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捉虫)
作者:白茄      更新:2023-04-24 01:49      字数:9188
  探月计划其实在早几年就被提出来过,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施起来,由多位科研人员论证评审,立项报告也都提交上去。

  却等了一年多, 上面都没有任何的回应。

  直到载人航空的出现, 迎来了转机。

  虽然不知道大概的情况, 但稍稍想想也就知道, 正是因为载人航空的成功, 才让外人知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能将新的担子挑起。

  如此一来, 向薇收拾包袱换了一个部门。

  与她同行的还有五个成员和五个学生, 全都跟随一起。

  在正式入职之前,会有一小段休息的时间。

  不用埋头科研, 也不用一直重复着测验,整个人都空了下来。

  然后向薇发现, 她好像没其他事可做。

  老学校有刘姨在, 机械厂有陈伯在, 慈善也有人负责,都不需要她去插手, 难得的休息都不知道要干嘛好。

  这个时候突然觉得身边有个极品也挺好,还能打发时间。

  结果就她所知道的, 郭勇捷被卖出国当劳力,这辈子别想再逃出来, 乔茵因为人口买卖被抓,少说十几年别想出来, 他们的儿子也被送到老家, 这辈子都不会见面。

  再之后, 好像就没其他事了。

  咸鱼了大半天, 向薇实在坐不住了,她就不是能闲下来的性子,科研室还未组建好,干脆自己买设备材料科研着玩玩。

  反正她不差钱。

  本想着自己随便弄出个什么东西玩玩,结果没多久房间就有些待不下了,看着挤进来的成员和学生,她问道“难得有假期,怎么不休息?”

  闫琛手里拿着两片机翼,一脸不解的问道“我现在不就是在休息吗?”

  比起高强度的完成任务,现在随便弄点自己喜欢的机器,何尝不是休息?

  谢小乐跟着点头,他看着桌面上摆放的材料,他问道“向老师,我们是要弄个飞行器吗?”

  “嗯,就弄个遥控飞机的升级版吧。”向薇说着,大概方向是往无人机研究,不过比起这个她更好奇另外一件事“你外婆和姐姐回去了?”

  谢小乐又点了点头,面上带着些笑意“回去了,姐姐前段时间有了身孕,不好在外面多留,等她生了孩子我再请假回去看看她。”

  他到现在还能想起,外婆和姐姐见到他时,一把就将他抱在怀里哭着。

  妈妈以前也这么抱过他,不过那个时候他感觉不到安全感,因为每次妈妈抱着他哭时,谢能都是一脸凶狠的样子在揍他们。

  可外婆和姐姐的怀抱不同。

  能让他感觉到安心,原来被长辈抱着的感觉这么让他觉得有安全感。

  可惜的是,他现在已经是大人了。

  没好意思缠着外婆和姐姐抱他,不过没关系,等外甥或者外甥女出生,他就可以抱他们了。

  谢小乐有些不好意思的提出请求“向老师,九个月后我能请一次长假吗?大概就十五天的样子。”

  “当然可以。”向薇点着头,说着她见这些人是真的不打算去休息了,干脆分布了任务,一起尝试着做个小玩意出来。

  谁都以为他们只是真玩玩。

  毕竟时间不长再加上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也不是太好,还不一定能做出什么东西来。

  结果让人目瞪口呆,居然被他们弄出无人机来。

  无人机的作用可不小,如果往下继续研究能弄出不少军用设备,这也就算了,要是用在生意上也能大赚一笔。

  却不想,探月工程部的大门一开,他们各自放下手中的东西,收拾着包袱就进去了。

  向薇以无人机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将这个科研上缴给国家,也不再管后续的事,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探月计划上。

  有了神舟五号打底,探月计划的起步很顺利。

  二月开工,四月就有了初步的设计,马上就能启动研制阶段,第一艘探月飞船被命名为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一共分为九个系统,这些系统大部分与神舟飞船有一些相同点,所以在研发的时候,他们能直接越过本有的系统,从而大步向前。

  向薇身为小部门的负责人之一,带领着成员和学生专注于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等研发。

  数据管理分系统主要是遥测、自主控制等功能综合的系统。

  它的数据会全程被地面测控中心记录,从而获取一切数据。

  而该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很杂,着实让向薇等人费了不少经历和功夫。

  完全没有时间去管其他事。

  等到将手头上的活初步完成,已经是一年之后的事了。

  在进入探月工程部之前,谢小乐还说在姐姐生孩子之后请假去看她,可真的忙碌起来时,哪怕向老师批准了他的假期,他也无法放下手头上的活离开半个月。

  不是不想去看姐姐和外甥,而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候他没办法离开。

  一旦请假,他手里的任务就得移交给其他成员。

  可其他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再来他们的任务内里都完全不同,他很了解自己任务的体系,但不代表其他成员能比他熟悉,如此一来,肯定会拖了进度。

  都是争分夺秒的时候。

  怎么可能因为他一个人的缘故拖累了进度?

  所以在姐姐预产期之前,谢小乐就打了一通电话回去,在电话里他表示十分的歉意,结果外婆和姐姐反过来还安慰他。

  甚至还商量着,等孩子半岁之后就带去看看他。

  吴小芳是真的这么想过。

  尤其是儿子现在都已经会翻身,前几天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感觉就在叫妈妈,她是真的很想带着儿子去见见他舅舅。

  那个让她提起就觉得十分自豪的弟弟。

  她的弟弟是个高材生,他不但有勇气去面对家暴的父亲,还参与了载人航空的研发,如今更是探月计划的研究人员之一。

  真的是又勇敢,又十分的出色。

  她很想让儿子去见见他舅舅,也希望儿子长大之后也能成为他舅舅这样出色的人。

  “咱们下个月去见见他吧?”

  这一天晚上,正在吃饭的时候吴小芳主动提起,“现在的天气真好,就当一家人出个远门散散心?”

  “下个月吗?这段时间公司比较忙,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请到假。”吴姐夫有些发愁,对于去见小舅子他还是蛮高兴,不像别人家当姐姐的还要拉扯自家弟弟,他公司就有一个,自家老婆什么好东西都往娘家送,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全为了拉扯自家弟弟。

  而他家小舅子就不同了。

  从见面到现在就没有什么事麻烦过他们,反而还时不时从那么远的地方寄来东西给他们,而且那小舅子多牛啊,航空的研究员,这说出去外面就迎来了一堆羡慕的眼神。

  吴姐夫想了想,开口说道“等我明天上班了再说,我去问问看能不能调假。”

  “调假应该不难。”吴小芳的公公说“大不了你回来后再把假期给补上。”

  吴小芳的婆婆跟着说道“那我去准备点土特产,难得去见亲家,多少得带些东西过去。”

  吴小芳的公公婆婆都挺好,两人都是知识分子,本就对儿媳十分的满意,更别说后面还多了一个科学家的亲戚,走到哪里都特别的增光。

  尤其是人家是个省心的弟弟,心里又挂念着姐姐和外婆,时不时就能收到他寄来的东西,而他又因为是在科研所内,有些东西不好寄过去,现在能过去一趟,自然得多带点。

  “我记得老陈家里有不少干货吧?那些干木耳、干蘑菇的,都是市面上买不到的东西,等会儿我去问问他那里还有没有。”

  “还有山里养的鸡鸭,宰杀了带过去也行。”

  “这东西养人,到时候我多买几只,给你和你奶奶好好补补。”吴小芳公公说着。

  吴莲住在同一个小区,只是今天正好和老姐妹有约,出门去爬山。

  不然他们都是在一张桌子吃饭。

  这会儿正商量着该带些什么过去时,房门被敲响。

  吴姐夫看了看时间,“这个时候谁会来?”

  “去开门就知道了。”吴小芳推着他,让他去开门。

  吴姐夫起身的时候,儿子舟舟正伸手让他抱着,他一把将儿子抱起,然后起身开门。

  等将门打开,吴姐夫一脸惊喜道“你怎么来了?!”

  更欢喜的是谢小乐,因为他看到外甥对他笑了,“这是舟舟?他长得好乖!”

  一旁的邵石凑过来,惊奇的道“哇,他和你小时候好像。”

  说着的时候,忍不住伸手戳了戳他的小脸包。

  “噗……”舟舟对着他嘟了嘟嘴。

  谢小乐眼巴巴的看着他,这么小一个娃娃,也太可爱了吧!

  吴姐夫当下将儿子递过去,“来,让舅舅抱抱舟舟。”

  谢小乐不敢伸出手。

  来之前他就想过,等见到舟舟一定要好好抱抱他,抱在怀里的感觉一定特别好。

  只是当亲眼看到的时候,他就不敢伸手了。

  舟舟太小了,浑身都软乎乎的样子,总感觉稍稍用点力气就会伤到他一样。

  谢小乐害怕,邵石可不怕,他一把伸手将小家伙抱在怀里,还稍稍颠了颠,“哟,小舟舟分量不小嘛。”

  “小乐?”吴小芳走上前,她一脸惊喜的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说科研室十分忙吗?”

  “别待在外面,都快进来坐。”

  “吃饭了没有?我再去给你们炒两个菜,你们一起吃点?”

  吴小芳公公婆婆赶紧热情的招待着。

  于是,带着行李的两人就被迎进了家。

  谢小乐眼睛时不时瞟了被发小抱着的舟舟身上,特别眼馋又不敢碰,还得分心去解答其他问题“这段时间正好有假,我就跟邵石一块过来了。”

  逗着奶娃娃的邵石点头“我也攒了些假,正好就和小乐一块过来了,小芳姐我就过来打扰你们几天啦。”

  “说什么打不打扰,你能过来我特别欢迎。”吴小芳对于他们的到来自然欢迎,这段时间的相处,她也知道邵石帮了弟弟多少,心里都是带着感激。

  谢小乐忍了一会,最后还是没忍住,伸出双手道“给我抱抱。”

  小奶娃这会儿扯了个大大的哈欠,显然是特别的困,不过他倒是不认生,哪怕有陌生人抱着他,他也只是打着哈欠,眼睛要睁不睁仍由着他们抱过来抱过去。

  谢小乐抱着外甥,浑身都不敢动弹,显得格外小心翼翼。

  他的食指被舟舟的小手抓着,那种触感真的太治愈了。

  也不妨他放了两天假,专门就跑这么一趟。

  没错,这次的放假就两天的时间,先前的研究任务已经成功,这两天有专门的测验部门来进行反复多次测验,正好就给他们空出了两天的休息时间。

  当接到消息时,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去看外婆和姐姐。

  只是第一次出门,还得见姐姐的公婆,难免会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相处,于是他就想到了发小。

  邵石知道时,第一反应就是笑话他几句,然后……

  然后就跟着来了。

  两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快到他还没抱够外甥就不得不坐飞机回去了。

  从一开始都不敢抱,到后面几乎不愿意放开手。

  尤其是当舟舟用小手抓着他的时候,就觉得整颗心都软了。

  邵石看他一副孩子奴的样子,打趣说“要实在不想走,打个电话给向老师多请几天假呗。”

  “那不行。”谢小乐想都不想就拒绝。

  他确实不想离开,但是一想到科研室的工作时,不想离开的想法立马消失。

  谢小乐看着身边的发小,开口问道“那你想回去吗?”

  这两天发小没少跟他抢孩子,仗着比他高抱起了就不松手,有时候是真的气得他牙痒痒。

  “当然想回去。”邵石的回复也是毫不犹豫。

  其实谁都知道科研室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尤其是长时间待在里面再出去之后,就会发现变化真的很大,而且极为的吸引人。

  怎么说他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对这些改变不感兴趣?

  对比着他们的同年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他们呢?却要待在科研室、训练室里,一个干着脑力活,每天晚上睡觉时感觉身体被掏空了一样,一个重复着训练,每天循规蹈矩做着相同的一件事,就这么一日接着一日,像是永远都不会有变化一样。

  他们甘心吗?

  甘心!甚至毫无怨言,满心都是庆幸着他们能找寻到毕生的追求。

  他们不羡慕同龄人多姿多彩的生活,也不认为自己的人生有多单调乏味。

  反而觉得他们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人总有累的时候,但在累的时候放下手中的活,去想一想成功的时候,就像是插上的电源立马充满了力量。

  谢小乐可以回味一下神舟五号发射时的场景,想象嫦娥一号发射的场景。

  邵石可以期待一下当他成为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场景。

  他们心中都带着梦想。

  并为梦想作出努力,所以他们的生活在外人眼中或许会枯燥一些,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这才是多姿多彩的人生。

  谢小乐很喜欢小外甥,恨不得时时刻刻抱着,可真要拿科研和小外甥相比,那他……他会选择好好科研,拿到工资了给小外甥买玩具。

  所以,有不舍吧。

  但还是毅然的上了飞机,又一次回到了科研中。

  这次之后,他们又开始研发其他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神舟六号定好了发射时间。

  这是国内第二次载人航空,同样也是第一次多人多天的航空计划。

  也就是说,这次的舱内会有两名宇航员。

  向薇知道消息时,首先问道的就是“宇航员的名额有定下来吗?”

  “怎么,担心你的学生?”冯老问道。

  向薇摇了摇头,“倒也不担心,他很努力也有毅力,就算这次没法上去,还有下次。”

  冯老笑了笑,“名额还没定下来,不过我看那小子也确实蛮努力,神舟五号时被排到后备第一阶梯,这次或许真有些机会。”

  向薇挑了挑眉头,“冯教授,您这话是不是给我透露了一些消息?”

  冯老摊手“有吗?我怎么不知道。”

  向薇了然点头,她懂了。

  冯老笑了两声,跟着又道“对了,你手里的任务进度怎么样?”

  向薇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她道“还在后期研发中。”

  “在后期了?是第几个项目的后期?”有人惊讶,忍不住开口问道。

  向薇缓声道“第四个项目。”

  “……嘶!”一旁有人倒吸气,这才多久?两年不到的时间,手中第四个项目就已经到了后期研发阶段?

  冯老点了点头,“不错,你……咳咳,你去忙吧。”

  向薇看了他一眼,担心道“您身体没事吧?”

  冯老摆了摆手,“年纪大了熬不住,向薇啊,你可要做好准备,我这把老骨头还真不知道能支撑到什么时候。”

  是真的熬不住。

  科研这种需要调动全身精力的事,有时候忙起来那是整日整宿都没法闭眼,年轻人都不一定扛得住,更别说他们这群老头老太了。

  冯老看到向薇担忧的神色,他道“你就放心吧,咱们国家的待遇好,每三个月就会体检一次,除了一些老人有的小毛病之外,没什么大问题。”

  很无奈,他想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只可惜身体不允许。

  有的时候不是不想多赶赶工,但扛得时间稍稍长一点,一旦松懈下来必定往医院里跑一趟,这样反而更耽误功夫。

  想要工作的效率高,那就只有一个法子。

  早起早睡,尽量别熬夜。

  但是想想,一个科研人员呢,最重要的就是专注,有的时候一旦放下手中的事物,等隔天再拿起的时候难免有些没有停顿之前顺畅。

  可偏偏,不能不服老。

  所以冯老真的很欣赏年轻人,尤其是像向薇这样既年轻又出色的人。

  向薇还没说几句关心的话,就被赶出了办公室。

  等到了外面,周边的人叹声说道“冯老的身子真的是越来越差,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那咱们就加把劲,冯老在岗的时候争取将嫦娥一号研发完,让他亲自主持发射现场。”

  这话说后,周边的几个人都有些沉默了。

  他们倒是想快一点,但也不是他们想就能快的。

  神舟系列和嫦娥系列有互通的地方,但也有他们原先涉及不到的技术,想要加快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些奢侈。

  而这时,有个人很小声的说道“如果冯老退位,那咱们探月工程部谁会当总设计师?”

  这又是一个十分难答的问题。

  过去了整整一分多钟,都没有人接他这句话,弄得说话的这人十分尴尬。

  而这时,有人忍了忍没忍住,便开口说“当然是看谁有这个能力。”

  有人会问这难道不是一个熬资历的地方吗?

  并不是。

  资历或许是参考的一部分,但更多的还是要看这人出不出色,如果自身没有能力带领这么庞大的队伍,如何能将他们的目标实现?

  更何况,科研所都是一群什么人?

  都是一群从五湖四海来的聪明人,他们本身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傲气,这里的傲气并不是贬义词,想让他们全心全意的去信服另一个人,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但想获取他们的信服,至少那个人要有足够的资本。

  就比如说带领他们的冯老。

  冯老真的只是因为年长的缘故才是他们的带头老大吗?

  当然不是。

  在科研所所有的人都知道冯老年轻时候的辉煌历史,他与他的成员曾经获取过无数科研成果,将他的履历拿出来看一看,必定是无比佩服。

  如果有朝一日冯老真的不能再带领他们一起前进,那带领他们的那一位也必定让他们满心满意的佩服。

  这时,有人偷偷的将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向薇。

  向薇在他们之中算得上年轻。

  但是不得不说,这人是真的很出色。

  当时载人航空分出一个分部,不少人都知道这件事,但大部分都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里。

  一个分部,里面的研究人员除了年轻人就是学生,而且距离总部还这么远,有的时候就算遇到了一些困难都很难申请到帮助。

  结果呢?

  两年不声不响,在他们都快要忘记还有这么一个分部时,他们带着防热材料横空出世。

  防热材料的出现,让他们解决了载人航空最大的困难。

  往简单一点的说,如果不是他们研发出来的防热材料,或许最后发射的神舟五号人就是无人飞船,而载人航空的技术到现在都没办法实现出来。

  载人航空无法实现,探月工程的计划也落实不了。

  也就是说,向薇研发成功的项目才让这一系列的事提前了。

  这是一件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伟大事件,同样的也不得不承认她尤为的出色。

  两年的时间解决了困惑已久的困难。

  而在分部的这群人回到总部之后,他们才发现向薇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来得出色。

  其实探月工程的项目开始,九个系统,冯老一共给向薇分配了四个项目。

  第一个项目,向薇以及他的团队耗费了一年的时间将其完成。

  一年的时间或许在其他人眼中很长,但对于研究一个科研项目来说,已经算很短了。

  而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团队就像是开了挂一样,四个项目已经完成了三个,就在刚刚向薇还说她手中的项目已经接近尾声。

  等她将尾声完成,分配给她的所有任务就都成功完结了。

  要知道!

  九个需要研发的系统,其中有两三样与神州系列相仿,这么算下来,这次需要研发的系统,大部分都是向薇和她的团体完成。

  这怎么可能不让人震惊?

  这要是再给她一些时间,怕是九个系统项目都能研发出来。

  当然了,嫦娥一号并不仅仅只是九个系统而已,还有其他的体系,他们只是觉得向薇的研发速度真的很快,让人不得不佩服。

  如果冯老真的要退下,那……

  “行了,都是以后的事,现在讨论这个太早了吧?”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士开口“冯老年纪大了,但瞧着还是能坚守岗位几年,你们就别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了。”

  有人想想也是,有这个时间好奇未来的事,还不如早点回到岗位继续干活。

  然而,有些事来得就是这么快。

  航空工程部的顶梁柱就两个人。

  一个冯老、一个蔡学文。

  两人恪守一方,带领着下面的人完成伟业。

  就在神舟六号要发射的前两个月,蔡学文在工作时出了意外,被一条铁管砸伤,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下床。

  眼瞅着马上就要发射多人多天载人飞船,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换上新领导,最后只能由冯老顶替了蔡学文的位置。

  冯老一走,探月工程部谁来主持?

  虽然只是一个临时的位置,但谁都知道,一旦谁坐上这个临时的总设计师位置,以后等冯老真的下位,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就是这人了。

  冯老心中有所属,不过他并没有直接下达通告,而是将整个工程部的上层管理叫到一个办公室,然后由他选中的三人上台讲话。

  当然,最后还是由他来决定,只是他很想听听他们三人对未来的规划。

  这种规划类型的演讲并不少,这个时候话语就是一门学问了。

  和向薇是‘竞争对手’的是两位中年男士,早在之前就做好了上台后要讲些什么,尽最大的可能将临时的总设计师位置拿下。

  “第一位,谁来?”站在高台上的冯老问着?问过之后也没等人回答,跟着又道“还是抽奖吧,谁不走运谁就是第一个了。”

  第一个上去不是最好的时机,而向薇挺不走运,她就被抽到了第一个。

  只是,她无所畏惧。

  穿着工服,梳着马尾辫,一步一步走上台。

  在之前就做好了演讲稿。

  向薇的稿子和其他不同,她没说自己以往的成就,没说会如何带领着大家怎么往前走,当电脑打开,在投影仪上显示出的是一艘嫦娥一号的结构图。

  在众人不解的时候,向薇道“我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嫦娥一号。”

  “?????”

  一群人懵了,嫦娥一号有什么了解?他们这一群人谁不了解嫦娥一号?

  现在这种时候不该说些振奋人心的话吗?

  带他们了解嫦娥一号是什么意思?说起来虽然向薇同志对嫦娥一号的各种系统很了解,但总不会在这个时候给他们讲解各种系统吧?可这样的话,感觉也不加分啊……

  然而,接下来的时间,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有的掏出纸和笔,有的打开随身带着的录音笔,纷纷将向薇的话记下来。

  如果按照一个百分比来讲,嫦娥一号总体的进度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样子,不仅仅是九个系统,还有整体的结构,还有内外部的设计等等,最少这一两年没法实现嫦娥一号的发射。

  可现在呢?

  他们听到了什么?他们听到向薇将后续如何研发、整体详细的研发理论都一一点了出来。

  她甚至大概讲解了现在以及未来的一些难题,没有完全讲述处理的过程,但好歹给了一个思路。

  他们无法肯定,向薇给的思路到底对不对,但是以他们对向薇的了解,这也是一位十分严谨的科研人员,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她不会当着这么人面前胡言乱语。

  就算不是百分百的正确,到底能从这个思路中获得正确的方法吧。

  就这么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随着向薇说得越多,在场人眼里慢慢多了佩服的神色。

  向薇一开始的话不假,她真的带领着大家彻底了解了嫦娥一号。

  也因为她的话,或多或少给了他们一些突发而来的灵感,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回到科研室处理手中的研发。

  “……以上是我了解的一切。”向薇将投影屏关掉,微微鞠了个躬便拿着自己的东西走下台。

  走下台的向薇觉得喉间很干渴,此时的场面很安静,完全没有人发出声音,有一种特别尴尬的气氛。

  然而她并不觉得害怕,她先前说的思路是这两年来记录下来的一切想法,大部分都有一个理论依据在,只不过因为时间的缘故,她没法将所有的依据一一说出来。

  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提出质疑,她完全能做出反驳,而不会慌乱的不知道该如何解答。

  一直到向薇走到位置前快要坐下时,都没有人发出质疑的声音,反而是身边传来了鼓掌,随后掌声越来越大、持续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一直到冯老走上前,他伸手示意压下掌声,等安静下来后便道“那就请下一位上台。”

  排在中间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士,他早在听到消息时就准备了一段让自己觉得十分满意的演讲,再凭借自己的履历,想要拿下这个位置或许不难。

  可现在,这位起身站起,他一脸慎重的道“冯老,你也知道我卡在一个难点很长时间了,听了向薇同志的思路,我这会儿正好来了些感觉,我能不能申请回科研室?”

  特着急!恨不得马上就回科研室。

  位置不位置的不重要了,他现在就想马上回去把问题解决掉。

  而且……他也没脸上去啊,自己准备演讲的话特别漂亮,可这些都太空了,哪里比得上向薇同志说得实在?

  如果说之前还想拼一拼,那现在他只觉得服气!

  不止这位想赶紧回到科研室,其他人也想赶紧走。

  好好理理刚刚向薇说得那些,绝对有很大的进步,他们的研发进度也能大大提前。

  “对对,我也不上台了。”另外一位参赛者说着,“冯老,要不我们就散了吧?”

  “我也想回去了,向薇研究员刚刚说得关于有效载荷的理论和我们研发的方向恰恰相反,我想回去验证一下。”

  一个个都恨不得马上离开,冯老怎么都没想到会以这样的局面收场,他无奈的笑了笑“行,那就这样吧,在我离开的这三个月里,由向薇担任总设计师的位置,如果你们有异议可以提出来。”

  “没异议!”

  “这样挺好,向薇同志有能力担任这个位置。”

  掌声再次响起,个个都心服口服还有些迫不及待。

  当冯老一说散会,在场的人几乎是冲出了会议室。

  冯老见到这一幕又是笑着摇了摇头,“向薇啊,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这话是真的,他怎么都想不到向薇了解了这么多,真的比他想象中还要出色。

  “在加入探月计划之后,就一直在研究这类相关,如果不是这次的会议,具体的报告我会在整理好后发送给您。”

  也就说,刚刚说得那些还不够完善,具体还得再整理一番,正好这次演讲她不想用话来让其他人信服,而是想凭真本事。

  所以向薇才会提前将这些以会议的方式讲解出来。

  冯老对着她点了点头,“行,另外咱们再做一些交接工作,神舟系列那边缺不了主持人,我得尽快赶过去。”

  两人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接,向薇在加入探月计划的两年后,成为了总设计师。

  不过,是临时的。

  但这何尝不是证明了她有这个能力!

  与此同时,神舟六号临近发射,国内第二次的载人航空再一次引起了全球的注意力。

  在发射前夕,冯老在采访的时候,在介绍了详细过程后,宣布了两位登上载人航空飞船的宇航员。

  “神舟六号备有一个多人航天器,这次将登上飞船的有两名航空员,他们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