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3-04-29 15:10      字数:4289
  沈珍珠喝过了半碗汤,吃了小半张饼,感觉肚子饱了。她起身拉过毛毛脖子上的绳子,然后与郭铁匠打招呼,“郭大伯,您慢吃,我先回去了。”郭铁匠点了点头,“去吧。”沈珍珠付钱的时候顺带把郭家父子的帐也结了,还对着张掌柜眨眨眼,“张大伯,您家的饼真好吃,您可千万别告诉我爹我来过呀。”张掌柜又哈哈笑,“姑娘真会开玩笑。”沈珍珠回头,对着郭家父子这边看了一眼,正好看见郭怀旭那又如以前一样温润怜爱的目光。沈珍珠下巴一抬,对着他哼了一声,然后转身带着毛毛走了。郭怀旭见她这副傲气的小模样,眼神温柔的能滴出水来。等看到她漂亮的裙摆消失在街角,然后继续低下头喝汤。郭铁匠给儿子夹了一张饼,“二郎,去了之后好好学。男子汉大丈夫,有了立身之本,将来才能养活妻儿。”郭怀旭嗯了一声,“儿子听爹的。”等吃过了饭,父子两个听说沈珍珠已经付了账,都楞在当场。张掌柜拿出一个油纸包,又包了六块饼递给郭铁匠,“郭掌柜,沈姑娘说你们出远门,带些路上吃也好。”郭铁匠接过油纸包,对张掌柜说了一声谢谢,然后带着儿子上了骡车。骡车启动的时候,郭怀旭忽然发现,不远处沈珍珠正站在自家杂货铺门口对着这边眺望。他忍不住内心的激荡,对着那边挥了挥手。沈珍珠拉着毛毛站在门口,远远地看见了郭怀旭挥手。她没有动,他又挥了挥手。最后,沈珍珠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抱起毛毛,也对着他挥了挥手。她这个举动,让那边的郭怀旭内心无比激荡。她回我了,她回我了,她原谅我了,她原谅我了。骡车开始启动,郭怀旭一直盯着那边。珍珠,我一定会想办法的,到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我们一起长相厮守。我会对你好的,一辈子,永远。沈珍珠当然听不到他心里的话,她默默站在铺子门口,眼见着骡车越行越远。等彻底看不见之后,她摸了摸毛毛的头,低声道,“咱们回去吧。”沈珍珠把毛毛放在地上,拉着它的绳子慢慢往回走。不同于刚才的焦急,沈珍珠的脚步十分慢。走了一会子,到了郭家铁匠铺门口,铺子里只有郭怀礼和郭怀章。沈珍珠与二人打过招呼,转身回了家。沐氏见到她就道,“可算回来了,快来吃饭,我们都等着你呢。”因着她一大早就跑了,沈复年今日没有去铺子里,而是在家里陪着沐氏。沐氏很快摆好了饭菜,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沐氏见女儿怏怏地,给她夹了一筷子菜,“这是怎么了?”沈珍珠赶紧打起精神,“起早了,可能没睡好。”沈复年看了女儿一眼,什么都没说。吃过了饭,父女两个一起去铺子里,沐氏在家里收拾家务。刚到铺子里,沈复年就吩咐女儿,“你去后面把今年的帐重新盘一遍。”等女儿一走,沈复年就把小吴叫了过来,“早上姑娘过来干甚了?”小吴搓了搓手,“掌柜的,姑娘不让说。”沈复年看了他一眼,然后点点头,“你做得很好。”小吴仔细看了看沈复年的表情,心里暗自庆幸,看来掌柜的希望我对少掌柜忠诚。沈复年不再多问,小吴不说,他自然有自己的渠道。沈珍珠的账还没盘完呢,沈复年就知道了女儿早上跑到张家铺子里吃早饭的事情。难怪回家后就随意动了两口,还没精打采的。随后,他又去沐家走了一趟,沐云舟乖乖地把昨晚的事情托盘而出,“姑父,怀旭这些日子颇受煎熬。他个没见识的怕是被吓着了,故而才这般反常。我已经劝过他了,等他自己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很快就能想通,十几年过去了,朝廷里早不知道换了多少人,谁还记得当年一个犯官家里夭折了一个小娃儿的事情呀。”沈复年点点头,“除了你爹娘,此事莫要说出去。”回来后沈复年坐在柜台后面思索,若是郭家小子能把手艺学好,以后在铺子里给他隔出一个柜子,专门做首饰,倒也不错。他又看了看后院,院子里大的很,可以再盖一间屋子,给他做作坊。沈复年陷入了畅想,好似明天他就能阖家美满、有一大群孙子一样。等见到女儿打着哈欠拿着账本从后院出来,沈复年停止了幻想,得先把郭家两口子那里安抚好才行。沈珍珠盘好了帐,哈欠一个接着一个,沈复年实在看不下去了,“你去后院歇会儿。”沈珍珠摇摇头,“爹,等吃了饭再睡吧。”沈珍珠一直强撑到午后,沈复年直接把她打发回家。一进家门,她一头扎到了床上。昨晚上她一直想郭怀旭的事情想得睡不着,今天又起了个大老早,现在她困极了,粘上枕头就睡着了。这一觉睡了一个多时辰,醒来后,她心里想着那一小匣子铁首饰。她打开小匣子,仔细挑了五件款式好看的用红布包好,直奔陈家。陈家是镇上唯一一家卖首饰的,不过陈家的首饰大多都是从县城里买回来的,陈掌柜自己没啥手艺,只能做个中间商。沈珍珠一进门,陈掌柜双眼一亮,“沈姑娘,想要什么东西?”陈家卖的小部分是银饰,大多是铜的和铁的,金饰极少,沈珍珠近来满头金饰,陈掌柜一打眼就认出了她头上那根金簪子是县城里的好货。沈珍珠把红布包打开,“陈掌柜,我这些能不能用铜水炸一炸?”陈掌柜心里思索,沈姑娘居然还要戴这些铁首饰吗?以沈掌柜疼爱女儿的程度,不至于给女儿买铁首饰啊。而且,这些铁首饰哪里买的?他伸头看了看,发现其中一根簪子跟沈珍珠头上的金簪长得特别像。陈掌柜试探性地问了问,“沈姑娘,您这些都是哪家的?”沈珍珠笑道,“陈掌柜,这是我的好朋友送给我玩的。我娘说不让我戴铁的,我就想着用铜水炸一炸,这样才能戴的出去。”陈掌柜不再多问,“姑娘,我这里炸不了,不过明日我要去海云县,可以带过去帮您炸一炸。”沈珍珠点头,“我这五样首饰,一共需要多少钱?”陈掌柜心里忖度,想多要钱吧,又怕被沈掌柜识破,无奈只能报了实际价格,“姑娘,一共七十五文钱。”沈珍珠心里算了算价格,还算合理。她把红布包推给陈掌柜,“那就劳烦您了。”陈掌柜接过红布包,“沈姑娘,您先给三十文定金,等我明日从县城回来您再来取。”沈珍珠痛快地付了三十文钱,然后带着毛毛往铺子里而去。转天下午,陈掌柜果然把首饰都处理好了,沈珍珠付了尾款,带着五样首饰回了家。新炸的首饰,虽然没有金饰那样亮,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她用铜簪子把头上的金簪换下,沐氏当晚居然没发现。自此,沈珍珠就每天戴那几样铜包铁的首饰。沐氏劝女儿不用这般节俭,沈珍珠说怕金的丢了,坚持要戴仿制品。郭怀旭走了,沈珍珠感觉自己的心好像空了一些。从她穿越过来后,除了刚开始在家里养病不出门,后来的生活里处处都是他的影子。有时候她一个人往沈家老宅去,会想起以前二人一起上下班的情景。有时候喂毛毛吃东西,会想起他临走时喂毛毛吃饼的样子。有时候梳头发时,摸着那些仿制的首饰,会想起他为了做这些首饰可能手上又添了几道新的伤痕。沈珍珠觉得自己心里难受极了,哪怕前些日子二人闹别扭,她至少心里还有一股气撑着,现在却连那股气都没了。她整天怏怏地,沈复年夫妻两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毫无办法。沐氏请来沐云檀劝说女儿,沈珍珠才猛然惊醒。算了算了,我这样也太没出息了。她再次把精力都投入到铺子里,把货物重新分类,计算每种货物的总利润,并找人重新打了几组柜子放在铺子里……就在她风风火火忙事业的时候,郭怀旭在祁州城刚刚进银楼。这家银楼名叫萃华楼,是祁州城最大的银楼,里面卖的首饰种类繁多,且价格昂贵,是祁州城所有官商家太太小姐们最喜欢来的地方。萃华楼里的首饰之所以好卖,一个原因是名气大,第二个原因是里面经常能出新品。但近来掌柜的发现几位大师傅有些江郎才尽,设计出的款式没有什么新意,故而掌柜的才想招一批年轻的师傅。手艺差一些不要紧,只要脑子活就行。萃华楼这回招的不是师傅,也不能算跑堂伙计,对外说的是给大师傅招帮手。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郭怀旭站在一堆人之间特别显眼,无他,这小伙子长得太好看了。今日来的一共有四个人,两个年轻人,两个中年人。郭怀旭按照萃华楼的要求填了一张单子,姓名、年龄、籍贯、父祖情况,然后就是掌柜的亲自面试,郭怀旭年纪最小,排在了最后。郭怀旭足足等了个把时辰,终于等到了自己。进了内室,他先给掌柜的行礼,“掌柜的好,小子姓郭,是海云县平远镇人,家父是一名铁匠,自小随着家父干活,也会打几件小玩意。”这掌柜的姓姜,刚才就注意到了郭怀旭。铺子里那些大师傅个个一脸沧桑,没一个好看的,忽然来了个俊俏郎君,姜掌柜不免多看了两眼。听见这小子说会打一些小玩意,姜掌柜来了兴致,让人拿来几样东西,当场让他动手看看。郭怀旭之前走的都是自己琢磨出的野路子,忽然到了这些正规军面前,心里也有些吃不准。姜掌柜看出他的犹豫,“你只管动手。”郭怀旭掏出自己的小工具箱,开始按照姜掌柜的吩咐给一只银镯子雕刻云纹。姜掌柜瞅了瞅他的小工具箱,哎呦,不少东西呢,看来是个爱琢磨的孩子。爱琢磨好啊,铺子里这些老家伙,就是好日子过久了,不愿意琢磨。没过多久,郭怀旭把镯子递给姜掌柜,“我做的粗糙,浪费掌柜的东西了。”姜掌柜看了看,又问道,“你不是说平日里喜欢自己做些小东西,有没有做好的给我看看?”郭怀旭愣住了,他的东西连箱子都给了沈珍珠,一件都没留下。他想了想,忽然撸起右手袖子,把那只手链取了下来,“这上面挂的小东西都是我做的,因着当时没有趁手的工具,做的有些粗糙。前些日子在家里做了一些小首饰,都留给我妹妹了。”姜掌柜看了看他的手链,“这个东西倒是取巧。”郭怀旭连忙谦虚道,“这是我妹妹想出来的法子。”姜掌柜把手链递给他,“在我这里可要吃苦,你能不能受得住?”他见郭怀旭长成这样,怕他不能吃苦。郭怀旭连忙道,“掌柜的放心,我自小就跟着我爹干活,家里做饭洗衣的事情都是我在干。”姜掌柜哟一声,“小伙子心还挺细,行了,你留下吧,我这里管吃管住,前三个月只有五钱银子月钱。”郭怀旭十分高兴,“多谢掌柜的。”管吃管住还有五钱银子,他非常满意。姜掌柜又道,“平日里除了帮大师傅们干活,得闲了还要到前面来招呼客人。”郭怀旭再次点头道好。姜掌柜笑眯眯地看着他,小伙子长得这么排场,要是出来招待客人,定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对旁边一个小伙计道,“宝柱,你那屋里不是有一张空床,让小郭跟你一起住吧,你小子可别欺负新人。”那个叫宝柱的哎哟一声,“掌柜的,我什么时候欺负过人啊,我这么老实的人,只会被人欺负的。小郭是吧,往后你就跟我住了。”郭怀旭对着宝柱行礼,“多谢大哥,以后劳烦您多照顾。”姜掌柜挥挥手,“你去与家人告别,说完话就过来吧。”郭铁匠一见到儿子满脸喜色地出来,也忍不住高兴起来,“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