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8      字数:4779
  他现在唯一烦恼的是流量太贵了,有时候想搜个知识点之类的会很麻烦,但现在装宽带买电脑价格都不算低,他虽然攒了些零钱,可还没确定究竟要不要下收。……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纪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老驴的。他毕业之后和老驴的通话时间比整个高中三年都长,主要是他这边信息还比较闭塞,很多消息都要老驴帮忙传递,纪时又不属于那种擅长和人打交道的人,像许谅似乎已经加了不少这一届去清京的学生,纪时却照样在家里闲晃。“京大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到县里了,明天你和你爸妈都在家吧?”“在的。”纪时道。“那你明天上午在家等着,到时候邮局会把录取通知书送到你手里,到时候可能还有电视台的人过去。”老驴的电话挂断之后,又有一个新号码打到了纪时手机上,对方自称是z县电视台的人,又把时间和纪时确认了一遍。纪时还没遇到过这种大阵仗,等纪爸纪妈从地里回来,他把消息告诉了两人。“那我是不是得去买件新衣服?”纪爸想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这个,“你妈也买件,不然人家来拍照片不是难看吗?”纪时:“……没关系的。”暑假在家他每天就穿着拖鞋乱晃,t恤是旧的,头发长了也懒得管,可以说是一点形象也没有。反正他本身就不是帅哥那一挂的,穿成什么样都无所谓。可纪爸还是拉着纪妈去买衣服了,纪时没有拦着,他爸还好一点,他妈是一套衣服能穿几十年的典型,特别节省,能主动去买衣服毕竟是好事。纪时也很清楚,他爸妈的想法就是不想丢他的人,平时自己在家怎么穿都无所谓,反正邻居亲戚们都认识,但在外人面前就得好好保持一下形象了。纪爸心里激动得不行:“真有电视台要来吗?”“人家电视台来了也不是拍你。”纪妈拍了他一下,“你就别呆乐了。”可纪爸还是止不住脸上的笑容。从纪时出分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成天乐个不行,就算地里的活儿又热又累,可他干起活来心里有盼头,就一点也不觉得苦。这半个多月就像是做梦一样。现在纪时的录取通知书总算要到了,高考这件事也算是尘埃落定了,他也跟着心里踏实。村里也没人说他们这一年田里活儿耽误了,个个都说他和纪妈去县里租房租得值,他本来也不是个多么禁得住夸的人,这半个多月不管遇上谁都夸他会教孩子,还问他平时是怎么教育纪时的。可只有纪爸自己清楚,纪时的学习都是靠自己,他根本没帮上什么忙。……他和纪妈买完衣服回来,天已经黑了,虽说买了衣服,可纪爸还是没忘给纪时带些干子鸡腿之类的,他倒是嘱咐纪时少吃垃圾食品,但知道纪时喜欢吃,他顺路总会带点回来。摩托车一路开到家门口,对比着附近邻居们建好的楼房和贴着簇新瓷砖的屋子,纪爸车速慢了下来,忽然道:“咱们家看着是挺破的啊。”纪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都住了几十年了,怎么可能不破?”纪爸的思维到这里就有些发散了,他想到了明天会有记者来,人家看到他们家的房子和别人的房子对比会怎么想?这么一看不就是父母不出力吗?纪爸又开始纠结了。主要是外表破,里面也铺的石板,像村里这两年建屋的都换成了瓷砖,踩在上面干干净净的,房间也漆了大白墙,看上去干净敞亮,不像他们家的房子,墙皮都有些脱落了。建他也是想建的,谁不想住新房子?问题很简单,就一个字——钱。纪妈没有多开口,纪爸的顾虑也是她的顾虑,两人没有在纪时面前多说什么,可干活干累了的时候,两人在田头一边喝水一边算账,水泥什么价,黄沙什么价,工人用工又是什么价,仔细算下来没个10万都解决不了。主要也是有对比在。纪时阿姨前几年在隔壁镇买了个带门面的小楼才一共花了14万,他们当时觉得这个价格已经是天价了,可到了现在,这个价位也不过够他们家建的房,可能还不够,还要再贴点。农村人算账的时候都会把钱算到极致,可也经常因为精打细算容易吃亏。“大姐夫他们多少年前就想买十字路口的房子,当时那是农机厂的房子,他们只要再贴点就行了,可他们家那个老妈子嫌贵,还是回家去了,现在他们那房子给我我也不住。”大姑家的房子位置特别偏,当时大姑父在农机厂上班,有优惠价买房子,他们没下手,回家之后,他们那个小组的人口比纪时家还少,出去打工的去打工了,住到镇上的去镇上了,都是一年回不来几次的,结果家里越来越荒,前后左右都没人,住在那样的地方人心里还害怕。有时候就是一念之差,为了省点钱将来损失更大。“现在人工费已经涨了,没有120一天请不到一个工。”纪妈小声嘀咕道。在纪时小时候,他们请一个临时工的价格是80块钱一天,这也没几年,就涨到120了,瓦匠和木匠的费用只会更高。所以要建房子,现在就是最佳时机,越耽误只会越贵,二姑家比他们家早了两年把房子修起来了,价格基本在10万以内搞定。纪爸也懂。“你别在时时面前说这些。”他轻声嘱咐纪妈,“不然他去了京市都不敢花钱。”这个年纪的孩子虚荣心是最强的,纪时去z中的时候已经被冲击过一次了,不然也不会想着买牌子衣服,纪爸虽说没去过京市,但他也知道,京市的繁荣绝对不是z县这么一个小县城可以比的。他打算多给纪时一点零花钱,不然小孩在大学里没钱了心里肯定会自卑,纪爸宁可苦自己也不想苦孩子。反正他们在家里生活简单,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晚饭家里吃得很简单,就是米饭和丝瓜汤,米饭是新煮的热饭,丝瓜汤是中午的,凉凉的吃着特别爽口。一想到明天会有人上门,纪爸心里就有些紧张,纪时倒还好,他不紧张,但是他有尴尬症,因为最近类似的经历太多了,他害怕。但录取通知书上门意味着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代表着他即将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虽然不清楚自己的未来会在那里,但至少,他已经达成了自己重回那时的目标——弥补青春时代的遗憾,让自己不再后悔。一点一滴地努力,一点一滴地积累,再一点一点地收获,纪时觉得这样挺好的,在这之前,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努力竟然可以到达这样的高处,比做梦还要美好。纪时把明天收录取通知书的事告诉了小伙伴们。“早就知道了。”曾泰然发了个微笑的表情,“每年z县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要么是清大要么就是京大,去年好像是清大吧。”“我也很忐忑,现在纪时你的通知书到了,那说明我们的也快了。”黄雅琼连着发了几个表情,高考之后她反而成了群里最活跃的那个人。志愿填报结束之后,各大高校也陆续发布了今年在苏省的录取分数线,理科上,金大的录取线是397,不管周伟乐还是黄雅琼谁报都很危险,金航是388分,周伟乐是够了,但是京市航大在苏省的线是391分,他也够,但他没敢冒险,毕竟京航比起金航还是要强一些的。之江大学今年的分数线可谓惊掉了一地眼球,按以往的分数线以及之江大学的国内排名,390分左右的学生都不敢冲这所名校,结果之江在苏省的理科线只有375分。海市各大高校的分数线也很高,海大是414分,交大是410分,差一点就能赶上清大了,隔壁徽省的科大录取线也达到了404分,属于国内高校中在苏省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一档。不得不说,今年高考高分档虽说比去年差了很多,但在400分上下的学生人数不少,加上省内高校和海市高校向来受苏省学子的欢迎,录取线显得特别卷。举个例子说,金陵理工在省内属于很不错的211大学,但它在苏省的录取线比京市理工还高,后者好歹是985加211,这对外省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但在苏省,这就是常态,今年金陵理工在苏省的理科线比武大都高一些。所以黄雅琼的分数上之江绰绰有余。她毕业之后应该也会回家,考之江的话,她的机会应该比在省内高校要多一些,以她的分数,在省内冲东大可能都比较危险,今年算是运气不错,毕竟不管怎么说,之江的名气在那里摆着呢。姚蒙同样超过了交大的录取线,曾泰然也能去自己想去的那所大学,虽然眼下录取通知书还没到手,可只要没有意外状况,他们绝对都能去自己第一志愿填报的大学。“恭喜啦,纪时!”第165章 通知书 领取“那我能就和我大学同学吹牛,说我同桌去京大了。”曾泰然和黄雅琼这次都去了西湖省,两人已经想好之后在西湖省怎么约了,唯一遗憾的是他和他女朋友这次成了异地,他女朋友在本省继续读大学。其实在本省的好处很明显,省内大学多,在就业各方面更便利些,去省外的话,就能感受不同地方的生活,丰富人生经历,其实也很不错。而且同样的分数去省外就能去更好的学校,这在各个省都是一样的。……纪时第二天醒得很早,比他平时起床要早很多,并不是他没睡好,而是一大早、可能天刚亮,他妈就在家打扫卫生,不仅把地扫了,连窗户也擦得干干净净,一向不爱干家务的纪爸也在忙里忙外,接东西递抹布,忙得热火朝天。纪时:“……人家说不定只到门口,都不进家门。”他坐在床上怀疑了一会人生,他妈让他回去再躺一会,可纪时怎么躺还是睡不着,干脆起来陪他妈一起擦窗户。要知道,他爸妈平时农活就够忙了,根本没空收拾家里,窗户得到过年大扫除的时候才擦一次,平时根本就不会这么兴师动众。但纪时发现,他显然还是低估了他爸妈对接收录取通知书的重视程度——平时晒在他们家水泥场上的甜叶菊居然都挪到邻居家场上了,纪时不由默默点了个赞,大人们拼起来的时候还是很吓人的。“爱军,今天家里有什么好事吗?”邻居奶奶看到纪爸纪妈两人忙忙碌碌的样子,不禁有些好奇,老年人睡得早起得也早,邻居奶奶倒是习惯天不亮就起床了,可纪爸纪妈很明显还没到那个年纪,两人这么一大早就起来干活,还不是忙田里的事,这确实有点古怪。“没什么事,等会有人来。”纪爸没把话说太满,不然到时候倒显得他天天在外面吹牛,他本身也不是那种性格的人。邻居奶奶也没多问,就看着两人忙了半天,最后连纪时也加入了。纪时一边打哈欠一边双目无神地擦着玻璃,胳膊完全是机械式运动,他昨天和曾泰然他们聊天聊得挺晚,到现在也没睡够,确实有些困。可在家就是这样,醒了之后想睡久了都不行。天一亮他们村里人就忙起来了,拖板车的声音、筛种子的声音、说话声、咳嗽声、羊叫声和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一直在响,虽说不像城市里的装修声和车声那么吵,但环境本身太安静了,突然来一声响声就会让人很不适应。纪时在家要比在z县醒得更早些。“你再去睡会,要你在这忙什么?”纪妈催他,“回去躺会。”“睡不着就去我们房里看会电视,你快回去。”见纪时不走,纪妈用鞋踢他,“我们忙我们的,你歇你的,歇歇就能睡着了,今天说不定你还要上电视呢。”纪时被他爸架着去了东屋,这会太阳刚出来,外面还不算太亮,他爸给他把电视机开了,结果这会实在太早,不少频道都显示出那个休息的圆码,剩下的就是做电视购物的,998到9块8特别洗脑。纪时打着哈欠眯了一会儿,居然真的睡着了。再醒来的时候当然舒服不少,他推开门,他爸妈已经不在屋里了,不过从大屋到几个房间堪称大变样,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桌子和椅子都摆得很整齐,原本他们家大屋里还堆了几个粮袋子,都不知道被他爸妈收到什么地方了。纪时去了厨房,他妈喊他吃早饭。“等会人家来了,咱们先把厨房给关上,不让人家看见厨房是什么样子的。”“没事,到时候我就在厨房门口站着。”纪时:“……”他很想说,人家又不是来拍什么农村实践综艺的,就是来取个材,能不能上新闻都不一定,他不知道前几届领录取通知书的学生都是怎样的,但按他们家这个状态,那真是超规格的待遇了。好在吃完早饭过了一会,纪时就接到了电话,说电台的人和邮局的人都已经出发了,一起来的还有教育局和镇上的领导。他们村里的干部也在吃过饭之后不久到了纪时家。他们这边的村干部不少都不是专职,平时除了忙村里的活儿之外家里也有事情要做,这会一下子来了不少人到纪时家,邻居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这下大家非得从纪爸嘴里问出一个答案了。