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稀泥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02 14:20      字数:1064
  民意不可抗,上级不可违,和了一辈子稀泥的县太爷终于撞到了坚硬的石头,还是花岗岩那种。

  然而对于县太爷来说,为了保住头上那顶乌纱帽,就算是再硬的石头,也得统统打碎了往泥里和。

  县太爷把商馆的人秘密请到县衙里边,和师爷一起与他们商谈了数日。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威逼,只敢利诱,不知喝了多少趟茶,吃了多少顿便饭,游江游到江边有几棵柳树他都数清了,双方才最终敲定了安抚百姓的方案,决定由县衙主持,商馆出资,在天水县五十里外的空地上再兴建起一片村落,供天水县卖掉土地的县民迁居。此外,商馆还会再给每户人家补贴三百两银子。

  为商不易。就算商人们知道相较于以后的利润来说,几万两白银不过是九牛一毛,但也不代表着他们会任旁人予取予求。若是按土地的真实价值给了百姓补偿,他们的钱又从哪里去赚呢?

  为官也难。上有知府紧令急召地要保商人,下有百姓磨刀霍霍地想拿土地,县太爷夹在中间调解,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不过总算还好,就算商馆的代表眉头皱得更深,就算百姓刀光扬得更起,大家最后仍是答应了这一份提案。

  这绝对是县衙成立以来办过效率最高的一件事。

  像是生怕他们反悔一样,不出十日,三百余户人家就按照原有的安排悉数落户云山,县太爷还特地把衙役都派过去帮百姓耕地建房,又过了几日,之前承诺的补偿银两也发放到了每家每户手里,商馆还大方地又加了五十两。知县亲自过问每个流程、每个细节,生怕哪里惹得这群祖宗不满意,自己辛辛苦苦促成的合约又得报销。

  所幸中途没出什么大的岔子。

  天水县民很快适应了在云山的新生活。他们本就是耕种土地起家,如今不过只是换了个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之前的百般闹腾,不过是为了多拿些银子罢了。

  商馆的人嘴上虽说着“不愉快”,但其实心里对于此事的结果还是十分满意的。他们原本做好了以每亩五百两的价格收购土地的准备,却没想到最后的实际花费那么少。天水县两万亩土地,收购费加上给百姓的迁置款,他们统共花了不到五百万。不过表面是对于官府的不满还是要维持的,毕竟只有这样才能逼得他们让出更多利益。

  一切尘埃落定以后,县太爷终于放下心来,躺在椅子上任小妾给自己整理衣冠。

  小妾把老爷头上的乌纱帽取下,小心地放在衣架旁的台子上,又帮他松开束发的簪钗,看着眼前灰白交杂的头发,不禁感叹道:“老爷最近白发又多了好多呢……”

  看看铜镜里艾发衰容的自己,县太爷也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他这知县才干了不到十年,眼角的皱纹就多得如纵横沟壑,真真是未老先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