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百姓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02 14:20      字数:1421
  “算了,当我没说。”南洛一看两人的表情就猜到他们没钱。

  “记在桃花谷账上。”他转头对小二说,然后挥挥手让他退下,然后回头,似笑非笑的看着两人。

  “师兄我刚刚说到哪儿了?”他端起新上的茶抿了一口,好整以暇地等待着回答。

  “……”

  “行吧,既然你们不说,那我就接着讲。”得到想要的沉默,南洛满意地放下茶杯,开始接着说这桩曲折事情的后续,这般终于与桃花谷扯上了联系。

  话说回当年,县太爷当着三个村镇的面把云山镇和云山村的镇长和村长都提溜出来训了一遍,并且把三年水灾的来龙去脉都弄了清楚。照理来说,事情到此就该尘埃落定,县太爷也终于能回天水县安逸地等着来年收赋税充盈库房,提升政绩。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

  不仅不遂人愿,还把人往死里整。事情一出来,县太爷就知道自己该脱帽子了,要是不脱,估计连头都保不住了。

  第四年,天水县衙再次听闻不幸。不过与前三年的情况不同,这次的坏消息不是从下面传来的,是从上面。

  扬州清平县发生官银劫案,两艘货船沉没,数十人受伤,五人溺亡,十万两官银不翼而飞。

  清平是天水的邻县,两县的交界便是云山。

  不知是从哪起的谣言,说天水县的县令和商人勾结,低价骗走了百姓手里的土地,然后把他们赶到了云山。不仅如此,那狗县令还昧着良心强征各种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害得治下的百姓穷困潦倒,每日忍饥挨饿,辛苦耕作得到的粮食都被换成了钱来充盈那些官大人的腰包。

  可怜那些云山的百姓,没有钱加固自己的水坝,发了水灾也只能自己默默挨着淹,官府不但不给赈灾款,还连修水坝的钱都要他们自己出。这下倒好,逼得良民变成匪盗,祸害到隔壁县来了。这是要被逼到多绝望的程度,才能让他们冒着诛三族的风险去抢劫官银。治下民不聊生,甚至逼民作恶,天水县的狗县令真是枉为父母官……

  “枉为个屁!”县太爷愤然把手里的卷宗摔在了桌上,抄起手边的木盒就要砸,想起里面还放着县衙的印鉴,又只好悻悻然放下。

  他颓然坐下,像是泄了气般倒在椅背上,问道:“我在这个位置上操心那么多年,我为的到底是什么?”

  县太爷家境没多好,出身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他爹娘就是一对老老实实的平头百姓,靠着打铁和织布养活着这个家。

  他读书没什么天赋,家里花钱把他塞入官府当个衙役,也只是为了能让他端个铁饭碗,以后不说大富大贵,也能够衣食无忧。

  后来有幸被知府大人赏识,提到扬州干了两年,然后把他放到这里来当知县。初上任时,他看见天水县城满街的百姓,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我也要好好当个父母官。他想。

  天水县民风淳朴,百姓都很安生,每天也没多少事情来烦他。他靠着知县的俸禄过活,生活不算拮据,偶尔手头还能有点富余。发妻死后不想续弦,他只娶了一房小妾。

  他以为,他会在这个位置上干到再也干不动为止,然后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別县百姓嘴碎而愚钝,就喜欢摆弄是非、说长道短。大人不必与他们计较。”师爷安慰他道,“大人治下的百姓知道大人的好就行。”

  县太爷听了这话,苦涩的笑了笑,起身走到县衙前堂,推开府门。

  门外,天水县早已不是往日那副小县城的样子。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大道,座座精致的小楼林立,繁华的街市里,商贩的讨价还价声远远的传到了县衙里,听得这个院子都热闹起来。

  县太爷盯着眼前的繁华看了片刻,转头,有些自嘲的问道:

  “我还有百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