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02 14:21      字数:1079
  沈长陵没花太多心思就从新任知府套出了许多信息,但对方也不傻,察觉到沈长陵的意图后,知道自己的嘴巴保守不住秘密,那知府索性称病闭了门,谢绝一切访客。

  这让沈长陵觉得有些可惜,但目前手头掌握的信息已经足够他做一些事情了。

  他先将刺探到的情报整理成密信,派人加急送给范旭,让他急速回京请赐兵符。随后他又写信给前祁王爷顾安辙,借他的影响向江南知府求援。

  顾安辙治理江南数十年,地富民安,如今虽已卸任,但影响尚存。不出五日,他便回信告诉沈长陵,江南知府愿意派出一千官兵赴往两州交界处待命,并通过漕运向他支援五千银两。

  离国历史上皇子假借治乱拥兵造反的事情并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在仅有顾安辙担保下,再出于人情和信任,江南知府也只敢为他们做到这地步。

  已经足够了,沈长陵想到。扬州知府私通江湖、贪污公款的罪名已经查实,证据均已暗中送往京城,只待父皇决断。借兵不过是为了防着那厮得知消息后狗急跳墙,起兵造反。

  扬州和江南这边的官兵与中央军不同,他们大多是募兵制招来的饥旅和流民,其中甚至还混杂着很多罪犯。对于这些人来说,要是真起了冲突,国家、皇族、律法这些东西什么都不是,他们只听雇主的话,谁出的钱多,谁就是大爷。

  这些人平日里与普通百姓一样耕地干活,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单独战力很弱,打起来可能在沈长陵身边随便一个侍卫手里都过不了五招。

  然而蚍蜉撼树,靠的可不止是它自己。全扬州近万官兵,就算知府只调用得动三千,沈长陵一行也吃不消。

  更何况知府那边还有楚家做后盾,而他们这边碍于江湖情面桃花谷不一定会出手,但宋琬、范旭还有皇兄夫妇这些人都是明晃晃的靶子。

  有了一千官兵驻扎在三江,江南知府也不会在扬州起乱时袖手旁观,双重保险一放,沈长陵还是有些自信能撑到朝廷援军下来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四月初九,扬州突降大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位居淮河上游的陵安镇来报,说淮河的水位涨得很快,可能有溢岸的危险。

  两天后,陵安城被淹,洪水沿着淮河的主干和各支流倾泻而下,扬州半境陷入涝灾。

  扬州知府不知何时就携亲故跑路了。缺了坐镇指挥的主心骨,扬州城的知府府衙里现在乱做一团。

  他们不是在忙着处理各地呈上来的急报,而是在苦思着怎么推卸责任,并且拿到库房中尚存的银两。

  扬州的百姓陷入困境将近十天,除了刚淹到那天有几处县衙发了赈灾银两和迁居通告,各地官府像瘫痪了一般无所作为。

  水灾当中,扬州百姓饥寒交迫、妻离子散,但他们的哀嚎和咒骂却和蔓延的洪水一起,被挡在了高高的扬州城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