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李远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02 14:19      字数:1345
  抛开之后的曲折坎坷暂且不论,至少到目前为止,沈长陵的王爷生活过得还是相当滋润。

  每日辰时起床,悠哉悠哉用完早饭,到书房看上两个时辰的公文,再晃去花厅,嗑着瓜子和说书先生闲侃一下午。若是实在觉得无聊,便换上便衣,骑了马出府去,绕瘦西湖漫步五六圈,与湖边踏青的姑娘调笑三四句,饱览扬州的郁郁春景。或是到市井街巷闲逛上一天,如同探险般穿越大街小巷,最后从过路的商贩那里买几样新奇的小玩意儿,玩腻了就随手送给路边的孩子……

  沈长陵在扬州的日子过得舒适,却也让他闲得发霉。

  这一个月来,借着几位说书先生的叙述——这些人平日里为寻找素材走街串巷,四处打听,扬州大大小小的事都逃不过他们的眼——再辅以从曹满那里拿来的公文,沈长陵总算是草草理清了扬州这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大事件。

  扬州,地处江南北部,全境约五百万亩,下设大小四十六个郡县。州府扬州城,设扬州知府府衙一座,管理全境。

  十八年前,前任知府告老还乡,朝廷调了一个二十多岁的新科进士过来,便是如今的知府大人李远。

  这位新知府刚一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可能是因为这个李远在朝中有人的缘故,他推行的新政居然没有受到任何阻力,顺风顺水地落实到了各个地方。

  解决完新政的问题后,李远又开始着手处理之前堆积下来的陈年旧案。该查的查,该审的审,该抓的抓,该放的放。论功行赏,绝不吝啬,惩奸除恶,也绝不手软。

  不仅如此,李远还在各地兴建学堂,邀请名士与学子谈经论道,以此教化百姓。自己也常身着便装,去各家各户微服私访,听取百姓们的意见。

  ……

  扬州就这样在李远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不出五年,户部的统计里,扬州的税收进入全国前三,刑部的奏折中,扬州的犯罪率也低至全国倒数。

  当然这并不是说,李远的治理完美无缺。在他过去十八年的任期里,扬州也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

  第一件事,是十三年前,扬州城里曾经发生过一桩灭门惨案,死者是一户住在城郊的普通人家,男的还在衙门里当差,是那里的账房先生。这家人平日里待人和气,也没听说他们跟谁红过脸。男主人在遇难不久前还刚刚得到升职的消息,一家五口正计划着搬家呢,哪知会发生这种事……府衙派人来查了十天半个月,却丝毫没有头绪,最后只能认定是流窜盗匪所为。街坊邻居听说这事,都唏嘘不已。这件惨案最后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忘在人们是记忆中。

  第二件事,发生在五年前。清平县发生了一起官银劫案。那年扬州雨水过多,朝廷按惯例拨了十万两白银,给扬州用来加强各地的水坝,却没想到运着官银的船在清平县管辖的运河河段无缘无故地沉没,船上的十万两白银不翼而飞。那天晚上,住在河边的百姓半夜被呼救声吵醒,等他们赶过去,七手八脚地把落水的人救起时,已是黎明。闻讯赶来的县官认出这是条押运官银的货船,派衙役下去查看货仓时,才发现白银统统不见了。因为事情发生在深夜,大多数人当时都在睡梦中,没有人看到船在沉没前发生了什么,就连船上幸存的人里,也没有一个能说清楚事情的经过。

  此外,尽管李远在各地开渠筑坝,兴修水利,扬州境内每年春夏还是会发生几次小范围的水患。

  但这些疏漏与李远给扬州带来的繁荣相比,着实不足为道。所以截至今日,他依旧是扬州百姓心中尊敬爱戴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