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
作者:青青绿萝裙      更新:2023-04-26 16:21      字数:3446
  报恩是一锤子买卖,一旦嫁到侯府,还人情的机会?太多了。陈家要?兴起,需要?的是有?来?有?往的人情走?动。此时此刻,这位带出进士儿子的老寡妇,显露出了经年的生?存智慧。“过两日,平江伯家的周岁宴,你好生?对?待。”她缓缓道,“要?让丹娘承我?们家的情。”黄夫人默默思量片刻,道:“儿媳明白。”*陈家和平江伯的关系,其实有?点远——陈芳娘嫁给了平江伯弟弟的庶子。但平江伯老家的规矩是长子继承家业,别?府另住,老太太同幼子住在一起,两家暂不分家,颇类红楼贾府的情况。这次,平江伯的嫡孙周岁,大宴宾客,也邀请了弟弟的亲家。大理寺丞虽然才正五品,在京城只是小?官,但干得好,能调往都察院,要?成了御史,内阁也让三分,前途光明,是以双方都有?意拉近关系。作为京中还过得去的勋贵,平江伯府虽不如靖海侯显贵,也不似昌平侯正值当打之年,但凭借祖荫与世代经营,不算太没落。周岁宴当天,宾客盈门。黄夫人作为亲家,到的稍微早一些,先见过了陈芳娘,她的气色比过去好,娘家盛起,婆家也给脸面。“母亲。”陈芳娘福身行?礼。黄夫人点点头,说了两句潘姨娘的近况,好让她安心?,目光却隐蔽地寻觅柳氏的踪迹。柳氏到的晚,却受到了热烈欢迎。没办法,丈夫位高权重,儿子圣眷优渥,她在交际场的地位毋庸置疑。平江伯夫人长袖善舞,妙语连连,很好得活络了气氛。大家先按部就班地看孩子抓周,随后入席看戏。一两句戏班的闲聊过后,很快有?人提起了谢玄英的亲事。“什么时候定下的?先前可一点风声也没听见。”先开口的贵妇人满脸惋惜,玩笑道,“你的嘴也太紧了,当罚一杯。”“可不是,早先就听说你家急着说亲事,却没想到这么快。”又一人接口,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又体贴道,“不过,谢郎是不小?了,你急着抱孙子也是常事。”急着说亲,不小?了,抱孙子……都是内宅混过的,谁听不出个中涵义?黄夫人聚精会?神?地听下去。“瞧你说的,我?还没有?孙子抱?”柳氏笑盈盈道,“男儿志在四方,孩子想先立业再成家,我?这做娘的只有?支持的份儿。”她端起茶盏,一脸好笑:“是他老师心?疼,人刚回来?就催我?们。侯爷想,子真先生?待三郎视如亲子,干脆亲上加亲算了。我?想也是这个理,原是没有?姑娘,既然有?了,论亲厚,谁比得上授业恩师?”魏侍郎的夫人道:“我?依稀听说,似乎是义女?”柳氏点点头,笑言:“虽非血亲,却是子真先生?的心?头好,老先生?同我?说,若非是给三郎求的,换作我?家四郎,他可不一定点这个头。”“我?仿佛见过。”魏太太说,“是去年王家赏梅宴上的姑娘吗?”柳氏早就把?程丹若进京的所有?动向,都调查了明白,闻言道:“是,她和王家娘子颇为亲善。”魏太太点点头:“是个好姑娘。”她向其他人解释了一遍赏梅宴的变故,又大力认可,“我?家姑娘被?吓傻了,多亏那孩子援手,若不然……”柳氏不意如此发展,不由惊讶。她将?魏家作为结亲人选,自然知?道魏姑娘的性子,活泼大胆,开朗可爱,她都被?吓坏了,程氏居然更胜一筹?但现在不是问的时候,柳氏只是微微一笑,一副十分满意亲事的样?子。不过,总有?看好戏的妇人,故作好奇:“竟这样?好?比许氏如何?”这样?的场合,昌平侯夫人自然也在,不悦地皱眉。刚想开口,柳氏抢先一步,笑道:“郡王妃贤良淑德,我?家哪有?这福气。”众人不约而同地笑起来?。昌平侯夫人被?触怒,呷口茶,不咸不淡道:“这你可就自谦了,谢郎的品貌,配谁都是绰绰有?余,若不能寻个四角俱全?的,我?都替你可惜啊。”“也不一定。”有?人明褒暗贬,意味深长地说,“虽然从未听过这姑娘,说不定就是个好的。”柳氏物色媳妇并未瞒着人,心?动的不在少数,可刚与家里商定,那边就成了,难免不舒服,好似女儿低了人一头,有?意出口恶气。遂附和道:“是啊,只是我?们没听过罢了。”机会?来?了。黄夫人立刻出声:“这不奇怪,她从前随我?家在江南赴任,才进京不久呢。”此话一出,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黄夫人不疾不徐道:“那是我?家的远方侄女,父母早亡,寄住在我?们家,不是我?说,这孩子品性真没得挑。”她今日赴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向程丹若,向谢家示好,故不吝溢美之词。“我?家老太太前些年中风,诸位也知?道,这病着实棘手,多亏这孩子帮手,日以继夜服侍,无?论大小?事都亲自过手,还自学医术,为我?家老太太针灸。”在座之人纷纷面露异色,中风有?多棘手,大家多少知?道一些,由不得不诧异。黄夫人不动声色,笑盈盈说:“你们猜怎么着,过了一年,人好了大半,如今虽有?不便,却能行?走?言语,大夫都好生?惊讶。”“当真?”有?人将?信将?疑。“松江府的人都知?道。”黄夫人看向柳氏,格外道,“顾太太也是知?道的,她家兰娘也同丹娘颇为投缘。”柳氏笑了:“这可真是巧了。”黄夫人微微一笑,感慨道:“当年淮河水患,乡下的老宅全?淹了,全?靠她找来?门板,让我?家老太太漂着,足足坚持了两天一夜,才等来?族人相救。”说着,朝柳氏笑了笑,“我?家老太太听说她定亲,急得什么似的,非要?替她掌掌眼,我?说是靖海侯府的公子,老人家才安心?备嫁妆去了。”拍完谢家马屁,看向众妇人,强调道,“那孩子别?的不敢说,人是真孝顺。要?是我?亲女儿,这辈子就没什么愁的了。”毕竟是自家亲眷,平江伯夫人多少要?力撑一把?,便笑道:“孩子孝顺,比什么都重要?。”忖度着该和靖海侯府交好,又同柳氏说,“你呀,将?来?就享媳妇的福吧。”第153章 大人情黄夫人在平江伯府的一番话, 虽然有些?微妙,但绝对是扎扎实?实?的人情。家世固然重要, 名声亦是无价之宝。孝顺的名声, 哪怕实?际上比不了总督爹、县主娘,只?不过是个轻飘飘的名声,但谁都必须夸赞她。这?是政治正确。程氏出身贫寒?她孝顺。程氏只?是义女?她孝顺。程氏其?貌不扬?她孝顺。程丹若在陈老太太跟前做牛做马, 足足五年, 终于换来了一层金身。镀金也是金啊。柳氏心里的五分愿意,勉勉强强爬到了七分, 堪堪及格。但有一个问题, 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聘礼都下了, 她还没见过儿媳妇。可深宫内苑, 无召不得入, 能?光明正大进宫的日?子,只?有正旦和冬至,命妇进宫朝贺, 或是二月的亲蚕礼。再不然, 只?能?等丧事了。目前,太后、太妃都活得不错, 柳氏再心急,也无计可施。反倒是谢玄英,他的封赏下来了, 须进宫谢恩。皇帝对他一向慷慨,这?次又是扎实?的军功,半点不吝啬, 直接升他为?京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佥事,正四品。看起来只?是升了半级, 其?实?不然。京卫指挥使?司统辖京城卫所,也就是全部的亲军,涵盖亲军二十六卫,也就是不属于五军都督府,直属于皇帝的兵马,还有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的三十三卫。总结:单位很好,前途无量。除此?之外,当然还有金银田庄等财物,这?姑且不说,皇帝还给他安排了一个新差事。去翰林院修《典录》。《典录》的全称是《夏典录》,于开国初便开始编纂,历经二十余年方成?,聚集了千年来众多文献,前后共计三千余人参与。但随着时间流逝,一些?书籍老化?破碎,新的书籍源源不断出现。因此?,每隔几十年,就要主持修撰一次,重抄破损的旧书,增添新书。这?当然是一门苦差事,抄写必须一字无误,且必须用台阁体。但重修《典录》的活儿,一年前就开始了,如今已经干得七七八八。此?时加入,干几个月,就是一笔极其?光鲜的履历。皇帝厚爱至此?,谢玄英当然要谢恩。那日?,他走过九曲桥,绕过回廊,就看见殿外的廊下,程丹若正靠在朱红的廊柱下,低头?刺绣,背后,太液池的莲花微开,垂柳扬起翠绿的枝条。湖水波光粼粼,清风四来。场景很美,但谢玄英总觉得哪里不对,定定看了两眼。她似有所感,看过来。四目相对。程丹若欲言又止。谢玄英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这?可不像是喜悦期待的样子,她一脸为?难,该不会想反悔吧?这?万万不能?。于是,假装没瞧见她,目不斜视地走进殿内。皇帝清清嗓子,若无其?事地离开窗边,和蔼地问:“怎么不说两句?定亲了,说两句也无妨。”谢玄英不动声色:“定了亲才更要避嫌。”道理很对,皇帝也不强求,转而问起别的事。“和朕说说谭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