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捉虫)
作者:白茄      更新:2023-04-24 01:49      字数:3001
  在冯老的话说起时, 高台上一侧的房门被打开。

  站在前头的那人站得笔直,因为穿着太空服的缘故,瞧着好像有三四十来岁, 听到冯老叫出他的名字之后,迈步朝着前方走去。

  他这一动,身后的人就暴露在众人眼前。

  这人较为年轻,让人无法忽视的是他的一双眼睛。

  像是带着耀眼的光芒,让人无不去注视。

  随着两人走出, 电视屏幕上的冯老继续说道“他们就是赵染以及……邵石!”

  “啊啊啊啊, 老邵快看,是咱们儿子!”邵妈尖叫出声,一手指着电视一手捂着嘴哭泣着。

  那是喜极而泣的眼泪,是引以自豪的眼泪。

  或许无人知道邵石花费了多大的努力才站在这个高台上, 但是她知道啊。

  这几年来,除了过年几天他们一家人才能相聚, 每次相聚的时候,儿子都是早上五六点就起床锻炼, 甚至每天都会固定做几个小时的训练,每次累得都是满头大汗, 却丝毫没想过放弃。

  而现在, 他真的做到了。

  邵妈是又哭又笑, 眼睛却没离开过电视, 身边的邵爸更是如此, 他一把揽着媳妇的肩膀, 与她同样姿势的望着屏幕。

  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都记录下来。

  “你们家邵石真有出息啊, 这是咱们国家最年轻的宇航员吧?”

  “哇!我明天上学就要跟其他同学说, 我堂哥是宇航员!”

  “姐, 你们是怎么养孩子的,邵石从小成绩就好,长大后更是有出息了,宇航员呢,现在全世界都看到邵石,以后咱们家不就出了一个名人了么?”

  周边一起看着电视的人纷纷说着。

  每个人面上都有些羡慕和自豪的神色。

  而邵妈擦了擦眼泪,她即是高兴又是心疼,外人都只会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幕,可又有谁能体验他们背后的辛苦以及需要承担的奉献?

  这不是第一次国内发射载人航空,但也没人敢肯定这次航空会不会成功,一旦失败,最后的结果……

  她这个当妈妈的其实怕多过高兴。

  儿子能成为这么出色的宇航员,身上肩负着无数人的希望,可她却更加担心之后的发射,害怕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同样的,邵爸也是如此。

  在外人眼中令人羡慕又钦佩的人,可在他眼里永远都是需要他呵护的孩子,不舍得他受一点伤的孩子。

  而在当天九点。

  在无数人的瞩目下,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望着天空中的亮点,国人心中仍旧无比震撼,哪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的载人航空,当火箭发射升天时,他们仍旧是热血澎湃。

  而在飞船内的邵石,他能感受到剧烈的颤振感,心里在紧张的同时难免有些慌乱,也不知道是因为舱内的温度越来越高,还是太过紧张的缘故,他能感觉到后背已经湿透。

  这么多年的训练,不是没有尝试过模拟太空舱的感觉,可当真正的坐在舱内,那种感觉真的不同。

  既兴奋又紧张,还有一点点不可避免的害怕。

  一直到感受不到震颤感时,一直攥着的拳头才松开。

  和他同行的赵染将固定的安全带打开,对着镜头比了个手势示意无碍后,便开始做起准备。

  载人航空的意义并不是带着人上太空就完事,他们得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收集各种的数据。

  正当邵石打算操作仪器时,余光扫过一旁的窗户。

  黑色中一颗蔚蓝的星球。

  美的让他忘却所有,唯有的就是震撼。

  等回过神后,他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在登上飞船前,他们的前辈杨方远跟他们说,当看到前面的景色后,只觉得原先付出的一切汗水和努力都值得了。

  这将是会在脑海里记一辈子的场景。

  邵石怔怔的看着,旁边的赵染拉了拉他,然后从一旁拿出一面鲜红的国旗,对着窗口的方向挥了挥。

  邵石举起了手,敬了一个军礼。

  这一幕,被舱内照相机拍摄下来。

  两个穿着太空服的宇航员,一人拿着红旗、一人敬着军礼,而在他们的背后,能看到半边的蔚蓝星球。

  一张值得被纪念保存的照片。

  与此同时,大部分的人突然察觉,祖国不但强大,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快。

  一到两年内,都会发射一次神舟系列飞船,每一次都会有重大的突破和改进,而众人还在惊叹神舟系列的伟大时。

  突然来了一个消息。

  “听说,咱们国家要发射嫦娥一号了。”

  “嫦娥一号?”

  “是奔月?”

  “是不是说不但能载人上太空,以后还能有人登上月球啊?”

  “这么厉害的吗?居然还能上月球?那以后是不是还能上其他星球?”

  “嫦娥一号好像没载人吧?”

  “没关系,咱们得活得长一点,说不准还真等到那么一天呢?”

  他们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其实他们都知道,有那么一批人正在默默付出着,没亲身去体会谁也无法想象他们付出了多少。

  唯独知道的是,这些人将放弃和亲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将与外面精彩的世界隔开,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得用在科研上面。

  甚至,不是一年两年,有可能是一辈子。

  佩服是佩服,只不过这样的人真的太多太多,多到他们没法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和模样,只能称呼一声‘科研人员’。

  嫦娥一号的发射与神舟系列一样吸引人无数人的瞩目。

  而让他们觉得惊奇的是上台发言的人。

  与原先不同的是,这次上台讲话的不是头上掺杂白发的中老人,而是一个看着还蛮年轻,五官蛮漂亮的女人。

  女人穿着一身工作服,她直视着前方,语言流利的介绍着“嫦娥一号是国家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它将……”

  听着这人的话,祖国民众产生一股子自豪骄傲感之外,对她这个人也挺感兴趣。

  “总设计师向薇?这么年轻的负责人吗?嫦娥一号研发好几年了吧?那她加入的时候不是才三十岁不到的样子?”

  “不止她,你们看看她身边的科研人员,瞧着年纪都不是很大,有好几个看着还像是学生呢。”

  “真的好年轻啊,看着还没我儿子大。”

  “这么年轻,能担任这么重要的职……”话还没说完,就说不下去了。

  他担心年轻人不能担任那么重要的职位,可细想想,探月工程部才成立几年?现在就有了成就,何尝不是这些人的功劳?

  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国家多了很多了不起的年轻人,谁能想象到,这么一群瞧着还没有结婚生子的年轻人,甚至有些像是大学里的学生,他们就已经参与了造飞船的大项目。

  有他们的存在,可以想象未来会有多好。

  在电视面前的人们都有些感触,其中一个中年人放下手中的酒杯,他咬了咬牙道“还是得多读书啊,就算缩紧裤腰带也得供孩子们读书,才能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做出贡献。”

  “没错,砸锅卖铁都得供着。”

  有人轻声“倒也不必强求,这群科研人员值得咱们敬佩,但也不代表普通人就什么也不是,只要心存信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对国家有帮助。”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本事,同样也不是所有人愿意如同他们一样放弃所有只为科研。

  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也是一种成功。

  “快看!要发射了!”

  这一声喊,让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落在嫦娥一号上。

  同时,电视上的年轻女士正倒数着秒数。

  从神舟二号开始,不管是在电视机前还是在发射现场,每当负责人在倒数时,向薇都会跟随一起,只不过她是默数,没有发出声音。

  而这一次不同了。

  她成为领导者,她在倒数的时候,无数国人甚至是海外的人们都跟随着她一起,一起享受着最后的十秒钟。

  唯有她自己才知道,此时的感受是什么。

  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所有的一切都顾不上,眼里只有屏幕上的倒数时间,已经静态的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为立方体,两侧有很大一块太阳帆板。

  这是一个庞然大物,总重量为2350千克。

  而它,将在太空中绕月极轨道进行长达一年的工作。

  这对于向薇的意义真的很大,她真的是从无到有,一点一点亲眼看到这艘火箭飞船建造出来,自己在这个过程也参与了很多很多的研发。

  临时担任三个月的总设计师后,冯老再次回到探月工程,并没有收回她手中负责的权利,而是让她一直研发下去。

  这一次的主持发射也不该由她负责。

  可不止冯老,就连其他很多人,都对她说她值得这一切。

  向薇目视着屏幕,不说值不值得,但是她可以肯定的是,这仅仅是开始,嫦娥一号意味着,这个系列最初旅程才刚刚开始,他们还有很长很长的未来,“……五、四、三、二、一,点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