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作者:高温预警      更新:2023-04-29 02:01      字数:2225
  39.第三十九章二更雨还在下, 他们也没出院子,而是躲在屋檐下,越过围墙朝旁边望。哭喊的人是隔壁高晓燕的妈妈汪霞, 正趴在泥地里, 身上的衣服都湿了,她婆婆正拿着扫帚,往她身上招呼, 凶狠得如同画像上的夜叉。边打边骂:“你这手脚不干净的娼妇,还敢拿我家的东西去你娘家,遭瘟的玩意, 我们家怎么娶了你这么个贼女人!”苗兰凤看不过眼, 劝了一句,“行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动手打儿媳, 有什么事不会好好坐下来说吗?”高家婆婆眉眼一横, 朝她看过来,说:“我教训我自己儿媳妇,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看不住你自家大儿媳,让她宁愿结扎都不肯生孩子,闹了好大的笑话, 还有脸来管我!”说着, 她就又要打人。姜知睿直接跳上了围墙, 把她手里的扫帚一抽,扔到了高家院子的角落里。“她到底犯了什么错,你要打她?”老妇手里的东西被抽,差点被带倒, 气急败坏道:“她偷我们家的东西,养娘家几个蠢东西,我抓到小偷,打两下怎么了?”“我没偷!”汪霞看着周围的人群,大声辩解,“那是我存的私房钱。”“哟!你存的私房钱,那还不是我们家的钱,我看你听话了一段日子,给你留点钱凑手,没想到养出贼来了。”姜知睿听她张口闭口就是贼,有些窝火,恨不得打她。关习望给她撑了把伞,说:“怎么就是你们家东西了,她没赚工分啊?嫁到你们家,粮食她自己赚够了,说不定还有剩。还帮你们生了两个孩子,平时也没少干活,就算是旧时代的长工,也该拿点工钱吧?”“她都嫁过来——”“嫁过来就不是人了吗?你简直就是在无理取闹,要我看,你既然说她是偷,干脆把她分到一边,让她自己养自己,这样就碍不到你们的事了。”见那老妇没张口,姜知睿翻了个白眼,又跳了下去。关夕望向前一步,一边给她递毛巾一边吵架,“你们才不会干呢,其实你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有个媳妇对谁好,巴不得有个不要钱的长工使唤。”他歇了口气,望高家屋子里看了一眼,说,“话说回来,高治去哪了,见到自己媳妇被欺负也不管?他是真不知道,还是默许了?让自己老娘冲在前面,自己顾全了面子又得了好处,还真会打算盘。”听到这话,汪霞猛然抬头,看向自己房间,发现并没完全关上的窗子,眼里带了些怒火。见儿子被人说,高家婆婆恼羞成怒,“你个入赘的下/贱东西,还敢来掺和我家里的事。”“是啊,我不该来掺和,高家婶子,恐怕你不知道吧,上头一直在讲,反对封/建独断的婆媳关系,婆婆打儿媳,真闹大了,妇女联合会不会不管,啧啧,就不知道您老人家丢不丢得起这个老脸。”“你,你少唬我!”姜志业这时候也走了出来,呵斥道:“谁唬你,村里前几天读的文件你听到狗肚子里去了,还不给你儿媳妇道歉,不然联合会的人来了,我看你怎么办!”高婆子被大队长一骂,当下腿都差点吓软了,县里有妇女联合会,她是知道的,听说还是几个领导的媳妇,要真过来说教,她可丢不起这个人。再说丢脸就算了,万一她们嫌她可恶,要把她抓起来怎么办?她可是见过游街的,那些人不会也把她那样吧?被自己脑补的东西吓了一跳,高婆子虽然满心不甘,还是向自己媳妇道了歉。汪霞也大度地表示和解,几人恢复了表面上的和谐,重新回到了屋子里。左邻右舍见没热闹可看,也都缩了回去。姜家关夕望坐回椅子上,和姜知睿咬耳朵,“看着吧,这事没完呢。”高治又怂又坏,汪霞也不是省油的灯,不然也不能一来就拿捏住了公婆,迅速在高家站稳脚跟。今天她出来的时候,身上一点伤都没有,偏偏叫得大声,又闹到院子里,显然是故意让别人来看。关夕望路过姜家时就看到过几次,汪霞扯着高治的耳朵,把他揪得直喊疼。要说她没有战斗力,制不住一个老太太,谁都不会信。姜知睿白了他一眼,“还不是你挑拨的。”“高治的那副嘴脸,看着真恶心,自己怂蛋,只敢躲在女人后面,还装得跟没事人一样,非要有人把他脸皮扯下来才好看。”跟关夕盼一样,一个靠老娘,一个靠老婆,把矛盾转移在女人身上,自己却躲在后面清清白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家人多,闹得这么大,其他几房都没出来劝劝,这一回,估计要分家了。”“是啊,不过你可别管,高晓燕不是个好人,我跟你说过的,她存心想害你。”姜知睿点头,“知道了,你一直在说,就差没把坏人两个字刻在她脸上了,我会注意的。”一点小插曲,众人都没放在心上,继续讨论刚才的事,总算确定了个章程下来。既然开设小学将会有的麻烦都能解决,姜志业对这事再没有顾虑。当天,在下工之前,他就召集了全村人,宣布了这件事。农村人见识不高,对于读书可有可无,但对这件事依旧表示支持,无他,因为有人帮他们带娃了啊?与其让孩子们东窜西窜担惊受怕,还不如送到学校里去,让老师好好教教,起码回头能认得几个字,不至于连钱上的数字是多少都分不清。村头钱地主家的屋子不小,场院就有别人家的四个大,汉子们把土夯硬,作为操场,又把屋子和墙面用黄泥修补完整。女人们也忙,除去院子里的杂草,将几间完好的屋子收拾起来,安上窗框和木窗户,挂上涂了黑漆的木板,看着还真想那么回事了。收拾完教室,沈鸿德从废品回收站里弄回来的桌椅和书本也运过来了,因为是废品,所以村里也没花多少钱,书籍和本子都是半新的。桌子椅子有些缺胳膊少腿,不过没关系,陈木匠带着他儿子,两父子拿着工具,花了一天时间就弄妥当了。四月中旬,村里的小学正式开学,前期的老师不多,就三个人,都是村里读了初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