都称重标价装好了,放在一旁的购物车里,但转头,就有人把购物车里的食物拿走了。不仅如此,伊藤还目睹了很多次别人购物车里称好的东西被拿走。

  超市人手非常不足,还要匀出人手消毒、测体温,不能够及时去货仓拉菜,好不容易拉出货仓,还没等到展示架,一些紧俏的蔬菜就抢没了,连菜叶子都看不见。超市上菜的阿姨,到了下午脾气特别暴躁,因为根本没时间吃饭,其实大家都很难。

  排骨,店员没有时间给你切,都是一扇一扇卖,一扇大概两斤,100多块钱。五花肉37.8块,里脊肉40块,西红柿8.9块,四季豆18块。前段时间几个超市的鸡蛋也断货了,8号才又看到。

  从买菜的状态能看出大家的焦虑,为什么大家焦虑呢?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大家都说往江城捐东西,也不知道到哪去了,菜价也翻倍了,而且没有人知道封城到底会持续多久。

  市民们哪怕没有被感染,也会被这种状况,渐渐地耗费了精神头,累积出戾气和暴躁。

  伊藤看见一位在超市买好菜的中年男人,用自助机结账的时候一直出现机器小故障,他几乎崩溃了,把买的东西全扔在地上,用武汉话骂,然后又全都捡起来,去人工收银台排长队。

  看到这些伊藤会很难过,但也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伊藤还接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活,是个浙江女生给江城的男朋友买水果,备注里却提了个特殊的要求:请给他说声我想你。

  一路上伊藤都在斟酌,这句话怎么说,以及要不要说,不说其实不会有什么影响,他觉得有些臊。

  到了小区进不去,等人出来拿,伊藤远远看到一个男生走过来,裹着袜子,穿着拖鞋,戴个黑框眼镜,胡子也没刮,整个人看起来都很萎靡。

  他接了东西,转身就走,走了两步又忽然停下来,有些嘟哝地说了声:“辛苦啊,谢谢。”

  伊藤忽然喊住他,先是哎一声,才踌躇着说:“你女朋友让我给你说,她想你。”

  他听了,咧着嘴笑起来,又说了声:“谢谢。”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上万用户在外卖订单备注里给江城这座城市加油、祈福。

  其中,备注“江城加油”、“祈福江城”等的订单中超过8成来自上海、北京、杭州等200多个城市。同时,骑手接到的、类似送往江城抗疫一线的外卖订单超过6万单。

  伊藤所在的站点,这几天接了特别的任务,每天给附近的中南医院配送两顿餐,300多份饭,8个骑手,由站长带头,轮番上阵,每次回来都要全身消毒。

  江城发生疫情以来,全国人民都伸手援助,之前都是看到新闻上说,有人捐钱,有人捐物资。

  江城虽然封城了,但大家的爱心却没有被隔断,对于这个我尤其有体会。

  因为挨着医院近,伊藤经常都接到一些特别的外地订单。对方就是点一份东西,既不是送给家人,也不是送给朋友,而是关心那些一线医护人员,他们也不指定是谁,只说送到医院就行。

  这些无名的爱心都特别令人感动,伊藤本来就是有送医院的订单,所以每当接到这种“爱心订单”,他都直接放到本来的配餐里,一起送过去,这样即满足了网友们献爱心的心愿,把单子接下来,同时也不至于找不到人接收,白白浪费。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一般都会有很长的备注,表达他们对江城和一线医护人员的关心。

  “我是福建安溪人,在安溪与武汉人同在,加油!尽一份绵薄之力,给医院在岗医生护士。”

  “这是来自成都的关心,希望医护人员每一位都好好的,不用给我打电话,放前台就可以谢谢。”

  “我是天津这边的,请您帮忙送你们喜欢吃的饺子就可以!除夕夜让医护人员也能吃上饺子!江城加油!”

  “来自南京,老板请按照你们江城的口味做!”

  “甘肃同胞为江城加油,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您们辛苦了,麻烦老板全部切块!”

  虽然东西不多,但每一份外卖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热情,我去实现它们,只是举手之劳,心意最重要。

  此刻还在江城街头送货的骑手,许多是外地人。因为封城,这个春节他们也无法与家人团聚,众多关心家人的异地订单,不免在他们的心里激起波澜。好在,他们也有人关心。

  虽然整天在外面跑着有风险,但也能收获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伊藤骑车行驶在街上,就不止一次看到别人对他竖大拇指,对我喊“加油”,那种感觉还真是挺好的。

  有人会送他口罩,有人托他买东西,还特地给他说,不要勉强,买不到没关系,注意自己安全。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关心,真的,说实话,以前还挺难有这种经历的。

  有个单子伊藤送得特别有劲,是杯奶茶,但却有个很特别的需求,要店家画一个小猪佩琦。

  伊藤坐在那里等,店员是个年轻姑娘,她在柜台琢磨半天,终于在白纸上画出一个简易的佩琦,小小的,有些变形,但也还蛮可爱。

  伊藤到了客户的家附近,也是进不了小区,给对方打电话,一个女人接的,旁边还有孩子在嚷,喊爸爸。

  这令伊藤想起另外一个订单,有个在湖北恩施的爸爸,在仟吉KenGee星汇维港店,给他儿子买了好大一堆零食,订单备注里写的是:“新年快乐,照顾好自己,虽然不能回来,但是爸爸爱你的心与你同在,?啵唧!”

  让伊藤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订单,是给一个小姑娘送吃的,他把东西放在门卫室,远远站着等她来拿。是个戴眼镜的女生,裹着围巾,走路的时候两只手抱在身前,显得冷。

  她远远地看到穿着骑手制服的伊藤,头轻微点了一下。这份订单备注里写的是:“我妹一个人被困江城,给她点了东西。感谢骑手!”

  还有一些订单令人忍俊不禁,譬如,在这些日子里,武汉人通过外卖一共收到了上千副扑克牌、象棋、五子棋,超过100笔订单的备注里都写着:“千万别出门!”

  他每天骑到电动车没电才回家,一天没吃饭没喝水,每天跑了七八单,又减少了七八个家庭出门被感染的风险。

  精力有限,伊藤会筛选出那些一看就很急需的订单,帮他们去买。这些单子背后,是一个个武汉家庭窘迫的生活现状,和最急的需求。

  困守家中、买菜难的群体往往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隔离家庭?。

  伊藤接的单子大部分是帮家庭买菜,一开始他以为是轻松的事。但其实超市人多、嘈杂,人们乱哄哄地在抢。

  伊藤每天10点开门的时候进超市,买东西和排队要花6个小时,下午4点才能出来开始配送,比平时自己逛超市还尽心尽力,尽量买全。

  伊藤这边主要住着打工者和老年人,很多单子都是子女帮父母下单买菜,备注里写老人的家,要求无接触配送。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不敢出门,子女又跟他们不住在一起,所以很担心。

  伊藤会跟小区门卫大爷商量,老人不方便下来拿,尽量帮他们送到门口,然后拍照给子女看。

  2月6号送的最后一单,伊藤得知他们是接触了疑似感染者的隔离家庭,东西放在门口的快递柜就行。

  自从伊藤答应给他送菜,他就一直在微信上感谢。他因为隔离久了,不知道超市的行情,一开始说要鲈鱼鲫鱼,伊藤说能有冰冻带鱼就很好了,这个家庭伊藤就尽量给他买全,买到了排骨、五花肉、香菇、千张这些紧俏物资,还有各种水果。

  当时车子跑了一天没电了,伊藤扫了一辆共享单车,车头一大袋菜,左边右边又是一大袋菜,骑了9公里送去,又9公里骑回来,然后把没电的车推回家。

  也有因家里有小孩需照顾,而无法出门的情况。接单之后,客人打电话来,问能不能直接送到门口,电话里就听到这位妈妈身边两三岁小孩的哭闹声。

  伊藤发现,2月初开始,超市买菜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因为刚封城时囤的物资差不多吃掉了,一个家庭顶多囤上半个月食物;另一方面,大家都不知道封城什么时候会结束,刚开始可能以为7、8天就不会封了,现在看不到尽头。所以越来越慌张,买越来越多东西。

  有太阳的天气出来买菜的人多,真的是要靠抢,阴冷天相对好一点,阴天称重排队50分钟,晴天要一两个小时。挂面、鸡蛋最容易没有,要最先去买;要在抢菜的间隙去抢排骨,不能等买完菜再去。

  有时候伊藤排了长队,把菜、排骨都称重标价装好了,放在一旁的购物车里,但转头,就有人把我购物车里的食物拿走了。

  不仅是我,伊藤还目睹了很多次别人购物车里称好的东西被拿走。

  超市人手非常不足,还要匀出人手消毒、测体温,不能够及时去货仓拉菜,好不容易拉出货仓,还没等到展示架,一些紧俏的蔬菜就抢没了,连菜叶子都看不见。

  超市上菜的阿姨,到了下午脾气特别暴躁,因为根本没时间吃饭,其实大家都很难。

  伊藤一单下来通常就有几十斤,每天能接5单样子,帮5个家庭买好菜再出来,电动车停的位置距离超市还有300多米,伊藤拎不动全部东西,每天就一点点搬,一点点挪到电动车上。

  2月3号晚上,伊藤送了一天菜,已经回到了家,刚吃了碗泡面,7点多看到一个地址是江城三医院的单子,需要买口罩、喷壶、10瓶酒精和10瓶84消毒液。

  那肯定是患者或患者家属,伊藤没想接,因为药店肯定已经关门了。但是坐了20多分钟,伊藤坐不住了。

  电动车骑了一天已经没电,我就扫了一辆自行车,把平时去的药店都转了一圈,骑了3、4公里,一家店也没开,后来骑到一个偏远的小巷子里,灯特别暗,一家药店开着,估计老板就是住在楼上的那种,老板也不肯多卖给我,只买到了2瓶消毒液、酒精和酒精棉。

  伊藤又骑了5、6公里的自行车,把东西送到住院部的护士站,通知客人来拿。

  还有一次是晚上送到江城肿瘤医院,伊藤也已经回到了家,看见单子上写要消毒液、酒精、口罩。

  伊藤想起来刚刚送东西的时候看到一间小药店,赶紧骑了5公里的自行车过去,药店关门了,还好门口贴了电话,说有急事联系,我等了20分钟,一个男人过来给了酒精和消毒液。

  伊藤又骑了5公里去送,下单客人住在医院4楼,他从窗口用绳子放下了一个小篮子,伊藤把东西放进去,他就吊上去,全程没见过面。

  伊藤这几天跑在路上是真的很清冷,只有几辆贴着“驰援江城”条幅的车开过,医院门口的发热门诊一直从早到晚排着长队。街上还在奔波的人,就是像伊藤这样送外卖的。

  也有需要奶粉纸尿裤的妈妈下单,这是被忽略的母婴群体。

  伊藤觉得,总不能让婴儿饿着”。

  2月5号傍晚,伊藤的电动车马上要没电了,看到有一单需要7罐奶粉、辅食、尿不湿这些,跑腿费不高,而且买奶粉需要自己垫付几千块,所以没有人接。

  伊藤观察了20多分钟,还是接了,因为总不能让婴儿饿着。伊藤不知道奶粉在哪买,不知道辅食是什么,这个妈妈就告诉伊藤平时是在哪里买的。

  母婴店老板看到伊藤很惊讶,问跑这单多少钱,伊藤说也不多,她说,“我们有好多单子送不出去,你要是不嫌麻烦,就留个电话。”

  伊藤就让她随时联系我。伊藤觉得自己没有像那些医务人员那么专业,可以帮病人,但可以想尽所能帮助困在江城的人们,他们是英雄,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居家隔离,忍受着心之惶惶。

  在街上奔波的这几天,伊藤发现开着的药店越来越少,小区开的门越来越少,到现在几乎全封闭了,环卫工人还在打扫卫生,街道依然干净整洁。

  2月5号下午,伊藤还在超市买菜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单子一直没人接,要求买白加黑、阿莫西林,还有些水果青菜,强调放在楼下,不要送上来。

  伊藤想他一定是感冒了。伊藤担心再没人接,药店就要关门,就赶紧接了。

  这个客人伊藤给他买得特别全,白加黑现在需要身份证才能买,伊藤没有带,就跑了两家药店买到三九、可立克、阿莫西林。

  伊藤所在的超市已经没菜了,又去其他超市找,看到绿叶菜都给他买了,然后优先给他配送。

  这单是他妈妈下来拿的,对伊藤道谢,说辛苦了。客户找到一位外卖小哥不容易,所以经常会打电话来让我给他带些别的,比如有一次我已经买完菜了,客人问能不能再带一个体温计的纽扣电池,如果让我带烟我就不一定去,但我怕他测不了体温,又跑了一段路去买。

  最近因为伊藤把送外卖的经历发在豆瓣上,2月11号,杭州三院派汉医疗队通过豆瓣联系上伊藤,当时已经接近晚上8点。

  他说实在没法子了,下了跑腿订单一直没人接,找伊藤帮忙。他列了20多种物资需求给我,比如洗衣液、泡面、衣架、发夹等等。

  这种单子说实话想赚钱的人都不会接,因为太复杂,买一下几个小时过去了,要挑选、排队,一家超市肯定买不齐。

  伊藤是很想帮忙,但因为已经8点,商店基本都关门了,这些物资买不到,所以暂时还没有给他们送去。伊藤想有这些物资需求的援助江城医疗队一定不在少数。

  因为伊藤对小区和路不熟,加上很多路和门都封闭了,导致经常走冤枉路,迟到了好几次,人们也很可爱,从不会因此有怨言,还叮嘱伊藤路上小心,照顾好自己。

  早上去超市的时候,伊藤还是很有干劲,但因为超市人群密集又封闭,到下午我就会有点头痛,其实也挺害怕的,担心是不是发烧了。

  因为伊藤一直健身,对自己身体的感知能力比较强,所以每天早上会评估一下自己的状态,觉得OK,伊藤才会去干这件事。

  晚上吃饭的时候,伊藤就是在想:今天我一个人代替了7、8个家庭的人口流动,减少了他们感染的可能,很开心。

  睡觉前,一想起第二天早上8点要起来给约好的几个家庭买菜,突然就觉得浑身充满干劲,起来又做好几组俯卧撑。

  伊藤路过空荡荡的黄鹤楼,平时游人如织。

  虽然伊藤觉得江城工资比较低,就业压力大,但最喜欢江城的“真”,有一种嬉笑怒骂的市井气息,很有人情味的城市。

  现在,全国很多省市都有封城举措,人们的日常生活肯定有诸多不便。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城市能好起来,为它做点什么,不管是大是小。

  自1月23日江城“封城”以后,这座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仿佛陷入停摆。

  无人的街道、关门的店铺……被按下暂停键的江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难题。在绝大部分人都停工时,有一群人,成为城市里的摆渡人。

  他们骑着电动车,穿越整座城市,把温热的人间转递到一扇扇门后。他们维持着这座城市的生活,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日夜。

  江城的外卖订单真的很多,忙的时候一两秒就蹦出一单,一天保守估计也有一两千单。伊藤精力有限,会优先选择那些急需的订单。

  伊藤印象深刻的,比如,送过一户“感冒药、阿莫西林、各种水果”的单子,这个订单很长时间都没人接,但应该是一位感冒病人的急需用品吧。

  伊藤接了这单,跑了几家药店,买全了药。伊藤还送过一户隔离家庭的订单。我联系他以后,他再三强调,你走了,我再下去。

  后来他在微信上告诉伊藤,他们是隔离家庭,不能当面道谢。

  医院的订单,伊藤也送过好几单,也是很久没有人接的单子。大多是酒精、消毒液这些东西,可能是患者需要的。很难买,但我尽量跑几条街去买上,放在护士站里,由他们来拿。

  这几天,伊藤明显看到订单的内容不一样了。2月初,肉和菜等生鲜比较多。后来生抽、料酒、盐这些调料慢慢变多。这几天,米面油的单子也开始多起来了。“封城”已经二十多天了,大家的生活和心态在发生变化。

  伊藤接的大部分单子都是生鲜,为此也成为超市的常客。

  伊藤每天10点开门的时候进超市,买东西、称重、排队要花好几个小时,下午4点才能开始配送。有时候,称好的东西放在购物车里,一回过头,就被人拿走了。

  伊藤自己是个生活“大条”的人,年夜饭都是辛拉面在凑和。但是这几天,挑菜、挑排骨,成了穿梭菜场的熟手。

  别人不知道伊藤是在配送,会对我买这么多东西表示不满。

  电动车经常到了晚上没电,我会推着它回家。空荡的城市夜晚,很难看到行人,走在路上的时候伊藤会想,今天跑了七八单,又少了七八个家庭出来买东西,减少了七八家感染的可能。

  这些都让我很感动,也让我回到了最初的想法:你怎么样,世界便怎么样。你回报生活温暖,生活就会给你感动。

  这段穿越城市的日子,我感触最大的可能是距离吧。城市空荡,医院门口的消毒水味,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一切都是“生人勿近”的样子。等特殊时期结束后,伊藤真的很想看到每个人拥抱。

  当然,伊藤也怕死,但是本性里始终有勇敢的部分吧。

  在暴风中心的江城,伊藤力量微薄,但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传递一份温暖。

  ~~~~~~~~~~~~~~~~~~~~~~

  莞莞碎碎念:“小可爱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给偶留言哦,如果可以用红豆支持就更好了哇,把你们的打赏都多多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