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作者:票票小僧      更新:2023-04-30 00:53      字数:3651
  不到一天的功夫,叶蓁寄给沈南的五十来包螺肉粉,以及五十斤螃蟹酱被瓜分干净,只留给他一个空荡荡的包裹袋。沈南深吸一口气,下回一定要躲着这群人嗦粉!好后悔给他们开门啊!远在长木生产大队大队的叶蓁对此一无所知,这会子长木生产大队已经结束秋收,在入冬的第一天把粮食藏进地窖,开始猫冬。初冬的夜晚,天空中飘落下鹅毛大小的雪片,不一会山上的树木被穿上一身洁白的的衣裳,随风轻轻抖落下雪片。长木生产大队虽然会下雪,但这里毕竟是南方区域,且只有长木生产大队周围的高山群下雪,下了山气候完全不一样。山上进入零下十几度。山下却维持在十度左右。长木生产大队的屋子都建有地炉,地炉跟壁炉是差不多的东西,冬天时长木人民会在地炉里面烧火,以此维持屋里的温度。沈家没试过在屋里烧地炉,因此烧地炉的第一个晚上被浓烟熏得叭叭掉眼泪,整个晚上睡不着。叶蓁担心中毒,叮嘱钱小花他们一定要打开窗户或者打开门睡觉,要保持屋里的空气流通。如此煎熬了半个月,沈家渐渐习惯烧地炉,并在其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比如在地炉上面架一个铁锅,再在铁锅里面放入鱿鱼干和大米熬粥,只需要睡觉前把铁锅架上地炉,第二天早上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鱿鱼粥,非常方便。又比如白天时往地炉里面放一些番薯、芋头,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烤出香喷喷的番薯、芋头。对于大吃货沈风来说,这种每天都能加餐的生活太美好了。由于周围的大山被大雪覆盖,长木生产大队大部分人都居家猫冬,小部分人则约在一起玩牌。叶蓁跟黄嫂子学会玩斗·地·主,玩了一个多月斗·地·主后玩腻了,她们又开始玩麻将。打牌喝酒、烤火聊天的日子太美好了,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间冬天要结束了。长木生产大队的人很重视春节,因此在春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春节期间的饭食。沈家第一次在长木生产大队过春节,什么都不懂,只能跟黄嫂子讨经验。黄嫂子告诉叶蓁,他们这里春节期间不开火,因此需要把年三十晚上到开元宵之间的饭食准备好。比如鸡鸭鱼肉会一次性准备十几斤,还有猪肉也会剁成馅包几千个饺子。不过不开火不是不烧火,过年期间也会用地炉热饭食,只是不会在过年期间动刀子杀鸡鸭鱼之类的食物。沈家养的母鸡鸡早就开始下蛋,只是沈家的只养了六只鸡,需要跟长木生产大队的人换鸡鸭鱼肉过年。长木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腊八前两天开始熬腊八粥,这里熬腊八粥没有固定的搭配,基本是家里有什么就放什么。腊八的早上,沈家收到大队长家、赵仁国家以及赵仁义家送来的腊八粥。钱小花盛出四碗腊八粥:“老二家的,你去给大队长他们家送腊八粥吧。”“好。”叶蓁拿出菜篮子,将三碗腊八粥放进菜篮,提着菜篮子去给大队长他们家送腊八粥。听黄嫂子说这里的习俗是腊八当天送腊八粥,不过不是家家户户都会送,只有特别交好的人家才会互相送腊八粥。叶蓁先去赵仁国和赵仁义家送腊八粥,然后去大叔公送腊八粥,最后才去大队长家:“姐,我是叶蓁,给我开门。”黄嫂子小跑着出来开门:“来送腊八粥?”“姐真聪明,一猜就猜对了。”黄嫂子被逗乐:“今天是腊八,上门的都是送腊八粥的人。”话音刚落,一群女人来到大队长家,领头的女人说:“黄姐,我们来给你家送腊八粥。”大队长一家在长木生产大队十分受欢迎,几乎整个生产大队的人都会来他家送腊八粥。叶蓁默默融入人群,给黄嫂子比了个手势后离开大队长家。“妈,我回来了。”钱小花盛出一碗腊八粥递给叶蓁:“我放了不少红糖,尝尝够不够味。”叶蓁是咸口派,不管是月饼、粽子还是诸如此类的吃食都更喜欢吃咸的。她象征性吃一口,把自己吃过的勺子放到另外一边:“够味了。沈风,五儿子,五儿子在不在家?”沈风一溜烟跑进屋,叶蓁把整碗腊八粥递给他:“你奶熬了一宿的腊八粥,里面不仅有红枣还有核桃和花生米,甜甜糯糯的可好吃了。”沈风急忙吸溜一口腊八粥,脸上立刻扬起享受的表情:“好吃!”叶蓁抱起沈山:“好吃你就多吃点。”捏了捏小山子的脸,“小山子要不要吃腊八粥?”“要,妈妈,我要吃。”沈山过了年就两岁了,现在说话特别利索。叶蓁给他做了一个类似轮椅的小车子,平时沈山会自己摇动小车子出门遛弯。她把沈山放到车上,摸了摸他的小脑壳后去厨房给他盛腊八粥。幸好钱小花吝啬,没有把所有的红糖放进锅里。她用两个锅盛腊八粥,一个锅盛着原味的腊八粥,一个锅盛着甜味的腊八粥。叶蓁盛出两碗粥,给其中一碗放入半勺盐,搅拌几下后端着两碗粥走出厨房。在她进门时沈风刚好出门,沈风转了转眼睛,抢先说:“我再吃一碗,最后一碗。”叶蓁走进屋,把甜味的腊八粥放到沈山车子上。叶蓁给他做的车子有小桌子,沈山可以坐在车子上自己吃饭。“小心烫。”沈山嗯嗯出声,乖巧地点了点下巴。叶蓁把勺子放进他的碗里,担心他被烫到,吃一口腊八粥看一眼沈山,确定沈山把碗里的粥吃完了才快速吃自己的腊八粥。长木生产大队在年二十三到年三十期间每天都有不同的安排,钱小花和叶蓁一一照着学,大队长家做豆腐,他们便跟着做豆腐,大队长家扫屋子,他们便跟着扫屋子。夜幕降临,钱小花端出一锅豆腐驾到地炉上:“这锅酿豆腐废了不少猪肉,每个人一顿只能吃三块,谁也不许多吃。”叶蓁拿出筷子:“妈,随他们吃吧,等他们吃两天就吃腻了。”钱小花一想觉得叶蓁的话挺有道理,今年家里酿一百多斤豆腐,加上肉馅足足有一百二十多斤,吃到元宵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算了,我懒得管你们。”叶蓁给沈山夹一块豆腐,沈山冲叶蓁露出牙龈:“妈妈,四狗哥哥什么时候回来?”沈风被烫得吐出舌头:“四哥出门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回来?”叶蓁最近也在想沈北,沈北之前写过信回来,说要去南乡买塑胶鞋,回来的路上还要去一趟长河省给姥姥送礼物。她计算着沈北这几天该回来了,但沈北没回来她的心就没办法定下来。“估计快了,明天不到家过几天也会到家。”屋外响起嘭的一声响,随后响起沈北的声音:“三哥、沈风、沈山、妈妈、奶爷爷,我回来了,出来给我开门。”沈风跟沈北关系最好,听到沈北的声音顾不上放下筷子,揣着筷子往外跑:“四哥,四哥!你可算回来了。”叶蓁跟着跑出门,打开门的瞬间看到一个穿着棉衣、棉裤、棉帽子,扛着两个□□袋的瘦麻杆。拿走沈北手上的□□袋,叶蓁心疼坏了:“瘦了!在外边吃苦了吧。”沈北被众人迎进屋,沈风给他捂脸,叶蓁给他倒热水,钱小花去则给他盛饭。“没吃苦。”沈北先喝一口热水,然后接过碗大口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众人看着他吃,等他吃第二碗才跟着一起吃。沈风叽叽喳喳问:“四哥,你出去了好久,去了好多地方吧?”“嗯,我们先去南乡,然后从南乡一路坐车回来,经过市区时会下车买东西、卖东西。”“四哥,你身上的衣服真好看,在哪买的?”“南乡买的,南乡有很多服装厂,他们的衣服都特别好看。”“我给你带了些衣服,一会给你们拿。”“四哥,外边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你给我说一说外边的吃食。”沈北打了个饱嗝,擦了擦嘴才继续说:“好吃的肯定有,但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有些地方比咱们这里还穷,农村还好些,城里经常一天三顿吃稀的;有些地方十分富裕,城里不仅有自行车,还有小轿车、公交车。他们的路是水泥路,路上都是车,每天都有大货车经过。”沈风听得向往极了:“四哥,你有坐那个公交车吗?”“坐了,坐一次要两毛钱,远一点的要五毛钱,比咱们的鸡蛋还要贵。”沈风更向往了,然后听到沈北说:“不过太富裕也不好,那里特别多小偷,我们第一天到达那里时就差点被偷了钱袋子。”沈风张大嘴巴,其他人也是越听越稀奇。“晚上更不安全,小道上时常有人拦路打劫。”沈风眨了眨眼睛:“四哥,你们有没有被打劫?”沈北就笑了:“没有,我们三个人故意换上破破烂烂的衣服,那些抢劫的人以为我们是乞丐,都不稀得抢劫我们。”说到这里,沈北拉过其中一个□□袋,打开袋子拿出一些衣裳:“这是我从南乡给你们带的衣裳,不过都是一些夏天的衣裳,得夏天才能穿。”沈西最臭美了,拿过衣裳就往身上套:“好看吗?”沈北扫一眼:“差一双好鞋子。”他拉过另外一个麻袋,拿出几双塑胶鞋。这些鞋说是塑胶鞋其实就是雨鞋,也就是某些南方地区下雨天穿的鞋子。沈西急忙又套上鞋子,臭美地撸了撸头发:“好看吗?”钱小花翻起白眼:“不好看,难看死的。”沈西才不管别人眼光,反正他自己觉得挺好看。叶蓁拿过雨鞋:“咱家还有不少羊绒,可以把羊绒做成羊绒袜子放进鞋子里面,这样的话下雪时可以穿出门堆雪人。”几个孩子双眼发亮,钱小花又有意见了:“统共只剩下一袋子羊绒,可别给我糟蹋了。”沈西凑过去摇晃钱小花的手:“奶,做吧,做羊绒袜子吧!”“想想您穿上羊绒袜子和塑胶鞋走出去的样子,您一定是最美的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