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1      字数:5046
  纪时对化学的复习模式和物理一致,他把教材、参考书和笔记放在一起,先从已经复习过的地方开始看,老驴讲过的地方他的思路都很清晰,做题也没有问题,但老驴没讲的地方纪时就觉得有些难了。课本里的东西毕竟有些浅显。纪时抿紧嘴巴,笔在草稿纸上演算着,练习是加深记忆的最佳方法,以他的经验来看,哪怕是比较复杂的化学公式,多做上几遍题记忆也就深刻了。“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再溶解……”“实验的基本操作……”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专注度最集中的时候,纪时翻过书再翻参考资料,再把一个小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他复习得很慢,像蚂蚁搬家似的,清一个知识点他就把对应的章节给勾掉。纪时倒也没有一次性看太多,他基础差,吃太多也吃不下。不过他现在比之前还是轻松一些,和姚蒙互加了qq之后,纪时会给对方发消息问物理和化学题,姚蒙一开始只和纪时讨论数学,结果有次两人讲到了英语作业,他发现纪时的英语好像也不错,这样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姚蒙一旦有把不准的题就来问纪时。数学题两人一般是没什么争议的,即便答案不一样,用彼此的方法算一遍一目了然,英语反倒会有不少争论,经常有两个人battle了半天,结果答案是另外一个选项的情况。纪时的qq小人又在闪了,曾泰然发了个哭哭的表情,问他有没有写数学作业。“你不是应该4号晚上才找我的吗?”纪时回了个消息过去。“别提了,我妈就在我旁边,我是躲在厕所里给你发消息的。”曾泰然一通抱怨,“我想写英语来着,她非盯着数学卷子让我写,我根本就不会啊。”曾泰然爸妈都是那种特别正经的家长,纪时曾经见过一次,那种威慑力让身为渣渣的纪时压力山大,甚至会产生是自己带坏了曾泰然的羞愧之感。——其实根本不是。纪时也不明白,有那样的父母,怎么曾泰然的个性那么不靠谱?在曾泰然的强烈建议下,纪时先开始做第一套数学卷子,第一套的难度不算大,不过有一道考察蛮新的题,纪时在qq上和姚蒙提了一嘴,姚蒙也是这么觉得的。填空题14道纪时唰唰就过了,解答题他最后一道思考的时间最久,精力基本都耗在这一道上了。考试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齐老师也一直在课堂上强调,遇上不会的题要适当放弃,不能耽误了做其他题目的时间。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题会做的进度就很快,基本看看题就会了,不会的题思考之后能解出来的几率五五开,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即使后面想尽办法解开了,耗费的时间也是大量的。纪时正沉浸在做题中时,房门被推开了,纪妈端了杯开水进来,嘱咐纪时早点睡别熬夜。“要是嫌冷,把小桌板放床上写。”纪时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人还是埋在题里继续写。久坐是冷,不过现在还没到真正冷的时候,他多披了件外套,鞋子也穿的棉拖,所以不觉得冷。小桌板是那种可以折叠式的,一块板和四根铁架支撑着,冬天在床上用最方便,不过纪时用那个总有种腿伸不开的感觉,比在桌子上写作业累多了。闹钟在滴滴轻响着,纪时写完一套数学卷,指针已经指向了11点半。他揉了揉脸,大脑有一瞬的放空感。身体是累了,不过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的确令他有种愉悦感,就好像自己亲手搭建的积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再慢慢看它变得丰富起来。……在家的日子的确比在学校轻松,纪时还在床上睡着,纪爸纪妈已经去大棚里摘青椒了,家里今年青椒长得不少,现在正是秋椒上市的季节,广播里菜贩子正报着今天的菜价。纪时听纪妈嘀咕过两声,说今年青椒的价格很不怎么样,比去年差了不少。不过蔬菜向来没正价,本地蔬菜的价格主要看市场的需求,遇上其他蔬菜产地发大水或者大降温,本地的蔬菜就能涨一波价,或者某种蔬菜前一年价格太低,本地人第二年都不种了,那种了的农户往往能遇上高价。纪时记得有一年就是这样,纪爸前几天才抱怨说青椒价格低得不想去地里摘,两毛钱一斤,加上成本和人工费,去摘就是亏钱,结果过了几天,青椒陡然涨到2块多,纪爸纪妈又忙着去摘。相比较超市里的蔬菜价格,农民到手的钱是最少的。他们本地有蔬菜合作社,蔬菜基本是卖到那里,先在菜贩手上过一道,然后每天有挂着各地牌照的大车来运,包装费、油费、人工费、过路费……等到了超市再到消费者手里,价格差距数倍。他爸妈太辛苦了,他们付出的劳动收获的回报实在太少。所以对纪时上学这件事,他们可谓倾尽所有,他们也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纪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别像他们一样辛苦就好。……纪时去厨房里,电饭锅里有煮好的粥,烧饼被盖在塑料盆里,大锅里还煮了一锅黏玉米,纪时一边打着瞌睡一边吃早饭,嘴巴机械式地动了会儿,意识才慢慢清醒了过来。这会还算早,不过村里各家各户已经都没人了,纪时爸妈属于下田很迟的了,觉少的老年人一个个起得更早。纪时啃玉米的时候,邻居们也一个个回来吃早饭了,看到纪时都笑眯眯地打招呼,最近是国庆和中秋一起放,村里回来了不少人,不过该忙的活还是得忙,只是家里更热闹些了。纪时啃完三根玉米,纪爸和纪妈也开着三轮车回来了,车后面装着今天早上摘的青椒,纪爸开车先去卖,纪妈回来先吃。见纪时又要回房间做题,纪妈拦住他:“门口桥上有人在捉鱼,你要不要去看看?”纪家正门口有条小河,他小时候还和东边的大河连通,不过后面慢慢被人把桥洞堵上了做了路,现在就是死水一潭,但这潭水隔着一条路又是一条河,那条河就是活水,鱼的品种不少,还有人专门在里面放鱼苗养鱼卖。第19章 假期生活 吃饭纪时一边啃着玉米一边往河边走,桥上这会已经站满了人,全是来看抓鱼的,见纪时过来,人群给他在栏杆边上让出了一个空档:“时时今天也来了啊!”“鱼还没上来,要等会儿,他们在河里抓。”纪时趴在栏杆往下看,河里的水差不多有成人腰那么深,还有些浑,一个邻居穿着雨衣站在靠近河岸的地方,从河里把渔网往上推,有人在桥上接住他,岸边上还有几个人站着,准备随时去搭把手。本地的河里养殖的基本都是花鲢,个头大,大的能长到30厘米那么长,网兜没有完全盖住,鱼在网里跳得老高,一不注意就又蹦回河里了,门口的桥墩矮,鱼蹦起来溅的水直接往人身上浇,纪时离得近,就算特意往后躲了,水还是溅到他裤脚上,把纪时的拖鞋都沾湿了。“这鱼是要跳龙门啊?”一网上来,村里有想买鱼的先分分,其他人还在看热闹,纪时多看了会,就有人来问他是不是明年高考,一听说是,一群人马上又聊起了夏天谁家小孩考上了什么大学,在海市找了工作之类的话题。z县虽然地处苏北,本地人却相当重视教育,多的是一边骂骂咧咧老师事多、一边把老师的要求100%完成的家长,哪怕是农村人也不例外。大家嘴上都说小孩能上就让他上,上不了就算,可实际上,除非是实在上不了学,家长想尽办法也要把小孩送上本科,小孩能上z中或者考上一个好大学,家长吹牛的时候都能多一分底气。纪时他们家这片人都特别爱吹牛,等纪时毕业几年,谁月薪不过万在邻居面前都吹不出口,虽然纪时和他表姐都相当怀疑这些牛皮的真实性,甚至怀疑全村就他俩月薪没过万,可人家既然敢说出口,他们这些不敢说的已经输了一筹。纪时看人捉了会鱼,回到家的时候,纪爸和纪妈已经吃完早饭下田了,门没锁,给纪时留着,纪时正要推门进去,就听外面有人喊他的名字:“纪时,去炸鸡不?”是他的邻居刘洋,刘洋比纪时大一岁,小时候两人经常一起玩,纪时爱去他家看《龙珠》,他们也喜欢召集村里差不多大的小孩挖蚯蚓钓龙虾捉青蛙,不过刘洋上学的时候成绩不好,初中毕业之后去了职校,两人的联系就少了。“你叫时时做什么,让他在家里写作业!”刘洋被他妈呼了一巴掌在脑袋上:“都这么大人了,天天就知道打牌打牌!”炸鸡就是炸金花,也有地方叫斗鸡,一副牌去掉大小王三张三张发,按豹子、同花顺……一直到单张比点数,现在正在村里流行,之前纪时也玩过不少次。刘洋可怜巴巴地朝他妈看,他还是想叫纪时玩,不过也知道纪时到了关键时候不能打扰,只能蔫蔫地往西跑了。纪时叫住他:“4号你有空没?4号我应该能玩半天。”考试之前放松下应该是……可以的吧?炸金花考验的就是运气和胆量,说不准还能刺激一下他的状态?“我随时有空,到时候发信息给你。”刘洋他妈依旧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纪时开始做第二套数学卷,第二套的难度比起昨天的第一套果然大幅提升了,这套卷子还没有答案,只能靠纪时自己琢磨。他把草稿纸摊平,从第一道填空题开始演算,现在是8点半,他争取能在11点之前把这套卷子搞定。“函数……”运算的过程中,纪时感觉到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越来越深入,虽然题有些难,但他写的时候竟然莫名有种享受的感觉。日光逐渐强烈纪时注意不到,口袋里震动的手机也没有吸引他的注意力,他视线专注地看着纸上的题目,不容许自己有片刻分神。一道、两道、三道……中途只有某道难题会让纪时暂时犹豫片刻,一旦那道题被解开,纪时的目光便会落到下一道题上。这是熟悉知识点之后逐渐累积的自信,所以在解题的时候纪时有种从容的顺畅感,哪怕最后一道大题让纪时琢磨了很久,他不得不重新翻书找类似的题型。书上却只涵盖了这道题涉及的某一个解法,想全部解开还不行,纪时这次带的参考书又不够,他只得给姚蒙发了条信息。qq里,姚蒙告诉他已经提前写完了化学卷和数学卷,至于难倒纪时的那道题,姚蒙没有给纪时发答案,但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告诉了纪时。“你那边有类似的题不?给我发道过来。”纪时的要求显然让姚蒙懵了一下,过了一分钟才给纪时回了消息,说他去找找,这一找人就不见了,一直到上午才重新上线。纪时看了眼时间,现在是10点50,还没到11点。这会二姑和表姐还没来叫他吃饭,估计是饭还没好,纪时趁机把英语试卷拿出来写,选词填空完形填空加阅读理解做了40分钟,和数学一样,标了英语一的卷子也简单,作文是一个叫李明的人给外国人写信介绍自己家乡的题,纪时的《英语作文宝典》里类似的范文有十几篇,只要情真意切用词流畅就行。这个点纪爸纪妈还没回来,不过最近天气还不算热,纪时估计他们还要在田里再忙会。纪时把纪妈的小电瓶车推出来,还有三格电,他骑上车去村西头的小卖部买了几包辣条加可乐,又买了点锅巴和薯片,放弃奢侈消费之后,纪时一个月的零花钱绰绰有余。他这些零食主要是买给表姐的。纪时小时候就是表姐的小跑腿,表姐爱吃零食,尤其是辣条,可她偏不爱吃超市里正规厂家出产的大包辣条,反而是小店里5毛钱一包的那种“鱿鱼丝”“臭干子”她最喜欢,上了大学还安排纪时帮她买。纪时严正抗议,表姐理不直气也壮:“我都上大学了,去店里买辣条人家不是会笑我吗?”纪时:“……我去人家不也会笑我吗?”他也高中了好吗?!!纪时骑车从村西头往北走了点,他们家除了屋子正北的几亩地之外,在村西的路边上也有一块地,家里有一个青椒大棚就在村西,纪时不知道他爸妈在弄青椒还是花菜,干脆往西绕了点路。西边这块地他爸妈并不在,有邻居给纪时指路,说他爸妈在另外一块田那边,纪时再骑着车晃晃悠悠地过去,他爸妈正在玉米地里忙着,忙到这会还没结束。纪时的手机又响了,是二姑的电话,催他们去吃饭。“你先去,我们回家换个衣服。”纪妈看到纪时在车筐里装的零食,“给小雨买的?饮料你应该再买个大瓶的,吃饭的人能一起喝,或者买罐喜多多,小雨喜欢喝那个。”纪时被一嘱咐,只得又回了小卖部一趟,小卖部里还有干脆面和凉菜,纪时又买了些,还带回去一包烟几瓶啤酒,他爸不抽烟,不过二姑父倒是爱抽。“怎么才来?吃饭都不知道早点。”电瓶车刚骑到门口,二姑就忍不住嘀咕,等看到纪时车筐里装的零食,她又板下脸,很严肃地警告他和表姐两人少吃垃圾食品。二姑比纪爸大上好几岁,年轻时候就很能和纪爷爷作对,在大姑身体不好脾气又软的情况下,老纪家的大事小事二姑都相当有威望,她板着脸的时候纪爸都得退让三分。——虽然她也很宠孩子。纪时几个姑姑和纪妈关系也很好,因为纪妈本身也是厚道人,干活勤快,又不爱说酸话闲话占小便宜,谁说了什么她都不往心里去。表姐小声和纪时抱怨:“你就不能低调点?”纪时:“……我怎么知道一进门就撞上了?”餐盘虽然已经上了桌,表姐还是冲纪时招了招手:“d盘里有新电影。”表姐上了大学,是他们家唯一一个有电脑的人,家里虽然不能上网,可她在电脑里下载了足够多的电影和歌,纪时以前还爱用她的电脑玩蜘蛛纸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