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1      字数:4608
  z中一共1600多号学生,文理不考虑的话,前20%就是320名之内,前5%是80名之内。纪时默默把80这个数字圈了起来。全校前80名,基本是可以上到除了清京之外的国内一流大学的分数,虽然未必都能上,但可以上到985、211高校绝对没问题。苏省在国内还算经济不错的省份,省内的211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很多学生不愿意出省,即使要出省,全校前80名的学生也只会盯着京市、海市或者隔壁西湖省的顶尖大学。所以一些高校在省外赫赫有名,在省内的招生线却比金陵大学低了好几十分,比如川省大学,纪时那年高考在苏省的分数线比金陵大学低了近30分,几乎和省内的部分一本高校持平。可纪时现在的成绩别说全校前80了,只要物理和化学的分数考不进a等,他基本上要和好点的一本学校说再见。以他的想法,能考进前5%选择面才最广。“噫吁?剑?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纪时下意识蹦出一句古诗词。“能别嘘嘘了吗?”曾泰然无奈道,“你最近能把你那个文绉绉的毛病改了吗?”噫吁?秸馊?个字纪时在百度里查过,有人说读yiwuhu,也有人说读yixuxi,反正这三个字出卷老师总不会变态到放进默写题里,所以他们读得很随意,曾泰然就直接读成嘘嘘。“不行。”纪时举双手反对,“默写题我绝对都要拿高分的。”“孩子已经学傻了,病入膏肓了。”曾泰然推着纪时,“帮我看看这道数学题。”纪时凑过去瞥了一眼,该怎么解他心里已经有数了,他在草稿纸上先把演算的第一步写出来,看曾泰然会不会,要是不会,他等于已经给了曾泰然一个提示,就等对方自己进行到下一步。纪时觉得很神奇的一点是,他最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明明远不如物理和化学,但大概是上次月考的成绩给了他足够的自信,纪时感觉现在做数学题特别得心应手,基本曾泰然来问他的题都没有能难倒他的,平时老师发的卷子的正确率甚至比月考之前还高。用武侠小说里的词来形容,他的数学已臻化境。至少现在,他们班其他人如果觉得数学题难,要么问姚蒙,要么问周伟乐,也渐渐开始有人问纪时了,毕竟不管纪时之前的成绩是什么样,上次月考的150+就是明证。而且问过他题的人后来都发现,纪时的解题质量一点也不比姚蒙和周伟乐差。曾泰然磨磨蹭蹭地按纪时写的第一个步骤开始写,一开始也觉得有些难,但慢慢地,他的眼睛越来越亮,过了一会,他把试卷往纪时面前一推:“你看我答案对不对?”纪时拿起试卷,默默冲他竖起大拇指:“牛。”“突然觉得自己好牛逼。”曾泰然挠了挠头发,“其实我基础也没自己想象中那么差嘛!”“本来就是。”纪时看着他,“肯花时间分数一定能提上去的。”第31章 晚自习后 食堂做题累了,纪时揉揉手指头,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握笔的部位都长出了一层老茧,一支笔芯用完了,他去笔芯盒里打算换一支,结果发现一盒笔芯居然都写空了。纪时回忆了一下,他最近好像写了好几篇作文。而且数学看着不费笔,其实一道填空题的草稿一张纸写满可能都不太够,加上他最近练习实在太勤快,笔油用完也很正常。纪时从曾泰然笔袋里薅了两支笔,等下午下了自习,他又去门口文具店买了三盒。也不知道这几盒够用多久,反正高三这时候,笔和草稿纸都是消耗品,怎么用都不够。除了买草稿纸和本子之外,纪时还买了一个小订书机,得力的,他那边各科试卷已经摞得挺高的,用订书机订起来更方便看。文具店里不少女生在挑本子和笔,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文具已经做得很花哨了,那种像手帐一样的本子文具店里摆得不少,纸也分不同的品质,光皮的,麂皮的,带日历的,一本动辄10块钱以上。纪时觉得有点太贵了,而且他也用不着,他买的都是最普通的软面抄,封面是notebook的最常见款,一次性买够10本,总价不过和手帐本差不多。他磨磨蹭蹭逛了会文具店,又跑到旁边的书店去。参考书纪时暂时不想买了,他课桌里的参考书已经堆成山了,最忙的那段时间,纪时甚至怀疑自己手头的参考书都看不过来。不过纪时爱逛书店,他还挺爱看闲书的,以前就爱在新华书店消磨大把时间,现在其实还是一样,只是现实不允许他过于潇洒。现在他们班里最火的小说大概就是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一句“莫欺少年穷”相当有热度,打架的时候有时候都会带上一句“斗之力三段”,从这一点上纪时还是能感觉到网络小说对实体小说的冲击力的,现在他们班男生基本都不太看实体书了,看的都是《斗破苍穹》和《斗罗大陆》,女生也不看饶雪漫郭敬明了,看的都是顾漫和一些剧情神奇的穿越小说。纪时曾经听他们班一个女生描述女主角跳《卡门》的情节,觉得这种创意还是挺无敌的,至少他想不出来。席慕容的诗最近也挺有市场,不少人写作文的时候都爱添一句,感觉文风瞬间优雅了起来。纪时很羡慕,可他确实写不出来。最近天越黑越早了,z中校门口的家长也越来越多,放学这段时间路上人是最多的,好在现在还没那么多汽车,多数家长都骑着电瓶车来接孩子。纪时拎着一袋水果进了教室,先把笔盒拆了,然后开始吃香蕉。虽然习惯了高三教室安静的氛围,但纪时其实不太喜欢这种特别安静的状态,能有点声音是最好,不过一个教室里几乎所有人都安安静静的,就算做学习之外的事情都没人发出声音。纪时插上耳机,听了会歌。周杰伦的《11月的肖邦》他已经循环了无数遍,还有他那些偏抒情的歌——主要是他能听懂歌词的歌,都在纪时的听歌列表里。上学的日子整体说来是很无趣的,纪时也不敢让自己的弦绷太紧。他感觉前段时间在物理和化学上消耗的精力有些多,现在是满血复活的阶段。把列表里的歌循环到《断了的弦》,纪时把mp3转到英语听力那边,开始做听力练习。听力练习本身还是挺费时间的,纪时他一次会听英语试卷3倍的量,一次练习做下来,4、50分钟可能就没了。他一般先做一遍看正确率,能全对他就不听第二遍,如果有错题的话,他会把选错了的那部分再听一遍。他之前买的星火听力一本已经快听完了,不过纪时不打算买新的了,他有带听力练习的英语套卷,以后一做就是一整套。“纪时,来看看这个!”“我这也有一道!”纪时先从姚蒙手里接过一本参考书,姚蒙把要纪时看的那道题折了个角,他知道纪时之前忙,有题目也只在白天找纪时,晚上都留给纪时做物理和化学。周伟乐递过来的是一套试卷,纪时瞥了眼试卷的边角,没有辅导机构的名称,是他没买过的参考书。做题做多了,纪时对z县市面上流行的辅导书都很熟悉,一般出教辅的平台都会在参考书上印下标志,像星火和王后雄都是这样。他接过卷子才反应过来:“你今天在学校上自习?”“我爸晚上来接我。”周伟乐笑了笑。“那后面我要找你问化学和物理了。”纪时往周伟乐那个方向看了看,才发现教室里多了不少走读生,按z中的规定,走读生一般放学之后直接回家,就算上晚自习也就上到7点多,可这会已经9点了,班里还有那么多人在。纪时估计这和之前八中的事情有关,很多人没法再去上辅导班了,就改成在教室里自习,至少比在家复习效率要高。“没问题。”周伟乐一点没有拒绝的意思。初高中阶段,成绩好的学生都挺好为人师的,不介意给别人讲题。纪时觉得姚蒙和周伟乐人都很好,毕竟在数学上他们算是竞争对手,可两人一直在帮纪时,不仅是讨论数学,纪时经常问他们化学和物理的题。——也是有那种不乐意分享的人存在的。别人问了,他一律回答“不会”“这题我也觉得难”,可他试卷上写得满满当当不说,正确率也是100%。至少纪时认为,他们在z中或许是竞争对手,可到了高考的考场上,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全省几十万学生,清京两所顶级高校在苏省一年也不是只招收一个学生,并不是说别人多考一分就能把你的机会抢走。这种想法可能和纪时高中长期处于学渣的位置有关,他还没有一部分“好学生”的思维。姚蒙扔来的是一道代数题,纪时拿到题就开始在草稿纸上演算,事实证明,难倒姚蒙的题必然也会难倒纪时,过了会,他走到姚蒙的座位那边,让对方把参考书多借他一个晚上。姚蒙比了个ok的手势。周伟乐问的是一道几何题,纪时把这个图正过来看再倒过来看,终于有了一点头绪。“这题就是辅助线添加起来太刁钻了。”纪时把试卷搬到周伟乐对面,拉椅子坐下,还没等他开始讲,姚蒙就推着纪时往左边坐一个位置,他把纪时的位置给占了。三个人就一起看同一道图形题。纪时设了一条线,线设的刁钻,题讲起来就需要集中精力,因为得时刻想着“我在这加了一条线”,纪时主讲,他线设下来之后周伟乐和姚蒙也有了头绪,就在旁边做补充。这道题足足讲了20多分钟,纪时和姚蒙才返回各自的座位。姚蒙问的那题也抄给了周伟乐一份,对方有了头绪也可以给他们两人讲。“快下晚自习了。”纪时感慨道,“我今天也没干什么,就听了会听力,做了一道数学题。”“晚上去吃炒饭不?”姚蒙问,“我饿了。”纪时一摸肚子:“我早就饿了。”他给姚蒙递过去一根香蕉:“先吃点垫垫。”不得不说,他们学校的炒饭味道虽然不错,可天天吃的话也让人腻,而且时间久了纪时就觉得,食堂晚上的供应实在是太简单了。当然,10点多下晚自习食堂还有人在营业,这一点已经很让人感动了,毕竟就算现在还没正式进入冬季,早晚的气温已经挺低的了,等气温再降一点,他们都不愿意在学校里溜达,食堂照样还有人在。天冷了之后,食堂的供应里也加了关东煮。和白天不一样,晚上食堂只开一个窗口,更准确地说,就是一个专门做铁板炒饭的炉子,炒饭炒得干干的,很香,也很当饱。关东煮和烤肠是另外的推车,烤肠在烤肠机上转,关东煮在格子里,放了海鲜汤,有辣和不辣两种调味,纪时选了海带片、金针菇和里脊肉,另外加几个丸子,他嫌汤的味道腥,所以辣放得多一些,用饮料杯盛着。虽说这种口味的关东煮他也不太吃得惯,但不得不说,在外面风呼呼刮的深夜喝一口热汤还是很幸福的。而且比起会添番茄酱的关东煮,加辣椒的可以称得上十足优秀。“你不太来吃炒饭吧?”纪时问姚蒙,他之前叫过姚蒙几次,都被对方拒绝了。“不怎么吃。”姚蒙摇摇头,“我一般在宿舍吃泡面。”纪时:“……我宁愿吃面包。”小卖部里有炼乳面包卖,比小面包滋味丰富一点,价格也很便宜,不过基本是不知名的厂家生产的,安全性没有大牌子高。纪时不得不怀念曾经吃外卖的时光。两人吃完了整整一盘炒饭,居然没有觉得特别饱,纪时觉得,他回宿舍要是继续做题的话,恐怕还能再吃一盒泡面。他宿舍里也是有泡面的,而且都是桶装的,桶装泡面吃了就能直接扔,袋装的还得洗碗,不管是塑料碗还是不锈钢碗都黏糊糊的特别难洗。纪时安慰自己,他这也是省了洗洁精的钱。他不喜欢在宿舍吃泡面的原因是泡面味道太重了,睡觉的时候感觉满宿舍的泡面味,就算把头缩在被子里也无法逃脱。回去的路上,纪时和姚蒙都沉默着,两人也走得很慢,一路从食堂晃到了宿舍,路上的灯并不亮,昏昏沉沉的,不过这个点学校里的人不算少,倒也不会让人体会到孤独。他们应该都是把走路当成解压的方式,不讨论题,不聊八卦,不说话,感觉大脑需要稍微休息一下。“纪时,你打牌不?”纪时:“……”他不太能想象从姚蒙口中听到打牌这个词的画面,感觉和姚蒙学霸的气质极其不搭。但纪时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