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作者:高温预警      更新:2023-04-29 01:57      字数:1901
  大学时他学了国画和书法,通过经常请老师吃饭,赚到了不少蹭画展和展示会的机会,成功进入了各种协会。等到毕业,他理所当然没去上班,光明正大蹲在家里,天天打游戏看电影,对外的说法是在闭关创作;要么就到处旅游玩,美其名曰收集素材。在富人圈子里,会画个画,再写两幅字,已经是十分高雅上流的活动,过年时常年被拉去表演节目。随便弹奏一曲,都能得到数不清的夸奖和红包。其实他自己的水平自己清楚,作品大都浮于工笔,并不鲜活,更谈不上艺术性。不过那些人为了讨好他的父辈,连一张白纸都能夸出不同的格调来。关家势大,家里的后代子孙也不少,但因为他带出去能涨面子,所以格外被爷爷看重,越是看重,别人就夸得越厉害,这就又能让爷爷涨一波脸面。如此良性循环下,他的零花钱和股票份额都直线上涨,就算奢侈一辈子都花不完的程度。关夕望本人是很随性的,又有点社恐,待在家里一整个月不出门都很舒坦。大概艺术系的男生都有点不同于一般直男的特征,他性情有点软,热爱生活,喜欢烹饪和缝纫,猫猫身上的小衣服全是他给做的。对了,他有十三只猫,每只都是不同品种,从名贵的布偶到田园狮子猫,各有特色。每天睡觉前,他就跟古代皇帝选妃一样,随便抱一只猫和他睡觉。话说回来,他掌握的技能,在这个时代似乎都没点用啊。不仅没有用,说不定还会被打成小资,被拉出去给人批判。就做饭还成,但会的菜谱都偏精致,农村大锅根本不会用。至于缝纫,别逗了,他倒是想缝衣裳,问题是哪里来的布?原主家条件还可以,他穿得都是改的旧衣,这年头布票可不好弄啊。对面的青年看他呆呼呼的样子,喊了一声:“哎哟,怎么又趴下去了,快醒醒神,马上就到了,你仔细你看好的东西,别被人偷了。”关夕望点头,紧了紧两边的大布包。眼前的人叫郭明达,是他的同学,跟他的情况不一样,他家条件不错,有人在厂里当领导,可这人被宣传刺激,热血上头,冲动之下报了名。他从没去过乡下,所以不知道那里有多辛苦,只想着要建设祖国。关夕望在心里摇头,等他吃到了教训,应该很快就会后悔。不过事已至此,再怎么后悔都来不及了。……明光生产队夏收过后,又下了两场急匆匆的雨,天气总算是不那么憋闷了。第一季的稻子在七月下旬的时候时候,第二季的稻子又要在八月之前种下去,田地里格外匆忙,所以这段时间又被称作双抢。和老天爷抢时间,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如果晚了点时间,错过这段季节,第二季的稻子产量将会大减,所有人都要跟着饿肚子。清晨,日头还不算猛,姜知睿把裤腿绑上,就要往水田里去。她的力气,按照姜明承的说法,就是不用来耕地都可惜了。村里牛不够,不能全用牛耕地,所以时常会使用人力。双人配合着来,壮年男人在前面拉,女人就站在犁上,把水田里的泥土翻出来,捣碎搅匀,直到它被整理得平整光滑,就能开始插秧了。这个时候,姜知睿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拉着绳子,就跟后面拉着空气一样,连续耕上一小时都不带停的。凡是被她整过的田地,泥浆厚度都非常均匀,水平如镜。而且她一个人,就能耕好几块地,小张给她记公分都记不过来。不过她也自己的脾气,怕晒。天气热了,就只在早上和傍晚工作,加起来时长估计没有两个小时。有时候起晚了,干脆就晚上来,她的能耐摆在那,别人也不好说闲话。今天她照常出门,见到二叔在外面套牛车,多问了一句,“二叔,今天出去啊?”“嗯,去接分到咱们村的知青,你去忙吧。”姜知睿点头,走出了家门。有哥哥弟弟在耳边念叨,她对实事也算了解,知青这东西,算是上面的新规定,说是要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把一窝子城里人赶到乡下来。要她说,就是城里住不开了,又不好意思直接迁移,才想了这么个主意,对外的说法也好听。村里人对知青没什么感觉,还是照样干活,过自己的生活。她二叔是大队长,却不得不上点心,把村尾处的几间破房子修整了一番,权当做知青点了。不知不觉,姜知睿就走到了田里,和身后帮她压犁的婶子打了声招呼,把绳子缠在肩膀和手腕上,向前使劲,快步走了起来。……另一头,关夕望抱着行礼,弱小可怜又无助地站在路边,四周全是杂草和荒野,心里也是凄凉一片。火车把他们送到县城的知青安置点,被人用拖拉机送了过来,司机说前面路太窄,走不进去,干脆把他们丢在了这里,扬长而去。郭明达比他还绝望,“他们不是把咱们弄到山里来了吧?”“农村不就这样?”h省多山,更是如此了。他们运气还算不错,这个村子虽然在山里,不好进出,但距离镇上的距离并不远。刚刚车上还有不少青年,明显是要送到更远村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