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8      字数:4884
  他们这些人平时作文写不出来,吐槽起老师和校长都挺厉害,z中今年具体考得怎么样他并不清楚,而且今年试卷确实难度不低,一本线和二本线都比去年低了不少。可能学校方面是觉得自身理科更强,在今年高考数学偏难的情况下应该能有更好的成绩。老驴从讲台上下来收志愿表,他先收了纪时的,跟着收了周伟乐和姚蒙的,眉头皱了起来:“怎么一个个的都不想学化学?我觉得化学挺好的。”大家偷偷交换眼神,没人吱声。作为化学老师,老驴觉得化学挺好的,化学实验也有意思,当然,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学生不报化学也是很正常的。这些理论性的学科都是越往上走越难,别的不说,就算他们从小就说中文写汉字,学到汉语言文学不还是跟听天书似的?学生有学生自己的想法,他作为老师不应该去干涉,更应该去鼓励他们、支持他们。看到黄雅琼的志愿,老驴却在手上放了一会,他打算打电话和黄雅琼家长聊一聊,看黄雅琼的志愿是学生自己的想法,还是家长也一样这么想。不管怎么说,填志愿的时候保险一点比较好。曾泰然是他们几个人里最迟交志愿的那个,他和爸妈在电话那头对战了半天,最终还是偏了自己的心意:“能混出头我就混,混不出头我就在家啃老,我已经做好人生规划了。”黄雅琼吐槽道:“你的志向真的好伟大。”“谢谢夸奖。”曾泰然叹了口气,“不过想想,除非我高三头悬梁锥刺股,不然我也摸不着京传的边,我既然考了这个分数,就必须接受自己选择很窄这个结果。”纪时拍了拍曾泰然的肩膀,却并没有出声安慰他。报志愿的一环也是他们面对高中三年的一环,他们种下了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果实,即使性格再乐天、再不着调,在这种时候也必然会冷静思考加分析的,因为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等纪时他们出校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我以为学校会贴横幅的,恭喜我校学子纪时……”曾泰然话说到一半就被纪时堵住嘴巴,“闭嘴。”“纪时还没确定录取校呢,这会儿不贴是很正常的,等录取通知书一到,保准学校马上横幅就挂起来了。”纪时:“……”他都不想说他初中学校已经挂了……这么想想z中挂不挂其实无所谓,毕竟z县认识他的就那么几个人,挂了他许谅他们肯定也会被挂的,一起社死也行。但初中学校就不一样了,人家虽然不认识纪时是谁,但人家认识他爸和他爷爷。回去的中巴车最后一班是5点半,纪时出校门的时候就知道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赶到坐中巴的地方打出租,可惜到了这个点出租知道你没公交坐了,直接坐地起价,平时一个人15块直接涨到30,而且还多拉了好几个人。好在隔壁镇还有一班车,纪时硬生生挤了上去。隔壁镇的车离他们家也不算特别远,他爸从他们镇上的十字路口再骑个十多分钟就行,反正隔壁镇的车要从他们镇拐弯。等他坐上车,他爸的电话也打过来了。中巴车上一样很挤,不过他坐中巴车反而比出租车安心,之前去学校坐的出租车真的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坐中巴好歹不用全程蹲着。下车之后,纪爸已经在路口等着纪时了,他和纪妈才忙完田里的活儿回来,衣服也没换,穿着拖鞋就过来了,反正他们镇上没那么多讲究,交警一般也不会管他们穿什么鞋。“吃不吃炸鸡腿?”纪爸问。“吃!”家里打药水的机器坏了,纪爸要买个替换工具,就在卖农具那里停了一下,人家老板看到纪爸挺热情:“爱军,去接孩子?哦,他们说你儿子考上清京了!是你儿子吧?”他们镇上的农具店、电器店包括种子店做的都是各个村居的生意,老板做了几十年了,熟客基本都认识,纪时家里田多,经常来镇上买大棚钢管和薄膜,老板也知道他儿子在z中读书。“刚高考的,学校还没定呢。”“中学门口都挂起来了,说你儿子考了z中第一,我也是听人家说的,遇到你正好问问。”纪爸乐呵呵地给人递了烟:“他是考得不错,这次考了第一。”纪时看到他爸递烟的样子就想笑,因为他爸平时不抽烟,这次也是因为纪时分数出来后家里亲戚朋友一直来,他特意买了两条烟分给别人,买的是玉溪,差不多20块钱一包,平时他们家找临时工买的都是红塔山或者红南京,那个更便宜点。“你真有福气。”农具店老板把零件递过来,一边笑眯眯地看着纪时:“你们家小孩平时怎么学的?暑假有没有事,没事帮我们家辅导辅导作业,费用绝对不低。”“看孩子想法。”纪爸笑了笑。同样的事情傍晚发生了好几次,纪爸带纪时去炸鸡腿的时候也遇了熟人,一开口就是“你家时时上清大了,中学门口横幅都挂起来了”,结果纪时又被一群来买炸鸡腿的初中生侧目了。炸鸡腿的摊子正好在十字路口路东,离他们初中南门就几条路,初中不仅在西门挂了,南门也一样挂了。对于他们这个小镇而言,出一个清京已经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了。夸完纪时,下一句话绝对是问纪时暑假能不能帮忙补课的,还有要他的辅导书和资料的。纪时的辅导书基本已经被表妹预定了,他肯定是家里人优先的,不过他表妹更擅长文科,分班的志向是选文,所以纪时物理和化学的资料暂时还没分出去。他得等表妹放暑假了再过来挑。“这几天就没歇过。”纪爸和纪时说,“村里还说要给你奖金,说镇上也有。”“咱们村里有钱吗?”纪时很好奇,在他印象里,他们村一直挺破的,也没有什么企业,全是种田领农资补贴的,感觉发钱的时候比挣钱的时候多。“谁知道呢?”纪爸道,“这几天我手机一直放在身上,好多亲戚都打电话来了,就连在徽省的老舅爷的二儿子都打电话来问了。”老舅爷是老太的弟弟,就是纪时的曾祖母的弟弟的儿子都来问了。纪家亲戚关系简单,指的是纪时爷爷这一辈,毕竟老太就他爷爷一个小孩,这在那个年代里并不多见,可他老爹和老太都有兄弟姐妹,所以纪时家本家不少,老太那边有姨太和老舅爷,奶奶那边有姨奶奶和舅爷,加上外公外婆那边的兄弟姐妹,沾亲的亲戚其实特别多。这些亲戚平时不太联系,一般只有婚丧嫁娶这种大事才会走动,可纪时能上清京的消息对他们整个家族来说都是大事中的大事,大家都特别关心。那可是清京,不是别的学校!z县这边重教育,但他们家亲戚里上好学校的很少,他们镇上有学生上金陵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都知道能考上好学校的孩子最厉害。当然,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初中的宣传,那么大的横幅一挂,不是瞎子全都看得见。纪时回家之后也没有太安稳,他分数一出,借复习资料的亲戚和邻居一个个都跑来了,借资料倒是其次,他们主要是来问纪时有没有空帮忙辅导学习的。纪时答应了几个住得近的邻居,按他爸妈的意思,他补课费也没怎么收,反正他暂时也在家待着不出门。总之,报完志愿回家的几天,他们家终于稍稍清静了一些,没什么人来拜访了,邻居家的小孩刚放暑假就到他家来写作业,里面有初中生有高中生,就在纪时家大屋里写作业。纪爸问纪时要不要买个空调,纪时拒绝了:“爸,家里要是还有钱,就先把房子给建了吧,再过两年城建应该就不给批了。”现在他们村里基本家家都在整房子或者准备整房子,水泥黄沙价格飞涨,人工费也涨上来了,他们家往后推一年,价格就得比前一年贵上不少。“钱还差点,加上你马上要去京市念书的话,学费和生活费我得给你准备好吧?”纪爸有顾虑,加上现在是夏天,家里农活还忙,他打算明年再考虑。其实纪爸心里都不太想建了,原来他想的是等纪时上了大学再说,孩子在家待着,总不好让他和他们一样睡大棚吧?可现在纪爸就想远了,纪时接下来去京市上学,那里是首都,生活费肯定比一般城市高得多,还有纪时毕业之后如果想留在京市,就算买不起京市的房子,他们拼死拼活也要支援一把,不能让孩子伸手的时候掏不出东西吧?他们家这栋平房是纪爸和纪妈结婚之前建的,纪时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住东屋,他们住西屋,后面纪时爷爷奶奶都去世了,房子也旧了,但是破倒不算破,毕竟以前建房子都是自己家人一起动手,材料都是好材料。“但你们不能在这个破房子里住到老吧?”纪时不用猜都知道他爸的想法,“先弄了再说,我妈一直想弄吧?”“我没这么说过。”纪妈端着盆进来,盆里是在井水里镇过的西瓜,刚刚切好的,瓤子很红,啃一口下去又清爽又甜,“是你爸想修。”“那就修呗。”纪时胳膊勾住他爸脖子,他小时候觉得他爸挺高的,现在已经可以俯视他爸了,“我在学校里也争取好好学习,拿奖学金。”而且考清大和京大他们学校和县里好像也是会给奖金的,纪时听老驴透露过,奖金数额还不低。“等你上完大学再说。”“我上初中的时候你就想建房子了,说是等我上完高中再说,等我上了高中你再拖,难道要等拖到80岁?”纪爸听他说这话反而笑了出来:“我可不想活到80,你奶奶就活了60多,我和她差不多就行。”纪爸骨子里挺固执的,有股韧劲在,他决定了的事情一般都不想改,其他人也劝不动,纪时回来之后也有了这股固执劲,他还有一个暑假的时间,就等着看他和他爸谁能把谁说通了。对纪时来说,在家辅导作业的日子和在学校也没什么区别,他给来家里的小孩都设定好了时间,几点上课几点下课,来不了提前电话通知。辅导邻居小孩的好处是,他和人家不是特别熟,但勉强算是同龄人,距离感有,但是他又不像老师那么严肃,加上顶着z县第一的招牌,几个在他家的小孩都挺听他话的。还有隔壁村的,包括镇上的家长来他家里问,看他这边还能不能再加把椅子。纪时毕竟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他觉得不方便的都拒绝了。最近的状态让他有种回到高三的感觉,因为生活节奏很规律,每天也是在和各种题目打交道,当然,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高三上学的紧张感,状态整体还是很放松的。纪时自己学习的时候很严肃,所以他给人讲题的时候也很严肃。既然打算学数学,纪时也找了一些大学的课本和资料来看,他已经做好了会面对各种难题的心理准备,也知道自己周围将会是同龄人里的天才。知识的上方是浩瀚星空,是无数人尚未触及的领域,可能他在大学第一年就会被现实打击到,但是在这之前,他已经被现实打击过无数次了。曾泰然和周伟乐两人最近都在外面玩,黄雅琼也去了海市,她晒了在东方明珠和江边拍的照片,纪时有一点羡慕。不过他的生活也还算充实。白天他就在家帮学生补课,晚上家里的甜叶菊也开始收了,纪时也帮忙弄一点,他基本忙到8、9点钟纪妈就喊他去睡了,她和纪爸两个人能拖到10点11点,村里这时候基本都亮着灯,因为家家户户都长了甜叶菊。“时时,还吃西瓜不?”纪妈透过窗户喊他。“不吃了。”纪时摇了摇头,“你们要忙到几点,我再出来忙会。”“你看你的电视。”纪妈道,“饿了箱子里有零食,你记得拿。”曾泰然考完之后待遇直线下降,但在纪家这种事情根本没发生,因为纪时今年考得太好了,他的待遇和高三的时候根本没差,纪爸和纪妈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点不吝啬在纪时身上花钱。建房的事纪时也一直在他爸耳朵边洗脑,一天说好几遍,说到他妈已经成为了他坚定的支持者。第164章 录取通知书 到来之前温度一天天高了起来,z县的夏天一年热过一年,纪时躺在竹躺椅上,借着走道里穿过的风解热,他手边拿着一本小说,不过这会没看,正在和姚蒙他们聊着录取的事情。志愿已经填报一阵子了,他们现在每天都期待着能有消息过来。虽说稳应该是稳的,但录取通知书来之前,他们心里难免都有些忐忑。“纪时你每天就补课和干活,不无聊吗?”姚蒙问,他在海市其实也挺无聊的,爸妈有自己的事要做,他又人生地不熟的,每天都不知道往哪儿去。“不无聊。”纪时回道,“我看了几本书的。”“你到假期也不会放松啊。”姚蒙道,“那我也去找书看看好了。”和姚蒙聊完qq之后,纪时继续看小说,他在家的确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也没其他人想象的那么无聊,找点乐子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他研究了几本大学相关的书,直接沉迷进去了,因为那其中确实有不少他暂时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却也勾起了他的挑战欲。总而言之,高三毕业这一年的暑假,能够沉下心来安安心心做一些学习相关的事情还是挺安稳的。“时时在家看书呢!”路过的邻居和纪时打招呼,纪时回了一声,又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