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者:高温预警      更新:2023-04-29 01:57      字数:1761
  “我哪想到会是这样,夕望,这个村子里就咱俩吗?”“现在是第一轮,报名的人应该不多吧?”老百姓也不蠢,不可能听风就是雨,对于新政策,肯定要观察一段时间。第一批下乡的,除了他这样意外来的,大概就是郭明达这样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吧?偏偏这样的人最倒霉,要经历最长的苦难期,等到迎来光明,年华全都被消磨,不知道还能剩下几分热情。“不要紧,咱们是兄弟嘛,我会关照你的。”关夕望在心里哼了一声,暗道你自己能坚持住就不错了。站了一会,远远来了辆牛车,大黄牛四肢健壮,一看就养得好,牛车后带着一个国字脸,浓眉大眼的男人。男人看到他们,又转而往下底下的大包小包,先是皱了下眉,又笑起来。“你们就是这次过来帮助咱们建设的知青吧?欢迎欢迎,我是明光生产队的大队长,姜志业,特地过来接你们。来,把东西都放上来吧,咱们快点走,别耽误地里的活。”13.第十三章干活两人连忙把行礼搬到牛车上,道了声:“姜叔好。”“好,上来吧,咱们回村里去。”郭明达早累了,爬上了车,“谢谢姜叔。”关夕望也跟着道了声谢。“嗨!你们城里人就是客气,这算啥?都是小事。对了,你们吃饭没有?要不跟我回去,在我家里吃一顿?”两人初来乍到,还很拘谨,拒绝道:“不用了姜叔,我们带了干粮,热一热就好。”“干粮管什么用,既然这样,那听叔的,今天晚饭在叔家里吃,就当是给你们接风了。”“那行,就麻烦姜叔了。”“不麻烦,一顿饭而已,算得上什么……我现在带你们去知青点,你们也歇会,下午去田里,看看能不能上工。”村里的石子路不算平缓,牛车晃晃悠悠,穿过村民们的房屋,往村尾处驶去。“到了,下来吧。”牛车在一个农家小院子前停了下来,看着面前低矮是土堆院墙和泥砖房,两个人都有些沉默。上面的茅草都是新的,墙面色块斑驳,新旧泥砖交替,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在村里人的眼中,这已经是不错的好房子了。但是在住惯了水泥房子的郭明达眼里,却和山洞没什么区别。就更别关夕望了,眼前的屋子给他造成了冲击,他现在只想回到自己带花园泳池的江景大别墅。可惜尘埃落定,就算对环境再不满意,作为知情,他们也不能扭头回去。两人向大队长再次道谢后,拎着行礼走了进去。院子倒是不小,旁边有个小棚子,底下堆放着几捆干柴。正经房子有三间,正中是一间正堂,左右带着两间卧室,在最右侧搭着厨房和茅厕。厨房里没有锅,倒是有个大水缸,关夕望在外逛了一圈,没发现有水井,看来以后都要自己挑水吃了。卧室里也就一张木板搭成的简易床,加上一座柜门坏掉的木柜子,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晒干的稻草,是修补房顶留下的,特意给他们铺床用。郭明达人如其名,乐观豁达,很快便适应了新环境。看了一圈后,和他商量起来,“这有两间房,正好咱们一人一间。”关夕望无所谓,回答:“行,我要左边的那一间。”反正离茅厕越远越好。郭明达对他的选择倒是挺满意,“正好,右边那间离厨房近,我晚上喝水上厕所都方便了。”分配好房间,在姜志业的帮助下,他们把行礼从车上搬下来,开始收拾。其实也没什么好布置的,床铺好,柜子擦干净,再把衣服和杂物都收进柜子里,之后把带来的粮食放到厨房,把院子打扫一番,就没别的事了。姜志业帮着他们忙里忙外,实际上一直在暗地里观察着。说实话,对于新来的两个知青,他心里也没底,人家好歹是为了支援建设来,又是城里人。知青办的意思,是不能轻也不能重,让他着实为难。让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娃给他干多少活是不指望了,只希望他们能自己顾好自己,老实安分点,别给村里添麻烦。初步接触下来,这两人看着年轻,但脾气都不错,有礼貌,收拾起来也算麻利,看样子不是啥都不懂的大少爷。这就足够了。心里满意,他的态度好了不少,重新架起牛车,招呼道:“上来吧,带你们去地里,我这牛不能歇,还得去耕地呢。”两人带了点干粮和水壶,沿着另外一条路,到达了农田区域。南方的农村,大部分都是水田,由田垄隔开,一块一块十分规整。每块地里都有几个人在劳作,有人耕地,有人插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郭明达举目远望,见到这样的场景,只觉得游目骋怀,心旷神怡,突然喊了一句:“万里秋收入明光,千石新粮占满仓!壮观,真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