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农业调研(1)
作者:依依兰兮      更新:2022-04-29 22:54      字数:3196
  没过几天,沈小霞总算接到了县农业局覃技术员的电话,问她六天之后有没有空,如果有的话,就定在那一天,他和两个同事会陪着市里的两位专家上他们村里来一趟。

  沈小霞当然有空,当下便笑着答应了。

  挂了电话,沈小霞便忙跟文主任他们联系,这天下午开个会。

  将村民代表们、老支书也都请了来。

  大家一听说有市里农业局的专家要下来考察,告诉大家脱贫致富的法子、指导大家开展种植或者养殖,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将信将疑。

  村民代表甲:“没想到啊,咱这村里现在也是出名了,竟然还有市里的专家下来考、考察。专家说种啥就种啥,这真能靠谱吗?”

  村民代表乙:“是啊,专家来一趟转悠转悠便走了,以后怎么办?万一种下去的东西出了什么毛病,咱又不懂这个,岂不是白搭了?”

  村民代表丙:“就是这个话了!这是要往里边投钱的吧?那要万一赔本了,那怎么办?算谁的呢?”

  其他人哄笑,“当然算你自己的啊,还能算谁的!”

  村民代表丙便“嘿”的摇头摇得拨浪鼓似的,“那我就——先看看吧,你们谁先带个头试试......”

  这主意简直妙,当下大家纷纷表态,都表示自己先看看别人家搞得怎么样,再想想要不要跟进......

  文主任生气,黑着脸道:“哎哎哎,一个个先别把话说的那么满啊!这还没开始呢,都瞎想什么?不赚钱能让你们做吗?咱肯定是选那最有市场的发展,对不对?”

  村民代表某某插话:“那就是还是有可能赔呗!”

  文主任气得瞪眼:“你倒说说,这干啥能有个十成十的保证?种田也得看老天爷的意思、也没人跟你保证年年大丰收!”

  村民代表们交换眼色,有人暗暗翻个不以为然的白眼,心说种田种地虽然不保证大丰收,但也总有收成啊。而且,这都是自家吃的,怎么着都亏不了。也不存在赔本的问题......

  这完全就是两回事儿嘛......

  又有人忍不住道:“咱村不是发展乡村旅游吗?我看现在已经搞得挺好的啊,个个村都羡慕!怎么又要种东西了?这——这乡村旅游还搞不搞啊?已经搞成这样了,不搞怪可惜的吧?”

  这话提醒了众人,大家纷纷附和。

  “是啊,咱不是要搞乡村旅游嘛!等着城里人来旅游,咱收钱就行了呀!”

  “沈书记、文主任,我也觉得这事咱得一件一件的做对吧?这乡村旅游还没搞起来呢,怎么又要请专家指点种东西了?这个事我觉得可以以后再说啊。”

  “咳咳,我倒是懂了沈书记他们的意思了,咱种东西可以卖给游客对吧?可城里什么没有啊,还非得上咱这儿来买?而且,到时候有没有游客来、来多少人还不好说呢。要万一没人来或者来的人少,咱家家户户都种了东西,能卖的出去吗?”

  “对对!这个话对头!”

  “有道理!”

  “除非村里保证销路,不然咱也为难啊......”

  “是啊是啊!”

  老支书瞅了大家伙儿一眼:“你们说这么多我看都是废话。你们想得到的,人家沈书记想不到?先听听沈书记怎么说吧。沈书记说的有道理,大家就要相信、要支持。咱得心齐,得劲往一处使,不然沈书记就算是大罗神仙、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帮不了咱村致富!沈书记指了明路,咱干啥不走?没有把握的事,沈书记会乱说吗?”

  文主任率先鼓掌:“对对,老叔说的太好了!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也忙都跟着鼓掌,不敢做声了,但心里却是各有各的想法。

  家底本来就薄,一年到头只够糊弄嘴里这口吃的,偶尔改善改善生活、买几件新衣裳、喝两瓶好酒,再有人情往来,有孩子上学......哪儿不要花钱?精打细算有的人家是收支勉强平衡,有的稍微存下几个钱,那也很有限,谁舍得拿出来这么花掉?

  沈小霞在樟树湾村待的时间已经不短,对村民们的了解也越深。正因为如此,听到几个村民代表讨论的一句句话,她并没有感到生气或者受打击。

  如果换做她是他们,想法多半也会跟他们一样。

  家底薄的农村人家,谁肯轻易从口袋里掏钱投入?十户人家里不见得有一户乐意的。

  不是不想致富,而是赌不起。

  万一失败了,家里的日子就会瞬间艰难起来。

  这让她也暗暗警醒,她得尽量寻找最靠谱的项目。只有大家家底不那么薄了,有一定的底气了,才会舍得拿出更多的钱来投资、甚至是贷款也才会有胆气。

  沈小霞看了大家一眼,便说道:“感谢老支书、文主任和大家对我的信任,我绝不敢拿乡亲们的家底开玩笑,无论最后咱们选择什么项目发展,肯定会小心再小心、慎重再慎重,一定方方面面都考虑齐全了,才会推荐给大家。”

  “别管咱们种什么,专家指导方面大家都不用担心,村委这里会一直跟县农业局的相关技术员保持联系,一旦有问题立刻会向他们请教,如果他们解决不了,会帮着咱们联系市农业局,总之,肯定不会种下去了便不管大家。”

  “至于销路,这个我正在想,也肯定会拓展各个渠道,想办法帮大家解决。但首先,咱们得有东西,对不对?”

  “大家一开始有疑虑这是正常的,但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起一个好的带头作用。这一步咱们必须迈出去,这一步不迈出去,咱们就永远也走不远、永远也别想有发家致富的一天。”

  “咱们这个种植的项目,跟乡村旅游其实是配套的。吸引城里人来村里旅游,顺便把咱们的特产卖给他们,通过他们打出好口碑。咱名声响亮了,还愁东西卖不出去吗?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都不做声,沈书记说的有道理,这事儿是得有人带头,可问题是,谁来带这个头呢?

  会开了三个多小时,沈小霞说了自己的打算,又把笔记本电脑上做好的PPT展现给大家看,看看别的乡村是如何将产业发展、农家乐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的,有条有理,有根有据。

  大家看的津津有味,脸上的抗拒神情不知不觉间也消减了几分。

  看到那一个个原本比本村还要贫困的偏远山村如今是个什么模样,要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别人有好村官,本村也有沈书记,凭什么不能越变越好呢?

  说不定......也是可以的呢?

  不少人渐渐动了心,犹豫起来。

  老支书和文主任、刘姐几个则当场表态,他们肯定是要带头的,到时候可别说好处光让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占了。

  这一说,村民代表们更犹豫了。

  有的人比较轴,不停的追着沈小霞表态,要她保证肯定不会赔本、肯定能赚钱。

  沈小霞哭笑不得,哪怕她心里再有把握、事先做的再周全细致,也只敢说有八成把握啊,还有两成可能掌握在老天爷手里。

  谁敢说十成十的满话呢?

  老支书听得有些恼火,数落呵斥了几句,这才解了沈小霞的围。

  但沈小霞保证,她一定会尽力。

  这件事对家家户户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不可能这一时半会儿就能决定下来。沈小霞也让大家回去再好好考虑考虑,跟家里人商量商量。

  又说明天会开村民大会,把这件事详细的跟村民们说说,然后会将从县里带回来的资料发下去,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争取在专家们下来之前,大家对此事都有个基本的了解,做到心里有数,到时候专家们来了,如果谁有什么问题,正好当面请教。

  文主任敲了敲桌子,绷着脸严肃提醒道:“这个事沈书记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对咱们樟树湾村来说是大好事。你们回去都想想要不要做。但是我在这里把丑话先说在前头了,你们可以自己不乐意带这个头,但是不能跟乡亲们说这个事的坏话、不能说这个事不好......”

  老支书也点点头:“就是这个话,本来我也想说一声的。”

  如果村民代表口口声声全是负面的消息,让村民们心里会怎么想?

  大家相互交换了个眼神,纷纷点头笑着答应下来。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唐会计当天又跑镇上中学借了个投影仪回来,村里大喇叭广播,明天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