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剧辛使赵
作者:三雪七星      更新:2022-04-28 12:36      字数:3824
  且不说姬复一行在路上飞速的向着蓟城而去,却说,那日剧辛得到命令接赵国公主入燕。

  虽然纳征已经早就完成,不过剧辛一行还是带了大量的礼物。……这是送给赵国那些权贵的。

  他们一行过了易水,从代郡直下邯郸,一路上除了在驿站停留也是马不停歇,可以说,燕国君臣不但打了姬复一个措手不及,也将赵国君臣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等到剧辛向赵王表明自己的来意,赵王询问到:“特使,我燕赵联姻乃是大事,先前曾有言,今年年底我赵国送公主前去燕国,与你们燕国太子完婚,如今时间尚早,贵国如此仓促,我赵国没有准备,难道燕国有变乎?”

  “我燕国如今兵强马壮,有乐毅将军麾下二十万如今正在齐地攻城掠地,如今更有公子复编练的新军三万,宵小之人战栗,忠贞之事效忠于我王,上下一心,实为赵国一大助力。若是与赵国联合,则诸国都不敢轻触赵国,哪怕是那虎狼之秦国,恐怕也不敢冒犯有燕国相助的赵国。”

  蔺相如听了,眉头一皱道:“贵国王上与秦国可谓是颇有渊源,特使如此言语,莫非诓骗于我等。”

  什么叫颇有渊源,其实他们还真是外甥与舅舅的关系,只不过由于如今燕国利益与赵国相同,所以就贤明的燕昭王就认了赵国当老大哥。

  “非也,如今且不说易王已然早逝,我王上次与赵国一同救助魏国,与秦国已然结仇。更何况,若说亲疏,列国联姻少说也有几百年,大家都有渊源,莫非你赵国就能独善其身?我王诚意十足,还请王上详查。”

  “敝国国内传言,贵国王上大病不能理事,不知真假,还请特使实言相告。”

  剧辛看了蔺相如一眼,深感这个人难缠,真是不讲究,底层上来的人脸皮厚的真是没边,贵族之间最起码顾及着各自的脸面。而这蔺相如,真是逮谁怂谁,简直就是一“喷王”。曾经将燕昭王弄得想要杀了他,不过考虑到赵国的实力才忍气吞声的放他回来。如今剧辛遇上,同样想要废了他,尤其是他的那张嘴。

  “多谢上大夫如此关心我王身体,我王确实曾经因不慎落水,因而得病。不过,天佑我王,幸得我家公子从辽东赶来,送上神药,如今我王已然康复,已经开始处理国内政务。”

  “燕王身体康复,本王就放心了。本王与燕王合作一向愉快。不过,特使,既然燕王身体如初,为何如今急于我儿入燕?”

  “相信大王也明白敝国公子对公主的重视。如今我家公子虽然未曾与公主谋面,但是已经情根深种,以至于茶饭不思。当然,不可能因为我家公子的意愿就来求取公主,所以,我王将公子打发到齐地去协助乐毅将军整顿军务,为攻城做准备。”停顿了一下,剧辛继续说道:“若非如此,恐怕半年前我家公子就想要求取公主入燕了。只是如今发生了意外,想来王上也应该知道,阴阳学派的邹子虽然投奔我燕国,被我王给予了大夫之职,但是却基本不参与国事,与客卿无异。除了重要事情,比如上次伐齐征询他的意见,其他时间,我等也不轻易打搅。”

  “特使此来,与邹子有关?”赵王何连忙问道。

  “正是!前些日子,邹子突然求见我王,说是他算出我燕赵联姻最好在九月之前,否则……”看了一眼赵王,剧辛欲言又止。

  “特使,但说无妨。”

  “恐于公主不利。”

  “邹子如何说的,详细说来。”赵王何有些急切的问道。这个时代人们对于鬼神天道还是很敬畏的,所以阴阳学派在上层很有市场……就算是不怎么相信的,对于凶兆之事也是宁可信其有。

  “邹子言,他夜观天象,燕赵有崩离之象,西方金星有东侵之意,西方乃是暴秦,将有东出之意,而赵国居于秦之东方,恐主秦将攻赵。然邹子不解,又算之,方之乃是由于赵国公主身死,以致我燕赵联盟破裂,以致最后燕失地,赵大败于秦,自此之后不复与秦相抗也!故此,我王听后,大惊,询问破解之法。……邹子言,即可迎赵公主入燕,若得勇士相助,公主或可得存,两国可解失地败亡之危。……请大王准许外臣迎公主入燕。”

  如今廉颇巡视边境军队,故此只有蔺相如、赵梁和平原君赵胜在此,以及其他诸位赵国大臣。

  赵王何想了一下,回道:“特使先去驿馆歇息,明日给你答复。”

  “诺!”

  ……

  等到剧辛走后,赵王何看着下面的群臣,眉头一皱,说到:“”今日特使之语,不得外泄,否则必将重处。蔺大夫,平原君,老宗正留下,其他人先下去吧。“”

  “诺!”

  ……

  “三位爱卿怎么看?”

  三人不语,最后平原君看到赵王何将目光看向自己,知道'自己不说话不行了,于是硬着头皮说到:“臣弟以为,燕国特使所言虽不尽属实,但肯定是确有其事。虽然,早些时日,但为了贞儿着想,贞儿早日入燕也没什么不好,正如特使所言,我燕赵联合,就连秦国也不敢轻易得罪我们。”

  蔺相如听了,说道:“燕赵联盟,臣一向支持,毕竟,他在我们的大后方,若是与秦结盟,则会牵制我们一部分兵力,不能尽力对秦。只是,若是燕国成功吞下齐地,势力过大,恐怕对我赵国不利。”

  “蔺大夫说得有理,那卿以为我当如何决断。”

  “臣也不知,如今秦国威压我赵国,不知何意?若是贸然与燕国决裂,恐怕我腹背受敌。但若是秦国只是虚张声势,那么以暴秦的往日作为来看,恐怕将会攻取楚国或是韩国,楚国可能会大一些,毕竟韩国已经向秦国臣服。一旦秦楚相争,我们就可趁机向东吞并土地。”

  “蔺大夫想要攻燕?”

  “齐地非燕旧地,人人可得之。况且,若无我赵兵牵制,乐毅岂能轻易吞下齐国土地。”

  平原君看着蔺相如道:“五国攻齐之时,土地不是已经划分好了吗?我们也吃下了齐国济西之地,如果攻燕,岂非不义?”

  “相国大人,非也。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虽然如此,但是谁也没想到乐毅会进军这么顺利,吃下了齐国人口最多的地区,若是任凭燕国消化掉齐国人口,将会是我们的一大威胁。所以,绝对不能任由齐国灭亡。若是燕国灭掉了齐国,我们赵国就必须出兵占据要地,方可后顾无忧。”

  “那燕赵联盟呢?”

  “我们只是占据险要,迁移人口而已。至于大部分土地自然还是还给燕国。若是燕不想失去齐地,燕赵联盟必不破也。”

  “若如此,臣无异议。”

  “那我儿如何?”

  “既然终究是要燕赵联盟,不如早送公主入燕,一方面可以使得秦国不敢将兵锋对准我赵国,另一方面,若是我赵国攻燕,也可有缓冲的余地。”

  无论是蔺相如还是赵胜,以至于赵王何,都没有考虑另外一种可能。……他们会败。……因为赵国在对齐国和燕国上面,还真是胜多败少,或者说全胜。所以即使剧辛声称燕国有乐毅的二十万和姬复的三万,依然没有人认为燕国会胜。……这就是信心,或者说国家气质因素在里面了。他们对秦软,但对燕齐那就是硬。这就好比中日俄之间的外交态度,那是当年打仗打出来的,在没有新的战争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的态度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臣弟赞同蔺大夫的意见。”

  “宗正?”

  “臣也赞同。”

  “既然如此,平原君,你跑一趟燕国馆驿,知会一下特使,明日就启程吧。公主那里你也去说一声,我晚些去看望她。”

  “诺!”

  “两位也回去吧。”

  “诺!”

  “臣有事想禀报王上。”

  赵王何看了赵梁一眼,说到:“那宗正就留下吧。”

  蔺相如走后,赵梁道:“王上,希望这次你能派信得过的人护送公主入燕。”

  “公主是我女儿,我自然会如此。叔父何必多此一举呢?”

  “老臣听了特使之言,心神不宁。王上,如今后宫之中,公主与太子别无根基,若是公主入燕,太子或可得一助理,但二公子如今也不小了,难免有什么心思。若是破坏了赵燕联盟大事,后果不堪设想,还请王上早做考虑。老臣身为宗正,有义务提醒你,莫要放纵后宫干政。”

  赵王何听了,心中很不爽,认为这老宗正多虑了。他的王后一向贤惠,怎么可能生出歹意。不过,赵王何还是谦逊的说到:“小侄知道了。不过叔父真的相信特使刚才所言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邹子名声在外,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即使不是邹子所言,乃是燕国的借口,那么公主安危依然关乎大局。若是公主出了意外,未必不会如其所言一样发展。”

  “叔父之言有理,何受教了。”

  “老臣告辞。”

  “叔父慢走。”

  赵王何犹豫再三,还是回到后宫,召威后过来商议如何送公主入燕。

  “燕国特使想要迎接公主入燕?”

  “不错。威儿以为当如何?”

  “日子定了吗?”

  “明日就走。”

  “这么匆忙?幸好臣妾已经准备好贞儿的陪嫁物品,今日就给贞儿送去。只是有一个却是为难?”

  “何事?”

  “贞儿年龄不过十三,所以陪嫁之人难寻。”

  其实威后的意思是没有合适兄弟的女儿可以给她当陪嫁。毕竟,赵王哥哥一家已经被赵王除尽了,至于弟弟平原君,恐怕也未有适龄女子出嫁。

  “这个你不用操心了,寡人来解决,你先陪我去看看贞儿。”

  ……

  翌日,剧辛率人带着两量盛装的马车慢慢的踏上了北行的道路,或者说,剧辛一行只是在前面压阵,平原君才是真正的送婚使,所以剧辛现在是先行一步,在燕赵边界做好迎接准备。

  而平原君一行几百人,大多是送婚的队伍,还有押送陪嫁的,至于保护人员,赵王何认为在赵国境内不可能出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宗正的提醒,还是派来了五十个军中好手充当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