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02 14:22      字数:2182
  顾晓在之前生活的世界里面,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你所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你是怎样一个人。”

  从不大严谨的角度来说,人的一生其实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就像一个文字攻略游戏,玩家拥有最初一部分的设定,但是决定他的最终结局的,还是他在后续过程中做出的一系列选择。在人生这个大游戏里,能做出的选择无论从数量还是选项上都远超亿万,因而即使出现了两个设定相似的人,他们也有可能因为选择的不同而活出了截然相反的人生。

  而在这些选择中,有些选择很重要,有些则不然。比如选择去什么地方上学,学什么样的手艺……这样的问题很可能就会决定人的一生,或者至少是一生中的五、六年。而相较之下,选择今天早上吃什么,选择用哪双筷子来吃饭……这样的问题无论答案是什么,通常都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太大影响。

  但凡事都有例外,若是在特殊的情景下,某些看似普通的选择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打个比方,假如你正在经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比如科举,有可能是乡试,有可能是会试,甚至是殿试或是其它,而在科举当天选择吃蒸笼里的哪一个馒头时,你很倒霉的选到了馊掉的那个。于是你吃坏了肚子,在考场上腹痛如绞,面如菜色,自然发挥不佳,不幸落榜。而更不幸的事情在于,你的双亲病重,而你的邻居十分富有,他愿意招你入赘,并且负担亲家的药钱,前提是你科举上榜,在仕途里可以谋个一官半职。所以在你落榜以后,理所当然的,你失去了前途,你的邻居遗憾地取消了婚事,而你的双亲因为没钱买药不幸撒手人寰,你感觉你的人生在此刻跌入了谷底。

  而追根溯源,造成这一切的,不过是因为你在当年不幸地选择了那个馊掉的馒头。

  我们一直在从因果的关系理解和解释世间的一切,我们认为有果必有因,循着逻辑的藤蔓追引而上,只要消灭了那个引发恶果的因,我们就可以避免那个令人不愉快的果。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民间曾有这样一句俗语:“水流千里归大海。”它的意思跟成语里面的“殊途同归”差不多,讲的都是不同的选择通向同一个结局的故事。

  让我们的目光再回到上面那个倒霉的贫家青年身上。试设想,即使他幸运地选择了一个新鲜的馒头,他没有吃坏肚子,在考场上状态良好,甚至可以说是如有神助,一篇社论写得是大含细入、妙笔生花,但是这样的就能保证他在此次科举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吗?谁也不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世间总有各式各样的意外会发生。或许是批阅他文章的提调那天和妻子吵了架心情不好,或者刚好与他文章的主题持相反观点,甚至夸张一点,他的文章在运输到贡院的过程里出了点意外,直接不知所踪。这样的情形下,他悲惨的结局会有所改变吗?

  答案显然是“不”。

  那么,看到这里的你可能要问了,若是因果关系的存在没有意义,那么我们的命运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而叶尧的经历给了顾晓这个问题的最终回答——

  结果。

  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在关键时间点上我们做出的选择,而是在这个关键点上面我们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这说起来或许有些绕口,让我们再一次回到上面那个故事。决定了这个贫苦青年命运的,真的是他选择的那块馒头吗?不,事实上,真正让他人生跌入谷底的,是落榜这个结果。

  “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它无法掌控我们的选择,但是它可以保证每一个关键事件的发生。”叶尧道,“过程不一定要原模原样的遵照剧情,但是结果一定要和剧情相符。”

  “那时间呢?”顾晓问道,“关键事件的发生需要与原本设定的时间吻合吗?”这件事对于她来说很关键,因为如果她必须在二十二岁那年死去,那么她现在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保命符,可以让她大胆地去做任何她想做的事。

  然而叶尧却摇了摇头,“不行,”看见顾晓不相信的神色,她又补充了一句,“我也想到过这个问题,但是上一世的叶尧告诉我说,以前有一世的顾晓曾经尝试过。”

  这听起来倒是像她会去做的事。顾晓想,其实刚才她也有些蠢蠢欲动。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轮回多少世,她们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人,有着相同的初始设定和极为相似的经历,在相同的问题上做出同样的选择也是情有可原。

  “那后来呢,结果怎么样?”她好奇的追问道,她想知道那一世的自己所用的想法是不是与她不谋而合。

  叶尧说起这个,神色有些奇怪,“她自缢成功了。”即使已经接受了转世这个事实,而且还在和继任者讲述有关的原理,但以第三者的身份说起曾经的自己想法子作死这事,还是让她感觉有些奇怪。她看向顾晓,发现对方的反应也是如此。

  “好吧,”顾晓不自然的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刚刚那里仿佛传来了些隐隐约约的窒息感,好像被勒住脖子的是她现在的身体一样。其实刚刚在叶尧揭晓答案以前,她想的也是这样的办法。毕竟自己的生命是在这繁复的世间她最能掌控的存在,而她又身为这个世界的主角,这个世界上应该发生的至少三成的关键性事件都与她有关,如若她提前退场,那么无疑是对这个世界命运规则的一次极大嘲讽。“我还想着它能不能让我死而复生来着。”她开玩笑道。

  但叶尧的表情却很严肃,“我劝你最好不要这样想,”她当然猜得到顾晓的想法,毕竟那就是曾经的她自己,“前世的叶尧告诉我说,那一世的顾晓走得特别痛苦,因为剧情强行让她在病榻苟延残喘了一个月,直到让她在床前见过所有该见的人,进行过所有应该发生的对话,这才放她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