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作者:霍妮      更新:2023-04-29 13:20      字数:4628
  元瑾汐心里咯噔一下,嘴里打着磕绊,一脸千万不要的表情看向齐宣:“该,该不会是送那个红珊瑚珠串的时候吧?难道说,那个黑檀盒子里面有机关?”“对,就是那个。卫叔是制作机关的高手,盒子底部有一个夹层,信就在夹层里。”“啊!完了。”她脸上的表情真正地变成一种果然如此的惊恐表情,“王爷,完了,这下真的完了。”齐宣不由好奇,“怎么了这事,难道说那个盒子被你放在了怀安?”元瑾汐欲哭无泪,“是在怀安,只是不是在我家,而是在常兴文的家里。”“怎么回事?”齐宣也愣住。他好不容易写了封“情书”,被卫一看了就算了,要是再被其他什么不相干的人看到……他总不能杀人灭口吧?元瑾汐便将她刚到怀安时,情况如何紧急,如何为了保护家人,不得已用了随身带的唯一一件贵重东西去打点常兴文妻子的事情,从头到尾地解释了一遍。听完后,齐宣也有点郁闷了。他最初听卫一汇报此事时,是半点没担心。毕竟那是他送给元瑾汐的生辰礼物,他相信她一定会好好保管。至于那信的位置,等到时机合适时,再告诉她也别有一番乐趣。结果谁能想到她竟然送人了!可是想想当时在怀安的情形,连她自己都差点没命,如果真没往牢里安排人,那元家人到底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最终他只能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这事都怪我,你当时也是迫不得已。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卫叔做的机关,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出来,就算是能察觉也根本打不开。”“平越!”齐宣探出头,顿了一下,“不进城了,直奔怀安。”元瑾汐一下子就明白齐宣想要干什么,但却拦了一下,“等等,我们先去趟城东的王母娘娘观,求张平安符。如果日后哪一天真的被发现有暗格,看到平安符也不会起疑。”“也好。”齐宣点头。江阳城东的王母娘娘观,就是元瑾汐当年偷偷埋下她娘玉佩的地方。后来几经辗转,一直没有机会到这里来还愿。如今来了,正好认真祭拜一下,也算感谢当年庇护亡母遗物的恩德。元瑾汐虔诚地在大殿的王母娘娘像前跪了小半个时辰,又祷告了许久,认认真真地听完了道士们诵读的《禳灾度厄真经》后,才起身去捐了些香油钱,求来一张平安符。殿门外,平越百无聊赖,他想来是个不信鬼神之人,每次看人祭拜,都觉得无聊。但是等到他听到齐宣让他去“偷窃”时,忽然间就信了。这简直就是王母娘娘对他不敬的报复。“王爷,”平越说得小心翼翼地,“您看啊,我虽然功夫不错,但是论潜入呢,比起其他兄弟还是差一些。这件事不难办,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绝不能被人发现。您看要不从并州调些人来?我知道几个人,绝对这当中的好手。”齐宣一眼就看穿他的小心思,正要说话,却被元瑾汐抢先,“平副统领这话也有道理,毕竟能被我设下的那么拙劣的套脚关擒住,也的确说明他的功夫不行。万一程府哪里有个坑,或是哪颗树长得不规律,把平副统领绊倒就不好了。王爷要不我们写信给卫叔,说明情况,让他再推荐一个人吧。”“王爷,”平越连忙插话,“这事就交给我吧,我保证一定给您办得滴水不漏。元姑娘……”平越看了一眼元瑾汐,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我记性不好,只要信回来了,什么都会忘掉。”元瑾汐一副阴谋得逞的微笑。平越恨得牙根都痒痒,他那天怎么就那么不小心竟然栽在了她的手里呢?“我去也。”说罢用两个指尖拈起平安符,往怀里一揣,没几下就消失不见。齐宣和元瑾汐对视一眼,哈哈大笑。“看不出你还挺有办法。”“只可惜,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不灵了。”元瑾汐微觉可惜。“没关系,你忘了我还记着呢。本王忘了严陵还记得,严陵忘了,当时在场那么人还记得。”元瑾汐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我都有点同情平副统领了呢。”既然有了平越打头阵,元瑾汐也就不急着赶往怀安,在江阳城休息了一天,又带着韵秋上街给家人买了些礼物,这才回到客栈。只是到了客栈之后,齐宣却说不急,再等等,说他有事要办。就这样一连等了三天,齐宣才下令出发。“王爷这些天都在忙什么?早出晚归的,江州的事情不是早处理完了么?”“过几天你就知道了。”齐宣一脸神秘的笑容。一路来到怀安城,刚进城不久,就听到一声锣响,紧接着是一个人洪亮又喜庆的声音,“报喜!报喜!元府大喜。”元瑾汐探头去看,看到一个人正用铜锣开道,黄澄澄的锣面配着大红的锣锤,看着就那么喜气。再看他的穿着,一身藏蓝色的长衫,中间扎着腰带,袖口绣着回字纹。“学政,是学政!”她惊喜地缩回头,“一定是我家清舒和清敏中举了,王爷咱们快点过去。”但随着学政的锣声越来越响亮,后面跟着的百姓也越来越多,马车很快就被挤住不能前行。“下车,我跟着你。”齐宣从元瑾汐扬了扬下巴,后者立刻灵活地跳下车子。“报喜!报喜!元府大喜。”开头的人仍然是一声锣响一句报喜。此时元瑾汐已经能看清铜锣开道后面,还有三个身穿公服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卷轴,其中一个已经拐弯,奔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元瑾汐喜形于色,“看来清玉也考中了。”这时旁边有人议论,“元家三杰果然是名不虚传。”“怪不得那个杨铭非要抢元家的祖宅,还真是积累是三代的文曲之气。”一路来到元家大门处,元晋安、元晋平、元晋康等人早已得知了消息,带着妻子儿女站在门口,准备迎接喜讯。“元家公子元清舒,高中乡试第六名!”“好!”周围人立刻爆发出一声好,元瑾汐也在人群里拍着巴掌,跟着一起叫好。元家众人也都对元清敏道喜,元晋平眼圈泛红,一个劲儿地拍着儿子的肩膀。金氏更是直接哭出来,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好孩子,真是为娘的好孩子。”元清翰则是站在一旁欣慰地拍了拍弟弟的后背,“恭喜二弟了。”待到众人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后,另一个人打开手中的卷轴,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元家公子元清敏,高中乡试第一名,得中解元。”“哈哈哈,我就说我会是第一!”元清敏一个健步从台阶上跳下来,跑到那个念成绩的学政官员面前,“解元两个字在哪儿呢,快让我看看。”元瑾汐不由捂脸,这个哪里是个解元,杂耍班里的猴子都比他稳重。周围人全都发出笑声,就连台阶上刚刚哭得不行的金氏也抹了抹眼泪,笑出声来。元晋康听到儿子得中解元,本来激动得想哭来着,可是看到他那个高兴得抓耳挠腮的样子,又忍不住要发笑。元瑾汐奋力地向前挤,“清舒、清敏好样的。”元晋安耳尖一下子就听到女儿的声音,仔细一看,何止是女儿,连齐宣也在人群当中。“爹,我回来啦。”元瑾汐在人群中用了挥手,众人顿时让出一条路来。元晋安却是赶紧迎下台阶,无视女儿激动的神情,对着齐宣躬身行礼,“草民见过颖王殿下。”元家众人也反应过来,全都过来行礼。元瑾汐一脸无奈,嗔怪地看了齐宣一眼。齐宣很想摊手,这可真不怪他啊。周围的百姓一惊,乖乖,这元家也太有面子了吧,竟然连王爷都来贺喜?众人立刻下跪行礼,“见过颖王殿下。”“诸位乡亲不必多礼。”齐宣长身玉立站在人群正中,“元家耕读传家,持心中正,此次一门双杰,也算不负当年元丞相之风骨。本王恭喜元家诸位。”“多谢王爷夸奖,元家人愧领了。”“县令大人到。”即使杨铭、陈霄等人被除去,怀安城里早就没了不许坐车坐轿的规定,胖胖的常兴文仍然是喜欢步行。在他看来,步行可以更好地感受城里百姓安居乐业的气氛,而这也是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颖王殿下?下官见过王爷,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常兴文又惊又喜,不过的恭贺下解元竟然还能偶遇王爷?齐宣看到常兴文顿时笑得有些僵硬,用余光扫一下元瑾汐,也看到她用手掩面,用行礼掩饰尴尬。他们前脚刚派人去偷东西,后脚就遇到苦主,实在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常大人不必多礼,本王只是路过,无关公事。此次来,只是庆贺,我俩还是不要喧宾夺主的好。”“是是,王爷说得是。”常兴文随机转向两个新科举人,“恭喜二位学子。”元清舒与元清敏赶紧正了正衣冠,先对齐宣行礼,“谢过颖王殿下,谢过县令大人,也谢过诸位乡亲。”“王爷,县令大人,若不嫌弃,还请屋里稍坐。也好让草民稍尽地主之谊。”元晋安上前邀请。“好,那就叨扰了。”齐宣点头迈步往里走,常兴文更是觉得今天赚大了,同样开开心心地往里走。“诸位街坊邻里,”金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分给众人,“小小心意,还望大家不要嫌弃。等过几天请客摆宴,还望大家赏光。”“那是自然。府上既有贵客,我等告辞,改日再来庆贺。”看到众人离去,金氏又叫来自己的大儿子,“去趟你族叔那里,问问清玉考没考中,若是考中了叫他们一起过来。”她压低声音,“重点说颖王来了。”自己母亲打的什么算盘元清翰自然清楚,心里有些小别扭。但转念一想,若是颖王来了却没叫他,族叔恐怕要更生气。“知道了,我这就去。”此时元晋安等人已经陪着齐宣和常兴文入了正厅,元瑾汐感觉自己被无视了,只能走到许文秀身边,揽住她的胳膊委委屈屈地道:“大嫂,我爹都不理我。”许文秀被她这个语气弄得哭笑不得,“谁叫你不按常理出牌,回来都不提前说一声。走了跟我泡茶去。”茶刚泡到一半,院子里就响起了元晋泰爽朗又底气十足的声音,“二嫂,恭喜你啊,你家清舒这次考的不错,只可惜还是比我们家清玉差一点哈哈哈。我们家清玉这次可是第四。”金氏不以为意,知道他这个人就是这么个脾气,平时最爱做的,就是炫耀他那个宝贝儿子。而且他还冒着天大的风险收留元清舒,避免了牢狱之灾。冲这一点,她就感谢他一辈子。只是,想虽然是这么想的,说出的话却是半分不让人,“他们现在可都是举人,等到进京考会试时还不是一样,到那时,不定谁比谁强呢。”“哈哈哈,二嫂说的是,三个小子都是好样的,三年后咱家元家就是一门三进士了。”“行了,别吹牛了,感情不是你去考,在这儿说胡话,赶紧去正厅吧,那位在里面呢。”晚上照例是元晋泰出钱,在城里最好的酒楼宴请齐宣和常兴文。最近这小半年,因为他和齐宣和常兴文都攀上了关系的缘故,生意是越来越红火,如今已经把铺子开到了江阳城里。他甚至还在那里买了个宅子,这样等到儿子去往江阳城的芦溪书院读书时,他就也可以跟着去了。热闹了一天,元瑾汐总算在晚上快休息的时候,得以和元晋安安安静静地说会儿话。“你这丫头,回来也不知道提前打声招呼。还有,沈怀瑜不是说会让你好好地待在京城么,怎么你又和颖王回来了?”“爹,你能不能别一见面就数落我啊,我都想死你了,你就不想我?”元瑾汐抱着元晋安的一条胳膊,铆足了劲儿的撒娇。“哼,想你有什么用,还不是在家没待两天就跑了。我倒不如不想,眼不见心不烦。 ”这话说的元瑾汐心里一阵难过,“那女儿不走了,就在怀安陪爹爹。”“怎么,京城出事了?还是说皇帝或太后反对,齐宣反悔了?”元晋安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语气里的失落,这与她要去京城时的语气完全不一样。“没,爹你别瞎想。我这次我只是跟着颖王出来赈灾,赈灾结束想你了就来看看你。”“他赈灾带你干什么?肯定是京城的人容不下你。赶紧地,给爹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元晋安声音有些急躁。“真的没事啦,颖王对我还是很好的。很晚了,爹你早点休息啊,我今天可是坐了整整一天的马车,身上都快散架了,我先去睡了啊。”元瑾汐慌忙离开父亲的屋子,她这个爹哪都好,就是有时太敏锐了,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但当他回到自己旧时的屋子,看着窗外的一轮明月,心里还是无端地生出一股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