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长安墨色      更新:2023-05-01 17:53      字数:3985
  采月郡主秀目一瞪:“在本郡主这,没这规矩!”“……”沈长林默然无话,他知道,和这样骄横无礼的贵女议论下去,是没个结果的,顿了顿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你!”采月郡主被噎得很难受,“谁说要杀你了!”“那郡主就是无事了,无事便罢,告辞。”“你站住!”采月郡主今日围堵沈长林沈玉寿,并不是为香墨,而是因林月贤,这一个多月里林月贤对她避而不见,采月郡主十分焦急难过。而沈长林他们仅凭一面之缘,就得月贤哥哥青眼亲自请他们饮茶,采月郡主便想来讨教经验。至少,问问他们月贤哥哥喜欢聊什么话题,这样下次见面她就有话可说,而不是干坐着了。但是这沈长林一点都不识抬举,那张嘴格外令人讨厌!采月郡主脸色一冷,指挥身边的壮汉:“把他们给本郡主绑了!抓回去严加审问,本郡主看他们……鬼鬼祟祟!不似好人!”沈玉寿叹了口气,深觉这郡主难缠:“长林,你先走吧,我留下来和郡主说道理。”沈长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要走一起走,我一人做懦夫像什么样子。”反正今日这口窝囊气不可随意咽下,难道郡主还敢当街斩杀举人不成?只要不累及性命,耽误科考,他就不会服软。在华京的这几日让沈长林充分的认识到,千万不能被随意欺负,自以为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对恶人来说,确是好欺辱,可以得寸进尺的标志。“郡主还有何赐教?”沈长林顿住脚步,转过身来,脸上神情十分清冷,脊背挺的笔直,采月郡主觉得,这人的眼神寒气森然,简直比路旁的雪还要冰冷几分。她不过是想讨教几句话,用得着这样甩脸色么?采月郡主哼哼两声,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上!愣着做什么,抓人呀!”话音一落,她手下的爪牙便扑向了沈长林,从路人的视角看去,便见两位隽秀文雅的小公子,正要遭受一群莽汉的欺辱。啧,真是招人怜悯。沈长林沈玉寿互靠着对方的脊背,已做好了抵挡准备,他们坚持习武十多年,如今虽算不得顶尖高手,但是抵挡身手普通的汉子,一人对三五个不成问题。“慢着!”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道清朗男音从天而降,不知何时另一辆黑色马车靠了过来,车内人的声音有几分耳熟,他喝停了大汉们的动作,接着又训斥采月郡主。“当街对人无故发难,成何体统,要是有人到姑母前面告状,看你如何交代,只怕又要被关禁闭,到时候可别找本王求情!”只见方才还气焰极盛的采月郡主瞬间失了气势:“求皇哥哥千万别告诉我娘,月儿和他们逗着玩呢。”“这还差不多,带上你的人回府去吧。”采月郡主咬着唇点点头,乖巧听话的带着人赶紧撤离,但临了不完暗瞪沈长林一眼。今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你等着瞧!沈长林视若无睹,只安静的等待,等方才出言为他们解围的男子从马车中现身。“若云,宣琼,多日不见,别来无恙。”车上人一身华贵暗金锦袍,披一件玄色大氅,面容英朗,气质高雅,正是半年多不见的江祝元,或者说,是大乾朝的誉亲王姜逐元。关于江祝元的真实身份,沈长林后来多有猜测,在听林月贤说起本朝五位皇子的名讳和特点后,已基本确定,当日的江祝元便是大皇子姜逐元,否则,谁有那般能耐,说查史家就查史家呢?“学生沈长林见过誉王殿下。”沈玉寿同样也见了礼。今日的江祝元,或称姜逐元,比当日在平昌城时更显华贵,更有气势。龙子黄孙自幼发号施令惯了,身上带着一抹不容置喙的霸道,但姜逐元小心而克制,从淮华书阁的茶会开始,他便确信沈家兄弟是有真才实学之人,大乾朝正需要这样家世清白,而踏实肯干又年轻的臣子。之后他们一个考中解元,一个考中亚魁,证实了他的猜测。“不必那般客气,我字遇安,身边的门人幕僚都这般称呼我,叫我遇安便罢,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不需要讲这么多的俗礼。”姜逐元微微一笑,举手投足间仍是一派矜贵,却又故意多掺杂了几分和善,他甚至有些躬身讨好之意,对于自己看中的人才,姜逐元非常乐意放下身段,并不惜血本,只要能得到良将,付出再多他都不在乎。但沈长林却退后一步,深深作揖道:“学生不敢以恩人自居,当日举手之劳后景郡王赐学生金片,庇佑学生躲过一劫,此间是非已了,学生若再以恩人自居,便是挟恩图报,罪孽深重。”沈长林退后,沈玉寿也退后,屏息凝神,不发一言。这兄弟俩个的态度如此抗拒疏离,姜逐元略有几分意外。他一直等着兄弟俩个进京,甚至为兄弟俩备好了安静舒服的别苑和伶俐听话的书童,还准备带他们结交各路有识之士,无论此次春闱成绩如何,哪怕没有高中,他既看中了二人的才干,定可保他们官运亨通,荣华富贵。但是满腔热忱,换来的竟是一场故意为之的疏离,姜逐元心凉了半截。他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遮住眼瞳,在眼脸处投下一片阴影:“在平昌之时我乔装身份,自有苦衷,并非刻意欺瞒你们,那日自画舫落水,便是有心人——”“誉王殿下的一言一行自有成算,学生明白,誉王殿下无需解释。”沈长林目光澄澈,声音清朗,态度不卑不亢,一派礼貌固执而又疏离冷漠的态度,一口一个誉王殿下,完全没有和姜逐元叙旧的意思。姜逐元闭嘴浅笑,眸光微微一凛,落在沈长林的眼底,有那么一瞬间,沈长林在他的眸光中看见了如野兽捕猎时的凶光。那是被冒犯以后无法抑制的愤怒。沈长林目光坚毅,并未有分毫变化。良久,姜逐元用手掸了掸大氅上的碎雪:“有任何事情都可到誉王府来找我,我只是惜才,不要多心,再会。”说罢登上一旁的黑色马车,马车缓缓离去,最终消失在街口。车内坐着誉王府的一位幕僚,幕僚道。“殿下就这般看中他们?”“自然,本王的眼光一向准确,他二人非池中物,尤其是沈长林,今日你看见了,还没入仕,却有了好一副清流根骨,又出身寒门,家世清白,将来入朝为官,必是清流之砥柱,若能收为己用,岂不得意。”“可依臣所见,他们防备心很重。”“不妨事,古有刘备三顾茅庐,本王可学玄德公的耐心,以礼相待,给予欲求便是。”马车走远了,很久之后,沈玉寿才吐出一口气,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沈长林也没比他好太多,从前他有被绑架、和贼人肉搏的经历,哪一次不惊险,但是像今日这般搏杀不见血的,却是头一回。内心有个声音在问他,怕吗?今后若入仕,像今日这般暗剑无声的对峙,将数不胜数。小兄很快给了他答案,沈玉寿扯了扯沈长林的衣袖:“走吧,去凤楼叫铜锅去,再晚就错过饭点了。”沈长林收回纷乱的神绪,却是无用功,正因今后这种事情还多,更要激流勇进。他和小兄科举入仕,不是为了辅佐任何人,也不想选边站,但求将来治理一方,问心无愧足矣。“走,吃铜锅子去咯。”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2-06-21 23:31:52~2022-06-22 23:15: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个;第73章 千人书◎姜无戈收弟子◎待沈长林他们回到居处, 赵悲煦和文平宪早已结束酣斗。“终于回来了,快将铜锅架上,快饿死了!”铜锅下燃着银火炭, 不一会就将高汤烧滚,咕嘟嘟冒着泡儿, 阵阵鲜香飘散开来,勾得人馋虫乱爬。将肉片、豆腐、萝卜等食材投到滚汤中,不一会便煮熟, 可以夹出蘸料食用。屋外大雪纷飞, 屋内热气袅袅,四人大快朵颐,配上凤楼的春梅酒,怎一个爽字了得。吃饱喝足,尽了兴后,沈长林沈玉寿将今日在笔架街发生的事,同文赵二人说来。在平昌之时,赵悲煦没有见过‘江家兄弟’, 但住隔壁院的文平宪与姜逐元有过一面之缘, 叹道:“没想到他便是誉王殿下, 誉王被世人称之为贤王,能得誉王的赞赏, 该是一桩美事, 若云, 宣琼,你们怎么有些不快之意?”将这事说出, 主要是为提醒二位好友, 京中水深, 不要轻易站边,更不要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站边。赵悲煦立刻明白了沈长林的苦心,可文平宪显然还没开窍,有些事多说无益,全靠自己琢磨,沈长林拍了拍文平宪的肩。“总之呢,谨慎自持。”此刻雪停了风也止了,赵悲煦拿出几把纸伞分给诸人:“不说这些头疼的事了,听说附近有座小桥,景色极佳,去看看吧。”“走走走……”那日的事,很快就成了求学路上一个小小的插曲。沈长林沈玉寿的生活,仍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淮华书院的夫子大多博学,他们除了同祝夫子上课,也随其他夫子听史论典。入学短短两个月,二人自觉眼界开阔许多,对时政尤甚。以前在平昌城,听说的时政消息,都是两三个月以前的,而在华京,只要随便找消息灵通的同窗聊几句,便能接收到华京城最新一手的消息,从皇家秘事,到官场变动,事无巨细,只要有心基本都能打听得一二。譬如,这日沈长林沈玉寿便在同窗王萧岳那得知,皇帝前几日忽然惊厥,昏死过去,太医院倾尽全力,才让圣上醒来。当今圣上不满五十,正值壮年,但年轻时曾受过重伤,病根埋身,最近几年又迷食丹药,身体早已被掏空了。圣体抱恙,可急坏了一众臣子,纷纷上奏请皇帝早立太子,以安臣民之心。王萧岳说着,压低嗓门:“你们知道圣上怎么回应的吗?”沈长林轻轻地摇头:“不知。”王萧岳正说到兴头上,表演欲十分强烈,顺势折断一截枯树枝,做剑挥舞:“圣上怒而拔刀,要斩了提议立嗣的大臣,被誉王殿下抱住才作罢。”“圣上既能拔刀,想必身体硬朗,应当无事。”“非也非也。”王萧岳潇洒的将枯树枝一抛,坏笑道:“二位沈兄一看便是没吃过丹药散剂的,我那儿还珍藏了一些五石散,下次回旬休,正要邀请诸同窗一同享用,二位可要同乐?”王萧岳出身的王氏一族,祖上是随太/祖打天下的从龙之臣,虽然日渐没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家族底蕴仍在。而丹药散剂等物,不仅皇上爱服,下面的人也跟风享用,世家贵族中,更是以服用丹药散剂为雅,而王萧岳口中的五石散便是最受追捧的一种,用丹砂、白磺、白巩等混合制成,服用后可令人精神亢奋,飘然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