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弘晴弘曜番外(合集)
作者:多肉葡萄      更新:2022-10-29 19:17      字数:4152
  永寿宫里。

  弘晴从御书房回来给若音请安,就见若音正在和桂嬷嬷说话,蹙眉像是有什么事情的样子。

  “皇额娘。”

  弘晴规规矩矩拜了拜,本来打算不打扰若音,先回屋继续温书的。

  若音这儿,就忽然开口,叫住了弘晴,道:“弘晴,等等。”

  “是。”

  弘晴颔首应了,回到若音身边,端然立着,等候若音跟他说话。

  若音抬眸,瞧了一眼弘晴,见他永远都是这么知书识礼的样子,也颇有些感慨,就道:“是你皇阿玛说,你十四了。”

  “这个年纪,该去六部里历练了。便让我问问你,你觉得哪儿好。”

  六部?

  弘晴早想过这个问题。

  这阵子,有时胤禛议事,也会带着他和弘曜。

  他晓得的。

  在皇阿玛眼里,自己十分不错,自然希望他能为朝廷效力。

  弘晴想了想,回答道:“儿臣觉得,户部不错。户部乃是六部当中相对重要的,掌管天下户籍,还有银钱。”

  “从古至今,朝廷衰弱,很多问题都是出在贪墨上。儿臣想着,进入户部,了解银钱动向,兴许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若音听完,不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想法甚是不错,就是朝廷上的事情,盘根错节,想要解决,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也不知道弘晴做好这个准备了没有。

  “你想好了就行。”

  若音莞尔,道:“回头你皇阿玛也会问你,既然你想去户部,这阵子就多多了解一下户部那方面的情况吧。”

  “是。”

  弘晴颔首,瞅着天色不早,就温和道:“皇额娘,也到了用晚膳的时候了,儿臣陪您一起吧。”

  “这个时辰,想必姐姐已经在膳厅里忙活着了。”

  “也好。”

  若音看着儿子体贴孝顺,心里自然熨帖,答应后,就和弘晴一块儿去了膳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弘晴都在筹划进户部的事儿,他也问了自己的弟弟弘曜,弘曜表示,他想去吏部。

  “四哥想着的,无非是整顿吏治上头的事情。这好办,你去户部,我去吏部,我就能帮得上你了。”

  弘曜笑得开朗,弘晴看着他,也笑了。

  转眼到了这一年的年尾。

  弘晴进入户部,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临近年尾的这段时间里,户部非常忙,他累得慌,这天从衙门里出来,都快月上柳梢头了。

  这个时辰,回宫是不行了,宫门都已经落锁了,好在他在宫外已经开牙建府,索性回自个儿的府邸就是。

  刚想着。

  弘晴出衙门,就遇见了自己的弟弟弘曜。

  “四哥。”

  弘曜对着弘晴挥了挥手,就道:“我先前一直在你的院子外头看书呢,就是天黑了,也没事做,就在院子里走了走。”

  “你呀,处理事情都到这么晚了,很辛苦吧?”

  弘曜还是心疼自己的亲哥哥的。

  他俩刚进六部,算是新人,什么都不懂,一开始接触的卷宗,那也是许多年前衙门行事的卷宗。

  先看懂了,知道是个怎么样的流程,再慢慢上手。

  没想到,弘晴学得特别快,卷宗早就看完了,已经在上手了!

  弘曜进度就慢一些。

  他每天掐着时辰来,掐着时辰走,从不多留片刻,那些卷宗还剩了一小半呢,赶在过年前看完,他就满意了。

  弘晴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弟。

  聪慧,但有的时候懒散了一些,不过虽然如此,他的分内事,他还是会规划着做好的,也算自律。

  故此,弘晴也不会说他什么。

  “想要多做一些事,自然是要辛苦一些的。”弘晴对弘曜说完,又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你今晚也是要回你自己的府邸吗?”

  “嗯,对!”

  弘曜点头,又嘿嘿一笑,走过来和弘晴勾肩搭背,道:“不过,既然都等到四哥了。要不,我就和四哥一起回你那儿去吧!”

  “那么大个府邸,就那么几个人,我总感觉冷冷清清的,还是和你待在一块儿比较好。”

  弘晴一想,也觉得有道理。

  但他自个儿其实没这种体悟,毕竟他真忙起来的时候,回了府邸里都是倒头就睡,第二天一早继续来户部做事。

  冷清……

  呃,他好像连自家院子都没怎么逛过。

  “……”

  弘曜在边上,听弘晴说完,沉默了片刻,就失笑道:“四哥,你这性子,倒是跟从前的皇阿玛有得一比了。”

  “嗯,你还是要注意身体比较好。就像皇阿玛,如今上了年纪,就把底下的事情给咱们兄弟几个做了。”

  “他也是想多休息休息,花时间陪皇额娘的嘛!”

  弘晴也晓得这些,兄弟俩一路说说笑笑,就回了四阿哥府。

  快过年了。

  京城下雪以后,也冷了起来,六部衙门因为都是在一块儿的,户部与吏部也挨着,平日弘晴和弘曜兄弟俩相处的时间,也就变得多了起来。

  这天午后。

  弘晴将手里的卷宗看完,正在和户部侍郎说事情呢,就是地方上受了雪灾,要拨款的事儿。

  弘晴刚刚说完自己的想法,他就瞧见院子外头,弘曜正在往他这个方向张望,像是有什么事儿。

  “失陪。”

  说完事情的弘晴,暂时丢开了户部侍郎,走到院子里,到了弘曜身侧,就问道:“五弟,怎么了?”

  “那个——”

  弘曜像是有点犹豫,想了想,还是道:“你今晚有空吗?早些下衙,咱们进宫一趟,好不好?”

  进宫?

  弘晴意识到了什么,就问道:“出什么事了?”

  “也没什么。”

  弘曜摸了摸后脑勺,就道:“天冷了,额娘着了风寒。我想着,你要不要去看看她?忙的话,也没事,我能照顾她。”

  弘晴听完,想也没想,就答应道:“好。”

  婉贵妃病了呀,他是该进宫的。

  弘曜那儿,大约也没想到弘晴这么顺口就答应了,松了口气,也没再打扰弘晴做事,自己就先回刑部去了。

  弘晴自己,回了户部,就想起了婉贵妃。

  额娘。

  这个词汇,在弘晴心里,其实第一反应想起来的都是若音,毕竟他从小在若音膝下长大,就是这么喊若音的。

  即使是他知道,自己不是若音亲生的,可若音对他的栽培,其实和对其他的几个弟弟们都是一样的。

  当然。

  若音栽培最用心的,其实是璟婳。

  他们几个弟弟心里,也十分敬重璟婳这个姐姐。

  至于额娘婉贵妃。

  弘晴知道,婉贵妃为了避嫌,在瞧见他的时候,总都是淡淡的,但或许血脉亲情吧,他能感觉到,自己和婉贵妃之间的联系。

  往日里,婉贵妃来皇额娘宫里的时候,给他们兄弟几个带东西,自己也有一份,并没有因此疏离。

  虽然,他拿到的东西,和弘晞他们都是一样的。

  但也该去看看她嘛。

  到底是长辈,弟弟也开口了。

  弘晴这么想着,就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对镯子来,是翡翠玉镯,成色极好,他在京中饰品店里特意挑选的。

  便送给婉贵妃吧!

  当天。

  弘晴早些结束了户部的事情,就和弘曜一块儿回宫,去了婉贵妃的宫里,给她请安,探望她。

  “额娘,我回来了。”

  弘曜一回屋,撩开帘子将外衣脱了挂在一边,迅速就跑回到了婉贵妃的身边。

  彼时,婉贵妃正靠在贵妃榻上休息呢,她得了风寒,有点流鼻涕和咳嗽,气色瞧着不是很好。

  也没有怎么梳妆,只懒懒地挽了一个发髻在后头,显然是不想出门的。

  “婉娘娘。”

  弘晴进屋,也恭恭敬敬地对着婉贵妃行了一礼。

  婉贵妃大约是没有想到弘晴也会过来,抬头时眼里闪过了一丝诧异,但她聪慧,很快明白了这应该是弘曜的主意。

  “坐吧。”

  婉贵妃说着,就让弘曜去帮忙倒杯茶。

  弘晴也借了这个机会,将自己买的一对镯子,交给了婉贵妃。

  “在京中首饰铺子买的,婉娘娘,你收下吧,希望你身子能够早些好起来,五弟他还是很担心你的。”

  弘晴说完,又帮婉贵妃将身上的毯子拉了拉,让她能好好盖着,舒服一些。

  婉贵妃接过镯子,打开瞧了一眼,便道:“谢谢你了。不过往后,也不必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我。”

  “你刚刚进户部,俸禄也不多。手头上有些银子,还是留着自己花销吧。”

  婉贵妃不是嫌弃弘晴,也没有不喜欢弘晴。

  她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不想再给弘晴添麻烦而已。

  弘晴闻言,显然也没有多想,点点头,趁着弘曜端水进来,也陪着婉贵妃喝了水,说了一会儿话。

  天快要黑了。

  弘晴没有在这多逗留,就回永寿宫去了。

  若音晓得弘晴去看了婉贵妃,晚膳时,就问起了婉贵妃的病。

  “昨儿刘太医去看过了,说是风寒,吃个三五日的药,也就能好起来了,她病了懒得见人,我也就没去。”

  若音说着,就问道:“弘晴,她还好吗?”

  “还好。”

  弘晴想了想,就道:“她气色稍微差了一点,但精神还行。儿臣今日过去,给她带了一对镯子。”

  “她说太贵重了,让儿臣下回不要带这样的厚礼。”

  弘晴也无奈。

  那镯子,他本来是为若音挑的。

  是他积攒了许久的俸禄,再加上从前存下来的一些零用才买的,想着自己赚的第一笔钱,拿来孝顺若音。

  今儿听弘曜说探望婉贵妃,他也没多想,就先拿给婉贵妃了。

  若音是他的皇额娘,他只要好好努力,不怕以后买不起更好的东西给若音,他心里坦荡,也就把这事儿给说了。

  若音听完,沉默片刻,就宽慰道:“婉贵妃素来日子过得也简单。但,你的心意,她一定明白。”

  若音看得出来的。

  即使是因为弘晴幼时发生的那些事,导致婉贵妃从前对弘晴颇有抵触,而后又顾及二人之间的身份,与弘晴也保持了距离。

  但毕竟血浓于水。

  好似从前德妃与胤禛之间的事情,也不可能再发生。

  而到了现在。

  婉贵妃心里逐渐放下了过去的那些伤痛以后,她对弘晴,自然也是愿意接纳,说说话什么的。

  婉贵妃从前日子凄苦,被家人背叛,被人利用,就连亲生儿子也无法留在身边,如果不是若音的帮助,她就该很绝望了。

  好在,现在日子还好。

  她,也从未有过任何非分之想。

  就是可惜了。

  婉贵妃觉得,她到底连累了弘晴几分,要不是弘晴是她生的,以弘晴的优秀,还是有机会当太子的。

  现在,朝廷之中,也聊起了立太子的事情。

  众位阿哥之中,呼声最高的,是弘明。

  弘明乃是嫡出,且从小就展现出了很高的天赋,他学东西很快,懂得举一反三,在骑射上,目前瞧着,也不差。

  就是年纪小了一些。

  才十来岁,要说立太子,有些早。

  除了弘明以外,其实也有人举荐弘晴的,他算是半个嫡子,在兄弟中也是年长的。

  虽然说——

  还有个比他更年长的弘时,但弘时本人可从未想过太子这个位置,他一听人提起,只有被吓着的,可万万不敢想。

  弘时和齐贵妃一样。

  闲散潇洒的日子过得久了,如今只想领一个简简单单的差事,拿着俸禄,过平凡的日子。

  太子?

  算了。

  没有那样的才能,争什么?

  从前的废太子胤礽被圈禁起来那么多年,前几个月才刚刚病死了,听说死前疯疯癫癫,弘时才不想也变成那样呢!

  至于弘晴自己?

  他有想过太子之位,但不是要得到的那种。

  是谁都好吧。

  只要能将这个国家治理好,他都没有意见,他也会谨守本分,按照皇阿玛说的,做好自己的差事,成为一个治世能臣。

  不求名留青史,只求为百姓兢兢业业做事,无愧于心。

  故此。

  很多年后,当弘晴面对弘历的质问的时候,他选择站出来,一剑刺向了弘历,了结了弘历的生命。

  “自七弟成为太子,我便再未想过这个位置。六弟聪慧,待人宽和,文才武略俱佳,身为哥哥,我非常愿意好生辅佐。”

  他,在心里默默道:“这一份情谊,其实就好像当初十三叔,对皇阿玛的一样。他甘愿为人臣子,不是因为没有野心。”

  “而是他觉得,自己的七弟很合适,是最好的继承人。他真心想要这个国家好,自然就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去造成混乱。”

  “乱世里,最苦的,其实就是他最想守护的平民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