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高温预警      更新:2023-04-29 01:57      字数:1859
  周围的村人被他的动静吸引过来,发现他们两个从衣着到气度都和村里人不同,跟看西洋景一样,凑了过来。“大队长,这就是你接过来的两个知青?”“嗯,都是好孩子,从城里过来不容易,你们以后多照顾人家。”“真是城里人,这过得好好的,咋要到咱们这破地方来呢?”郭明达连忙说:“大叔,我们是来支援建设的,农村前景广大,需要有知识的青年!我们都是高中生,你们有啥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们。”关夕望悄悄往后退了一步。我不是,我没有。“高中生,哟,那可是文化人啊,不过咱们村里也有高中人,还有个大学生哩!”“大学生?”关夕望转过头,“高考不是取消了吗?”“是啊,人是在取消前考上的大学,你说巧不巧。”“是挺巧的。”他点点头,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可跟古代的秀才举人一样,含金量相当高。尤其是在农村里,无疑是山窝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不怪老乡们谈起大学生时,脸上全是骄傲了。“那些高中生呢,还在念书吗?”“没呢,在家里自学,不过听说也能拿毕业证的,你不是跟着大队长过来的,他们家有三个高中生,一个大学生,比城里人还厉害!”两人立马回头,惊讶地看向姜志业,后者摆摆手,说:“不算啥,都是娃子争气,能考上就给他们读。”“那也还得你们家人大方,也是,你哥哥嫂子都不差钱,肯定不能亏了孩子。”乡亲随口说了一句,进而看向郭明达,“后生,你还会念诗呢?我咋听到有咱生产队的名字,哪本书上学来的?”郭明达的脸有些红,“是我有感而发,自己作的。”“哟,这更了不得了,还会作诗,不就给古代的才子差不多了。”姜志业也看向他,更是惊喜不已,“不错,咱们村里来了个文学好的,以后总结汇报、宣传文稿,都交给你来写了,我们照样给你算工分。”郭明达没想到作一句打油诗,还能接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当下忙不迭答应了下来:“好,尽管交给我吧。”毕竟在路上就说了,他们以后的口粮,和村民一样,都按照工分发。干点文职啥的,写写东西,总比种地强。关夕望见此倒毫不意外,在读书的时候,郭明达的文学素养就相当不错,又老是去图书馆里找书看,肚子里墨水是不缺的。乡亲往后头一瞅,看见了关夕望,问:“那你呢,你会干点啥?”“我会……我的字写得还不错,乡亲们以后要是想写信,可以来找我。”“好,好!你也是个好的,到底城里人本事大。大队长,你把人家往地里带,是想让他们跟我们一样种地?那也太屈才了。”姜志业面无表情,心里暗暗想,知青要来的消息刚刚传开那会,村里人可是万分不愿意,说是不肯自己的口粮被人分走,要他们自己种地换粮食吃。这会的口风倒是全都变了。“你放心,有他们体现价值的时候,这回不是双抢吗?村里都忙,好歹是两个年轻人,总能出点力气。”“也是,农活嘛,学学也就会了……让他们快下田吧,你们家闺女已经耕了好几亩地了,后面的人插秧都插不过来。”“好,你们接着忙。”姜志业继续往前,把他们带到了偏南边的水田里,上面已经被人抛散了一匝一匝的秧苗。他们要做的,就是把秧苗分开,插进泥里。“你们把裤子都弄上去,别弄脏了,看我的动作。”姜志业走下水田,给他们示范了三遍,问:“学会了吗?”郭明达信心满满,“会了,放心吧队长,这个不难!”“好,那你们试试,我在边上看着。”关夕望小心翼翼走下水田,露出白净小腿,分出三四根秧苗来,用手指夹住,往下探去。看的时候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泥里滑溜溜的,他站都站不稳。好不容易把秧苗怼进去,不是深到被水没住,便是太浅,一下子飘回到了水面上。他向往前走,结果脚却陷在了软泥里,越是用力越拔不出来,差点摔在里面。郭明达的情况没比他好多少,额头上全是汗,两根手指夹着细小的秧苗,跟张飞穿针一样,为难的很。一个没注意,便揪断了好几根。看得姜大队长连连摇头。“算了,这活太细,不适合你们,你们两个都长得高,力气应该不小,去帮忙犁地吧,只要拉着往前跑就行。”“行!”郭明达把秧苗一扔,连忙从田里爬了出来,“队长,带我们犁地去吧,只要不待在着插秧,辛苦一点也没事。”关夕望看着他解脱一般的模样,暗自摇了摇头。蹲下来,在水田里洗了洗手,默默跟在两人身后。同他预料的一样,等到真背上犁杖,郭明达再也笑不出来了。拉犁也是个技术活,用力方向都是有讲究的,他又不懂,只顾着往前冲,犁杖静静停在原处,纹丝不动。郭明达的脸憋得涨红,使足了劲,终于拉动,结果害得站在后面的婶子一个踉跄,差点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