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作者:荼蘼夫人      更新:2023-04-28 01:44      字数:4805
  辛芷心里还是有些迟疑的了,要做好三十几个人的饭食,这绝对不算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何氏本来就那么忙了,再把做饭的活接下来,那一天到晚是真的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了。何氏也是个聪明的,当即表示家里的事情她的两个儿子也会帮着做,再让林大山每天起早一点,去镇上把肉菜买回来,她也辛苦不到哪里去。这种找熟人自然是要好一些,何氏自己都这么说了,辛芷也不可能拒绝她,所以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何氏每个月的工钱,工地上每天回用到的柴火和粮食,这些事情都不用辛芷操心,因为刘氏排了家里的一个婆子负责。修建庄子的一切花费都是刘氏出的,辛芷也不会插手太多的事情,把几十斤棉花全都做成绵柔纸后,她又去找了一趟工头,预约了他的下一单活。潞村的庄子这么大,辛勇想在庄子好好地修一座宅子,以后一家人没事的时候可以过来度假散心。古代人力成本地,一座一进的宅子,连工钱带材料,也不过就是几十两银子的事情,花费也不算大,辛勇觉得自家还是有必要安排上的。不然像现在这样,有什么事情要去庄子上,连个能过夜的地方都没有。帮着修建造纸工坊的这个庄头人不错,认真负责,手下带着的几个人也是认真做事的,辛芷对这几个人的感观还行,也就不舍近求远的去找别的工头了。至于工期,他们也不是急着要在庄子上住,晚点开工也没什么。棉柔纸造出来后,辛芷给刘氏和林远志家里都送了一些。原本辛芷是没想过要送给刘子真的,不过他这几天在辛家实在是太受欢迎了,压根就不用她想,棉柔巾一运回家,田冬秀和郑清芬就装了一大箱子让刘子真带回去了。对此辛芷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了,不说造纸的棉花还是刘子真送的,就冲着田冬秀和郑清芬现在把他看得跟亲孙子一样,她就不好去指责她们的行为不合适。棉柔纸的事情忙完后,辛芷暂时也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事情要忙了,只能成天在家里待着,她在家里待着的时间一久,和刘子真相处的时间也就变久了。之前爱来家里打麻将的刘氏这两天不知道在忙什么,人也不过来了,辛芷又被田冬秀她们拉了壮丁,不得不陪着她们一起打麻将,偏偏刘子真也是田冬秀她们的牌友,两个人对面坐着打麻将,一天至少得对上眼个几十次。不得不说,刘子真确实长了一张得天独厚的脸,辛芷本来就有点颜狗属性,盯着他的那张俊脸看的时间多了,心里的防备想不卸下都不行。一个长得和年轻版木村拓哉至少有七分像的大帅比每天在你面前晃悠,还整日都对你嘘寒问暖,那目的只差直接写到脸上挑明了,试问这谁能顶得住?辛芷不知道别人顶不顶得,反正她自己是快有顶不住了,能一直撑到现在,全靠她那过人的理智和自制力。辛芷能够撑住,辛家的其他人却是基本都已经叛变了。用田冬秀和郑清芬的话来说,人小刘多好啊,和他们一样是从现代穿来的,缺什么都不缺共同话题。人家小刘长得还那么帅,今年才十八岁,自家孙女(外孙女)陪他绝对不吃亏。再一个在天华国女子十八岁还不成亲可是会被官府罚款的。辛家虽然不缺银钱,田冬秀她们也不像辛芷被人指点嘲笑。之前没有合适的人选就算了,如今有了小刘这么好的人选,那不得赶紧把握住机会吗?刘子真有权有势还有英俊的外表,难得的是他也对辛芷存着那份心思,要是错过了他,辛芷再想找这么一个人那可就难了。也得亏辛芷自己是个有主意的人,不然像辛家人他们这么整天劝说着,换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早就已经捱不住同意了。辛芷对刘子真不反感,只能说愿意和他接触一下,先互相了解了解,至于田冬秀她们盼望着的事情,那还是要看缘分和感觉的。为了博得美人心,刘子真也是很拼了,他知道辛芷对衣裳首饰兴致缺缺,连忙让周冀往昌都飞鸽传书,替她找了一个文采斐然的女先生。至于为什么是女先生,你品!你细品!十月份的时候,辛勇和辛芷回了一趟山上,山里的土豆已经成熟了。陈曼大着肚子,不能走山路,田冬秀和郑清芬年龄大了,上山一趟得两天才能缓过来,所以只有辛勇和辛芷顶上了。好在田冬秀她们虽然喜欢刘子真,也没被这份喜欢冲昏头脑,让辛芷他们把刘子真带着,山上的大本营是他们一家人最后的底牌,只能让自家人知道。别说辛芷现在和刘子真还没什么,就算是以后真的有什么了,那也得考察个几年才能把自家的底牌亮给他看。两亩多地的土豆,就算是有牛帮着犁地,等辛芷他们把所有的土豆捡出来用三轮车运回家,那也是两天之后的事情了。果园里的橙子、橘子、柚子也大批量成熟了。辛勇和辛芷在山上休息了一天后,又山下山上来回了跑七八趟,才把那四千多斤土豆、两大袋油菜,许诺给刘子真的红薯和几大袋子水果全都搬下山。这些东西搬完之后,辛芷人也累趴了,偏偏辛勇不累,第二天一大早又牵着牛和驴子上山了。辛芷实在是好奇,没忍住问了一嘴:“东西不都搬下来了吗?还上山干什么?”辛勇摆了摆手,不以为然的说道:“小刘不是喜欢喝饮料吗?库房里那些饮料马上就要过期了,我运下来让小刘拿回去喝。”辛芷:“……”第83章 第八十三章、丰收了、把粮种搬下山后吗, 辛勇又一个人往上山去了几次。头两次是往山下运饮料,后两次主要是往山上运石灰。果园里的果树大多怕冻,辛勇担心自家一个冬季不在山上,园子里的果树会被冻死, 所以买了一千多斤石灰把果园里的果树树干全都刷了一遍, 保证明年春天的时候这些果树还是好好的, 一点病虫害都没有。眼下没有肥料, 辛勇又去山上扒了很多的枯枝败叶,烧成灰后在果园里厚厚地撒了一层。这些树叶腐败后就是最天然的肥料, 肥力虽然赶不上化肥,但也有点效果。下山的时候,辛勇又在果园里挖了好几棵半大的果树。果园里的果树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 结了果也很难往山下运,今年园子里的果子,只有十分之一、二是被辛家人摘下来派上用场的,剩下的果子一部分喂了山上那些鸟儿,一部分落在地上变成了养分。辛勇想着得空就往山下移栽一些果树,这样不管是自家吃还是往外买,那都要方便一些。不过果园里绝大部分的果树都不适合再移植了, 所以只能动新长出来的幼苗和才种下没多久的果树苗。这次下山后辛家人应该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再上山了,所以要收捡的东西很多。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得收到橱柜里锁好,沙发什么的要搬到包间里面去, 不然山上野兽这么多, 用不了几天就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之前种下的荆棘藤长了不少新芽, 趁着天气还不算冷,辛勇又剪了一些枝条扦插,按照现在的这个长势, 等到明年夏天,农家乐附近就能长满荆棘,也就不怕会有不开眼的野兽闯进来了。水电气辛勇没有动,虽然现代人都是离家时间太长得断水断电断气,但是辛家这个水电气穿越后还能正常使用实在是太过玄幻,辛勇担心关了之后就用不了了,所以就没动它们。农家乐周围都是农田和空地,就算是电线短路也烧不起来,倒也没什么危险。山下不缺蔬菜吃,所以菜园里的菜留过种后,也没特意去收拾什么。倒是菜园旁的几洼草莓苗,虽然很多都已经开花挂果了,辛勇还是全都挖了出来,准备全部都把后院的青砖掀掉两排,把这些草莓种上。之前种水稻是留下的塑料薄膜洗干净后也得带上,这草莓娇贵,天一冷就容易冻死,到时候用这卷薄膜搭个简易的大棚,应该能让这些草莓苗平安度冬。辛芷和陈曼都喜欢吃草莓,把草莓苗移栽到山下去,她们想什么时候吃都能吃着,方便!等这些草莓苗在辛家的后院种好了,大棚也搭上了后,辛家租的那几百亩地里的粮食也能收获了。最先成熟的是辣椒,这辣椒都是用上等地种出来的,中途也没缺过肥料,产量也十分的客观,亩产差不多达到了一千斤,虽然赶不上现代高产,但也算是很不错了。几万斤辣椒收上来后,一般被晒成了干辣椒,一半被辛勇做成了辣椒酱。辣椒酱做法简单,辛勇借了林老爹家的院子,又在东山村和附近的村子里找了几十个妇人,只花了半个月,就把两万多斤的辣椒和大蒜全都剁成了辣椒酱。为此辛勇还在隔壁县的一个窑厂包了两个窑,专门烧制装辣椒酱要用到的陶罐。这辣椒酱装到罐子里后,上面再铺上两层草纸,用麻绳捆好后,再糊上一层厚厚地黄泥,在不开封的情况下,储存个一年半载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往外卖的辣椒酱才这么地包装,辛家自己吃的辣椒酱直接用用泡菜坛子装了。两三万斤的辣椒酱,辛家自己只留两坛就够吃上一整年了,相熟的人家再送上一点,消耗的辣椒酱连个零头都没有。原本之前种辣椒的时候,辛家人就想过,这么多的辣椒酱,想要卖出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时候,然而真的等辣椒酱做好了之后,他们才发现销路什么的根本就不用愁。因为刘子真一个人就把这些辣椒酱给包圆了。刘子真提出要买这些辣椒酱的时候,辛勇还不同意,他觉得小刘这个人也太实诚了,怎么能为了讨好他们二买下这么多辣椒酱呢。这可足足有三万斤辣椒酱,刘子真就是平日里再爱吃辣椒,也吃不完这么多辣椒呀。然而刘子真买这些辣椒酱还真不是买来自己吃的。他是为了戌边军买的,军营里伙食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边关乃是苦寒之地,一到冬天,那寒风刮在脸上的滋味可不好受。辛勇做的这辣椒酱,好吃不说,浑身还暖和,对于戌边军来说,绝对是个好东西。三万斤辣椒酱听起来很多,可是戌边军足有几十万人,这辣椒酱可能都不够大家吃一个冬季的。刘子真都这么说了,这辣椒酱辛勇自然就只能卖给他了。辛勇他们现在真是把刘子真当做自家女儿(孙女)未来的依靠,主要是最近辛芷对他的态度缓和和很多,偶尔也能和他聊会儿天了,这让辛家人心里更加有底了。都是自家人,辛勇卖这辣椒酱的时候,也没要高价,这辣椒酱一斤五十文,绝对的实在价格、别的不说,就那装辣椒酱的陶罐,一个都要好几文钱呢,更别说天华国的盐还死贵死贵的。三万斤辣椒酱,一千五百两银子,绝对是贱卖,要不是卖给刘子真,光是辣椒在天华国还是独一份的东西,这辣椒酱的价格就不可能会这么低。对于这个价格,刘子真心里很是高兴,不过他不是为辣椒酱的价格低而高兴,而是为了自己在辛勇这里的特殊待遇而沾沾自喜。辛勇厚道,不愿意赚刘子真太多的银钱,刘子真也上道,让手底下的人去搜罗了一大堆补东西,光是燕窝和雪蛤就准备了一大箱子。陈曼现在已经显怀了,刘子真准备的这些东西正好派上用场。剩下的干辣椒刘子真也要了不少,辛勇倒也没有和他算得那么清楚,反正最后只收了他两千两银子。等忙完辣椒的事情后,地里的玉米和冬瓜南瓜也成熟了。相比于辣椒,刘子真心里最关心的还是玉米。他借着天花的由头,已经离开昌都太久了,良帝心里已经生疑了,本来他前几天就该回去了,之所以拖到现在,一是他和辛芷的感情刚有了点苗头,他怕自己这一走就归零了,二就是他想等到玉米成熟后,再回昌都。因为土地肥沃,这玉米的亩产十分的不错,最高产的一亩地亩产足有两千一百多斤,当然了这是没有晒干的重量,等晒干后还会缩水个三、四百斤。辛家这次种下的玉米,平均亩产在一千六百斤左右,放在现代这个亩产绝对算是歉收了,不过在天华国,这个产量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惊世骇俗了。没看到玉米过称时林老爹他们的嘴长得都能塞进拳头了嘛。一亩地能产一千多斤粮食,这场景林老爹他们之前别说亲眼见到了,就是做梦的时候,都不敢这么想啊。然而现在事情竟然真的在他们的眼皮子地下发生了,他们心中的震撼简直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了。亲眼见过玉米到高产后,林老爹他们的内心是火热的,早早地就找到了辛勇,想要提前向他买些玉米种子。对此辛勇是不会吝啬的,一百多亩地的玉米,就算是晒干了,也有一百吨,这么多的玉米,就算是刘子真想把玉米种满整个边关,那也足够用了,更别说他明年还得种土豆、红薯、辣椒和棉花了。这些玉米,刘子真就只买了五十吨走。一半作为粮种,一半作为戌边军的粮食。常县到边关的路程可不近,就这几十吨玉米,要是运到边关,光是运费就是一大笔钱,刘子真也没必要买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