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1      字数:4799
  “那就报个物理的班,我去找你们老师说。”“真的不用了。”纪时很清楚,他爸妈很怕找老师或者被老师找,哪怕他初中的时候在班里成绩一直不错,两人去见老师的时候都只会露出很尴尬的笑容。所以后来纪时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他发现爸妈为他做了很多自己一点也不习惯的事情,他以为那对他爸妈来说很容易。但事实上,成为社畜之后他才知道,和人打交道是这个世界上最麻烦的事情,尤其在自己有求于人的时候。下午纪时和他妈一起去县里逛了逛,他妈还担心影响他学习,直到纪时说自己在学校闷得受不了,他妈才同意了。在纪时半强迫之下,纪妈才总算肯买了一件羽绒服,不过走之前,她还去蛋糕店给舅舅家的两个小孩带了点蛋糕,他们镇上没有像样的蛋糕店,想买点好吃好喝的就得来县城。……纪时也在思考上辅导班的问题。据他所知,他们班至少有一半的人在上辅导班,学校门口那片居民区就有人专门开了班,找老师来讲课。新东方学而思那种东西在这个年代的z县还是不存在的,但是辅导班确实一直很有市场。按纪时现在的成绩来说,报个辅导班或许挺不错。不过他暂时还算满意自己的复习节奏,不想被打乱,他想的是,等这学期结束了,如果春节前他的物理和化学还不见起色的话,他会考虑报一个辅导班。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觉得最近自己被老驴和张老师盯上了。下午的最后一节他们班有时候没课,会上自修或者搞个小测验之类的,只要是老驴和张老师负责带自修,两人绝对都要来纪时这边晃一晃,问他最近的学习进度,问他有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题目。这纯粹是好学生的待遇,纪时只有在初中的时候享受过,但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的挺爽的。老驴和张老师两人的经验特别丰富,纪时一般白天听他们过理论或者讲题,课间或者晚上把同一天的知识点回顾一遍,他自觉进步挺大的。至少在月考结束两周后,纪时去回顾同一套卷子,他终于不再只知道一道题该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该那么做了。在复习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感觉到高三生活带给他的压力,相反,他觉得自己挺享受这种状态的。……就在纪时专注于复习的时候,z县教育界发生的一件事情也在他们学校掀起了一阵波澜。按教育局的规定,z县有正式编制的老师都不能私下里开班给学生辅导,偏偏z中隔壁的八中就有一个老师干了,被查出来了,按规定是要罚钱或者开除,具体的政策他们这些学生都不太清楚。但当时这个老师因为家里出了点事,又被查出来了,就直接去学校跳了楼。八中也是高中,不过比z中差不少,虽然在市区,可不少县城的学生宁愿去下面乡镇读高中,都不乐意去八中,因为八中毕竟在县城,繁华世界诱惑多,不像乡镇要什么没什么。而且八中集中了县城的末流学生,也不好管。八中这个事让县城这边狠狠查了一下课外补课,不少家长通过各种渠道找的老师都偷偷停了课,还有干脆关了辅导班的,纪时不得不庆幸自己运气不错,报班的念头还没产生,已经被扼杀于无形之中。曾泰然的辅导班倒是真的被停了,不过正合他意,他觉得那个辅导班的老师就是个传声筒,屁大点事都非得找他妈打小报告。“我在他后面学了一段时间,感觉分数没进步也就算了,人都差点给他整抑郁了,不如不学。”他之前是会把辅导班发的资料偷渡给纪时的,如果辅导班的练习有他不会的题,他一般也来问纪时,曾泰然有时候开玩笑,说纪时讲得比辅导班老师还好。“那是因为你嫌弃他,不嫌弃我。”纪时瞅他一眼,“光看发的资料,这个老师还是讲得挺不错的。”至少不是纯粹骗钱的辅导老师。“我也知道。”曾泰然幽幽叹了口气,“我就是厌学。”纪时拍拍他肩膀,以示安慰,曾泰然现在的状态和他以前的状态很像,或许还更好一点。第30章 学习学习 继续复习物理化学……“早啊,纪时。”“早。”纪时在走廊上和班里的同学挥手打着招呼,天气愈发冷了,从食堂买了包子带到教室,连呼吸都带着一层蒙蒙的雾气。天一冷,食堂就开始提供加热服务,买包子的店也带着卖加热过的豆浆,是可以吸的那种包装,1块钱一袋。这个时节,花坛里的花已经败了,叶子倒是一样很绿。天气一凉,学校仿佛都静谧了许多,大家的早读课也越到越迟,教室里响起一片有气无力的读书声。也有人连课本也不读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来答题。纪时依旧按照以往的习惯来安排时间,他在早读课吃东西的次数都比以前少了,尤其是语文早读,背古诗词和读课文同时进行,毕竟他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缺的不是一分两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在一边边啃饼边喝牛奶的曾泰然差点把牛奶吐出来,纪时突然声音那么大,他还以为老驴已经来了呢!很显然,这么想的不止曾泰然一个,随着纪时读书声高了,他周围几个人都像突然有了精神一样,整个教室瞬间读书声满满,过了一会,大家鬼鬼祟祟地在教室扫视了一圈,压根没看到老驴或者任何一个老师的身影。“纪时你吓唬谁呢?”“先让我把包子吃完行不?”冬天了纪时就不爱吃饼干,不过他现在饭量不小,早上光吃包子还不够,第二节课下了就得吃点饼干垫垫肚子,他们班同学的想法也和他差不多,早晨窗户关着,教室里弥漫着一股肉包子的香味。过了一会,语文老师进了教室,让他们把窗户都开开:“你们闻不见教室的味儿吗?跟饭店似的。”老师们对他们在教室吃饭这事都挺包容,z中是规定6点多到教室早读,不过高三这个时候,学到12点以后的学生都不在少数,早饭争的就是睡觉的时间。纪时把《陈情表》读了一遍,“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这几句他经常背错,纪时觉得,唐宋前的古文确实比唐宋后的要难背太多,不过考的几率也不低,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几句,不夸张地说,纪时在他的所有参考书和模拟卷里都见过。阅读的内容纪时选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他手头除了这个段落的中文翻译版之外,还有英文的版本,莎士比亚的用词是他这种直男都不好意思在教室里读得太大声的程度,不过纪时觉得,这可以提升他的作文水平,尤其是情感表达这一块。对此,他的同桌曾泰然评价:“你这么一念,我饭都吃不下了。”纪时依旧我行我素。他嗓子读得都有些发干,放下书的时候,纪时注意到,他前面那张桌子依然是空的。葛亮似乎已经连续几天早读课迟到了。葛亮的座位依旧在他前面,上次月考成绩出来之后,老驴就考虑给纪时换个座位,还特意来问了纪时的意见,但纪时暂时不想和曾泰然分开坐,就一直坐在原本的位置上。葛亮在月考之后彻底没了声音。之前班里有关纪时要考进前30名的传闻都是他在说,他们那群人私下里不知嘲笑了纪时多少次,可月考成绩一出来,他真没什么话可说了,被嘲笑的那个人换成了他自己。纪时靠着之前下的赌注挣回来好几顿饭钱。葛亮是什么想法、他在外面传什么话纪时都不在意了,他有空去管葛亮说了什么,还不如多写两张化学卷子。第一次月考之后,纪时在语文、物理和化学这几科上投注了更多精力,尤其是化学。月考之后的半个月,他终于把高中三年的化学课本彻底顺了一遍,看化学的频率太高,他甚至偶尔会产生自己已经爱上化学的错觉,因为就算看到老驴那张凶巴巴的脸,他居然一点也不觉得可怕,相反,纪时觉得他们班的化学课有些少,要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自习改化学课就好了。梳理足足三年的课本并不是件容易事,尤其在他基础不行的前提下,但纪时没有退路,除非他不想考一所好大学。或者说,正是因为上次月考考出了一个出乎他自己意料的成绩,他才必须拼尽全力把物理和化学的成绩提上去。因为他看到了希望。原先纪时的目标只是考一个不错的大学,但具体考哪一所他心里并没有概念,然而上次月考的三科分数却让他知道,原来他语数外的成绩离金陵大学并不远。那他为什么不努力一把,以金陵为目标呢?只要他的物理和化学能跟上,上辈子只能上一所三流学校的他就可以去金陵了!75分和84分的成绩反而狠狠刺激到了纪时。下一次月考,这两科——他至少要考到90!……纪时这人不爱放大话,他只默默做题。高三的第二个月开始,学校大概是确认他们已经适应了高三的生活,发试卷的频率已经变成了丧心病狂的一天一张,除了学校印的练习卷之外,他们还有《五三》之类的参考书要做,齐老师就爱额外布置题,除了每天的试卷之外,他在11班制定了一本参考书,每天让数学课代表布置几页,他不仅要讲,还要叫人去黑板上做题。唯一很少布置习题的就是语文老师,可语文算是纪时的薄弱科目,老师不布置题目,他自己还要默默去补。总而言之,纪时这段时间一直处在被题海淹没的状态。卷子发太多这种事情其实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感的,尤其是那种不擅长的科目,一沓沓卷子堆在那里,卷子上全是自己不会做的题,可能整整两个小时做的题一半都是错的。那自然地,要么放弃,要么做得很慢,卷子越堆越多越堆越多,再遇上一个讲课快的老师,做题的速度跟不上老师讲题的速度,心情绝对会低落到极点。月考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纪时的物理和化学两科就处在那种状态。每天都有至少一张试卷,正常的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纪时可以把做英语卷的时间压缩到一个小时,把数学卷的时间压缩到一个半小时,但物理和化学两门的时间他压不下来,他只能花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写,而且必须写完,因为这些卷子老师明天就会讲,他不写的话,等于他就失去了思考的过程。除此之外,纪时还有课本和参考书要看,他不可能因为做试卷就放弃自己原本的复习节奏。因而,除了上课时间之外,纪时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了。从下午的第一节自习课开始,他先把数学、英语和语文的试卷写完,压缩一点饭后休息的时间,然后就开始进攻化学和物理。当然,比起前段时间,他化学和物理的底子其实都好了一些,做题虽然依旧拖拖拉拉,但是正确率毕竟上来了一些,不过就算这样,他做试卷也能做到晚自习结束,晚自习结束之后的时间,他差不多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巩固课本,不过他倒也不会连着看物理和化学,一般是一天看一门。所有的时间都被他排得满满当当。他连周末都减少了出去闲晃的时间,周六晚上也尽量用来练习——周六晚上是老师们唯一不会发试卷的日子,毕竟z中的休息日就是从周六晚上开始的,这段时间通常就会被纪时用来回顾前一周的复习内容。事实证明,超高强度的练习还是有好处的,在能跟上的前提下,纪时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正确率大幅提升。等他不知道做了多少天卷子之后,从之后的某天开始,纪时赫然发现,他两科练习的分数都能达到90分了。120分的总分,90分就是75%的正确率。偶尔他甚至能冲到100分。90分的练习成绩也并非偶然,相反,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正确率一旦能保持平稳,这就意味着纪时的效率提上来了,在后来,他再做物理和化学两套卷子就不需要花一整个晚自习的时间了,他甚至还能留足时间去复习一些基础性的内容,或者把试卷里的难题花时间解一解。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纪时回到十年后最难熬的一段时间。纪时忍不住去想,如果他十年前就有这样的定力,当年高考一定不会让自己后悔吧?……基础性的工作做完了,纪时也让自己的复习进入了下一阶段。就像游戏里通关打boss一样,他把自己要复习的内容也设定成了游戏模式,以他目前的状态来说,依然是语文、物理和化学三科的提分空间比较大,不过他很清楚,化学想从70分提到90分或许不难,可想从90分提到110分,难度大概要提升足足10倍。这大概就是b和a+之间的差距。其实从高中时代到重生的这些日子,纪时对于苏省高考的政策依然不是特别了解,向来是老师说什么他听什么。比如说物化两科的等级,他们老师说全省前5%是a+,5%到20%是a,那也就是说,在全省几十万考生里,他必须考进至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