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3-04-29 15:14      字数:4530
  郭怀旭在心里盘算,祁州成了孟五爷的天下,我是姜掌柜一手提拔上来的,在这里必定讨不到便宜。若是去云州,姜掌柜信任我,且那边毕竟是省城,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还能时常见到表哥和姨母他们,倒是不错。唯一的缺点是,离平远镇太远。他拱手问道,“五爷,敢问另外一人是谁?”孟五爷眼皮撩了他一眼,“你只说你想不想你去吧?”郭怀旭在心里快速盘算,很快就道,“承蒙五爷看中,我愿意去。”孟五爷放下茶盏,“好,那你这两日把你手里的事情交代交代,后天就出发。”郭怀旭话出口自然不会反悔,起身道,“多谢五爷。”等他出门后,孟五爷继续优哉游哉地喝茶,把这小子打发走也好,省得在这里碍眼。郭怀旭回去后打听一番才知道,与他同去的是另外一个手艺一般的胡师傅。据说姜掌柜同时要了王金奇和郭怀旭师徒两个,孟五爷却用胡师傅换下了王金奇。郭怀旭稍加思索就明白孟五爷的心思,祁州萃华楼是大本营,云州萃华楼虽是新开张,生意节节攀升,两个楼之间明面上互相帮衬,但也存在竞争。王金奇是楼里手艺不错的老师傅,自己也算得上后起之秀,孟五爷当然不愿意同时送走两个手艺好的师傅。为了挽留王金奇,孟五爷又把他的待遇提了提,虽然不能涨月钱,王金奇在作坊里却成了说一不二的主。以前姜掌柜在时,大家各做各的,互相之间存在竞争,现在王金奇力压他人,作坊里往后会减少摩擦,却免不了会降低他人的积极性。郭怀旭知道这局面对自己不利,果断收拾包袱跟着胡师傅往云州而去。临走之前,郭怀旭写了一封信发往平远镇,向家里人说明自己的选择,并把其中的原由一一说清楚。沈珍珠收到信,立刻赶回家,将信的内容仔细读给父母听。第71章 .风雪日策马归来他骑着白马回来了……沈复年夫妻认认真真听完女婿的信, 然后都陷入了沉默。沈珍珠把信仔细扒拉了两遍,赶紧折起来藏好。无他,郭怀旭在信里夹带了一张小纸条, 写了几句肉麻的话。沈珍珠对郭怀旭去哪里打工没什么异议,见沈复年不说话,反倒劝他, “爹,去云州不是挺好, 那毕竟是省城, 能见识更多。”沈复年看了女儿一眼, 慢慢道, “云州花花世界看多了, 若是他以后不愿意回来,你怎么办?”沈珍珠捏了捏袖子里的信,很有信心地对沈复年道,“爹, 您放心吧, 不会的。”沈复年深出了口气, “我倒不是怕旭哥儿有了别的心思, 若是他得了重用, 难道我们就忍心让他抛下一切回平远镇?哪个男儿没点志气呢。”沈珍珠笑道, “爹, 去了云州就算再好, 无非就是一个月多拿个几两银子。干得再多还是为他人做嫁衣, 这中间的道理您女婿还是明白的。在平远镇不管大小,总是给自己干的,也不用背井离乡。”沐氏抬眼看了一眼女儿的腹部, 她私心里是十分希望女儿能早点生个孩子,这样女婿的心也能定下来。可她自己当年成亲一年多才怀上,知道被人盯着肚子的压力,故而不敢对女儿提一个字。这种事儿,越急越没有。沈复年怕女儿担忧,又来劝她,“无妨,去了云州也好,你舅舅舅妈都在那里呢。”沈珍珠嗯一声,“爹娘,你们别担心,无非是换个地方干活,离家远一些罢了。”沐氏也怕女儿担忧,笑着回道,“官人别担心了,旭哥儿的人品难道你还不相信?我说句实话,以他的人才,这镇上的姑娘不是随着他挑,何苦要到咱们家做上门女婿。既然来了,咱们自己挑的女婿,自己得稳住了。”沈复年笑了出来,“娘子说得对,我若是不信旭哥儿,也不会带他去看田地了。”夫妻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看似说闲话,实则是在安抚女儿的心。沈珍珠回房后悄悄把那张小纸条拿出来一看,一边看一遍骂,胆子也太大了,万一看信的不是我,岂不是被人瞧去了?她收起信,看了看外面的天,他可能还在去云州的路上吧。沈珍珠没猜错,郭怀旭跟胡师傅在路上颠簸了七八天才到云州城,二人出了车行后直奔萃华楼。姜掌柜正忙得不可开交,听说祁州那边来人了,放下东西就跑出来。一见二人,姜掌柜脸上立刻笑了起来,“一路辛苦,快到后面去歇歇,屋子都给你们准备好了。小刘,带两位师傅过去。”至于为什么来的是胡师傅而不是王金奇,姜掌柜一个字都没问题。五爷的那点小心思,他知道的一清二楚。郭怀旭给姜掌柜行礼,“掌柜的,别来无恙。”姜掌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得很,小郭你怎么样?成亲了还跑这么远,家里新娘子没意见?”旁边胡师傅开玩笑,“掌柜的,您可别开玩笑了,不然小郭又得脸红。”姜掌柜哈哈笑,让人带着他们去了后院。小刘引着他们到了两间屋子门口,把手里的两把钥匙分别给了他们,“胡师傅,郭师傅,这是姜掌柜给二位留得屋子。”郭怀旭接过钥匙开了房门,屋子不是特别大,好在能够单独居住。屋里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屋子中间有一张小桌和两把椅子,床头还有个小柜子,小柜子下面有两个抽屉。郭怀旭十分满意,他一个人住,这屋里的东西足够他用。郭怀旭将自己的大包袱拆开,从里面取出自己的被褥铺在床上。又将自己的衣裳都放在衣柜里,其余一些零碎的东西放在床头柜抽屉里。刚放好东西,外头小刘来了,手里端着两个木盆,木盆里有两条手巾和一副碗筷,“郭师傅,这是姜掌柜让给您的。”郭怀旭客气地接过两个木盆,心里感叹姜掌柜的心细。这些小东西若是楼里不给准备,还得自己去花钱买。小刘又告诉他在哪里吃饭,哪里打水,作坊在哪里。郭怀旭一直笑着听,其实这楼里他可能比小刘还熟悉,当初很多地方还是他看着工匠建的呢。郭怀旭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萃华楼里的一切,与这里的几位大师傅攀谈过后,当天下午,掏出自己的工具箱就开始干活。郭怀旭闷头干了三天的活,这三天里,他基本上都是在配合别的大师傅,也没有找姜掌柜提任何要求。三天后,姜掌柜终于把他叫了过去。郭怀旭抱拳行礼,“掌柜的。”姜掌柜笑问,“怎么样,给人家打了三天下手,有什么想说的?”郭怀旭实话实说,“多谢掌柜的教诲,以前是我一叶障目,如同井底之蛙。到了这里才晓得,人外有人,我要学得东西还很多。”姜掌柜嘬了一口茶水,“你能明白就好,不是我给你下马威。我把你从祁州调过来,自然是想让你往后能出大力,但这边的师傅们也都是我精挑细选来的。你年纪最轻,脑子活泛,我希望你往后能督促他们多上进一些,别总想着靠着资历在我这里养老。”郭怀旭的脑子快速思考,他年纪小资历浅,当然不能从言语上去督促那些老师傅,只能比那些老师傅们做得更好,才能让大家有危机感。这样一来,他就得当出头鸟了。姜掌柜看着郭怀旭的眼睛,“小郭,我给你一个月八两银子月钱,其余奖励靠你自己去争,放假的方式跟以前一样,楼里别的师傅有的,你一样不差。我只有一个要求,多看多学多做一些新花样出来,让那些老师傅们每天心都提着。干不干?”郭怀旭在心里忖度,姜掌柜可能不知道自己干不久,所以开出这么好的条件。据他所知,楼里的师傅们月钱最高只有七两,多给这一两等于是买他个心安。郭怀旭忽然笑了起来,姜掌柜就算不给奖励,他也从来没想过韬光养晦。他的目的就是要出头,打出名气,做萃华楼最好的师傅,这样将来不管他去哪里,都会有人主动上门来找他打首饰。郭怀旭决定不告诉姜掌柜实话,“掌柜的,承蒙您看的起,往后您有吩咐,必定赴汤蹈火。”姜掌柜诶了一声,“不用说得那么严重,只要把活儿干好就行。”与姜掌柜达成协议后,郭怀旭转天就不再给人打下手。姜掌柜给他配了两个小学徒,郭怀旭花了四天的时间,打造出了自己早就设计好的一款首饰--“百花朝阳”。这是一款新娘子佩戴的首饰,款式繁复、花样好看,里面许多地方都是用细金丝盘绕而成,最精妙的是,别的师傅盘绕的金丝,总是能看出一拳一拳的痕迹,郭怀旭盘的金丝十分紧密,几乎看不出什么痕迹。他的金丝抽出来有时候是方形的、有时候是圆形的,根据需要变化多端。这种方法还是他在生父的手札里看到的,郭探花当年造桥铺路,积累了很多办法。世间万物相通,郭怀旭把其中的许多方法用在了打首饰上面,倒是让他一直异于常人。这款首饰被府衙一位四品官家的太太买走,预备给闺女出嫁时候戴。很快,别家也来问,郭怀旭并不急着做,而是让人家排队等。做完这一件,他没有立刻去设计别的首饰,而是慢悠悠地打一些常规首饰练习自己的手法。得空他还会去前厅招呼客人,与客人攀谈,问问人家想要什么样的,根据大家的回馈,回来后改变自己的思路。这样忙了一二十天,终于轮到他休假。郭怀旭起来后吃罢饭,换身干净衣裳,去买了些礼物,慢慢往沐家而去。到了沐家门口,郭怀旭叫门,院子里静悄悄的。他拎着东西又往霍家而去,果然,薛氏正在霍家呢。今日霍英莲在家中,她刚刚做了些霍家特制的点心给薛氏送了一些。薛氏得到点心后,把自己酿的酒给霍家送了一坛子过来,二人正在院子里说闲话。郭怀旭晃了晃门环,“舅舅,六叔。”霍英莲侧耳一听,立刻大喜着跑去打开门,“旭哥儿,你来了,快进来!”薛氏一听,赶着小跑过来,“呀,还真是旭哥儿,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霍英莲把门关上,“你怎么到云州来了?”郭怀旭笑道,“舅妈,姨母,咱们进屋说。”三人一起进了屋,郭怀旭把给霍家的礼物放到桌子上,给沐家的礼物他刚才就放在了门口,没有拎进屋里。霍英莲给他倒茶,“是不是你们掌柜的又让你过来的?”郭怀旭起身接茶,“姨母说得没错,姜掌柜把我从祁州调了过来。因着太忙,我来了二十多天,一直没工夫过来看望长辈们。”薛氏啊呀一声,“你到这里来,你爹娘和珍珠晓得吗?”郭怀旭道,“舅妈放心,我来之前给家里写了信,家里都晓得。”薛氏笑着点头,“来了也好,这边总有几门亲。你一个人在祁州,无亲五靠的。今日别走了,等会子去我家里,我做些好吃的给你吃。”霍英莲却道,“沐太太,还是让旭哥儿在我这里吃吧。”薛氏摇头,“还是去我那里吧。”郭怀旭连忙问道,“姨母,小舅舅去哪里了?”霍英莲回道,“他出诊去了,铺子里今日要修缮,我让六叔在那边盯着的。”郭怀旭又问薛氏,“舅妈,大舅和表哥晌午回来吗?”薛氏摇头,“今日你来了,定然要他们回来才行。”郭怀旭笑道,“舅妈,晌午别让大舅和表哥回来了。咱们几个凑在一起吃,等夜里大舅和小舅舅都回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岂不是更好。”薛氏去看霍英莲。霍英莲笑着点头,“旭哥儿这个法子好,沐太太,您要是不嫌弃,晌午在我家里吃顿便饭。晚上咱们做一桌酒席,一起给旭哥儿接风洗尘。”薛氏点头,“这样也好,我家老爷和云舟晌午在学堂吃饭,我一个人家常做饭都不好做,今日我就沾旭哥儿的光,尝一尝霍姑娘的手艺。”霍英莲客气道,“您客气了,我是个粗人,手艺不好,您别嫌弃。”郭怀旭听两个女人在那里客气,自己先挽起袖子,“舅妈,姨母,您二位歇着,我来做饭吧。”不等二人拒绝,郭怀旭直接去了厨房。薛氏和霍英莲赶紧跟了过来,一个去烧火,一个帮着洗菜。郭怀旭并不是开玩笑,他查看了厨房里的菜,在霍英莲的帮助下,做了三菜一汤。饭刚做好,霍英杰回来了。听说外甥来了,霍英杰十分高兴,拉着郭怀旭仔细看了看,“我感觉你又长高了一些。”郭怀旭笑,“舅舅多吃一些,也能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