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欺瞒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02 14:20      字数:1069
  商人们收购天水县土地的事情完全是瞒着当地县衙做的。

  毕竟所谓的投机倒把,就是消息灵通的人利用消息传递的时间差从其他人手里赚钱。要是让当地百姓知道了这里以后的发展前景,谁还愿意为了那几百两银子就把手里的宝地转卖出去?

  离国关于土地的买卖有自己的规制。按照律例,平民每开垦一片土地都应在当地县衙处禀告记录,这些土地会被官府按地形、水利等条件的优劣分为三等:肥沃,普通,贫瘠,以此供百姓在买卖土地时进行参考。

  在离国,肥沃土地的价格通常是三十两一亩,江南和扬州雨水丰富,漕运发达,因而这两处的土地还要比外面的贵上二三十两,而来天水县收购的商人出手就是一百两。对于这些平日耕种土地就能自给自足的老百姓来说,单把他们家后院那一亩三分地卖掉,得到的钱就足以让他们家十几年吃穿不愁了。

  当然也有好事者觉察不对,跑到县衙里找相识的人打听情况。可当时就连知府也只听见朝中有风声,更别说边远县城里的一个小卒了。政令没下来,官府的人都只敢谨言慎行。

  与官府的无所作为相比,投机商人们收购土地的行动那叫一个雷厉风行。在他们的疯狂收购下,天水县每亩土地的价格从此前的四十三两涨到一百两,再涨到二百五十两。这价格让早些卖了土地的百姓都捶胸顿足,恨不得再卖晚一些。但是对于投机者来讲,这不过只是一点无关痛痒的额外支出罢了。

  略过中间许多曲折不论,总而言之,等朝里开放港口的命令真正下放到各地县衙时,天水县的土地和房产契约已经全数捏在投机商人手里了。

  后知后觉的百姓们发现自己贱卖了手里的土地,自然不愿意,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纷纷堵在县衙门口吵闹,想让父母官出来主持公道,帮他们讨回自己被骗走的土地,甚至还选出三个人携着大家的请愿书去了扬州知府。

  这可愁坏了天水县的县官。毕竟商人们的行为再怎么投机,怎么不道德,人家终归是按正常的途径收购得到的土地,交易总不能说撤销就撤销。要是在此时开了先例,往后卖了低价的人等涨价后都来县衙要求原本的买方给他们补差价,还有那个人愿意在天水县买东西,这县里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但那么多百姓每天堵在县衙门口也不是小事,听说还有人去了商会门前提刀叫骂,估计过不了几天商馆也会派人过来请求保护,到时候两方见面,这情况可就热闹了……

  揉了揉突突跳的太阳穴,知县打算先把这事放一放,随手拿起刚刚师爷送来的公文开始批阅。翻开第一份印着“加急”字样的公文,来自扬州知府,内容是要求天水县衙立即驱散示威民众,并派人保护在天水商人的安全。

  县太爷平生第一次觉得自己头上这顶乌纱帽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