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扬州之行
作者:叶唯陌      更新:2022-05-01 10:48      字数:2281
  虽然心里对这个男人万分嫌弃,宁儿却还是假装对他有浓浓的情意,她靠进他的怀里,柔嫩的手在他身上抚摸着,问道。

  “你真的会娶我吗?”

  面对情人的质问,林宸态度坚决:“当然,我可是认真的,我会娶你,谁敢挡我我就杀了谁。”

  宁儿抚摸着他身体的手,停了下来,抬起头,楚楚动人地望着他,问道:“真的吗?”

  听到这样的话,林宸握住宁儿的手,态度坚定道:“当然是真的,宁儿,难道你不相信我对你的心意吗?”

  “不是,可是……”宁儿故作可怜,稍稍顿了顿,道,“可是我是一个寡妇,又是你的叔母,你真的愿意为了我做任何事吗?”

  “当然是真的,宁儿,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的魂儿就被您勾走了,可是你却是我二叔的女人。现在好了,那个老家伙死了,你是属于我的了,谁也阻止不了。”

  “嗯,我相信你,可是……可是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该跟你说,不说我又害怕。”

  宁儿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委屈,林宸看了很是担心,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你不要怕,告诉我,有我呢。”

  迟疑了一会儿,宁儿那双平素里勾人魂魄的眼睛变得湿润了,滚烫的眼里夺眶而出,向情夫哭诉了一件事。

  ……

  世事难料,命运无常。我们都是浮生棋盘上的一颗棋子,难以摆脱命运的捉弄,一旦离开了命运的棋盘,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成了弃子。

  世间之事,变化无常,你我都尽力争取,却终究无法挣脱命运的棋局,所以,我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错过了许多最真的美丽,也许只是一个转身,一个回眸,也许是一次离去,无意的离去,然而再回头时,人生的棋局却早已凌乱......

  翌日,扬州。

  包拯与展昭的坐骑是精心挑选的千里良驹,若是马不停蹄一个昼夜便可从庐州赶到扬州。不过,安全起见他们没有选择走夜路,晚上便于沿途随便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次日一早才继续上路。

  所以,他们到达扬州城西门之下时恰好是第二日的黄昏时分。

  这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嘉明戏班是扬州最负盛名的戏班,所以,二人进城后找人少一打听便得到了其地址所在,东城的明德巷。

  于是,包拯与展昭二人便自西往东,穿过了大半个扬州城,终于找到了嘉明戏班所在。

  这天夜里嘉明戏班有演出,二人便以客人身份入内,在二楼的包间坐下,待欣赏完演出才亮明身份,说自己从庐州而来,因为林家的案子想跟戏班的人打听一下关于宁儿的事。

  戏班的人都知道这位当家头牌嫁给了林家的二爷,成了富家太太,不曾想才两年光景夫君死了,而她本人也卷入了林家的凶杀案。

  清楚了二人来意后戏班的人很是客气,也很配合,将二人引入后院去见他们的周老班主。

  这位周老班主年过六旬,在这戏班是其一手经营起来的,所以,想了解戏班的事找他是最好的选择。

  包拯、展昭被戏班的人领到客厅以后,见一位老者正襟危坐在主位之上是,他身材瘦削,虽已头发花白,沧桑的脸上却活力满满。

  这个老者便是嘉明戏班的班主周老先生。

  戏班的人跟彼此引荐了一下,周老班主便请二人于左侧的椅子上坐下,又吩咐人给二人倒茶。

  “不知二位远道而来是有何事要问老夫?”老班主端起左边的青瓷茶盏,呷了一口,问道。

  包拯微微颔首,言辞恭敬地道:“我二人冒昧打扰是想跟周老班主询问一下有关宁儿的事?”

  “宁儿的事?”周老班主将青瓷茶盏端在手上,道,“不知具体是想知道什么事?”

  包拯回答道;“老班主,在下想了解一下宁儿的身世过往,比如她从哪里来,这些年多与什么人往来,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

  听完包拯的问题,周老班主的眼神不自觉的往左上移动,回想了一下,回答说。

  “宁儿这个孩子也挺可怜的,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我带着戏班去江宁演出,途中见到了一个流落街头的女孩儿,浑身脏兮兮的,饿的脸都走形了,我问了一下才知道,那孩子父母都去世了,一个人孤苦无依,已经三天没有吃的饭了。”

  说到这里,周老班主不由得叹了口气,稍稍顿了顿。

  包拯接过一个小学徒递过来的茶水,冲他点头致谢,然后又看向主位之上的周老先生,道:“那个流落街头的可怜小女孩儿便是宁儿?”

  周老班主点了点头,又不自觉地叹了口气,道:“不错,那孩子就是宁儿,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有一些孩子追在她身后用碎石子打她,嘴里还叫骂着说贼人的女儿,活该流落街头。”

  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老班主不由得有些辛酸,听了这一番话后的包拯也忍不住可怜这个小女孩儿。

  “有人追打着骂她是贼人的孩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老班主讲手上的茶盏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回答说:“后来我也问过宁儿,她说她的爹爹因为偷钱被判入狱三年,在第二年便客死狱中,但她爹爹没有偷别人的钱,他是被冤枉的,一个无辜的人蒙冤入狱,无处申冤,枉死狱中,而她也因为这件事背上了贼人的女儿这样的恶名,那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这些事,实在是可怜。”

  听完这一番话,展昭也不由得对当年这个小女孩儿心生怜悯,长长的叹了口气,问道:“那小女儿的母亲呢,她的娘亲也去世了吗?”

  问起女孩儿的母亲,老班主回答说:“哎,这孩子实在是命苦啊,爹爹忘死狱中,半年以后娘亲也生病死了,她家中贫苦,也没有亲人,自此成了孤儿。”

  爹爹忘死狱中,娘亲因病离世,年幼的孩子一年之内接连失去双亲,没想到,宁儿一开始拿到的便是这般凄惨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