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荼蘼夫人      更新:2023-04-28 01:44      字数:5141
  现在辛勇看刘子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连他在这个世界那显赫的家世都暂时忘到脑后了,一听他说想吃水煮鱼,连辛芷一直明里暗里给她使的眼色都不管了,大手一挥,就要邀请人家到家里尝尝他的手艺。“不就是个水煮鱼嘛,简单得很,今天晚上你到叔叔家里去,叔叔给你做上一大盆,让你吃个过瘾。”辛勇话音刚落地,辛芷都还没来得及出声阻止,刘子真就满脸惊喜的说道:“真的嘛!叔叔的厨艺肯定好,怎么办,我现在就开始馋了。”话都说到这里了,辛芷再开口让刘子真别来了肯定还是不合适的,她就这样看着,自己的亲爹,只用了两句话的功夫,就把刘子真这尊大佛请到家里吃饭了。她能怎么办,她也很绝望啊!好在做饭的人不是她,不然她非得气出一口老血不可。之后事情的进展就完全不在辛芷的预料中了,从刘子真家离开的时候,辛勇让她自己回去,而他!则要去集市上买做水煮鱼要用到的草鱼。看着老父亲乐颠乐颠的背影,辛芷皱紧了眉头,她觉得刘子真今天的行为举止怪怪的,可是她又说不出来到底哪里奇怪,这让她十分的困惑。第81章 第八十一章、最后这么一池子的棉浆,……辛芷觉得刘子真这个人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违和感, 没由来对他的生出了几分防备。然而辛家其他人偏不和她一样想,刘子真就只上家里吃了一顿饭,辛勇他们对他的态度那是统一的好。辛芷怎么也想不明白,家里人倒是喜欢刘子真哪一点。他不就是送了些东西给他们嘛, 下午陪田冬秀她们打麻将的时候多输了点银子给他们嘛?嘴巴甜了一些嘛?人长得俊俏了一点嘛?怎么就值得他们把他当自己家孩子看了?尤其是她爹, 那也太不争气了, 不就是吃完饭的时候刘子真多夸了几句他的厨艺嘛?至于乐得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吗?三言两语的就邀请他随时来家里吃饭?怎么滴, 合着家里是他刘子真的私房菜馆吗?偏偏辛芷心理年纪都二十几岁了,虽然见到家里人对刘子真那么好心里有些吃醋, 但也不能直接说出来,说出来了田冬秀他们还得笑话她。而且刘子真自从在辛家吃过一次饭后,往辛家走动的频率着实有些太高了, 都快被田冬秀和郑清芬发展成固定的牌友了,也不知道他一天为什么那么闲。辛芷阻止不了家里人和刘子真走动,自己生了两天闷气后,决定眼不见为净,拿着刘子真送的棉花去了庄子上。是的,棉花!一百多斤棉花,足足装了二十几个麻布袋子, 是刘子真替辛家人准备的谢礼之一。刘子真给辛家准备了一整艘船的谢礼,出了之前那些首饰和布料外,剩下的礼物里, 数量最多的就是棉花了。棉花是刘子真在关外找到的种子, 虽然已经在边关种植过好几年了, 但是边关贫瘠,棉花的产量有限,头两年产出的棉花大部分都用来给边关的战士缝制过冬的棉袄了, 只有一小部分的棉花制成棉布售卖。毫不客气的说,天华国流通的每一匹棉布,那原材料都是从刘子真手里流出来的。之后这两年有一部分商人通过自己的渠道也得到了一些棉花籽,这棉花才在天华国其他地方小范围的开始了种植。也正是这两年市场上产出的棉花开始多了起来,棉布的价格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要知道棉布刚问世的,一匹棉布至少要买到三、四两银子,价格甚至都能和丝绢比肩了。不过就算是这样,在后世广泛流通的棉被、棉袄还是有很多连见都没有见过。刘子真手里不缺棉花,想着辛家人才穿越不久,棉被,棉衣、棉鞋都是必须品,所以替辛家人准备礼物的时候,他就把手边能够调动的棉花拨了一部分作为谢礼的一部分装到了船上。天华国没有轧棉机,这些棉花都是以蓬松状态装到袋子里的,这一百多斤棉花,堆在一起像是座小山一样。辛家就五口人,哪里用得完这么多棉花,田冬秀以前见村里的老人弹过棉花,有丰富的理论经验,所以得了棉花后,她连忙招呼着大林和二林帮着她弹棉花制棉被。辛家不缺棉被,但是那都是盖了好几年的棉被的,盖在身上,远没有新制成的棉被暖和。田冬秀算着替家里的人每人都制了一床一米八宽的棉被,连兴伯他们都没落下,也是计划了的除此之外还给陈曼肚子里的孩子准备了不少小棉被和棉衣,家里其他人的棉衣要用到的棉花也是提前预留出来了的。但是就算是这样,一百多斤棉花也只去了小一半,剩下的棉花也不能就这样推在库房里,太占地方。最后还是辛芷看着库房里的那些棉花,灵光一闪,想起了后世自己洗脸常用的洗脸巾,那好像就是纯棉浆制成的。这棉花天生就比树皮、杂草柔软,用来制纸,肯定比之前做出来的纸要柔软。这么多棉花放着也是浪费,所以辛芷就拿来试着做成纸巾。说起来也是奢侈,在这个很多人连件足够御寒的棉衣都没有的世界,辛芷竟然已经开始琢磨着要用棉花来做纸巾了。不过辛芷也没办法,因为上个月她已经把之前囤下的卫生巾消耗光了,这个月她亲戚造访的时候,只能用上了田冬秀用细棉布给她缝的月经带。那玩意就靠几根绳子固定,用完还得洗,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别的女孩子月经带里塞的是草木灰,辛芷接受不了,她怕自己年纪轻轻的,就因为卫生不过关而染上炎症,这可是古代,要是得了妇科病,那也是挺遭罪的了。辛芷比其他女孩子幸福,因为她月经带里面塞的是草纸,脏了就抽出来扔掉,可是草纸质感偏硬,和辛芷用惯了的卫生巾可没办法比,所以她看到家里剩下的那些棉花后,就立即动了心思。这要是能做出绵柔巾,以后每个月的那几天,她就能轻松很多了。把十张八张棉柔巾折叠在一起,那不就是一个简易的卫生巾了吗,用完就扔,干净又卫生。为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每个月的那几天能够过得幸福一些,辛芷带着那几十斤棉花到庄子上去了。造纸工坊虽然刚动工,但是辛芷作为造纸工坊的大股东,让工头先在之前计划好的地方挖个池子出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刘氏舍得花钱,工期也催得紧,如今潞村所有的青壮年都在河边的空地上做工,听说辛芷要挖池子,工头分了四个干活的好事给他,只花了半个小时,就挖好了她要的池子。山下没有水泥,所以池子的地步和四周是铺的青砖,用混了糯米浆的河泥作为粘着剂,就算是长期泡在水里,两三年之内,这池子的周围是不会有泥浆渗出来的。这几天辛芷整天泡在庄子上,每天早上她坐着牛车到庄子上,傍晚才回县里。辛勇他们不放心她一个小姑娘整天在外面走动,所以让大林跟着保护她。刘子真心里对辛芷本来就有贼心,他倒是想把大林挤走,自己顶上,奈何辛芷心里正防备着她呢,他也不敢这个时候就挑明自己的心意。刘子真可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现在辛芷对他明显好感欠奉,他才不会傻到现在上赶着去领好人卡呢。他可是准备潜移默化,多方渗透的,虽然如今辛家人对他十分的有好感,但是感情这种事情,还是得看辛芷自己的意思,毕竟辛勇他们就是再喜欢他,也不可能强迫辛芷和他成亲。为了不然辛芷隔更加反感自己,刘子真只能暂时的把自己的心意藏起来。不过隐藏心意也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辛芷去庄子上的第二天,他就往辛家送了一辆马车。辛勇早就想弄辆马车了,不过常县的的马实在是太少,大多都是骡子和驴,他也没机会去府城买马,所以这件事情就一直耽搁着,刘子真送的这辆马车,可这是送到了他的心上,尤其是这拉车的马还是刘子真从边关弄回来的哈孜战马,比市面上的这些马可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如今辛芷整日里琢磨的都是棉柔巾的事情,对于家里多了一辆马车这种事情倒也没有太在意,她又没有自虐倾向,家里有了现成的马车,她也不会傻到再每天跑到城门口去租牛车,十分顺理成章的就牵出来用了。这下大林的工作就定了下来,负责替辛芷赶马车,已经照顾家里的几头牲口。庄子上的池子弄好后,辛芷又特意晾了两天,才让林大山的妻子何氏和村里几个手脚勤快的妇人帮着她把棉花扔到沸水中浸泡过后用到切成碎末。自从庄子上的额造纸工坊动工后,潞村的人心里就活络了起来,主家要在庄子上开工坊,不管这工坊是做什么的,终归是要招工人的,如今辛芷找人做活,被她点去帮着做事的人,心里十分的高兴。最后这几个被辛芷临时叫来帮忙的妇人,做事是一个比一个积极,生怕被别人不下去,这样等之后主家招工的时候就轮不到自己了。辛芷让何氏煮了一大锅棉花,只用了半天时间,几位妇人就把这一锅成团的棉花全都剁成了碎末。棉浆在水里泡开后,也不用像树皮杂草浆一样要长时间发酵,充分浸湿水分后就能抄纸。抄纸网是辛勇临时赶工做出来的,早上辛芷来庄子上的时候顺便就带过来了。抄纸是辛芷做惯了的事情,虽然池子里的纸浆变成了棉浆,但是造纸的步骤还是一样的。一池子的棉浆,只有最开始的十来张是辛芷自己抄的,剩下的都是手脚情况的何氏帮她抄的。辛芷觉得何氏这人是真不错,是个眼里能看到事情,人看起来也是个老实本分的,等造纸坊弄好后,她可以请何氏来当造纸坊的管事,帮她盯着造纸坊。不过造纸坊才刚动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建好,一切都还没有定下,辛芷也没贸贸然的就去跟何氏说自己的打算,暂且再看看吧。刘子真送的这批棉花都是洁白蓬松的大朵棉花,原材料质量过关,最后的成品自然也不会差。现下已经入秋,天气没有之前那么热了,所以这次的纸巾辛芷是直接放在离火堆稍远的地方烘干的。这次的纸和辛芷在现代用的纸巾没什么两样,洁白!柔软,因为棉花的韧性好,这纸巾不用大力气还撕不烂,属实是辛芷心中的梦中情纸没错了。最后这么一池子的棉浆,做出了一千两百多张棉柔巾,裁成小块的话,得有上万张!第82章 第八十二章、辛芷实在是好奇,没忍住……潞村的村民最近的日子十分的好过。辛家人从富商手里接过庄子后, 先是挖池塘,后是修建工坊,让潞村的青壮年不用出村就能找到活计户口。主家的工钱也开得很高,一天五十文, 还包中午一餐饭。洪灾之后, 大家去其他富人家里做工, 粗粮粥能吃饱就算是不错了, 遇到那心善的主家,最多再给添个用荤油炒的菜。毕竟短工们成天都是做的体力活, 体力消耗很大,饿的也快,一般的青壮年, 两大碗粗粮粥填到肚子里,也只能吃个七、八分饱。也不是的大家个个都是大胃王,属实是肚子里缺油水,一年到头都沾不到两次荤腥,这主食就得多吃一点,不然人扛不住。造纸工坊这边的伙食在辛芷的要求下,每天至少有一个荤菜, 就算是炖豆腐,那也的得放点肉沫。不是辛芷烂好心,实在是古代建房子那真就纯是一件体力活, 所有建房要用到的材料, 那都得靠人力搬到工地。工人们每天那么累, 在吃食上要是再亏着,那做工的时候也会想办法省力。辛芷之前把棉柔巾倒腾出来后,当即就给刘氏送了一些去, 刘氏收到这比草纸更柔软好用的棉柔纸之后,心里就更盼着造纸工坊能够早点完工了。李和豫前段时间又出手了一瓶酒,手里不缺银子,辛芷说要给工人们吃好一点,刘氏也不会再这种小事上去克扣。造纸工坊那边就三十几个工人,又不是要给他们弄整只的鸡鸭,不过是一个肉菜了,一天多花上一、两百文钱,买个三五斤肉,混点青菜、菜干、豆腐什么的炖一炖,就是一大锅的荤菜了。工人们的饭食是由何氏负责的。林大山到庄子上后忙着请人翻地,何氏平日里就负责一家人的三餐已经辛家送到庄子上鸡和羊。林大山的两个儿子都大了,虽然之前在家里被两个老人惯得娇惯了一点,但是一家人搬到潞村后,两个小的也开始懂事了,主动接过了照顾鸡和羊的工作。鸡还好说,用竹篱笆在庄子上围了一块地,搭上个茅草棚,每日再喂一、两次食就行了,四只羊每天要吃的青草却是林大山的两个儿子每天早上一早去地里割回来的。辛家人想要实现自给自足,鸡鸭鱼肉什么的以后庄子上都得养一些,这么一来工作量自然就上去了,也不能再让何氏做白工,所以辛勇也何氏开了一份工资,现在庄子上的牲畜还不多,所以一个月只能给她五百文,等以后庄子上养的牲口多了,再给她涨月钱。林大山和何氏当时是不想要这个钱的,对于他们这种庄户人家来说,帮着辛家养点鸡鸭本来就是捎带手的事情,辛勇已经给了他们一年二十两银子的薪酬,帮着养点东西,哪里还用得着给钱呐。然而辛勇表示这可还真不是捎带手的事情,池塘里的鱼隔三差五的就得扔点青草下去喂,鸡鸭鹅羊每天都得喂食,何氏平常照顾家里本来就很忙了,帮着辛家养了牲畜后,那一天就更是不得闲了,自然是应该拿一份工钱的。说实话,这钱何氏心里还是想要的,毕竟一个月五百文呢,好多汉子一个月在外面打短工都不一定挣得到这么多钱,以前在东山村的时候,家里一大家子人,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有这么多的进项。心里本来就不算太鉴定的何氏和林大山被辛勇这么一劝,拒绝的话也就说不出口了。后面庄子上要请人帮着工人煮饭,辛芷问何氏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就是帮着工人们煮煮中午的饭食,一个月就给二两银子的工钱。这么高的工钱,细算下来都赶上林大山的月钱了,何氏十分的心动,当即就毛遂自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